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花市场分析与预测

近期棉花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近期棉花市场分析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付雅美[1](2019)在《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棉花作为农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影响。虽然新疆棉花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绝对地位,但是仍然会面临一些客观与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新疆地区植棉受损,植棉地区分布不均匀会使全国棉花产业面临风险。因此河北省作为我国棉花产业布局的重要补充部分,依然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河北省棉花产业发展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服务化推广应用不充分,植棉人工成本上升导致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异常。传统植棉与营销方式为棉农带来的经济利益空间不断缩小,棉花种植成本收益率波动较大。由于河北省棉花产业链紧密结合,棉价波动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棉农。因此稳定棉花市场价格,维护棉花产业发展,保障棉农根本利益尤为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首先针对河北省棉花市场现状从生产情况、加工费用、市场流通与贸易进出口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是河北省棉花品种杂多、植棉面积与产量减少、机械化应用不广泛;植棉加工成本与费用增加,植棉效益降低;棉纺织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结构性供不应求现象时常出现;中美贸易战竞争激烈,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其次从波动幅度、波动周期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利用HP滤波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8年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进行了季节性、循环性、趋势性的波动分析。分析结果是棉花市场价格季节性波动幅度较大,与棉花播种、收获季节有紧密关联;循环性周期波动不明显,但会受到棉花产业内部发展规律和籽棉、皮棉、纺织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双重影响;近几年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趋势有所好转,市场价格有所上升。随后根据河北省棉花市场现状与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对其影响因素从生产规模、成本收益、市场供需、国际贸易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设定分类。利用475份实地调研的有效问卷统计数据,构建Logit模型对影响因素的指标进行整合处理,通过4个基础定位变量与19个解释变量的统计来完成对模型数据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植棉区域统筹、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国家贸易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对策。一是借力棉花保护区优化植棉区域布局;二是加强植棉技术推广,降低植棉成本;三是完善棉花市场信息服务与反馈机制;四是落实国家政策,正确对待贸易战争。本文对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把握价格波动趋势,能够缓解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护棉花产业链上的各方利益。本文创新点是利用HP滤波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8年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进行了季节性、循环性、趋势性的波动分析。利用Logit模型分析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时加入了与中美贸易战相关的国际市场分析。

付妍[2](2019)在《海南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城市的开发建设也越来越快。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面对着毫无生气的高楼大厦开始觉得单调乏味,各种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想要走进森林去感受大自然的氛围,并释放压力。森林公园是各项森林资源的重要集合体,热带森林作为陆地上物种最丰富和结构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可以让人们在其中舒缓压力,陶冶情操。海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十年来,海南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基于以上背景提出,公园选址位于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总体规划四界范围:北至九架岭,南到误路岭;东至力拉岭,西到金坡岭。占地面积约4000.02公顷,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且存在一定片区的热带原始林区,是热带地区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重要首选。同周边森林公园相比,南高岭森林公园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森林资源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其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解决公园以上问题,更好地促进南高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与旅游发展,需要对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的基本特征和现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同时对海南省白沙县总体规划和生态建设政策进行基础解读;借鉴总结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案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前期建设背景分析对森林公园的景观特色和森林资源进行梳理并深入研究;结合相应的法律规范,提出以“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为原则,以森林生态旅游为建设重点;对南高岭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规划结构布局分为“一廊、三心、四区、六景”。“一廊”指“生态保健教育长廊”,主要功能以科普、教育、观赏、康养为主。三心”分别指“悬崖观景—古藤罗曼—桫椤林”、“热带雨林谷—水面桥—一线天”、“黎香山径—木棉漫春—飞来石”,这三条核心观景路线。“四区”分别指“核心景观区”、“休闲游憩区”、“管理服务区”、“森林生态保育区”,这四个功能分区。“六景”是根据森林公园地域区块划分出的六个景区,分别是“九架岭景区”、“南高岭景区”、“热带雨林谷景区”、“茅岭景区”、“仙婆岭景区”、“乌龙岭景区”六大景区。植物景观规划以热带森林植物为公园主打特色,串联规划三大片特色热带植物观光区块。以南高岭珍贵桫椤林、热带藤本植物为主线塑造“远古印象”植物特色区块;以一线天水溪一带的热带植物为主线塑造“热带雨林谷”植物特色区块;以与黎族文化相联系的当地特有植物如:古榕、药用植物、芳香植物等为主线塑造“黎风乡情”植物特色区块,突出南高岭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独特性、地域性。将南高岭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绿色科普、养生度假、文化以及探险等多类型、高层次的省级森林公园和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的文化代表。另外本文对南高岭森林公园进行了风景游赏规划、保护工程规划、基础设施工程规划、防灾工程规划、投资估算等相关专项规划,以此进一步完善景区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希望南高岭森林公园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身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海南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探讨,望能够为今后的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规划参考。

姜贺贺[3](2018)在《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环保政策趋严,矿物能源使用受限,生物质逐渐成为可替代的有效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气化燃烧发电、供热联产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对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进行可行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江苏省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行性研究和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理论和方法,基于江苏省SN县的资源条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收集资源、电力、供热、环保等政策、产业信息,结合国内外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从社会、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整体和细节论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市场分析,确定SN县电负荷、拟建项目周边区域热负荷的需求量:955MW、11.041万GJ,生物质原料供应量:50.57万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通过工程技术分析,结合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技术和方法,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电多联产技术方案,选择2台DBSG-4500型上吸式气化反应器+4台DBXG-3000型下吸式气化反应器+1台30t/h次高温次高压燃气锅炉+1台C6-4.9/1.0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装配方式。该方案可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先进的工艺流程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3)通过经济财务分析,该项目盈亏平衡点为62.44%,内部收益率(税后)12.15%,资本金净利润率32.27%,总投资收益率10.33%,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和抗风险能力。可行性研究表明,江苏省SN县实施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在技术上可行,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具备可行性。通过本研究为项目实施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项目设计、建设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刘定国[4](2016)在《基于VaR的国际棉花价格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纺织业大国,是世界棉花主要生产国、世界第一大棉花消费国和世界棉花主要进口国。棉花产业链很长,连接着棉农、棉花加工厂、棉花贸易企业、纺织企业、服装企业和消费者。棉花价格的波动牵动着整个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棉花的宏观调控,但近年,棉花价格变动频繁、波幅加大,严重损害了中国棉花产业,棉花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承担了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遭受了重大损失。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政策配套还不完善。本文拟在棉花价格预测、风险识别与度量、套期保值和规避策略上进行探索,以期得到一些有助于行业或企业的成果,帮助行业或企业在市场波动中认清风险、谋得先机、控制甚至利用风险,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棉花价格风险,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VaR理论、Copula理论和套期保值理论为指导,通过规范分析、计量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过程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沿着价格预测、风险识别与度量、套期保值和管理策略的路径,深入分析基于VaR的国际棉花价格风险。本文研究分9个章节,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棉花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建立棉花现货价格预测模型;第四部分是棉花期(现)货价格风险、价格差风险以及期权现货组合风险的度量;第五部分是价格风险套保模型的选择、套保比分析和最优执行价选择;第六部分主要是根据本文的研究提出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策略和政府支持建议;最后是总结和展望。本文重点研究国际棉花价格风险和运用期权进行套保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建立了基于月度数据,并考虑相关因子影响的国际棉花现(期)货价格ADL预测模型,明确了影响国际棉花现(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2、建立了基于ADL-GARCH价格预测模型的国际棉花现(期)货价格风险度量模型;建立了度量国内外价格差风险的GARCH-M模型;建立了运用Copula-GARCH度量国际棉花期权和现货组合风险的模型。3、突破了期权套保的Delta-Gamma套保定式,拓展了用国际棉花期权套保期(现)货的思路与方法。将二元GARCH和Copula-GARCH模型引入国际棉花期权套保现(期)价格风险,建立了最小VaR原则下的套保模型。4、基于Delta-Gamma-最小VaR模型对最优执行价的选择进行定量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影响国际棉花现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全球期末库存、全球消费量、CRB、国际期货价格及中国进口量,现货价格受供需两端影响,对消费因子近期的变化比较敏感,对供给因子远期变化敏感。影响国际棉花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全球棉花库存、消费和CRB,期货价格受需求端及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第二、可以运用ADL-GARCH模型进行价格和VaR的双重预测,而且价格预测和风险度量效果都较优;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风险都较高,而且期货价格风险高于现货价格风险;国内外价格差有明显的收益与风险高度相关特征,即棉花进口贸易风险大时收益高、风险低时收益低;Copula-GARCH模型、Delta-Gamma模型度量国际棉花现货与期权组合风险各有优劣势,可以根据期权的虚实变化分别采用Copula-GARCH模型与Delta-gamma非线性法;参数法-动态Frank Copula-GARCH模型是度量国际棉花期权与现货组合风险的最优Copula模型,国际棉花期权与现货收益率间的尾部相关和动态相关性都很弱,对冲效果不佳。第三、验证了二元GARCH和Copula-GARCH模型运用于期权套保期(现)货的有效性,并与德尔塔套保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不同风险条件下选用不同套保模型的结论。国际棉花期货与现货一样,与期权没有尾部相关性,建立期权与期货套保的Copula-GARCH模型应该选择N-Copula。发现在时间和执行价两个维度上,当期权为中度或者深度虚值时,各模型的头寸套保比都明显偏离并远高于1;当期权为实值或者浅度虚值时头寸套保比相对稳定,德尔塔模型头寸套保比在1之上波动,二元GARCH模型和Copula-GARCH模型头寸套保比在1附近上下波动,Copula-GARCH模型头寸套保比波动明显大于另两个模型,二元GARCH模型的头寸套保比相对较小。随着执行价的增大,头寸套保比呈增大趋势,期权越虚套保比越大、越实套保比越小。期权换月对头寸套保比有一定影响,会带来头寸套保比的跳跃。因此,在套保比动态调整中要重点关注期权的虚实变化和换月时点。看涨期权与期货对冲效果好于期权现货对冲,在制定套保策略时,应该选择期权套保期货,即使是要对现货进行套保,也应以期权期货套保为基础。第四、提出了理论最优执行价和可交易最优执行价的概念,基于Delta-Gamma-最小VaR模型得到求解理论最优执行价的解析方法,发现理论最优执行价的时变性、分段性和随到期时间变动的特征,明确调整后理论最优执行价可以在国际棉花期权套保期(现)货交易中使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合国际棉花贸易企业的风险管理实际,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国际棉花贸易企业管理棉花价格风险的策略和建议,并勾勒了贸易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层面包括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价格风险管理;建立预判预警体系,完善内控机制;不同头寸选用不同度量模型,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策略;选好套保模型、套保比和执行价,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管理价格风险。政府层面包括打造国际化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价格风险预警系统;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完善国内棉花市场体系,丰富企业风控手段;发挥政府和院校优势,培养国际棉花价格风险管理人才。最后,利用本文研究结果,参考OLAM风险管理框架,勾勒了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管理框架。

孔维升[5](2016)在《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政府高度关注。2004年以粮食收购市场彻底放开为标志,我国除烟草之外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机制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以及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创新高,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内城镇化和工业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结构性转变。为了应对农产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促使调控政策更加科学有效,我国政府正积极尝试改进现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特别是2014年以来,政府更是将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现有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全面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并利用B-N分解和ARCH模型研究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其次,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相关经验和启示;再次,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总结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的得失,并利用VECM模型和脉冲分析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相关建议。基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和特征的研究发现:2003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有所缓和,但出现了波动周期缩短,价格结构性上涨等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通过对影响农产品价格主要因素的研究可知,宏观经济波动、货币供给量变化、库存变动、以及国际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第三,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购统销期、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支持时期、深化改革期等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目前该体系主要以储备调节、贸易调控和农业补贴三大政策类型构成,在调控市场价格、引导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工具完备。但已有的政策体系也面临着诸如:关税防火墙失效,库存和进口双增;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空间受限,政策目标难以达到;农产品市场运行复杂,调控难度大、成本高;政策对市场的扭曲作用凸显,存在市场失衡隐患等诸多问题。第四,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调控政策研究发现,这些国家之间虽然在政策实施和目标设定上存在差异,但政策演变的总体趋势上存在共性规律。(1)总体而言,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在不断削减其“黄箱”政策,逐步增加“绿箱”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尽量避免政府调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2)在调控理念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产品市场调控均转向了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落脚点的方式来构建其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其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市场化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近几年都提高了对农户经营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意识,在完善本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3)机制设计方面,这三个国家都越来越注重本国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试图在把握国际农产品价格话语权的同时,积极维护本国的国际形象;注重以构建稳定的多边和双边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的方式,保障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4)此外,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事后评价,都有着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法律依据作为支撑,最大限度避免了寻租和对政策的随意解释,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第五,通过对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从积极方面来看,此项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国内棉花价格,有利于纺织企业增加利润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棉花种植者因为棉花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起到收入支持的作用;此项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因素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提高棉花质量;能够实现理顺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从消极方面来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在保证棉农收入的同时希望刺激产量,政策设计缺乏针对性;中央和地方统计口径不一,补贴金总额确定难度大;政策执行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工作压力大;容易超过WTO规定的“黄箱政策”上限;棉农补贴收入普遍低于预期。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首先,我国应坚持“价补分离”原则,逐步退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构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网”保障。其次,应逐渐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机制,避免相机抉择式的价格直接干预,加快形成稳定且明确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规则。第三,应进一步削减“黄箱政策”支持,着重强化“绿箱政策”工具的运用。第四,建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农产品多边和双边贸易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形成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协调机制。第五,政府应谨慎推广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积极探索目标价格保险制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目标价格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最后,从长期而言,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法律基础和理论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林斯郁[6](2014)在《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金融工程模型及其宏观经济要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信用利差的动态过程,并基于金融工程模型与宏观经济因子作出中美两国信用利差的实证分析。首先构建马尔科夫状态转换跳跃扩散模型,并基于2008年至2013年的数据资料,对中国的银行间信用类债券的信用利差提出一个拟合的波动过程,从而构建具有跳跃扩散性质,且跳跃频率服从马尔科夫调控泊松过程的信用利差模型,接着利用该模型对其波动过程动态特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跳跃扩散模型可以较好拟合信用利差过程,且波动过程依照信用等级的不同、期限的长短,存在不同程度的特征如:跳跃性、动差型态以及波动聚类性质。因此在假设驱动跳跃的泊松分配系由两状态的马尔科夫链所支配下,实证支持中国的信用利差跳跃行为较常发生于非常时期。其次构建宏观经济基础下的信用利差定价模型,对中美两国信用利差给予理论性的定价,并借由与市场实际价格的差异,以及当时宏观经济走势做出综合判断。由于使用大量的经济数据以及金融市场信息模拟信用利差动态走势,信用利差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的具体衡量指标,而且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信用利差是公司债务工具和到期日相同的无风险政府债券的利率差距,适合说明当时信用风险状况。所以借由宏观经济因子对信用利差做定价的金融工程模型,除了量化宏观经济因子对信用利差所隐含违约强度的影响,还需要从中选取宏观经济因子去整合经济数据与金融讯息。宏观经济因子常伴随着新讯息而变化,本文为了解变化起因,将经济数据和金融指标汇集成三大类的宏观经济决策因子,然后对作为信用风险指标的信用利差作出定价。其中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决策因子的分类决定信用利差可以分解成三种类型信用风险来源,即系统性风险、紧缩风险以及失衡风险。不仅包括实体经济变量和金融市场的数据序列,还加入发展模式的考量。实体经济变量可以分解成消费和投资行为,以及这两者行为对应的价格指数如消费者、生产者物价指数以及房屋价格指数,借此得以区分实际与名义经济变量。金融市场则可以分解成股票市场、利率市场及汇率市场,后者可以恰当地反应出国家或地区货币政策的方向、货币升贬值和宽松紧缩与否的环境,而股票市场则是带有经济前瞻性。最后讨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信用利差的潜在影响,考虑经常账户和储蓄率两者因经济模式的不同,将失衡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作为重点。简言之,本文是宏观经济基础下的金融工程定价模型,解释能力优于信用利差分解理论,可以简约量化出违约强度的评估值,以及分别检视出实体经济、金融市场或是发展模式带来的风险。最终目的是为了要提早得到发生信用危机的线索。本文研究发现早在2006年与2010年的宏观经济金融模型已对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与2011年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发出讯号。

陈熙,徐骞[7](2013)在《河北、河南地区:冬储尚需时日 后市或平稳为主》文中研究指明调查地点:河北省藁城市对象:河北藁城市丰田农资有限公司董书果市场分析:藁城地区大田作物种植比例占60%,水果占15%,蔬菜占25%。近期冬小麦种植期已经结束。种植期间,45%氯基复合肥施用量较大。董书果介绍说,周边县市的厂家开工正常,在前段时间秋季化肥销售旺季时,尿素价格始终低迷不振,经销商亏损大。秋冬交际,45%硫基复合肥使用减少,到明年春季,温室大棚培植蔬菜和水果对硫基复合肥的需求会增加。

刘娇娇[8](2012)在《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既有繁忙干线的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宗货物运输、中长距离货物运输中发挥骨干作用。但既有繁忙干线上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不能适应现代货运市场的要求,使铁路在我国现代运输体系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优化是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发展的突破口,繁忙干线通道的铁路货运产品设计及运输组织是决定铁路货运能否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既有干线通道进行划分,并对通道的整体货运趋势、各通道经济、产业特征进行分析,对未来各通道的运输需求与线路能力释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新形势下影响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优化因素的发展趋势。(2)阐述了铁路货运组织构成要素,提出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优化理念,对既有繁忙干线通道的铁路货运组织模式进行了划分,并对铁路货运产品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3)针对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运能释放及运输产品班列化组织要求,对既有繁忙干线铁路班列产品组织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班列基本车组车流组织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相应的优化模型。(4)对沪宁通道的经济、产业结构、铁路货运市场需求结构、运输能力及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建立沪宁通道班列开行组织优化模型,计算得出最优方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谭林[9](2010)在《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已经转变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油是国际上和中国的主要食用油来源,而豆粕是目前全球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来源。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大豆市场和中国供求关系,通过对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定价规则的分析以及中国大豆贸易的依存度研究,提出了通过贸易方式改进解决中国大豆产业困局的政策建议。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的大豆生产受到了土地资源稀缺的限制,多年来播种面积没有太大的改变。尽管由于单产的缓慢提高,总产量仍然有所增加,但距离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对肉蛋奶的需求速度的增加还相差很远。供需缺口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选择了大量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贸易政策。进口大豆不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农业生产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大豆的进口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植物油,解决了中国食用油短缺的问题;而豆粕则解决了中国畜牧业生产急需的蛋白饲料来源,保证了中国过去十几年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改善中国人民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增加提供了保障。大豆压榨行业的兴起,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创造了就业。而进口大豆为中国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保证了其他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稳定发展。因此,在中国,大豆进口与石油进口据有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大豆进口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豆生产,特别是影响了中国农民的生产和收入。要解决国内大豆生产的问题,就要切断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格联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转基因管理条例实际上可以完全把两个市场分割开来,只要适当减少或停止中国的油用大豆生产,就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食用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从而保证中国农民的生产不受国际市场制约,而中困的大豆产业政策也能更加发挥作用。由于大豆已经由粮食作物转变成为经济作物,因此,增加大豆进口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保证其他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因此,中国完全可以继续扩大目前的大豆进口量,充分利用中国过分闲置的大豆压榨规模,满足中国市场对食用油的巨大需求。同时,过剩的豆粕可以出口到日本等市场。由于进出口国的多元化,国际大豆市场并不是完全垄断的,国际贸易价格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大豆市场贸易,在各个贸易环节中参与大豆的定价机制。在增加大豆进口,扩大豆粕出口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鼓励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打造食用大豆生产国的品牌,扩大中国高附加值的食用大豆的出口,形成一个良性的、进出口同时发展的贸易格局。该文主要依托大豆主产国的实地生活和科学考察,结合笔者多年的农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具体的大豆国际贸易操作,通过国内外生产、贸易、价格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基本贸易理论建立大豆贸易依存度的计量分析模型,通过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有效结合,提出了改变中国目前大豆困局的政策建议,包括从新定位大豆在作物分类和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建立中国两个大豆市场的设想、以及减少中国油用大豆播种面积的建议等。该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对中国的大豆贸易和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吴兴华[10](2004)在《中国棉花市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棉花产业与国际棉花市场开始走向全面接轨,意味着国内棉花产业要在一个新的贸易制度下,即在WTO的游戏规则下生存与发展。与国际市场对接时中国棉花产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发展水平如何,尤其是中国棉花市场的供求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对许多农产品都曾有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比如:稻谷市场、小麦市场、玉米市场等,对棉花市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还未曾深入;因此,有必要对棉花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立足于我国棉花的生产供给,通过延伸纺织产业链的思想方法,提出“大纺织”的概念,从而形成“大纺织”产业链,即棉花生产——棉花流通——棉花消费(纺织生产)——产品销售。并把棉花市场范畴的各方面置于“大纺织”产业链中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共分六章,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别研究了棉花生产供给、棉花流通状况、棉花消费需求、棉花国际贸易、棉花市场价格。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借助计算机软件,对棉花市场的各要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揭示棉花市场的内在规律,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制度献计献策;同时,为棉花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也为从事棉花市场研究者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我国的棉花生产形势虽比较乐观,随着纺织服装业的膨胀发展,棉花需求处于旺势;但参与国际竞争存在的弱势也比较明显。棉花流通体制不够规范,国家宏观调控效益不高;我国的国际贸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扬长避短,虚心借鉴,树立“大纺织”产业发展观,通过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逐步地壮大我国的棉花市场,争取我国棉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二、近期棉花市场分析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期棉花市场分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创新点
2 河北省棉花市场现状分析
    2.1 棉花生产情况分析
        2.1.1 棉花种植区域布局与品种选择
        2.1.2 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情况
        2.1.3 棉花机械化生产应用情况
    2.2 棉花加工情况分析
        2.2.1 棉花加工费用分析
        2.2.2 棉花成本收益分析
    2.3 棉花市场流通分析
    2.4 棉花贸易进出口分析
3 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分析
    3.2 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周期分析—HP滤波分析法
        3.2.1 价格波动季节性分析
        3.2.2 价格波动循环性分析
        3.2.3 价格波动趋势性分析
4 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理论模型
        4.1.1 模型选取
        4.1.2 模型契合度分析
    4.2 指标选取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选取与设定
        4.2.3 指标分类
    4.3 模型构建
        4.3.1 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数据描述性分析
        4.3.3 模型指标设定
        4.3.4 模型数据指标统计
    4.4 结果分析
        4.4.1 生产规模因素
        4.4.2 成本收益因素
        4.4.3 市场供需因素
        4.4.4 国际贸易因素
5 缓解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对策
    5.1 借力棉花保护区优化植棉区域布局
    5.2 加强涉棉技术,推动优质绿色发展
    5.3 完善棉花市场信息服务与反馈机制
    5.4 关注国际棉价,正确对待贸易战争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2)海南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
        1.3.1 热带地区
        1.3.2 热带森林
        1.3.3 热带园林
        1.3.4 森林公园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规划理论探讨
    2.1 我国森林公园类型现状与存在问题
        2.1.1 现状类型
        2.1.2 存在问题
    2.2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基本特征
    2.3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规划定位与规划原则
        2.3.1 规划定位
        2.3.2 规划原则
    2.4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规划理论与规划方法
        2.4.1 规划理论
        2.4.2 规划方法
    2.5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规划主题与风格
        2.5.1 主题提炼
        2.5.2 风格确定
    2.6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现状建设问题
    2.7 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规划对策
3 案例分析
    3.1 海南·三美湾森林公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理念
        3.1.3 规划分区
        3.1.4 经验借鉴
    3.2 广东'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理念
        3.2.3 规划分区
        3.2.4 经验借鉴
    3.3 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理念
        3.3.3 规划分区
        3.3.4 经验借鉴
    3.4 海南'呀诺达热带森林旅游区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理念
        3.4.3 规划分区
        3.4.4 经验借鉴
    3.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理念
        3.5.3 规划分区
        3.5.4 经验借鉴
4 海南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4.1 规划背景
        4.1.1 政策背景
        4.1.2 上位规划
    4.2 规划概况
        4.2.1 区位分析
        4.2.2 自然资源
        4.2.3 动物资源
        4.2.4 人文资源
        4.2.5 基础设施现状
        4.2.6 游览设施现状
    4.3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生态环境
        4.3.1 风景资源现状及分类
        4.3.2 风景资源评价标准与方法
        4.3.3 风景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4.3.4 生态环境现状
        4.3.5 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4.4 森林旅游市场分析
        4.4.1 客源市场
        4.4.2 游客规模预测
        4.4.3 生态容量测算及游客容量测算
    4.5 南高岭森林公园建设SWOT分析
        4.5.1 优势(STRENGTHENS)分析
        4.5.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4.5.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4.5.4 威胁(THREATS)分析
        4.5.5 SWOT分析结论
    4.6 规划原则、理念
        4.6.1 规划原则
        4.6.2 规划理念
    4.7 规划依据、目标、策略
        4.7.1 规划依据
        4.7.2 规划目标
        4.7.3 规划策略
    4.8 规划范围、性质、期限
        4.8.1 规划范围
        4.8.2 规划性质
        4.8.3 规划期限
    4.9 森林公园主题定位
        4.9.1 公园特色
        4.9.2 形象定位
    4.10 总体结构布局与功能分区
        4.10.1 总体结构布局
        4.10.2 功能分区
    4.11 分区景观规划
        4.11.1 九架岭景区
        4.11.2 南高岭景区
        4.11.3 热带雨林谷景区
        4.11.4 茅岭景区
        4.11.5 仙婆岭景区
        4.11.6 乌龙岭景区
    4.12 风景游赏规划
        4.12.1 规划原则
        4.12.2 景点规划
        4.12.3 游憩路线组织规划
    4.13 游憩服务设施规划
        4.13.1 旅游管理服务设施布局
        4.13.2 游览标识系统规划
    4.14 保护工程规划
        4.14.1 保护原则
        4.14.2 保护对象
        4.14.3 保护措施
    4.15 植物景观规划
        4.15.1 规划原则
        4.15.2 规划内容
        4.15.3 规划方法
    4.16 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4.16.1 道路交通规划
        4.16.2 供电工程规划
    4.17 防灾工程规划
        4.17.1 规划目标
        4.17.2 消防规划
        4.17.3 病虫害防治规划
        4.17.4 防洪规划
    4.18 分期建设规划
        4.18.1 给水工程规划
        4.18.2 建设目标
        4.18.3 建设重点
    4.19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4.19.1 估算取费标准
        4.19.2 投资估算表
        4.19.3 生态效益分析
        4.19.4 社会效益分析
        4.19.5 经济效益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划附图
致谢
附件

(3)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理论综述
    2.1 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
    2.2 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项目概况及可行性研究范围确定
    3.1 项目概况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3.3 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
    3.4 本章小结
4 6MW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分析
    4.1 市场分析
    4.2 工程技术分析
    4.3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4.4 环境保护分析
    4.5 项目进度及劳动定员分析
    4.6 风险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4)基于VaR的国际棉花价格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风险的定义
        1.2.2 价格、价格风险与棉花价格风险
    1.3 文献综述
        1.3.1 棉花价格有关文献
        1.3.2 风险管理有关文献
        1.3.3 套期保值有关文献
        1.3.4 文献简要述评
    1.4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风险管理概念
        2.1.2 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2.1.3 风险识别
        2.1.4 风险度量与评价
        2.1.5 风险管理策略
    2.2 风险价值(VaR)理论
        2.2.1 VaR定义与特点
        2.2.2 VaR计算方法
        2.2.3 VaR计算公式
        2.2.4 组合VaR计算
        2.2.5 VaR模型有效性检验
    2.3 Copula理论
        2.3.1 Copula函数
        2.3.2 Copula模型的构建
    2.4 套期保值理论
        2.4.1 套期保值定义
        2.4.2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
        2.4.3 套期保值的原理
        2.4.4 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第三章 国际棉花市场回顾与现货价格预测
    3.1 2008/2009-2014/2015 年度国际棉花市场回顾
    3.2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全球棉花供求
        3.2.2 中国棉花供求
        3.2.3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3.2.4 各国棉花政策调整
        3.2.5 气候变化与周期性、季节性波动
        3.2.6 投机因素
        3.2.7 国际棉花成本与相关产品价格变动
    3.3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预测模型选择
        3.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2 变量平稳性检验
        3.3.3 变量的协整检验
        3.3.4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棉花现货(期货)价格风险及国内外价格差风险度量
    4.1 国际棉花现货(期货)价格风险度量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2 国际棉花现货(期货)价格波动特征
        4.1.3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VaR
        4.1.4 国际棉花期货价格VaR
    4.2 国内外棉花现货价差风险度量
        4.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2 国内外棉花现货价差VaR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pula函数在国际棉花期权与现货组合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5.1.2 研究方法
    5.2 国际棉花期权与现货组合风险
        5.2.1 Copula-GARCH 法下组合 Va R
        5.2.2 Delta-gamma 法下组合 Va R
        5.2.3 二元 GARCH 法下组合 Va R
        5.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棉花价格风险套期保值
    6.1 国际棉花期权和期货套期保值
        6.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2 建立各执行价期权与期货套保的二元 GARCH 模型
        6.1.3 建立各执行价期权与期货套保的 Copula-GARCH 模型
        6.1.4 模型有效性判断
        6.1.5 不同套保原则的比较
        6.1.6 套保模型选择与套保比分析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Delta-gamma-最小VaR模型的国际棉花期权期货套保最优执行价选择
    7.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理论推导
        7.2.1 期货期权套保最小VaR动态模型
        7.2.2 基于Delta-gamma-最小VaR模型的最优执行价选择方法
    7.3 国际棉花期权期货套保最优执行价
        7.3.1 Delta-gamma-最小VaR模型下国际棉花期权理论最优执行价与调整
        7.3.2 二元GARCH下最优执行价与Delta-gamma下理论最优执行价的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与管理策略
    8.1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识别
        8.1.1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识别理论分析
        8.1.2 国际棉花价格风险案例分析
    8.2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成因
        8.2.1 国际棉花价格剧烈波动
        8.2.2 缺乏全球棉花定价能力
        8.2.3 缺乏竞争优势
    8.3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现状
        8.3.1 缺乏有效的风控体系
        8.3.2 市场预判能力不足
        8.3.3 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效率低
        8.3.4 人才和资金缺乏
    8.4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策略
        8.4.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价格风险管理
        8.4.2 建立预判预警体系,完善内控机制
        8.4.3 不同头寸选用不同度量模型,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策略
        8.4.4 选好套保模型、套保比和执行价,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管理价格风险
    8.5 政府部门为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创造条件
        8.5.1 打造国际化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价格风险预警系统
        8.5.2 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提高棉花生产效率
        8.5.3 完善国内棉花市场体系,丰富企业风控手段
        8.5.4 发挥政府和院校优势,培养价格风险管理人才
    8.6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8.6.1 奥兰(OLAM)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
        8.6.2 国际棉花贸易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本文总结与前景展望
    9.1 本文总结
        9.1.1 本文的研究成果
        9.1.2 研究的不足
    9.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
    2.1 农产品价格波动总体情况
    2.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区域特征分析
    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趋势—基于B-N分解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价格形成及波动的理论基础
    3.2 农产品价格决定模型
    3.3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玉米和大米为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几类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4.1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史
    4.2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构成
    4.3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阶段性瓶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5.1 美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2 欧盟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3 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改革探究—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例
    6.1 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政策逻辑
    6.2 目标价格补贴操作方式
    6.3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的影响分析—基于典型案例
    6.4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中的主要问题
    6.5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优化选择
    7.1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依据与原则
    7.2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工具可选集
    7.3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金融工程模型及其宏观经济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相关概念综述
    1.2.1 信用风险
    1.2.2 观察指标
    1.2.3 信用风险模型
    1.2.4 信用衍生性商品定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架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限制
    1.4.1 主要创新
    1.4.2 未来可供研究之处 第二章 信用利差理论发展及相关文献
第一节 风险贴水理论
    2.1.1 风险贴水初论
    2.1.2 风险债务定价
    2.1.3 主权债务贴水决定因素
第二节 分解模型延伸相关文献
    2.2.1 分解模型理论:决定因素分析
    2.2.2 分解模型理论:流动性风险
    2.2.3 分解模型理论:宏观经济因素与中外各国实证研究
第三节 经济预测指标相关文献
第四节 现代信用风险定价相关文献
    2.4.1 金融工程模拟动态过程
    2.4.2 宏观经济基础下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 第三章 金融工程模型
第一节 马尔科夫状态转换跳跃扩散模型
    3.1.1 跳跃扩散模型
    3.1.2 马尔科夫状态转换跳跃扩散模型
第二节 宏观经济基础下的信用利差定价模型
    3.2.1 宏观经济因子与违约强度设定
    3.2.2 信用利差等同信用违约互换的特定条件
    3.2.3 无套利条件下信用利差定价模型
第三节 中期票据实证分析
    3.3.1 市场分析
    3.3.2 实证分析
    3.3.3 比较分析与结论
第四节 企业债券实证分析
    3.4.1 市场分析
    3.4.2 实证分析
    3.4.3 比较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宏观经济决策因子
第一节 国际金融纪事
    4.1.1 全球金融纪事
    4.1.2 区域金融纪事
    4.1.3 国际政经事件
    4.1.4 区域货币政策
第二节 决策因子分类
    4.2.1 系统性风险因子-实体经济变量
    4.2.2 紧缩风险因子-金融市场变量
    4.2.3 失衡风险因子-发展模式变量
第三节 宏观经济意义
    4.3.1 宏观经济意义-中国
    4.3.2 宏观经济意义-美国 第五章 中国信用利差实证研究
第一节 经济决策因子分析
    5.1.1 实体经济
    5.1.2 金融市场
    5.1.3 发展模式
    5.1.4 决策因子概述
第二节 信用利差定价实证
    5.2.1 中期票据
    5.2.2 企业债券
第三节 图形走势分析预测
    5.3.1 中期票据
    5.3.2 企业债券 第六章 美国信用利差实证研究
第一节 经济决策因子分析
    6.1.1 实体经济
    6.1.2 金融市场
    6.1.3 发展模式
    6.1.4 决策因子概述
第二节 信用利差定价实证
第三节 图形走势分析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7.1.1 经济决策因子
    7.1.2 信用利差定价
    7.1.3 理论值预测
第二节 中国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建议
    7.2.1 系统性风险防范与建议
    7.2.2 金融紧缩风险防范与建议
    7.2.3 发展失衡风险防范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结构图
    1.6 本章小结
2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2.1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分析
    2.2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运输市场需求预测
        2.2.1 预测方法选择及改进
        2.2.2 整体市场需求预测结果及评定
        2.2.3 繁忙干线通道经济特征分析
        2.2.4 繁忙干线通道产业特征分析
        2.2.5 繁忙干线通道需求预测结果及分析
        2.2.6 预测结果分析
    2.3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运输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2.4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运输市场供给能力预测
    2.5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目标市场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既有繁忙干线通道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分析
    3.1 铁路货运组织模式的构成要素
    3.2 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优化理念
    3.3 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划分
    3.4 不同铁路货运组织模式下的产品设计及组织
        3.4.1 不同货运组织模式下的产品设计
        3.4.2 不同货运组织模式下的产品组织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既有繁忙干线铁路班列组织优化研究
    4.1 既有繁忙干线铁路班列组织分析
    4.2 班列基本车组车流组织优化模型
        4.2.1 运输网络构建
        4.2.2 优化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沪宁通道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5.1.1 沪宁地区经济特征分析
        5.1.2 沪宁地区产业特征分析
        5.1.3 沪宁地区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5.1.4 沪宁地区铁路货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5.1.5 沪宁地区需求预测分析
        5.1.6 沪宁地区铁路能力分析
    5.2 沪宁通道铁路货运组织模式选择
        5.2.1 沪宁通道铁路运能释放与货运组织模式
        5.2.2 沪宁通道铁路货运产品设计
    5.3 沪宁通道班列组织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大豆在食用油和蛋白来源中的地位
    1.1.2 国内大豆生产受到资源察赋的限制
    1.1.3 中国大豆需求刚性上升
    1.1.4 国际贸易成为中国明智的选择
    1.1.5 大豆贸易政策的调整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豆供求研究
    1.2.2 大豆贸易的研究
    1.2.3 大豆竞争力的研究
    1.2.4 大豆价格及市场整合的研究
    1.2.5 大豆生产和贸易相关政策的研究
    1.2.6 中国大豆产业剧变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大豆生产国考察
    1.4.2 国际大豆贸易实践
    1.4.3 贸易理论及计量模型
    1.4.4 主要数据来源 2 国际大豆市场分析
2.1 国际大豆供给分析
    2.1.1 世界大豆供给状况
    2.1.2 主产国大豆生产情况
    2.1.3 其它国家大豆生产
2.2 国际大豆需求分析
    2.2.1 国际大豆总体需求状况
    2.2.2 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2.2.3 非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2.2.4 生物能源对大豆的影响
    2.2.5 未来需求预计
2.3 本章小结
    2.3.1 供给方面
    2.3.2 需求方面
    2.3.3 供需预测 3 国际大豆贸易
3.1 国际大豆贸易方式及产生背景
    3.1.1 大豆主要国际贸易方式选择
    3.1.2 大豆出口国贸易方式的选择和影响——以巴西为例
    3.1.3 大豆进口国贸易方式选择和影响——以中国为例
    3.1.4 贸易方式与中国大豆进口
3.2 大豆贸易定价方式
    3.2.1 FAS定价方式
    3.2.2 FOB定价方式
    3.2.3 CNF定价方式
3.3 期货市场对大豆贸易的影响
    3.3.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3.3.2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
    3.3.3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3.3.4 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3.4 大豆国际贸易中运输分析成本分析
    3.4.1 陆地运输
    3.4.2 国际海运
    3.4.3 国际大豆运输对中国大豆进口成本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
4.1 大豆生产
    4.1.1 种植分布
    4.1.2 种植面积
    4.1.3 产量
    4.1.4 单产
    4.1.5 成本收益
4.2 大豆生产潜能
    4.2.1 大豆生产的土地潜能
    4.2.2 大豆生产的单产潜能
    4.2.3 玉米需求对大豆生产潜能的影响
4.3 大豆进口
    4.3.1 进口量
    4.3.2 进口国别结构
4.4 中国大豆需求分析
    4.4.1 总体需求
    4.4.2 压榨需求
    4.4.3 出口需求
4.5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
    4.5.1 供需结构
    4.5.2 供需平衡现状
    4.5.3 供需平衡趋势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5.1 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
    5.1.1 总体依存度
    5.1.2 区域依存度
5.2 主产国生产贸易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以美国为例
    5.2.1 研究方法
    5.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2.3 研究结论
5.3 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5.3.3 研究结论
5.4 中国大豆外贸依存度与粮食安全
    5.4.1 大豆与中国的粮食安全
    5.4.2 大豆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大豆贸易政策分析与建议
6.1 现有主要政策分析
    6.1.1 与大豆有关的粮食政策分析
    6.1.2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6.1.3 国际贸易政策及分析
6.2 政策建议
    6.2.1 政策指导思想上的建议
    6.2.2 大豆产业政策
    6.2.3 财政政策
    6.2.4 外汇管理政策
    6.2.5 大豆贸易政策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中国棉花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棉花生产供给
    1.1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
    1.2 我国棉花生产的波动变化分析
    1.3 影响棉花产量波动的因素分析
    1.4 我国棉花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5 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棉花生产
    1.6 我国棉花生产的弱势分析
第二章 棉花流通状况
    2.1 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沿革
    2.2 棉花流通过程
    2.3 我国棉花市场的主要特征
    2.4 棉花流通过程中的弱势分析
第三章 棉花消费需求
    3.1 棉花供求历史概况
    3.2 我国棉花消费结构
    3.3 我国棉花消费概况
    3.4 影响棉花消费的因素分析
    3.5 我国棉花需求预测
第四章 棉花国际贸易
    4.1 棉花国际贸易结构
    4.2 棉花国际贸易模式变化特点
    4.3 中国棉花贸易的历史回顾
    4.4 中国棉花贸易的低效率现象
    4.5 棉花贸易的低效率因果分析
    4.6 WTO对棉花市场的影响
    4.7 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棉花市场价格
    5.1 棉花价格概况
    5.2 棉花的市场比价与差价
    5.3 棉花市场价格形成
    5.4 影响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5.5 库存是分析棉花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5.6 棉花价格变化与生产效益分析
    5.7 中国棉花供求对国际市场棉价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近期棉花市场分析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D]. 付雅美.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2]海南南高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D]. 付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D]. 姜贺贺.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基于VaR的国际棉花价格风险管理研究[D]. 刘定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 孔维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6]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金融工程模型及其宏观经济要素[D]. 林斯郁. 南开大学, 2014(07)
  • [7]河北、河南地区:冬储尚需时日 后市或平稳为主[J]. 陈熙,徐骞. 中国农资, 2013(40)
  • [8]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模式研究[D]. 刘娇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9]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D]. 谭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中国棉花市场分析[D]. 吴兴华. 天津工业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近期棉花市场分析与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