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何让这一过程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本文针对这一观点,从引发师生平等的对话、引领生生互动的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多元的对话和注重教师与文本有效的对话四个方面,以阅读教学为舞台,讲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师;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在课堂上,我们要打破师生间羞于坦言的隔阂,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对话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活动。就其实质而言,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使学生能真正在语文课“对话”这片芳草地上栖居,享受我们的语文课。
一、引发师生平等的对话
1.善于倾听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说真话,抒真情,超越课堂,超越学习,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共鸣”。
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有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笔者巧施点拨: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哪些词语里看出这是隐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正是教师捕捉到了师生“心灵对话”的着力点,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善于赏识
教师要以一种赏识的心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要蹲下来看学生,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情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机敏地引导。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一位学生开小差,在课本上画起各色的金鱼。当教师发现时,这位学生用手捂着满是金鱼的课本,惊恐地望着教师。教师微笑着对他说:“你把课文好好读读,好好琢磨诗中写的这位老太太,再为课文插幅图,怎么样?”教师真诚的、善解人意的、充满信赖的赏识让学生感动,学生因为这次赏识而自主地、积极地投入了学习。
3.善于点拨
教师引导“对话”应该能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引导学生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对话”: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描述“亲人”?这样,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了学生的“真情告白”。语文课堂上,只有善于倾听、善于赏识、善于点拨才能与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平等对话的自由。
二、引领生生互动的对话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沟通合作。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知识的水平相近,交往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才有相互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且最易激发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去品味、讨论、交流,让他们享受学习的愉悦。
1.在合作中交流
要让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一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节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如果你是船夫,你怎样招揽顾客来坐你的船呢?请大家在小组讨论时把自己的主意说出来。
师;刚才三名船夫招揽顾客的方法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以顾客身份来向这三名船夫提问。
生:请问第一位船夫,我患有心脏病,你如何保证我的安全?
生:请问第三位船夫,我是一名医生,急着要赶往城外,看一名病人,你能否保证我按时到达?
这样的合作能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教材,真正取得心灵的沟通和共鸣。学生无论是汇报,还是提问、回答,都不但从文中去捕捉相关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2.在互动中沟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相互间的对话方式、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启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既善于表达自己,又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从而促进相互间的理解沟通。如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以“大榕树”和“鸟”的身份赞美自己。
“对话式”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生生对话权。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
三、引导学生与文本多元的对话
“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并进入情景,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悟,与文本直接“对话”。
1.尽情诵读,直接“对话”
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人,随着理解的深入,感受也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地诵读,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独特的体验。
2.多元理解,大胆“对话”
如《寒号鸟》这一课学完后,教师这样引导:对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寒号鸟太懒惰了,晚上冻得不行,白天还睡懒觉,或者到处游逛。他冻死了是自作自受。
生:我认为喜鹊也有错误,他不能只是口头上劝劝,要拿出行动来帮寒号鸟垒窝。如果喜鹊动手了,寒号鸟一定也会动手的。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只要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大胆地交流,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定是富有灵性的对话。
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对话。让我们共同创造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的对话课堂,让我们的对话课堂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绿色芳草地”,让我们的师生在这里栖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命精彩无限。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小 325600)
论文作者:叶乐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船夫论文; 师生论文; 文本论文; 善于论文; 隐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