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论文_谢汉斌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论文_谢汉斌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管理问题。对建筑工程而言,这不仅是一项施工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工作,还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还离不开科学指导。由于建筑施工过程的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就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可以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施工进度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做到及时、高效、安全至上的施工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建设的加快,工程建设也越加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但是,在建筑房地产业兴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建筑项目因为质量问题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在这里,本文将把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作为讨论的重点,论述改进的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

1.1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的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就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建筑工程有关的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质量安全审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想要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顺利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建筑工程企业还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的具体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登记、建筑工程建设资料的汇总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审核等内容。只有掌握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体系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划定质量监督的具体范围,并确定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的具体环节,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实施。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当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2.1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立法不规范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当中,虽然大部分的监督机构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建筑法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督机构在执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在其中的较多环节缺少可以依靠的标准和规定,这样就会使质量监督管理出现较大的漏洞;另外,由于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建筑行业的市场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没有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相应法律法规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和规范性,有些法律条款甚至在表述方面前后不一致,导致在实际的操作执行中有较大的困难。

2.2未建立系统性的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十分复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会将一些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发包出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但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没有对参与招标的单位进行核查,导致一些中标单位不具备相关资质。建筑工程企业缺乏系统性的监督管理体系,这就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缺乏制度保障。

2.3缺少严格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知道,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低,另外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较为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执法力度不够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农村地区,目前这些地区正是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盲区,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督机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不会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规定来进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分监督机构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这就使建筑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力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3.1建筑工程进度质量监督

加强建筑工程进度质量监督,首先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施工图纸审核工作与技术交底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是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图纸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保证施工图纸与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相适应,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共同解决问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协助施工双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与要点,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操作失误,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技术交底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开展审核布置工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监理工程师做好承建单位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审核,在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时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在施工现场的运输,尽量减少无效工作。最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在特殊时间段里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如:制定雨季的施工应急措施以及冬季施工防护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3.2工程质量质量监督

3.2.1建筑工程抹灰质量的控制

想要控制建筑工程的抹灰质量,首先要严格检查抹灰砂浆的配比与稠度等,保证抹灰砂浆的质量。在开展抹灰施工时首先要在混凝土机构与砖石结构上面铺设一层金属网,同时对抹灰作业面进行清理与洒水,保证抹灰作业面的湿润,防止在抹灰施工时出现灰尘影响施工。另外,建筑工程抹灰施工必须在砌体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后开展,不能在砌体完成之后立马开展抹灰施工,这主要是因为砌体完成之后还要进行适当的沉降。

3.2.2桩基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地基施工技术是最基础的一环。地基施工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端承型和摩擦型。摩擦型指的是采用桩磨阻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端承型桩基指的是在地基施工环节中,采用端庄侧阻力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三类。

3.2.3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主要的环节。混凝土浇筑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现场浇筑法,指的是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第一时间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突出表现了混凝土浇筑的实时性。二是预制法,指的是提前将混凝土搅拌好以备使用,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减水剂需要在称量后装入塑料袋。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首先需要称量好原材料,然后计量水和液态的外加剂,也放到搅拌筒中。为了方便后续拆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需要模板内侧涂上隔离剂,或者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使用塑料薄膜,能够防止漏浆、漏水情况的产生,使混凝土表面变得更加美观,确保水泥混凝土板角和板边的强度。

3.3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

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中还要重视安全质量的监督。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建筑工程监理方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原始资料与场地尺寸等内容。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的内容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位置的确定、施工现场运输路线的确定以及建筑工程中供电消防设施位置的确定等。在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规划中要重视高压线路周围的检查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与安全警示标语等,时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结论

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建筑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立法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和管理主体不明确等情况,需要政府提高对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立法和执法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使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龚建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4(18):137.

[2]黄显生.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3(7):452.

[3]蒋小芳,楼佳青.大力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2):142.

[4]刘平.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26):566.

论文作者:谢汉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论文_谢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