前言
水泥土是指将土料、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工程材料[1],其施工方便、价格低廉在施工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水泥土强度较低,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后期变形较大等缺点,也使得水泥土在工程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工程中常选用价格低廉的砂料对水泥土进行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同掺砂量的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2],探讨掺砂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1 水泥土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原材料与试样制备[3]
试验用土取自施工现场的基坑内,埋深-(1.8~2.0)m,土样为粉质粘土,其液限和塑限分别为36.20%和22.40%,最优含水率为21.60%,最大干密度为1.58g•cm-3,土样颗粒级配见表1;砂为淮河中砂,细度模数2.38,颗粒级配良好;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表1 土的颗粒级配
原状土风干碾碎,过2mm筛,按最优含水率配制土料,之后用保鲜袋密封浸润一昼夜。砂料按干土质量的0%、10%、15%、20%和25%掺入,水泥按干土质量的15%掺入,水灰比为0.5,然后将预先计算好的水拌入混合料并搅拌均匀。采用三层锤击的方法制样,试样尺寸为70.7mm×70.7mm×70.7mm。最后将试样密封并移至养护室养护28天,养护温度为(20±2)℃,养护湿度为95%。
1.2 试验方法
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02)的试验规定进行。试件养护到28d龄期后,采用WAW-300C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试验以应变控制,加荷速率为1 mm•min-1。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图1为不同掺砂量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普通水泥土(S-0%)和掺砂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走势基本相似,均经历上升段、下降段以及残余强度阶段。掺砂量10%的水泥土试样表现出最大峰值应力,随着掺砂量的进一步增大,水泥土试样的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而应变有缓慢增大的趋势。
2.2 掺砂量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2为掺砂量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在掺砂量为0-25%范围内,随着掺砂量的增大,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砂量为10%时,水泥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值,平均值为3.38MPa,较普通水泥土强度提高了25.65%;超过10%后,强度出现下降,且掺砂量为20%和25%时,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不变。
图1 掺砂水泥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2 掺砂量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散点图
2.3 试样破坏形态及作用机理分析
不同掺砂量水泥土试样的破坏形态有所不同。普通水泥土(S-0%)和掺砂水泥土(S-10%)试样在破坏后都会形成两个对顶的角锥形破坏面,这是因为水泥土试样在单轴受压时会在竖向缩短,在横向扩张,由于上压板的横向变形远小于水泥土试样的横向变形,所以垫板就会通过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来约束水泥土试样的横向变形,最终水泥土试样会因“套箍作用”而形成上述现象。相比(S-0%)普通水泥土试样,单掺10%砂的水泥土脆性破坏特征更加明显,试样的破坏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破碎现象较为显著。说明掺砂在提高水泥土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脆性破坏的特征。
一定量的砂料能够提高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其原因在于:水泥土中掺入砂料后,减少了水泥土内部的孔隙,得其整体性和密实性得到提高;再者,砂粒能够有效阻止试样破坏时裂纹两侧的相对滑动,增大裂纹两侧的摩阻力,阻止裂纹快速发展,从而提高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3 结论
通过对不同掺砂量水泥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在掺砂量为0-25%范围内,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砂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3.38MPa,较普通水泥土强度提高了25.65%。
(2)水泥土中掺入砂料后,减少了水泥土内部的孔隙,得其整体性和密实性得到提高;再者,砂粒能够有效阻止试样破坏时裂纹两侧的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赫文秀,申向东.掺砂水泥土的力学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 2011, 32(增): 392-396.
[3]陈 峰.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6, 33(2): 188-193.
作者简介:任 梦(1991-)男,籍贯:皖 濉溪,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维修及工程施工。
论文作者:任梦,刘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水泥论文; 试样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强度论文; 应力论文; 应变论文; 裂纹论文; 《红地产》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