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观察论文_张娇

张 娇

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 广元 628017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视力及角膜散光的改善情况,以及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丰富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98例患者(138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以及胬肉进入角膜的长度分别进行相关常规检测,比较分析每位患者的患眼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屈光度变化.结果 本次研究的138只患眼均存在散光的症状,只是程度各异,其中顺规性散光最为普遍, 分析发现患者胬肉进入角膜的尺寸长短与不同程度的散光密切相关.经过30天的眼科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散光度数均显著降低,治疗后患者的屈光度较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能够造成顺规性散光,散光程度与胬肉的大小密切相关,对患者实行胬肉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散光症状,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联合; 视力; 散光; 变化【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lementationofpterygiumcombinedlimbalstemcelltransplantation,theimprovementofthepatient'svisualacuityandcornealaGstigmatism,andpossibleproblemsintheoperation,richclinicalexperience.Methods:betweenJanuary2012andDecember2012inourhospitalduringtheperiodofthe98paGtients(138eyes)astheresearchobject,toallofthepatientsofeyesight,diopterandcornealcurvatureandthelengthofusefulintocornealrelevantconventionaltestsrespecGtively,thecomparativeanalysisofeachpatientsufferingfromeyediopterchangeinthetreatmentof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studyof138sufferingfromthesymptomsofeyehasastigmatism,justdifferentdegrees,thesuitablegaugeastigmatismismostcommon,theanalysisfoundusefulinpatientswithcornealsizelengthiscloselyrelatedtodifferentdegreesofastigmatism.After30daysofeyetreatment,allpatientsimprovevisualacuity,astigmatismdegree,weresignificantlyloweraftertreatGmentinpatientswithdiopterwassignificantdifference,th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terygiumcancausesuitablerulesastigmatism,thedegreeofaGstigmatismiscloselyrelatedtothesizeoftheuseful,implementsusefulresectionforpatients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atient'sastigmatismsymptoms,makethevisionofpati【eKnetysiwmorpdrso】vedobviously,andsmallsideeffects,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pterygium;Corneallimbusstemcelltransplantation;Thejoint;Vision;Astigmatism.change 【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53-01

翼状胬肉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上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通常认为,环境的变化与该类眼病的发展以及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的变化破坏了眼部正常的生理环境,使角膜上皮与结膜上皮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了上皮结膜化的症状在部分角膜发生,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胬肉[1].翼状胬肉患者仅有轻度不适且多数没有自觉症状,当胬肉生长到达角膜时,散光症状便因为牵扯而产生,部分患者因瞳孔受到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的生长的遮蔽, 从而导致了视力障碍,严重的患者甚至造成眼球运动的不良影响.临床上通常可以见到部分翼状胬肉患者,有明显视物变形、视力模糊的症状,但是眼球运动没有受到影响,翼状胬肉生长也并没有到达瞳孔区[2].分析探究翼状胬肉经手术切除或者继续生长后是否会改变角膜屈光情况,造成视力的影响. 本次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98例患者(138眼) 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散光度、视力的变化以及眼屈光状态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并对手术前后的屈光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为临床上进行翼状胬肉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详细可信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98例患者(138眼),全部患者的胬肉都生长于鼻侧,均采用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7例,患眼73只,女性患者51例,患眼65 只,平均体重(60.32±2.78)kg,平均年龄(53.23±6.11)岁,平均病程(6.21±3.12)月.手术结束后,需进行90天的回访工作. 1.2  手术方法 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的手术均在手术专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需对患者进行两次局部麻醉,用2%的利多卡因与0.1%的肾上腺素对手术患者的胬肉体部实施麻醉.剥离需使用虹膜恢复器从胬肉头部约0.5毫米处的正常组织进行,逐步分离至颈部,使胬肉的体部被分离到半月襞处,然后切除大部分襞处.待此项操作完成后,患者的止血采用灼烧器实行烧灼止血的方式,使巩膜在视野下得以暴露.此后,在患者手术眼上方同侧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大小为4毫米×5毫米且不带筋膜,将结膜瓣向前进行翻转, 使用虹膜恢复器钝性分离达角膜缘,在此之后向前剖切使用我院自制的保险刀片进行,将其剖切分离到角膜上皮边缘的组织便可.患者角膜的剪断需使用显微专业角膜剪来进行,然后使在游离状态的结膜瓣慢慢滑移到相对应的巩膜暴露处.结膜瓣的固定缝合采用10—0尼龙线行上侧、下侧、内侧的方式, 不对其供区实施任何处理.拆线在术后15天即可进行[3].

1.3  观察方法 对本次研究全部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的检查在术后30天以及术前分别进行详细记录,对芳香族的检测进行至少3次,最终的结果以其平均值为准.对胬肉侵入角膜的具体长度的测定,在局部麻醉患者后使用专用量规实行,本次研究的所有检查与测量都由同一人负责人,另一人监督完成[4]. 1.4 统计方法 对最终数据分析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卡方检验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需满足P<0.05.

2  结果在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中,手术前检查混合散光27眼,其比例约占19.6%; 近视散光11眼,其比例约占8.3%;远视散光84眼,其比例约占60.9%;有11眼由于胬肉过大或白内障而不能测出散光,其比例约占8.3%;5眼为无散光的患者,其比例约占3.6%.在本次研究的有散光的133只眼中,为规则性散光的有79只眼,其比例约占59.4%;斜向散光有42眼,其比例约占31.6%;逆规散光有12眼,其比例为9.0%左右.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都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术前因为胬肉过大或白内障造成不可验光的有11眼,剩余127只眼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散光,其平均散光度是3.7D.在术后30天的复查记录中,裸眼视力提高了至少两行的有110只眼,屈光检查的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患者的散光度显著降低, 其平均减少量为(3.61±0.39).分析翼状胬肉的大小与散光之间的关系,可知两者之间关系显著,具体见表1.

3  讨论翼状胬肉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上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通常认为,环境的变化与该类眼病的发展以及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的变化破坏了眼部正常的生理环境,使角膜上皮与结膜上皮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了上皮结膜化的症状在部分角膜发生,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胬肉.翼状胬肉患者仅有轻度不适且多数没有自觉症状,当胬肉生长到达角膜时,散光症状便因为牵扯而产生,部分患者因瞳孔受到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的生长的遮蔽,从而导致了视力障碍,严重的患者甚至造成眼球运动的不良影响[5]. 相关研究显示,患者散光以及视力下降情况的发生与翼状胬肉可能有关,对患者实施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角膜散光降低,从而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提高.本次研究总结发现,造成患者发生散光症状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

表1 散光度数与胬肉侵入角膜长度的关系(X±s

 (1)在对患者行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的恢复包括了如下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角膜上皮的恢复,它主要是依赖近胬肉区或胬肉区的角膜缘干细胞移动以及增生,覆盖角膜上皮缺损区和病变区角膜缘;二是角膜的形态,它的恢复主要是依据角膜的弹性来完成的.(2)散光的程度以及其发生发展与翼状胬肉的具体尺寸大小存在显著的联系,本次的研究结果证明,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至3~4毫米时则能形成显著散光,此临界值为翼状胬肉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在实施翼状胬肉手术之后,患者的视力得到理想的恢复,散光度数也有了显著的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散光的5眼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检查结果为小于2.0毫米,胬肉侵入并不足以造成角的138只患眼均存在散光的症状,只是程度各异,其中顺规性散光最为普遍,分析发现患者胬肉进入角膜的尺寸长短与不同程度的散光密切相关.

经过30天的眼科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散光度数均显著降低,治疗后患者的屈光度较治膜的明显改变,所以,患者没有发生散光[6].(3)造成患者角膜散光,翼状胬肉通常在未到达瞳孔的区域.翼状胬肉能够造成患者发生较为显著的轴向远视散光,因为翼状胬肉入侵角膜边缘,会导致角膜发生受压以及牵引的情况,造成患者的角膜局部变平,降低了患者的眼睛屈曲率,结果会形成对应方向的反光.有相关研究证实,胬肉头部的泪液镜与患者散光的出现有一定关系,所以,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不仅能够解除其角膜的牵拉,同时患者的泪镜也将随之消失.本次研究全部患者中,顺规则性散光的患者约为60%,远视散光的患者大约为61%,这个现象说明,翼状胬肉所形成的角膜散光基本为顺规则性散光,且大部分为远视散光[7~8].本次研究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翼状胬肉能够造成顺规性散光,散光程度与胬肉的大小密切相关,对患者实行胬肉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散光症状,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李景翠,张雪菲.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 2011,06:590-593. 2] 王若蛟.翼状胬肉中Survivin、VEGF、Cox-2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3] 周琳,李拓,李家璋,宋秀胜,但汉东,吴青松.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对翼状胬肉疗效的Meta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07:1424[ -1427. 4] 何亚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5例分析[J].当代医学,[ 2012,22:142-143. [5] 赵利军.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 6] 张亚琴,王时力.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曲率及散光的变化[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04:11-12. [7] 周米露.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对照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4. [8] 王振亮,王世明,施瑜劲.两种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角膜曲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988-1990

论文作者:张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观察论文_张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