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堂鲜活的历史好课论文_季娟

给学生一堂鲜活的历史好课论文_季娟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一部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编剧、出色的导演和杰出的演员。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文章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讲述。

【关键词】整合;教学;评估

要上好历史课,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很高的素质,甚至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当我们满足了、自以为是的时候,就是我们止步不前、徘徊不进的时候,所以说"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对历史教学完美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

一、做一名合格的编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从课程实施者转化为课程开发者,课本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教师手中的教材,而成为教学的资源之一。教师需要在依据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开发适合本地教学的“乡土教材”。这个过程如同一名作家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其过程可见艰辛。我们的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的第一起跑线上不摔倒,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如何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我个人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之处。

1、熟知课标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原来的历史教师讲课,只需要了解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就可以上讲台,教学过程全凭个人自己的能力来掌握,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提出,极大的指导了教师对于教材的重新整合这一过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一栏,明白无误的告知考察的知识点;“过程与方法”一栏,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进行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情感与价值观”一栏,则是进一步指出了一堂课的终极目标。对于教材进行加工整合之前的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清楚了解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做到“成竹在胸”。

2、了解学生实际,做到“量体裁衣”

教学设计与备课有明显的区别: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怎样讲”;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就学生来说,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与学习情绪等等都要有考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初始能力如何。对学习者进行分析,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纬度,实际上也就是抓住了教学时机,这是作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二、当一名优秀的导演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依据学习任务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阐述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也就是对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各方面的条件都集中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上好一堂课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就教师来说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化水平、工作经验、心理素质)、工作态度(教育事业心、责任感、工作作风),如何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上好一堂课呢?

1、积极备课,认真授课

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把握语言,充满激情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你的讲课生动有趣,那么学生自然会喜欢听;反之,平淡无味,学生自然昏昏欲睡,或是做别的事情,或是讲话……

三、做一名杰出的演员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导演导戏要进入角色状态,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拥有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1、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

教育的意义,本来就是建立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看重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异化为“以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过程中充满了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立足每一个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平台,获得最大、最好的发展。

2、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而现在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3、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

新教材要求师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共同体验,一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经常对自己在课前的思考,上课中的体验,上课后的认识进行认真的反思,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注重学生的“学”,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积累等。“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课堂设计只会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一堂课下来使师生双方筋疲力尽,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要在“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4、从“教师满堂讲”到“注重课堂评估”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练习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课堂评估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历史课堂上的练习包括书面练习、口头练习、检查评估和思维训练等,通过练习已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出示一些经过科学设计的适度适量的书面或口头的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教师要及时引导调控。教师在让学生练习时不能只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总结,解决练习中的疑难,概括出学习的重点。再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信息加工编码,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通过练习中的师生活动,所学知识就得到巩固,进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在练习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总之,要上好历史课,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很高的素质,甚至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当我们满足了、自以为是的时候,就是我们止步不前、徘徊不进的时候,所以说"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对历史教学完美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

没有比天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河。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心去做,相信在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创造力将会被更多的激发,迎接我们每一个人的将会是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会英.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J].学周刊,2014(1):175.

[2]龙福元.怎样上好一堂历史课[J].发展,2015(9):125.

论文作者:季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给学生一堂鲜活的历史好课论文_季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