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人春 湖南省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 422203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具备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传统的初中教学是需要让学生取得一定的分数,从而为中考做准备就可以。而新课改对原有的应试教育理念进行了改变,其不再以学生的数学分数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开始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对数学进行了学习之后,合理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进行分析,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教学不适应的情况。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207-01
前言: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难度加大,知识增加,很多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不强的数学知识被缩减,而能够直接与学生数学能力挂钩的数学知识则越来越被重视,这间接的影响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如果不能够对传统教学进行改变,那么也就无法达到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持续加强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分析,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中,亦或是课后都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而究竟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新课改时代已经来临,但是还是有很多初中教师仍然固执的采取应试教育方法,认为学生如果不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今后的发展也就会受到局限。如果不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学生的人生也就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这在体现了部分教师思想境界较为低下之外,也显示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初中数学教育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远远没有达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而做出彻底转变的情况[1]。
目前在任何一所初中内都不难发现,一些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在讲台上对数学问题进行板书式的讲解,而学生则坐在下面听讲,这种教学方法较为单调已经无须赘述。毫无疑问,其已经不能够对新型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适应。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对数学进行学习的兴趣,同时潜移默化的加深对学习过程的厌弃与抵触。即便他们能够取得高分,也仅仅是在教师“逼迫”下的“无奈之举”,不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的数学能力。
2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措施
2.1教师对创新式的教育观念进行树立
正如前文所说,初中数学教育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远远没有达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而做出彻底转变的情况,应试教育的理念也不能够满足现下教育的需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新课改的基本形势加强对数学教学过程的深刻认识。不能够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与整体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而是要对学生对初中数学进行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持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的实践能力[2]。
为了对创新式的教学目标进行实现,教师需要严格的对自己进行要求,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己则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可以,不能够完全控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其最为明显的价值就是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应该完全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让初中学生喜欢上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
2.2保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多变性,从这个思路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不能够较为单调,否则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现实情况中,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深入研究数学这一学科的真谛,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此外,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来保证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有效提问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开展渗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适合学生的知识辅助学生领悟数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能够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提高。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如此既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教学过程的认同感,也能够保证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其必须要持续的升华自身对数学进行探索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出适合学生的、能够被学生接受的、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足以满足新课改教学需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严谨不失活跃的教学气氛进行营造。长此以往,不仅仅学生对数学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其数学素养也可以得到培养。
2.3合理对问题进行转换
合理对问题进行转换,主要就是指教师通过将文字问题进行转换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轻松的对数学问题进行理解。
具体的说,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具备数学能力之后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合理的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最终对其进行转换[3]。转换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以方程为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转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问题转换的合理性甚至决定着整体课程是否具备效果。
方程的教学内容具备一定难度,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方程之后,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其中主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掌握方程应用题。传统的方程应用题形式较为复杂,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将文字问题转换为方程计算问题:“如图某体育学校为方便体育生日常活动,在长为30m宽为20m的矩形草坪上对两横、两纵四条小路进行了修筑,其中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三比二,如果想要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那么路宽应为多少”。当问题得到上述形式的转换,学生自然就可以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转换思想进行理解,提升其思维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的措施体现在理念、方法、实践等多个方面。而从理念角度来看,想要保证初中数学教育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合理对创新式的教育观念进行树立。
参考文献:
[1]陈小江.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2.
[2]毛燕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J].广东科技,2014,23(Z1):140+146.
[3]张希振.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趋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6):100+202.
论文作者:魏人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新课改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论文; 不能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