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总结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前期建设与应用经验基础上,适应“三集五大”体系要求,建设面向各级运维检修单位,覆盖运维检修业务,贯穿生产管理全过程的运维检修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构建企业级电网资源中心,贯通基层核心业务,实现设备管理向电网管理和资产管理转变,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管理精益化水平提升,为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和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坚强支撑。系统支撑运维检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更大范围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应用,市县管理
一、实施背景
在“三集五大”背景下,公司整体发展迅速成为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现有的运检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设备运维、抢修、低电压、生产项目管理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和薄弱点,制约企业发展。需深化“大检修”专业体系建设提升,细化完善专业工作流程、标准和职责。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要求,按照“业务向上集约,管理向下延伸”的市县一体化运作原则,精简规范组织架构,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深化状态检修,构建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市县一体“大检修”体系,提升10kV及以上输变配电设备运检效率、效益,提高电网设备健康水平。
二、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主要做法
(一)树立正确思想,明确基本原则
以项目管理理念为指导思路,以科学、高效推进系统建设实施为目标,以全面支撑提升电网生产管理效能为重点,以“专业引领、职责明确、标准先行”为原则,实现纵向省市县公司之间高度互动,管理要求一贯到底;横向与信通、调控、营销等各专业实现业务高度融合,全面提升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国网公司系统应用评价要求。
(二)完善推进机制,突出过程管控
一是实行周例会、月汇报工作制度。工作小组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各小组汇总工程实施进度信息,确认本周节点进度,制定下周工作计划。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月度例会,通报进度,总结经验,解决问题,部署安排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二是建立系统建设专家团队。对系统建设关键节点进行会诊、测试,确保系统实施质量。三是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从各工区抽调3名技术骨干组成PMS项目实施专职管控组,采用项目分工责任人授权制、责任制,协调力量,稳扎稳打,实施全过程管控。四是建立通报考核机制。对各单位PMS推广部署工作和各部门配合情况进行全过程的效果评估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定期进行通报,PMS建设进度情况指标将纳入2017年各单位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应用指标将纳入省公司同业对标体系。
(三)强化上下沟通,突出高效推进
高效解决最大范围基层单位系统应用问题是系统实用化的保障,公司采取多项举措确保系统上线全过程信息共享贯通。一是充分发挥市县公司PMS专责人作用,形成一张横到边、竖到底的无缝联结工作网络,在各层级建立PMS交流管控群,实时发布关键信息。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组技术支撑作用,统一组织项目组技术骨干组建PMS运维组,实行电话技术支持“首问负责制”。三是通过在线问题反馈答疑平台(“问问”平台),增加基层单位问题反馈路径。四是市公司定期到各基层单位开展现场巡回调研,与基层人员面对面交流系统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有效掌握基层单位应用真实情况,同时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超前策划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差异分析。公司使用的生产管理系统与国网公司PMS的整体设计理念以及数据结构存在差异。为保证数据迁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系统的基础信息和业务信息数据开展详细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化分析报告,并依照PMS系统设计方案和PMS与多业务系统集成规范要求,对需要迁移的各类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建立符合PMS要求的数据规范,为数据迁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快数据治理实施。在市县公司大力开展数据治理,会同调度制定了馈线拆分命名规范方案。充分利用配电线路自动馈线拆分工具,显著提高数据治理效率。组织集中办公对各单位数据治理质量进行专项把关,合格一家迁移一家。组织市公司专业专工到现场检查设备台账参数准确性,保证数据治理质量。
(五)大力开展培训,突出全员覆盖
全员有效培训是系统实用化的前提。公司高度重视PMS培训工作,通过采用集中培训、分片区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和高标准要求,力求覆盖面最广、最具培训实效。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从各工区选拔业务骨干人员与项目实施单位人员一起组成培训讲师队伍,制定了完善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分批次、分专业组织开展面向全部用户的数据治理和系统应用培训,各单位参培人数直接纳入工作质量考核。在数据治理、数据迁移、单轨运行上线、单线图专题维护等关键阶段开展全员培训,2017年全年共举办培训9期,累计培训560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为PMS系统的上线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六)加强评价考核,推动绩效提高
以专业引领、职责分工为导向,按照“谁管专业谁管系统专业应用”的原则,运检部各专业组织开展应用、台帐数据核查,协调业务流程贯通,组织系统生产专业报表上报和数据治理质量提升,促进系统专业模块深化应用,充分发挥专业主导作用,巩固系统核心地位。每月下发PMS系统业务数据质量评价通报,督导市县单位规范应用PMS系统有关专业模块,通报排名和专业班组对标指标挂钩。公司统一牵头组织调研小组,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各县公司进行系统推进情况调研,与基层人员面对面交流系统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有效掌握基层单位应用真实情况,在系统推进不同阶段组织现场调研15期,现场答疑应用问题427条,为系统快速上线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三、应用效果
经过高效磨合,以提高运检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在公司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提升。公司全年完成售电量182.06亿千瓦时,完成业扩送电容量224万千伏安,同比增长4.88%。全年建成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28项,投产线路长度456公里、变电容量141万千伏安。运检专业6个班组被省公司评为标杆班组,9个班组被评为进步班组。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652 天。同业对标中的运检信息化管理评价全年位居A段,班组对标中图模异动数据维护管理规范性、GIS图维护规范性、PMS应用评价指标也均为A段。通过构建与实施差异化培训体系,加强了市县专业间的沟通、指导,增加了集中讨论交流机会,加大了专业培训力度和频度,各县公司运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志敏.高压电器实用技术分析问答[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高良运.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余和平.信息技术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J].农电管理,2005,(9).
作者简介:
方晋东(1990- ) , 男, 主要从事状态评价与运检信息化工作。
芮昱 (1985- ) , 男, 主要从事状态评价与运检信息化工作。
论文作者:方晋东,芮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系统论文; 公司论文; 数据论文; 专业论文; 市县论文; 班组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