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段莉馨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经常会出现成品不良、瑕疵、缺陷、违规、错误、遗漏等施工质量问题, 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工人素质偏低、偷工减料、材料管理漏洞、施工质量意识薄弱等多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 施工单位应尝试把BIM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 全方位监管工程质量问题。本文, 将先分析BIM技术应用意义, 再阐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运用途径, 旨在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 质量监管; 应用;

0、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产品, 它的质量高低优劣影响着社会公众利益和安全。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决定着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结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特点, 运用BIM技术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监管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 及时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防范偷工减料、受贿等现象的频繁发生。

1、 BIM技术应用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 有效运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可视化交流和信息共享, 无缝对接现场施工、材料采购、工程设计等工作, 便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顺利进行。基于BIM模型的质量监督, 相比2D, 既能够节省一部分人力, 又可让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变得更为快速、准确。同时, 利于各个部门之间协同交流相关信息, 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返工次数, 不断提升工程总体质量[1]。此外, 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模拟分析建筑日照、能耗等性能方面的设计。如此, 可在保证建筑物整体性能基础上, 优化建筑整体设计, 避免设计阶段一般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 便于各方早期参与质量管理, 在群策群力模式下加强质量监管。总之, BIM技术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进行, 建设单位应有效运用BIM技术。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运用

2.1、 施工质量管理实施路线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基于BIM技术确定施工质量管理具体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实施路线

先根据BIM实施要求构建基于BIM的管理组织机构, 再参照BIM建模标准和模型工作进度制定项目BIM实施方案, 确定实施重点部位和BIM应用点。即在投标阶段, 应重点利用BIM技术编制投标方案, 动画演示投标, 策略投标报价。在项目策划阶段, 重点利用BIM技术监督管理材料设备材料计划、进场计划、施工成本计划、场地布置实际情况。在施工阶段, 重点利用BIM技术深化设计及碰撞检测。同时, 进行三维虚拟样板、可视化技术交底, 实时跟踪项目质量问题、安全隐患, 借用物联网二维码运输跟踪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3D云扫描技术等严格把控建筑工程质量。在竣工交付阶段, 重点利用BIM模型维护工程质量, 辅助工程质量验收。然后, 经过模型指导与审核建立优化BIM模型, 顺利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2.2、 质量管理项目组织机构设计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实施过程中, 为了有效运用BIM技术提升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水平, 应重新调整质量管理项目组织机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BIM的质量管理项目组织机构

首先, 在质量监督项目组织机构设计中, 增设专门的BIM工作组, 主要负责BIM建模服务[2]。在这里, BIM工作组内成员必须熟练软件操作, 建模速度快, 有一定BIM技术应用能力。其次, 建设单位应针对项目部自有技术人员实施BIM培训, 教会自有人员BIM软件操作能力, 让他们能够修改完善BIM模型, 提高BIM模型建模效率, 供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使用。再次, 在质量监督项目组织机构建设期间, 应明确BIM经理主要负责BIM培训组织、BIM应用方案制定等工作。而BIM工程师, 主要负责对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与优化调整等, 进而严格把控建筑工程质量[3]。除此之外, BIM应用人员主要负责将BIM成果运用到质量管理方面, 有效运用BIM技术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总之, 为了更好地发挥BIM技术作用与价值, 建设单位应基于BIM设计质量监管项目组织机构, 以便于协同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监管。

2.3、 BIM建模设计

为了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有效运用BIM技术, 需做好BIM建模设计。如图3所示。

其中, 在技术准备阶段, 主要是依据工程施工合同、施工标准规范、设计文件等制定BIM实施方案。在图纸审核阶段, 主要是请设计方会审图纸, 科学判断图纸设计中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待图纸审核完毕之后, 对建筑工程中公共走廊、电梯前室等进行剖面的二维综合预排布, 避免BIM建模后有较大改动量。在BIM建模和深化设计阶段, 主要是遵从先地下后地上, 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分专业、分部位进行BIM建模[4]。之后, 整合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饰等若干个部位的模型, 准确分析BIM模型整体效果是否最优。再整合电气、通风空调、给排水等专业模型, 准确分析管道综合排布是否合理。当BIM模型总体方案达到最优标准以后, 碰撞检查建筑工程各个部分施工, 一旦发生质量问题, 及时更改设计。在BIM模型审核阶段, 主要是依据规范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检查BIM模型总体方案, 避免出现模型与施工现场“两张皮”现象, 高效指导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图3 BIM模型建立及审核

2.4、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遵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原则。在事前, 主要是依据图纸设计优化BIM模型, 借助BIM模型模拟功能形成施工方案, 在施工方案虚拟交底基础上进行各个部位的深化设计与碰撞检查[5]。包括砌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机电安装等等, 模拟论证施工方案是否可行, 进而确定各复杂施工区域的专业施工顺序, 明确施工工艺流程, 避免违规操作和图纸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在事中阶段, 应借助BIM模型模拟功能制作实物样板, 确定建筑工程质量标准, 再利用BIM技术检查问题, 完成新的设计变更。在事后阶段, 可借助BIM模型模拟机电系统等的调试, 并以实体三维扫描和BIM模型对比方式, 准确验收建筑工程质量, 高效监督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6]。除此之外, 在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 监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可借助手机和浏览器, 实时查看BIM模型, 对BIM模型进行质量巡检, 及时发现问题, 安排整改。

3、 结论

综上可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材料管理漏洞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针对这一种情况, 建设单位应运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信息化监管, 并通过明确施工质量管理实施路线和项目组织机构设计、BIM建模设计等等, 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真正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志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8, 20 (14) :8-9.

[2]贾硕.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周期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40 (30) :55-56.

[3]刘宁, 温涛, 王铭.现代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9 (05) :498-502.

[4]吴文平.对在建设工程监理中运用BIM技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设监理, 2017, 14 (07) :55-58.

[5]管秋媛, 姚伟锋.运用BIM技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优点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35 (14) :73-74.

[6]惠稳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 2016, 15 (07) :174-175.

论文作者:段莉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段莉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