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公交车上不让座行为分析论文_蔡沛忻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16级33班 257091

摘 要:本文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出发,进行对公交车让座行为的分析,并通过将公交车不让座行为引入囚徒困境模型,借用囚徒困境模型的解决方案来尝试解决公交车不让座行为。

关键词:囚徒困境 公交车 不让座

一、囚徒困境模型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个反映个人最佳选择而并非团体最佳选择的模型,或者说,该模型是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导致了团体选择的非理性。

“囚徒困境”是在1950年由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的相关困境的理论,该理论后来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将其命名为“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警方捉住了两个作案之后的嫌疑犯,但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将其定罪。于是警方将其进行隔离审讯,并采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策略。警方给嫌犯提供的选择是:若一人选择坦白(即囚徒困境模型中的“背叛”)另一人选择沉默(即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合作”),则坦白者立即无罪释放而沉默者将被判刑十年;若两人都坦白则两人都将被判刑八年;若两人都选择沉默而不背叛对方,那么两人就会因证据不足而被判刑一年。假设双方都坦白,则双方获益都为-8;一方坦白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获益为0,沉默方获益为-10;若双方都不坦白,则获益为-1。

现在我们将这两个囚徒面临的博弈问题填入到表格中来看:

由表格可知,因为对对方的不信任以及若是双方都为理性人,那么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双方都会选择坦白,即背叛,那么在这次博弈中纳什均衡便落在了双方都坦白这一结果上。而这一结果是双方在都想要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做出的不利于集体利益的选择,即落入了囚徒困境之中。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囚徒困境的例子时有发生,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公交车不让座行为便是其中之一。

二、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行为的博弈分析

近年来,社会上时有发生的公交车不让座行为时常成为舆论的中心,各界对此说法不一,但绝大多数的人始终秉持“公交车上应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这一观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的行为呢?今天就利用囚徒困境模型来对此问题进行一个伦理之外的博弈分析。

假设公交车上坐满了人,此时一位老人上车。因为没有座位了,老人便站在车厢里,恰好站在了身体健康的理性人甲和乙旁边。老人并没有要求让座,于是此时的甲和乙都有让座和不让座这两种选择。如果两人都选择让座,那么两人都将失去自己坐着的机会,于是将二者的损失设为1;如果其中一人选择让座,一人选择不让,因为让座的人失去了座位而另一人没让座,那么让座者因为失去了座位且另一人并没有失去座位而心生不平,故其损失为2,另一人因自己并没有让座而对方让座了,故收益为1;如果两人都不让座,那么两人并没有任何损失,故两人的收益为0。将该组数据填入到表格中来看:

由上述表格可知,在此次博弈中,不论对方是否让座,自己不让座都是最好的选择。正因为不让座对于身为理性人的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此次博弈中纳什均衡就落在了双方都不让座的局面上,而不让座便变成了甲乙双方的占优策略。

三、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解决方案

在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对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行为进行分析之后,人们也可以利用囚徒困境的解决方案来尝试解决该事件。本文对公交车不主动让座这一现象提供了两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1.带有鼓励性质的奖励措施。对于公交车上不让座这一行为,相比惩罚措施显然奖励措施更为可行。政府相关部门或是公交公司可以周期性地对几位最常让座的人进行非利益的表彰活动,让好人不再无名无姓,让这种正确的价值观传播出去,通过表彰这一鼓励性的措施来带动人们的让座积极性,真正地开始愿意让座,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谦让敬老之风。

2.名声—荣辱观。基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良好美德,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应为每个人的行为基本准则,而只谋取一己私利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政府相关部门或是公交公司可以利用人们的荣辱观,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来帮助人们树立并巩固荣辱观,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让座。

参考文献

[1]王永春 《博弈论的诡计》.2007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2]冯•诺伊曼 摩根斯顿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3]朱•弗登博格 《博弈论》.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4期。

[5]《青年文学家》.2018年03期。

论文作者:蔡沛忻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基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公交车上不让座行为分析论文_蔡沛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