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易方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存在其中。若有较高的施工安全风险,各种安全事故就容易被引发,从而对财产和人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合理展开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对隧道项目决策合理化、科学化能够起到巨大帮助作用,从而使得风险水平能够在施工决策中有效得到降低,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及各类事故后果的损失。本文针对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地铁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概述
对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含义的解释,国内外许多专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了各自的阐述。角度不同,对风险管理内涵的定义也就不相同。综合各种含义之后,可以得出以下定义:地铁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对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之后,从中发掘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专业的估测,寻找对工程施工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从中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来应对潜在的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给工程带来的损失。另外,风险管理的本质是事先对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问题
2.1防水处理不合格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管片及止水带材料存在缺陷,导致隧道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漏水问题。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管片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存在气泡或缝隙,导致止水效果不明显,第二,管片或止水板放置不牢固。
2.2部分施工材料不达标
众所周知,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若施工原材料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水泥强度不满足设计、钢筋性能不满足标准、外加剂性能不达标等,这些均会降低地铁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程度。
隧道常用盾构法施工在掘进过程中,经常发生隧道上部土体失稳、地面隆起变形、隧道地面出现涌土、隧道侧壁出现渗水等问题,均会导致地铁隧道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风险,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2.3施工人员总体技术水平不均衡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即地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是否达标很人程度由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而决定。研究发现,现在工程施工,一些劳务公司下的施工人员多是临时拼凑,其并不具备过硬的施工技能,这就造成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存在很大的隐患。
3地铁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流程
要加强对地铁隧道修筑过程中潜在风险的预防,必须要建立一套内容充实、分工明确、体系完各的风险管控流程,依据建立好的流程就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了。地铁隧道工程施工流程如下:首先,明确地铁隧道工程的特点,依据本身的特点签署工程保险,其次,对工程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明确,然后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识别时要与业主以及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探讨,之后建立明确的风险因素清单,第二,依据清单对风险进行量化,然后建立起风险评估模型,第四,建立模型之后,要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如果潜在的风险不利于工程的施工,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故,首先应该减缓风险,如果风险不足以造成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那么就可以对剩余的风险进行评估了,最后,经过评估之后,将能够预测的潜在风险寻找出来,然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流程图见图1。
4地铁隧道施工的风险管理对策
4.1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分析
4.1.1潜在风险辨识
进行风险辨识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应该由相关的专家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风险辨识小组,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并仔细的分析当地的地质特点以及地下环境,对风险进行辨识。将风险分为基坑施工潜在风险、盾构施工潜在风险以及管网施工潜在风险等二个方面。其中,基坑施工潜在风险主要有基坑开挖土体是否具有稳定性、基坑开挖对周围文物建筑的是否具有破坏性以及雨季防汛风险,盾构施工风险主要有盾构进洞阶段的风险和出洞阶段的风险,管网施工潜在风险主要有施工对天然气管、污水管和雨水管等带来的风险、管线改移、悬吊的安全风险以及地下水对地铁站带来的风险等。
4.1.2潜在风险评估
辨识完潜在的风险之后,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制定应对措施。通过风险评估评估潜在风险,依据对不同风险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不同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进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4.1.3潜在风险应对
在对风险辨识以及评估完成之后,就可以依据得出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某市地铁一号线实际存在的风险因素,可以制定应对措施:①例如:基坑比较宽,开挖的也比较深,因此可以使用长大内支撑体系来进行支撑,等到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80%以上后才可以将支撑拆除。②如地质条件比较差,地下水位比较高,很容易出现地下水喷涌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地下水降低到坑以下30m,在降水的同时,务必确保收到良好的降水效果,另外还不能损坏周围的建筑物。③强化施工监测力度,在施工中要及的通过监测获取工程进度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预测出施工的下一过程可能要出现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的制定计划,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因素给施工带来的不良后果。
4.2 施工技术力量提升措施
在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确保管理人员掌握管理技能。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人员重视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对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隐蔽工程、钢筋工程等进行验收,并如实记录监理日志,完善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在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前,应确保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工程施工技术。因此,在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需要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等)施工过程的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充分掌握施工意图与施工技术要点。同时,要加强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以确保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对一些特殊工种,例如焊工进行培训,并要求他们持证上岗。
4.3 工程材料质量保证对策
在选取原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水泥。选择抗渗性能较高的水泥品种,且水灰比较低,降低混凝土混合物需水用量,并要求水泥的抗压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满足隧道施工的要求,第一,对进场的管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管片外观无明显的裂缝,并对管片的受力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可以承受隧道上部上体的压力,并满足地铁隧道防渗水的基本要求,第二,外加剂。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例如早强剂、减水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早强、抗裂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施工、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易导致施工中出现一此施工风险,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为了有效地避免施工风险,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探索有效地解决措施,促进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挺.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3.
[2]尹成龙.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
论文作者:郭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风险论文; 隧道论文; 地铁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盾构论文; 管片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