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封帅[1]2012年在《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文中指出英国学界对俄罗斯研究的历史超过400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著名学者和优秀成果如恒河沙数。冷战结束之后,英国学者围绕着俄罗斯转型问题,依然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在诸多前沿学术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为国际斯拉夫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高水平的研究在协助英国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冷战后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与苏联问题的研究状况,是一项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领域基本研究状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本课题的研究主旨是在了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当代概况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英国学术界在冷战结束后20多年来在俄罗斯与苏联的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英国俄罗斯研究界的基本思想倾向、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解读和概括,并最终形成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状况的整体认知与综合评价。本文共分为七章,首先对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随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成果分门别类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思想谱系进行概括。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本课题的源起,以及本课题在学术史、理论研究和外交实践等多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对于本课题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中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基本的分析路径和全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英国俄罗斯研究概况,包括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历史沿革和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状况两个部分。回顾了从16世纪至今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然后对当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状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分别对当代英国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机构,主流学者,主要学术刊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对于冷战后英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政治转型研究。在概括了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政治转型问题的整体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以主要的研究议题为线索,对于当代英国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对苏联解体,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体制和普京时代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对于相关问题中所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解释。第四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经济转型研究。根据英国学者思想理念的差异,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两种竞争与对立的观点。主流的英国学者以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出发,以市场化、自由化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并以此为据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价。而左翼学者则坚持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将平等、社会利益和经济自主等要素作为评价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基本标准。第五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英国学术界的重要传统,历史学方法也是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英国历史学家们积极参与到转型研究中,利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对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转型进行解读,并且得出了非常具有预见性的重要理论观点。本章以“帝国”理论为核心,对历史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六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外交研究。在英国俄罗斯研究领域,对于俄罗斯外交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多与智库机构有关,他们凭借着熟悉外交事务,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等优势,在俄罗斯外交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丰富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章根据不同议题所涉及的内容,对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外交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对政治、经济、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分析之后,这一部分对整个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思想谱系和时代特征进行了概括,并且对整个英国的俄罗斯研究给予评价,对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最终提出适当的研究结论。

周明[2]2008年在《俄罗斯中央和地方关系变迁的政治文化动因》文中研究指明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各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设计和处理对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对一个国家的命运产生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既沿用了苏联采取的联邦制又承袭了苏联时期错综复杂的民族情况,因此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上,俄罗斯面临比苏联更复杂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于俄罗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研究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联邦体制改革中的民族因素、俄罗斯联邦改革措施、俄罗斯联邦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其前景等问题上,而对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深层文化原因则涉及较少。本文的新意在于通过对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过程的概述来探讨影响这一变迁的文化因素,进而探求俄罗斯政治文化对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影响,力求描绘出一幅关于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过程的较为详细的画面。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长期以来与中国关系密切,研究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有利于为我国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乔莉莉[3]2006年在《试论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文中提出从文化转型的视角探究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文化转型的视角下,从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两个维度、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对改革的背景、内容、成效、经验及教训等进行全面研究,特别针对改革的举措和结果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比较教育研究上的常规方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着“国家化”与“私营化”两大主题展开。在新型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斗争与融合下,俄罗斯逐渐体味到全盘西化的苦果,开始实施多项具有浓厚本国特色的改革举措。在经历了诸多反复、曲折和失误后,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正朝着恢复俄罗斯教育传统、突出民族特点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希冀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协调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政府、市场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借鉴,并减少改革中的失误与代价。论文结构和各部分主旨如下:引言主要阐述问题的缘起,说明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世纪之交俄罗斯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两个方面阐述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社会文化转型背景。本文认为,文化转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有着全面的、独立的、潜在的制约作用,这是政治与经济所无法替代的。第二章在明确文化、文化转型对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具有制约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明俄罗斯高等教育指导思想。本文认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向私营化、多样化和人文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仍旧秉承着国家化与公平性等原则。第三章详细论述文化、文化转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举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体制、结构以及留学生教育等方面。本文认为,在文化转型的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俄罗斯只有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第四章全面解读新型文化与文化传统力量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结果的影响。本文认为,如何协调高等教育同民族文化传统与新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结语笔者认为,本文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历程和结果进行的回顾与解读,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张瑞, 张力跃[4]2015年在《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及启示》文中认为俄罗斯正处于文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其文化转型呈现出的民族性、时代性、多元化特征指引着俄罗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具体举措的改革方向,使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只注重国家到兼顾国家与个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从集权到分权与民主化,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从政府推动到市场化,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从国家承担到多元化,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从静态到灵活与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继承传统到追求创新。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与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因素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不断跟随时代步伐把握文化转型变化特点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注重政府统筹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雷丽平[5]2003年在《关于俄罗斯文化“转型”几个问题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演变问题 ,现在中国学者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 ,即 10 0 0多年的历史 ,5次的社会—文化转型。这 5次“转型”是一种钟摆式的、在东西两大文化磁场中有规律地“摆动”。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未必如此 ,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未必是向西方的文化“摆动” ,因为拜占庭文化的实质并不是西方文化 ;蒙古—鞑靼文化的楔入 ,虽然大大加强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血液” ,但鞑靼文化实质上也代表不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的前两次“转型” ,实质上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奠定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类型基础。但这只是俄罗斯一种特有的“东方型”文化。

王勤榕[6]2000年在《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史是当今热门课题,俄罗斯文化研究也不乏其人。但是现有成果多是对俄罗斯文化的描述性介绍,而对这种独特文化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基础、这种文化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形态及其转型过程、不同文化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对艺术文化的指导作用等等问题,迄未见到论述。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予以补充。 本文分为三部分。 上篇为“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第一章概述俄罗斯国家建立以及驱逐外虏,实现统一,确立封建制度的大致过程。第二、三、四章论述从基辅罗斯时期到17世纪末俄罗斯文化丰富、发展和文化本体形成的情况,指出俄罗斯文化本体中实际糅合融会着多种文化成份,如来自拜占廷的宗教、皇权观念、书写手段和典籍、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来自蒙古人的专制主义的体制和观念,以及从欧洲引进的先进文明成果。17世纪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形态最完整、最典型的时期,也是为下个世纪的社会改革和文化转型奠定基础的时期。 中篇为“社会改革与文化转型”。分三个阶段论述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俄罗斯社会和文化的变革经过;彼得一世时代变革发生在社会表层,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管理体制都有改变,文化方面虽极力学习西方,但传统文化形态几无变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变革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启蒙学说传入,出现一批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开明贵族;亚历山大一世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对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发生反作用,反拿破仑战争以后贵族革命派出现,他们发动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不仅表明俄罗斯的社会变革已经从理论准备阶段进展到实践阶段,而且表明俄罗斯文化转型跨出关键一步。彼得一世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和公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明显效果、叶卡捷琳娜二世“开明专制”对于俄罗斯思想文化进步的积极作用、亚历山大一世自由主义改革失败的文化心理原因、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文化史意义是这一部分的论述重点。 下篇为“社会变革前夜的先导文化”。论述尼古拉一世时期出现的俄罗斯文化的现代形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文化创造主体,以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为纲领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标志着俄罗斯文化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先进知识分子以现实主义艺术文化为武器,对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展开批判,对俄罗斯的社会改造和进步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在这一部分中,对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评价、对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肯定、对知识分子阶层及其社会作用的分析等处,都提出了与以前的研究者不同的看法。

吴嘉佑[7]2004年在《俄国文化转型中的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精神“死结”——评《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关于20—21世纪之交文化转型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最值得历史反思的莫过于苏联诞生和苏联解体。这不是自生自灭的简单的历史变迁 ,而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文化和两种价值观较量的结果。其中 ,民族主义因素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尤其在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面临文化转型 ,民族主义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解

张美[8]2015年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这一方面表现在其产生于苏联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并作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反叛,以“地下”文学、“另类”文学的面貌长期与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对峙;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俄罗斯民族追求终极信仰的精神性传统的坚守。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将前辈作家对苏联神话的批判激情引入民族文化场域,解构俄罗斯文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力图重新建构能够包容个性化、多元化真理中心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东正教与村社性构成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其中,东正教尤其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性价值取向的形而上基础。东正教“神选”意识在奠定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中弥赛亚主义的同时,也埋下民族中心主义的种子。俄罗斯民族性的这种悖论性特质被完整地包含于传统民族理念“神圣罗斯理念”之中。神圣罗斯理念神性与尘世性的双重指涉在俄罗斯文学的神性叙事传统与民族主义叙事传统中得到鲜明体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俄罗斯性体现为在其戏谑游戏、亵渎神圣的面孔下仍然保持着对俄罗斯文学神性精神性传统的继承。当代俄罗斯民族精神危机体现为精神性传统的失落以及民族主义思潮的迭起。后现代主义作家索罗金、佩列文和马卡宁是当代俄罗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重要的文学创作个性中心。索罗金的后现代主义诗学旨在解构俄罗斯文学神性言说中的帝国神话;马卡宁在其“合成”书写中立足人之个性,对当代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后现代“混沌”状态进行了深入思考;而佩列文以其虚幻空间诗学和“虚空”美学为陷入文化转型进退两难中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建构了一个别样的“避难”时空。从根本上来讲,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基于后现代主义个性化、多元化的诗学美学立场所解构颠覆的并非本民族追寻终极信仰的精神性取向,而是与其相伴随的权力话语体系。

何华玲[9]2014年在《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年底的中东北非地区,发生了一场持续至今、波及到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大动荡。这场源起于一位突尼斯年轻人自焚的偶发事件,最终点燃了长期以来中东北非地区强人政治下民众积压的愤怒之火,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蔓延到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给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历史变革。它吹皱了阿拉伯地区看似一潭死水的专制体制,给许多研究者不曾看好的中东地区的民主转型带来了可能。然而,这场被许多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社会运动,却在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具有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后果。在出现一系列社会抗争运动的国家中,影响最大的是突尼斯、埃及、也门、叙利亚和利比亚这五个威权体制国家,而海湾地区如沙特和巴林等君主制国家则在经历短期的社会振荡之后,以不同方式恢复了之前的统治秩序。发生政治转型的5个国家,都是伊斯兰信仰的威权主义国家;除叙利亚的巴萨尔在2000年才继承执政30多年的父亲,执政时间稍短之外,其他四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在20年以上;经济发展问题很大,但是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场政治转型,力图分析在该地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威权体制下的国家,发生政治转型的相似的条件、行动者的不同策略选择及引发的不同转型的过程、绩效以及转型的前景。政治转型进程中,五个国家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各异,造成了不同的具体的转型途径,埃及和突尼斯的统治者退出政坛,也门的执政者通过谈判下台,叙利亚和利比亚发生了大规模的内战,叙利亚的内战还在继续;不同的转型路径导致完全不同的绩效和转型前景。本文旨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什么样的具体转型过程把不同国家引向不同的未来,以及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对转型过程的决定性意义。本文正文一共包括7个部分。导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对有关中东地区政治转型和民主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直到2010年之前,“中东例外论”是西方民主化问题研究的主流认知,尽管中东地区及伊斯兰世界的民主化并非没有一点成绩,如土耳其的民主化成果,但中东在亨廷顿所说的民主化“第三波”中的缺位,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民主不适于中东的偏见。尽管存在着这些偏见,但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研究,仍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和相对比较集中的核心主题。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性、伊斯兰教传统与民主化的关系以及影响中东北非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包括石油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公众态度、公民社会、政体类型和地缘政治格局等)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相关文献的积累也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高质量的研究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的成果不多见。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尝试对本文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构建,提出了政治转型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结构-行动者-过程-绩效”。这其中,民主化的周期论和条件论属于政治转型的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了经济、文化传统、体制和制度这些结构性因素对政治转型的影响;“行动者-过程-绩效”分析则是政治转型的过程分析,指出政治转型中的各方行动者和他们的策略选择建构了转型进程、路径和方式,也最终影响到不同国家政治转型的绩效。结构性条件对政治转型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行动者及其行为才是决定政治转型过程及其结果的最具能动性的变量。第三章具体分析了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该地区盛行的强人-威权体制,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威权体制的类型、盛行原因和特点;伊斯兰的文化传统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真主主权”、政教合一及部族政治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威权政体下,经济的发展或不发展,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称为发展的悖论,经济畸形的发展伴随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与之相对的是权贵的奢靡和民生凋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现象经过新媒体的报道发酵,酝酿出越来越浓厚的抗争情绪。第四章通过各方行动者在此次事件中的行动策略与博弈,分析了行动者及其行为对政治转型路径及其结果的决定性影响。政权当局的政治领袖、政党、军队和警察等行动者中,领袖及军队的行动选择是事件发展过程的关键,决定转型代价的大小,以及转型发生后民主能否建立并得到巩固;抗争群体在此次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大众的抗争,就不可能有威权体制的垮台,然而政治转型中的抗争群体不是转型节点上的决定性因素;中东北非地区,反对派一直活跃在政治的舞台,2010年底以来的政治变局,给他们带来了问鼎政权的机会,然而反对派自身也问题重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西方的支持下才艰难地推翻了卡扎菲的独裁政权,埃及的穆兄会通过民选获取政权一年后又失去了政权,叙利亚的反对派鱼龙混杂等等。但无论如何,政治反对派作为此次事件的行动者是个赢家;外部势力作为重要的行动者,一直是政治转型的考量因素,其干预行动在有的国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在利比亚,在有的国家则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如在叙利亚。所以,行动者在政治转型进程中的不同策略选择和博弈,型构了各国独特的转型路径和方式。第五章通过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收益和代价的梳理,对该地区政治转型的绩效及前景进行了分析评价。政治转型的阵痛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无论经济上、社会上还是潜在心理上,同时也开启了无限种可能的未来空间。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断言某一具体国家政治转型的成功或是失败,是走向阳光的民主大道还是在民主的边缘苦苦徘徊,但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弥足珍贵。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此次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转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对于同样正处在伟大现代化征程中,关键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来说,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得与失的思考,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徐博[10]2013年在《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一地理位置赋予了俄罗斯独特的地缘影响力,其既是一个欧洲国家,又是一个亚洲国家,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必须兼顾东西两个方向才能最有效的保护其国家利益和地缘空间的完整。因此,面向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又是一个十分重视地缘政治和地缘利益的国家。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尤其在俄罗斯的欧洲地缘战略空间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不断挤压的今天,开展面向亚太地区积极的地缘战略和外交更是对于俄罗斯稳固本国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提升其大国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冷战后俄罗斯经典地缘政治,地缘战略思想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于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在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演变的纵向维度上,笔者提出了大西洋主义,新斯拉夫主义和新欧亚主义三个分析视角,在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演变的横向维度上,笔者又提出了地缘安全,地缘经济,地缘文化三个考察方向,通过对于这几个层次和维度的交叉对比分析,从三维结构和立体空间展现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全貌。除此之外,论文还探讨了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路径的基本构造,通过研究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中的支点国家,多边平台和主要手段来勾勒出俄罗斯是如何实现其地缘战略目标的,并对其战略中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未来战略的前景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和预测。由于俄罗斯是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地缘政治大国和地缘战略强国,而亚太地区又是我国未来崛起的最重要战略依托,因此研究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 封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 俄罗斯中央和地方关系变迁的政治文化动因[D]. 周明. 兰州大学. 2008

[3]. 试论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D]. 乔莉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 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及启示[J]. 张瑞, 张力跃. 教育与职业. 2015

[5]. 关于俄罗斯文化“转型”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 雷丽平. 东北亚论坛. 2003

[6]. 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D]. 王勤榕. 首都师范大学. 2000

[7]. 俄国文化转型中的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精神“死结”——评《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关于20—21世纪之交文化转型问题的研究》[J]. 吴嘉佑.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8].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研究[D]. 张美. 黑龙江大学. 2015

[9]. 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D]. 何华玲. 苏州大学. 2014

[10]. 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研究[D]. 徐博. 吉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