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n-Al-CO_3水滑石晶粒尺寸控制与光屏蔽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加蒙[1](2020)在《Ni基氧化物水热合成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一系列Ni O、Mg Al Ox和Ni Mg Al Ox,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分析(BET)等手段对其晶相、形貌、官能团和比表面积等进行分析,并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木质素磺酸钙的水热解聚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Ni Mg Al-LDHs制备过程进行优化,最佳的的工艺参数为:溶液p H=11,晶化时间t=24 h,晶化温度T=180℃,n(M2+)/n(M3+)=3,结晶度可达85.12%,粒径为100-300 nm。(2)Ni Mg Al-LDHs最佳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6 h,获得具有催化效果的复合金属氧化物Ni Mg Al Ox,此时,金属氧化物分散性良好且比表面积为104.52 m2/g,孔容为0.81 cm3/g,孔径为31.12 nm。(3)构建以活性金属Ni O、固体碱氧化物Mg Al Ox、复合金属氧化物Ni Mg Al Ox为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的催化体系,在270℃、4 h、60 vol.%乙醇、m(Cat)/m(CLS)=0.5:1的条件下考查其催化解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金属Ni O和固体碱氧化物Mg Al Ox为催化剂,液相产物收率分别为60.72%、67.86%,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分别为51.69%、64.95%。液相产物中2,6-二甲氧基苯酚(S类)选择性分别为12.82%、12.71%。以复合金属氧化物Ni Mg Al Ox为催化剂,此时,液相产物收率72.45%,此时酚类化合物选择性为75.87%,其中,2-甲氧基苯酚(G类)选择性高达18.93%。(4)复合金属氧化物Ni Mg Al Ox经4次解聚-再生循环反应后,液相产物收率仍达64.36%,以酚类化合物为主(H类、G类、S类),其选择性为52.87%。且再生后仍具有良好的晶相和结构稳定性,保证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李金鑫[2](2019)在《Fe基水滑石固体碱制备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精细化学品和生物燃料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解聚将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是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主要方法。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生物资源利用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转化,前两者利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木质素化学结构稳定且相对复杂,导致了其转化利用相对困难,通过催化解聚可选择性断裂某种特定的化学键,从而实现其定向转化为酚类等含氧化合物,因此,选择合适的催化体系是木质素定向解聚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水滑石衍生的固体碱氧化物为催化剂,对木质素磺酸钙进行水热解聚。研究了反应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对水滑石前体生长过程中的调控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红外光谱分析(FT-IR)、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FAAS)、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手段对水滑石(NiMgFe-LDHs)及固体碱氧化物(NiMgFeOx)的晶相、形貌、官能团和孔道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在水热反应体系中(乙醇-水为溶剂)重点评价了NiMgFe三元体系固体碱氧化物对木质素磺酸钙的解聚性能。通过优化反应工艺参数探索气、液和固三相产物分配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溶胶凝胶色谱(GPC)对液相产物组成和固体残渣分析量分布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液相产物选择性变化规律。对固体碱氧化物进行氧化再生,获得其循环使用方法。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水滑石前体制备过程进行优化,确定NiMgFe-LDHs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pH=10,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24 h、n(Ni+Mg)/n(Fe)=4,二价金属离子中n(Ni)/n(Mg)对水滑石的晶型影响较小。(2)添加不同羟基化合物有利于水滑石生长过程的调控,其中添加乙醇对水滑石粒径调控作用较好,最优条件下(pH=10、180℃、24 h、n(Ni+Mg)/n(Fe)=4、n(Ni)/n(Mg)=1/3、15 vol.%乙醇)NiMgFe水滑石的平均晶粒约为150 nm,且晶粒分散性良好。(3)NiMgFe-LDHs生长动力学曲线为“S”型。升高温度、增大金属离子比例、添加羟基化合物可使NiMgFe-LDHs成核期缩短、晶粒生长速率加快,其成核表观活化能En=11.85 kJ·mol-1及生长表观活化能Eg=65.58 kJ·mol-1。其中,在反应体系中,乙醇的加入可提高晶粒的分散性。(4)NiMgFe-LDHs最佳焙烧温度为600℃,与未添加羟基化合物的样品相比,生成的固体碱氧化物分散性良好,呈规则的片状结构;SEM-EDX表征表明活性金属分布均匀,NiMgFeOx-ET的比表面积为81.72 m2·g-1,孔径为17.94 nm,孔容为0.73 m3·g-1。(5)以不同二价金属比例和三价金属组成的固体碱氧化物对木质素磺酸钙进行水热解聚,其中,n(Ni)/n(Mg)/n(Fe)为1:3:1的三元固体碱氧化物催化活性最佳,在270℃、4 h和乙醇-水(65 vol.%乙醇)溶剂的条件下,液体产物收率为75.8%,固体残渣收率(包括未反应木质素磺酸钙和生成的焦炭)为19.7%,并约由4.5%的气体生成(主要为CO2)。对液相产物进行组成分析,主要为酚类化合物(苯酚类、愈创木酚类、紫丁香酚类),其选择性高达78.7%。(6)反应后固体碱氧化物经氧化再生可进行循环使用,循环四次后液相产物收率仍达到70%以上,且再生后固体碱氧化物的晶相和金属赋存状态基本保持不变,证实本制备的固体碱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张毅[3](2019)在《镁基水滑石紫外阻隔材料的制备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其中富含钠、钾、镁、锂等盐类成分。目前,盐湖开发主要是以提取钾和锂资源为主,在提钾和提锂的过程中副产了大量的镁化合物,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还引发了环保问题,因此需要对盐湖镁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促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平衡开采。当前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处于初级或低值化阶段,更高层次的开发要着重于镁基产品的多途径利用。水滑石(LDHs)作为一类高值化无机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作为紫外阻隔材料添加到高聚物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可以显着提高聚合物材料的耐光老化性。目前,传统MgAl-LDHs的紫外阻隔性较弱,为提高镁基LDHs材料的紫外阻隔性能,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LDHs材料与紫外阻隔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从而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并进一步促进其在高分子材料抗紫外老化领域的应用。本论文针对聚合物材料的紫外老化现象和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首先,系统地研究了镁基LDHs的主体层板化学组成、一次粒径与其紫外阻隔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接着,以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备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同时降低卤水镁锂比;再者,使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对制备过程进行强化,得到粒径均一的LDHs产品,并系统考察了合成工艺中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镁基LDHs产品结构、形貌和粒径的影响,为盐湖卤水中镁资源高值化利用及镁锂分离提供了基础工艺参数;最后,将制备的系列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添加到聚丙烯(PP)中进行紫外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其对聚合物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不同层板组成的镁基LDHs制备及其紫外阻隔性能研究首先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可控合成了具有相同粒径、不同层板组成的MIIMgAl-LDHs(M=Mg,Co,Ni,Cu,Zn)材料,研究了层板组成对镁基LDHs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UVA和UVB区域ZnMgAl-LDHs显示出最高的紫外阻隔性能,在UVC区域中CuMgAl-LDHs显示出最高的阻隔性能。进一步将MIIMgAl-LDHs添加到PP中进行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结果表明ZnMgAl-LDHs对PP中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因此PP/ZnMgAl-LDHs表现出最优异的耐光老化性。该部分工作为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的工业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2.不同粒径的镁基LDHs制备及其紫外阻隔性能研究采用不同的沉淀剂,利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和水热合成法可控合成了具有相同层板化学组成,一次粒径平均值分别为63 nm、80 nm、136 nm、270 nm、466 nm、570 nm、1.3μm、1.7μm、3.3μm和4.5μm的系列镁基LDHs,并研究了一次粒径对镁基LDHs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次粒径为136 nm270 nm的Mg2Al-LDHs具有最佳的紫外阻隔性能。该部分工作对于控制紫外阻隔用镁基LDHs的粒径范围,以及可控制备纳米级和微米级镁基LDHs材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备镁基LDHs及其紫外阻隔性能研究利用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老卤(镁锂比值为22.02)为原料,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考察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晶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镁基LDHs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卤水镁离子浓度为0.8 mol·L-1,反应温度为120°C,晶化时间为24 h时,可制备出结晶度高、形貌规整、一次粒径在170 nm左右的Mg2Al-LDHs和226 nm左右的ZnMgAl-LDHs,同时得到可回收料液的镁锂比值在0.85以下。该部分工作为盐湖镁资源开发出高值化镁基LDHs紫外阻隔材料提供了基础工艺参数,同时为降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的镁锂比提供了新思路。
薛峰[4](2018)在《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木质素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第二大生物质能源,由于其高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芳环结构,因此可以对其解聚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等小分子精细化学品,是实现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成分。然而,目前木质素的利用率较低,绝大部分木质素随造纸废液排放到河流中或被烧掉,浪费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木质素高值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催化剂是化学法解聚木质素的关键因素。木质素具有复杂的化学键,设计和研发具有多功能催化作用的催化剂是实现木质素高效催化转化的重要方法。本课题以层板金属组分可调控的水滑石为前躯体焙烧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碱为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gAl、Ni MgAl、La MgAl、MgFe和NiMgFe水滑石,然后利用XRD、SEM和FT-IR等表征技术对其晶体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温度调节、物料浓度调节、引进羟基化合物和分段晶化等方法对MgAl和MgFe水滑石进行晶粒尺寸调控。然后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对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的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GC-MS表征技术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晶体结构表征确定制备MgAl水滑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溶液p H=12,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24 h。(2)溶液p H是制备MgFe、NiMgFe水滑石的关键因素,当p H=10时可制备出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的纳米层状MgFe和NiMgFe水滑石,其他p H条件下均有金属氢氧化物出现。(3)相比其他晶粒尺寸调控方法,分段晶化法能有效调控水滑石晶粒尺寸制备纳米级水滑石,最优条件下MgAl水滑石的晶粒尺寸为45-65 nm,MgFe水滑石的晶粒尺寸为40-55 nm。(4)以水滑石为前驱体焙烧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碱,最佳焙烧温度为600℃。(5)以MgAlOx、NiMgAlOx、LaMgAlOx、MgFeOx和NiMgFeOx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碱为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产物主要为酚类、酯类和羧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与其他催化剂相比,NiMgAlOx-20%的催化性能最好,木质素的解聚转化率高达95%,液体产率达到73.34%,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高达83.19%。
彭尧[5](2018)在《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本研究以毛白杨木粉(WF)和聚丙烯(PP)为原料,制备木粉/聚丙烯(WF/PP)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在老化机理方面,对WF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着重探讨了复合材料中木质素、纤维素、PP组分在光老化过程中的光降解机理,及其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探究了有机、无机、无机-有机复合型这三种添加剂体系对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有机抗氧化剂(维生素E,抗氧化剂168),并制备了无机水滑石(LDH),水滑石基无机-有机复合型添加剂,以及木质素-粘土复合型添加剂。在对添加剂结构和性能表征的基础上,将它们分别于WF和PP共混,制备WF/PP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960h的人工加速紫外老化测试。在老化过程中,考察复合材料表面颜色,表面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利用AFM,ATR-FTIR,DSC,SEM,TG,XPS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表面的化学变化进行表征。以下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结论:(1)老化过程中,PP的光降解主要以断链为主,导致材料力学性能急剧降低。老化后,PP的冲击强度保持率仅为2.7%。添加纤维素的复合材料颜色稳定性较好,但力学性能损失较大。老化960h后,仅添加纤维素的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保持率降低至老化前的29.3%,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保持率分别为36.0%和27.0%。木质素的光降解导致了复合材料的光变色,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抑制了材料的表裂及力学性能的降低。(2)维生素E(Ve)的加入有效地延缓了复合材料的光降解进程,且在较高添加量条件下(0.4wt%和1.2wt%)耐老化效果较显着。添加Ve的复合材料,老化后的褪色程度小,弯曲性能保持率高,表裂现象较轻。相比于单独添加Ve或抗氧化剂168,两者的复配体系对延缓复合材料的光老化具有协同作用,尤其是在Ve添加量为0.2wt%,抗氧化剂168添加量为1.Owt%时。该组复配体系下,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保持率几乎为100%。然而,抗氧化剂易流失,作用时长较短,在老化后期对抑制复合材料的褪色效果不佳。(3)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滑石MgAl-C03-LDH(LDH),并在不同LDH添加量条件下(1 wt%和2wt%)制备WF/PP复合材料。当LDH添加量为1wt%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有大幅提升,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保持率高达99.0%和80.0%。然而,LDH易从表面流失,对保持复合材料颜色的作用仅在老化前期的480h有效。(4)利用LDH层间离子可交换性,将5-磺基水杨酸(SA)和木质素磺酸钠(SL)以离子形式插层到LDH层间,制备无机-有机复合型添加剂LDH-SA和LDH-SL。结果表明,相比于LDH,复合添加剂的热稳定性,紫外吸收性,耐流失性均有所提高。老化后,添加LDH-SA和LDH-SL的复合材料颜色变化小,表裂程度轻,力学性能保持率高。同时,复合体系的作用时效得到延长,在老化720h后仍显示出较强的耐老化作用。其中,LDH-SL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小,且颜色稳定性较高。在老化960h后,表面颜色仍保持淡棕色。复合体系对紫外光具有物理屏蔽和化学吸收的双重作用。(5)将木质素(L)作为抗氧化剂,分别与硅藻土(DMT)和蒙脱土(MMT)混合,制备木质素-硅藻土(L-DMT)和木质素-蒙脱土(L-MMT)复合型添加剂。木质素被吸附在粘土表面,部分木质素甚至进入到DMT的孔隙当中,提高了复合体系的耐流失性。相比于单独添加,复合添加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抑制了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光变色及力学性能的降低。然而,L-MMT在老化后期的光催化作用促进了复合材料的光降解,而L-DMT的耐老化作用较为稳定,效果最优。
李凯涛,林彦军[6](2016)在《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目前在新型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结构设计、性能研究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主客体调控对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产品晶粒尺寸和形貌控制对紫外屏蔽性能和多级紫外阻隔作用的显着作用。综述了新型紫外阻隔材料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效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展望了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在耐紫外老化沥青中的应用前景。
刘瑞芳[7](2009)在《甲基橙水滑石插层结构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研究了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质。实验上通过合成和表征揭示样品的插层结构、红外吸收及光稳定性;理论上基于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甲基橙及甲基橙水滑石的热稳定性,并采用分子碎片组合计算方法,通过所构建的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主体-客体及客体-客体相互作用模型来研究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电子结构。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甲基橙插层水滑石,其XRD谱图表明样品具有水滑石类材料规则的层状结构,层间通道高度约为1.85nm,可见甲基橙阴离子已成功插入层间;红外光谱表征显示样品同时具有甲基橙阴离子及Zn/Al层板的特征吸收峰,进一步确定了插层反应的成功;样品的UV-Vis及色差变化曲线均表明甲基橙插入LDHs层间后其光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高。使用B3LYP和B3PW91方法,在6-31G(d,p)和6-311++G(d,p)级别上计算了甲基橙分子及其阴离子、Zn/Al层板单元的电子结构,并建模得到甲基橙-Zn/Al层板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体系的稳定结构。分析表明在能量及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方面都有利于阴离子与层板的相互结合。结合甲基橙阴离子的尺寸,可以推测其在水滑石层间为垂直交叉梳状排列。此外,分别研究了甲基橙与甲基橙水滑石的顺反异构化反应机理,得到相类似的“旋转-反转-旋转”的反应历程。反应能垒的比较,表明水滑石层板限制了甲基橙的顺反异构化反应的进行,从理论角度解释了甲基橙插层水滑石后其光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的实验结果。将层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化为甲基橙阴离子的聚集行为加以研究,为排除静电斥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磺酸根部分引入一个质子平衡其负电荷。在B3LYP/6-31G(d,p)计算级别上优化得到一个平行位移式芳环堆积二聚体的稳定构型,它能很好地反映水滑石层间甲基橙阴离子的聚集状态。在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主体-客体及客体-客体作用研究基础上,提出使用量子化学分子碎片组合计算方法构建复杂大体系的结构模型。即使用计算得到的甲基橙-Zn/Al层板和甲基橙二聚体分子碎片,依据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组合得到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结构模型。甲基橙在水滑石层间为垂直交叉梳状排列,理论上的层间距为2.34nm,与实验测定值(2.33 nm)十分接近。这种分子碎片组合计算策略还可能推广到其他双层插层的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中去。
周迎辉[8](2009)在《酸性橙Ⅱ水滑石电子结构与光致变色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酸性橙Ⅱ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质从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从理论角度探讨了酸性橙Ⅱ分子的异构机理。实验上,根据层板金属离子的比例,调整反应浆液的pH值,分别采用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制备了酸性橙Ⅱ插层锌铝水滑石。样品的XRD谱图说明其具有水滑石类材料规则的层状结构,层间距约为2.20~2.22 nm,容纳阴离子的层间通道高度约为1.73~1.75 nm,可见酸性橙Ⅱ阴离子已成功插入层间;红外光谱表征显示样品同时具有酸性橙Ⅱ阴离子及Zn/Al层板的特征吸收峰,进一步确定了插层反应的成功。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和B3PW91方法,在LANL2DZ、6-31G(d,p)级别对酸性橙Ⅱ阴离子、Zn/Al层板单元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在相同的计算级别上构建了Zn/Al层板-酸性橙Ⅱ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体系的稳定结构。分别对体系的能量和前线分子轨道分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方面对阴离子与层板的相互结合都是有利的。结合酸性橙Ⅱ阴离子的尺寸,可以推测其在水滑石层间为垂直交叉梳状排列。采用DFT的方法对酸性橙Ⅱ分子顺反异构过程进行研究。在上述相同的计算级别上对过渡态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并通过频率分析对其进行确认。计算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分子的顺反异构反应需要克服的能垒不超过100 kJ·mol-1,一定条件下反应是可已发生的。从过渡态出发对体系进行内禀反应坐标分析,得出其反应途径上的两端点分别对应反应物和产物,进一步对过渡态构型进行了验证。
黄智,廖其龙,王素娟[9](2008)在《水热法制备棒状水滑石》文中指出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水滑石(简称LDH)为六角片状结构。通过130℃水热晶化制备了长径比在10~40、分散性良好、相组成均一和高结晶度的棒状LDH颗粒。其棒状结构包括圆柱形、四角柱形及管状,圆柱和四角柱的直径均在1μm左右,长度在10~40μm。圆柱和四角柱的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这主要是由于高温高压的环境打破了常规晶化的热力学平衡,改变了晶体的生长条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得的棒状LDH在塑料添加剂、阻燃剂、农药控释和油田开发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对LDH的形貌控制也提供了有益启示。
刘亚辉[10](2008)在《镁铝水滑石晶体结构的理论构建与PXRD计算机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应用分子簇模型对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酸性媒介黄插层MgAl-LDHs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水滑石的晶体结构进行了PXRD的模拟,解释了实验中PXRD数据中隐含的重要信息。主要得到如下结果:1、Mg/Al=3的水滑石层板结构及层间距的阴离子调控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PW91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镁铝比为3的水滑石层板分子簇模型[Mg30A17(OH)72]9+的几何构型,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和采用Reflex模块模拟得到的XRD图谱分别与实验观测相符,由此确定了水滑石层板沿第三维方向的有序堆积,该结构符合空间群R-3m(166),其晶胞参数α=1.2552 nm,c=2.3400 nm。进一步构造了具有R-3m空间群对称性的Mg3Al-CO32--LDH晶体结构模型,选取其中的簇模型经优化得到了一种稳定构型,脱除结晶水的水滑石层间距为0.7260 nm,键参数的变化表明碳酸根离子与层板间存在较强的超分子作用。2、从簇到晶体水滑石层板堆积的理论研究在B3PW91/lanl2dz水平上对具有LDHs特征的簇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一系列的几何参数。依据优化结果构建了两种具有不同空间群结构的Mg3Al-Cl--LDHs完美晶体,模拟得到的两种晶体的PXRD谱被用来解释实验结果。对于P63/mmc结构,通过比较含与不含氯离子的水滑石PXRD的模拟结果,确定了在16.60及20.29°的峰为层间氯离子有序排列引起的。由于在LDHs结构中主体层板与客体阴离子存在着超分子作用,使得铝离子位置是与氯离子位置相关联,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实验中水滑石层板上的铝离子不是均匀分布的,因而层间氯离子是短程有序的。3、酸性媒介黄GG插层水滑石结构的实验研究以镁铝硝酸根水滑石为前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酸性媒介黄GG(MY10)插层水滑石,并用XRD、FTIR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Y10插层水滑石的层间距为1.58 nm,据此构建了主体层板与MY102-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型,选取这一模型的结构单元,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进行了电子结构研究,基于实验结果的层间通道(1.01 nm)确定MY10倾斜排列于层间,优化结果表明羟基作用模型合理的解释了MY102-在水滑石主体层板间的空间取向,此外MY102-和主体层板存在弱相互作用,具有超分子结构特征。4、酸性媒介黄GG插层水滑石晶体结构的理论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在半经验分子轨道MNDO/d方法优化的簇结构基瓷系玫搅瞬煌琈g/Al比和MY10不同空间取向的三种晶体结构,优化结果与PXRD模拟合理地解释了MY10在层间的倾斜或水平排列方式。水平排列的情况表明,在Mg/Al=2或Mg/Al=3水滑石结构中前体的阴离子无法完全交换掉;倾斜排列情况表明,MY102-的两个苯环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分析表明这是由于MY102-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导致的。
二、Zn-Al-CO_3水滑石晶粒尺寸控制与光屏蔽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n-Al-CO_3水滑石晶粒尺寸控制与光屏蔽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Ni基氧化物水热合成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木质素概述 |
1.1.1 木质素来源 |
1.1.2 木质素结构 |
1.1.3 木质素应用 |
1.1.4 木质素解聚 |
1.2 水滑石固体碱 |
1.2.1 水滑石固体碱结构 |
1.2.2 水滑石固体碱的制备 |
1.2.3 水滑石固体碱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背景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品、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水滑石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
2.3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2.4 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评价 |
2.4.1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 |
2.4.2 解聚转化率和液体产率的计算方法 |
2.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2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 |
2.5.3 热重分析(TG-DTG) |
2.5.4 比表面积测定仪(BET) |
2.5.5 化学吸附仪器(CO2-TPD) |
2.5.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5.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8 溶胶凝胶色谱(GPC) |
2.5.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三章 NiMgAl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NiMgAl-LDHs制备参数优化 |
3.2.1 溶液pH的影响 |
3.2.2 晶化时间的影响 |
3.2.3 晶化温度的影响 |
3.2.4 Ni含量的影响 |
3.3 n(M~(2+))/n(M~(3+))的影响 |
3.3.1 NiMgAl-LDHs晶相分析 |
3.3.2 NiMgAl-LDHs官能团分析 |
3.3.3 NiMgAl-LDHs微观形貌分析 |
3.4 热稳定性分析 |
3.4.1 TG-DTG分析 |
3.4.2 热分解过程中晶相变化 |
3.4.3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3.4.4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3.4.5 元素分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质素磺酸钙催化解聚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木质素磺酸钙表征分析 |
4.3 木质素磺酸钙催化解聚性能评价 |
4.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2 解聚时间的影响 |
4.3.3 m(Methanol)/m(H_2O)的影响 |
4.3.4 m(Cat)/m(CLS)的影响 |
4.3.5 金属组成的影响 |
4.3.6 Ni含量的影响 |
4.4 液相产物组成分布规律 |
4.4.1 金属组成的影响 |
4.4.2 Ni含量的影响 |
4.5 固相产物分析 |
4.5.1 固相产物形貌和分子量分析 |
4.5.2 固相产物官能团分析 |
4.6 气相产物分析 |
4.7 NiMgAlO_x的循环解聚 |
4.7.1 NiMgAlO_x催化前后CO_2-TPD变化分析 |
4.7.2 NiMgAlO_x循环催化产物分布 |
4.7.3 NiMgAlO_x反应前后XPS分析 |
4.8 可能解聚反应路径探讨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Fe基水滑石固体碱制备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木质素概述 |
1.1.1 木质素来源 |
1.1.2 木质素结构 |
1.1.3 木质素应用 |
1.2 木质素降解方法 |
1.2.1 生物降解法 |
1.2.2 催化热解法 |
1.2.3 催化加氢法 |
1.2.4 氧化降解法 |
1.3 LDHs固体碱简介 |
1.3.1 LDHs固体碱结构 |
1.3.2 LDHs固体碱制备方法 |
1.3.3 LDHs固体碱催化应用 |
1.4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LDHs的制备方法 |
2.3 固体碱氧化物的制备与再生方法 |
2.4 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评价方法 |
2.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2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 |
2.5.3 热重分析(TG-DTG) |
2.5.4 比表面积测定仪(BET) |
2.5.5 化学吸附仪器(CO_2-TPD) |
2.5.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5.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8 溶胶凝胶色谱(GPC) |
2.5.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FAAS) |
第三章 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LDHs制备过程优化 |
3.2.1 pH值的影响 |
3.2.2 n(Ni+Mg)/n(Fe)摩尔比的影响 |
3.2.3 晶化温度的影响 |
3.2.4 晶化时间的影响 |
3.2.5 n(Ni)/n(Mg)摩尔比的影响 |
3.3 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的影响 |
3.3.1 晶相的变化分析 |
3.3.2 形貌的变化分析 |
3.3.3 官能团变化分析 |
3.4 晶体生长动力学调控 |
3.4.1 结晶动力学 |
3.4.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3.4.3 n(Ni+Mg)/n(Fe)摩尔比的影响 |
3.4.4 羟基化合物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碱氧化物的表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热稳定性分析 |
4.3 羟基化合物的影响 |
4.3.1 晶相分析 |
4.3.2 形貌分析 |
4.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4.3.4 体相元素组成分析 |
4.4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4.1 晶相表征分析 |
4.4.2 形貌分析 |
4.5 n(Ni)/n(Mg)摩尔比的影响 |
4.5.1 晶相分析 |
4.5.2 SEM-EDX表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钙水热解聚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原料的表征分析 |
5.3 木质素磺酸钙催化解聚性能评价 |
5.3.1 羟基化合物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4 溶剂添加量的影响 |
5.3.5 金属组成的影响 |
5.3.6 n(Ni)/n(Mg)摩尔比影响 |
5.4 液体产物组成分布 |
5.4.1 金属组成的影响 |
5.4.2 n(Ni)/n(Mg)摩尔比的影响 |
5.5 固体残渣分析 |
5.5.1 GPC分析 |
5.5.2 不同相中的形貌分析 |
5.6 气体产物分析 |
5.7 固体碱氧化再生及循环利用 |
5.7.1 氧化再生 |
5.7.2 循环实验 |
5.7.3 反应前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镁基水滑石紫外阻隔材料的制备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镁资源概况 |
1.1.1 镁资源简介 |
1.1.2 中国盐湖镁资源及储量和分布 |
1.1.3 盐湖镁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水滑石类化合物概述 |
1.2.1 LDHs简介 |
1.2.2 LDHs的合成方法 |
1.3 LDHs紫外阻隔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LDHs紫外阻隔性能的评价方法 |
1.3.2 LDHs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 旋转液膜反应器介绍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不同层板组成镁基LDHs的制备及其紫外阻隔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不同层板组成镁基LDHs的制备 |
2.2.3 EVOH/镁基LDHs薄膜的制备 |
2.2.4 PP/镁基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仪器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层板化学组成镁基LDHs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2.3.2 不同层板化学组成镁基LDHs的紫外阻隔性能试验 |
2.3.3 EVOH/LDHs薄膜紫外阻隔性能试验 |
2.3.4 PP/LDHs薄膜抗光老化性能试验 |
2.3.5 PP/LDHs薄膜抗光老化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一次粒径镁基LDHs的制备及其紫外阻隔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不同一次粒径镁基LDHs的制备 |
3.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OH+Na_2CO_3为沉淀剂合成MgAl-LDHs |
3.3.2 尿素+HMT为沉淀剂制备MgAl-LDHs |
3.3.3 HMT+(NH_4)_2CO_3为沉淀剂制备MgAl-LDHs |
3.3.4 尿素为碱源制备MgAl-LDHs |
3.3.5 不同沉淀剂制备MgAl-LDHs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6 不同粒径MgAl-LDHs的紫外阻隔性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盐湖卤水为原料镁基LDHs的制备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工艺路线图 |
4.2.3 实验方案 |
4.2.4 仪器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方法对Mg_2Al-LDHs的影响 |
4.3.2 卤水浓度对Mg_2Al-LDHs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Mg_2Al-LDHs的影响 |
4.3.4 晶化时间对Mg_2Al-LDHs的影响 |
4.3.5 最佳条件实验制备镁基LDHs |
4.3.6 最佳条件实验过程中的ICP分析 |
4.3.7 卤水制备镁基LDHs/PP薄膜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木质素的解聚方法 |
1.2.1 生物法 |
1.2.2 催化热裂解法 |
1.2.3 催化氧化法 |
1.2.4 水解法 |
1.2.5 催化加氢法 |
1.3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3.1 木质素制备泡沫 |
1.3.2 木质素制备粘合剂 |
1.3.3 木质素制备薄膜 |
1.3.4 其他木质素基材料 |
1.4 水滑石固体碱 |
1.4.1 水滑石固体碱概述 |
1.4.2 水滑石固体碱的合成方法 |
1.4.3 水滑石固体碱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背景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技术 |
2.1 实验药品、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水滑石及固体碱的制备方法 |
2.2.1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2.2.2 水滑石晶体尺寸调控方法 |
2.3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4 热重(TG) |
2.3.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 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性能评价方法 |
2.4.1 固体碱解聚木质素实验方法 |
2.4.2 解聚转化率和液体产率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水滑石固体碱的表征分析 |
3.1 MgAl水滑石 |
3.1.1 体系pH值的影响 |
3.1.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3.1.3 晶化时间的影响 |
3.1.4 热稳定性能分析 |
3.1.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2 MgFe水滑石 |
3.3 NiMgAl水滑石 |
3.4 NiMgFe水滑石 |
3.5 LaMgAl水滑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滑石晶粒尺寸与形貌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物料浓度调控MgAl水滑石晶粒尺寸 |
4.3 温度调控MgAl水滑石晶粒尺寸 |
4.4 引进羟基化合物调控MgFe水滑石晶粒尺寸 |
4.5 分段晶化法调控MgAl、MgFe水滑石晶粒尺寸 |
4.5.1 MgAl水滑石 |
4.5.2 MgFe水滑石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的研究 |
5.1 原料的表征分析 |
5.2 固体碱解聚木质素的结果与分析 |
5.2.1 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5.2.2 Ni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5.2.3 La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5.2.4 MgFe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5.2.5 NiMgFe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1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进程 |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 木塑复合材料的老化与机理 |
1.3.1 木塑复合材料的老化 |
1.3.2 木材的光老化机理研究 |
1.3.3 聚合物的光老化机理研究 |
1.3.4 木塑复合材料的光老化机理研究 |
1.4 木塑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改善方法 |
1.4.1 添加耐老化助剂 |
1.4.2 成型方式 |
1.4.3 木粉预处理与化学改性 |
1.4.4 表面涂饰处理 |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思路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构成 |
1.8 技术路线 |
2. 木粉组分对聚丙烯基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及降解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颜色分析 |
2.3.2 表面形态分析 |
2.3.3 表面光泽度分析 |
2.3.4 力学性能分析 |
2.3.5 热性能分析 |
2.3.6 ATR-FTIR分析 |
2.3.7 XPS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有机抗氧化剂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维生素E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2 维生素E与抗氧化剂复配体系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无机水滑石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Mg-Al型水滑石制备 |
4.2.4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DH的结构表征 |
4.3.2 表面颜色分析 |
4.3.3 表面形态分析 |
4.3.4 力学性能分析 |
4.3.5 ATR-FTIR分析 |
4.3.6 TG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滑石基复合添加剂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Mg-Al型水滑石制备 |
5.2.4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DH-S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5.3.2 LDH-SL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木质素-粘土复合添加剂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木质素-粘土复合物制备 |
6.2.4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5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木质素-粘土复合物的表征 |
6.3.2 表面颜色分析 |
6.3.3 表面形态分析 |
6.3.4 力学性能分析 |
6.3.5 ATR-FTIR分析 |
6.3.6 作用机理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DHs紫外阻隔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 |
1.1 主体层板调控及其对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 |
1.2 层间客体调控及对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 |
1.3 晶体形貌调控及其对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 |
1.3.1 晶粒尺寸控制及其对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 |
1.3.2 多级组装控制及其对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 |
2 LDHs紫外阻隔材料在沥青中的应用 |
2.1 沥青的紫外老化及关键性能表征 |
2.2 LDHs紫外阻隔材料在沥青中的应用 |
2.3 LDHs添加量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 LDHs对不同牌号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
3 结语 |
(7)甲基橙水滑石插层结构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滑石类化合物概述 |
1.1.1 水滑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
1.1.1.1 水滑石的组成和结构 |
1.1.1.2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 |
1.1.2 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
1.1.2.1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1.1.2.2 水滑石的表征手段 |
1.1.3 水滑石的应用 |
1.1.3.1 催化、交换、吸附方面 |
1.1.3.2 生物医药方面 |
1.1.3.3 功能性助剂材料方面 |
1.1.3.4 光电磁方面 |
1.1.4 水滑石的研究进展 |
1.1.4.1 水滑石的实验研究进展 |
1.1.4.2 水滑石的理论研究进展 |
1.2 染料插层水滑石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 |
2.2 分子轨道理论 |
2.3 电子相关问题 |
2.3.1 物理图像 |
2.3.2 电子相关能 |
2.3.3 电子相关能的计算方法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2.5 基组问题 |
2.6 Gaussian程序简介 |
第三章 甲基橙插层Zn/Al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原料和测试方法 |
3.1.1 所用试剂 |
3.1.2 甲基橙简介 |
3.1.3 表征方法与仪器 |
3.2 甲基橙插层Zn/Al水滑石的合成 |
3.2.1 Zn/Al-CO_3-LDHs的制备 |
3.2.2 Zn/Al-MO-LDHs的制备 |
3.3 甲基橙插层Zn/Al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质表征 |
3.3.1 XRD表征 |
3.3.2 FT-IR表征 |
3.3.3 UV-Vis表征及色差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甲基橙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
4.1 MO分子的电子结构 |
4.1.1 研究方法 |
4.1.2 Cis-MO分子 |
4.1.2.1 几何结构优化 |
4.1.2.2 能量分析 |
4.1.2.3 前线轨道分布 |
4.1.3 Trans-MO分子 |
4.1.3.1 几何结构优化 |
4.1.3.2 能量分析 |
4.1.3.3 前线轨道分布 |
4.2 MO分子的热稳定性 |
4.2.1 研究方法 |
4.2.2 过渡态构型 |
4.2.3 Cis-trans异构反应途径 |
4.2.3.1 研究方法 |
4.2.3.2 反应途径1 |
4.2.3.3 反应途径2 |
4.2.4 反应势能面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甲基橙插层Zn/Al水滑石的电子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 |
5.1 Zn/Al层板的电子结构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几何结构优化 |
5.1.3 能量分析 |
5.1.4 电荷布居分析 |
5.1.5 前线轨道分布 |
5.2 MO阴离子的电子结构 |
5.2.1 研究方法 |
5.2.2 Cis-MO阴离子 |
5.2.2.1 几何结构优化 |
5.2.2.2 能量分析 |
5.2.2.3 前线轨道分布 |
5.2.3 Trans-MO阴离子 |
5.2.3.1 几何结构优化 |
5.2.3.2 能量分析 |
5.2.3.3 前线轨道分布 |
5.3 MO-lamella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其热稳定性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几何结构优化 |
5.3.3 Cis-trans异构反应途径 |
5.3.4 反应势能面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甲基橙聚集行为的理论研究 |
6.1 Trans-MO阴离子的聚集行为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几何构型优化 |
6.1.3 能量分析 |
6.2 Trans-MO分子的聚集行为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几何构型优化 |
6.2.3 能量分析 |
6.3 Trans-MO与Trans-MO构型上的相似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甲基橙水滑石插层结构的分子碎片组合计算 |
7.1 研究方法的提出 |
7.2 基本原理 |
7.3 MO-LDHs插层结构的构建 |
7.3.1 研究方法 |
7.3.2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分子碎片计算 |
7.3.3 客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分子碎片计算 |
7.3.4 由分子碎片到MO-LDHs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投稿的学位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酸性橙Ⅱ水滑石电子结构与光致变色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滑石类化合物概述 |
1.1.1 水滑石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
1.1.1.1 水滑石的组成和结构 |
1.1.1.2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 |
1.1.2 水滑石的研究进展 |
1.1.2.1 水滑石的实验研究 |
1.1.2.2 水滑石的理论研究 |
1.1.3 水滑石的应用 |
1.1.3.1 功能高分子材料 |
1.1.3.2 新型医药材料 |
1.1.3.3 光电磁材料 |
1.1.3.4 催化作用 |
1.2 偶氮染料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理论发展 |
2.2 电子相关问题 |
2.3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2.4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ST) |
2.4.1 过渡态理论 |
2.4.2 势能面 |
2.4.3 反应坐标 |
2.4.4 马鞍点 |
2.5 基组问题 |
第三章 酸性橙II插层Zn/Al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原料和测试方法 |
3.1.1 所用试剂 |
3.1.2 表征方法和仪器 |
3.1.3 酸性橙II简介 |
3.2 酸性橙II插层Zn/Al水滑石的合成 |
3.2.1 共沉淀法制备水滑石 |
3.2.1.1 共沉淀法制备前体 |
3.2.1.2 共沉淀法制备酸性橙II水滑石 |
3.2.2 离子交换法制备酸性橙II水滑石 |
3.2.3 焙烧还原法制备酸性橙水滑石 |
3.3 酸性橙II插层Z可Al水滑石的性质表征 |
3.3.1 XRD表征 |
3.3.2 FT-IR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酸性橙II插层Zn/Al水滑石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4.1 酸性橙II阴离子的微观结构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几何构型优化 |
4.1.3 能量分析 |
4.1.4 前线轨道分布 |
4.2 Zn/Al层板的电子结构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几何构型优化 |
4.2.3 能量分析 |
4.2.4 前线轨道分布 |
4.3 酸性橙II-层板体系电子结构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几何构型优化 |
4.3.3 能量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酸性橙II分子异构机理研究 |
5.1 几何构型优化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平衡态几何构型优化 |
5.1.3 过渡态几何构型优化 |
5.2 能量分析 |
5.3 反应途径 |
5.3.1 研究方法 |
5.3.2 IRC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水热法制备棒状水滑石(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MgAl-LDHs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SEM分析 |
2.2 XRD分析 |
2.3 讨论 |
3 结论 |
(10)镁铝水滑石晶体结构的理论构建与PXRD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滑石概述 |
1.2 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能 |
1.2.1 水滑石的结构 |
1.2.2 水滑石的性能 |
1.3 水滑石的插层组装方法 |
1.3.1 水滑石前体的制备 |
1.3.2 水滑石的插层材料的制备 |
1.4 水滑石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4.1 催化作用 |
1.4.2 离子交换和吸附方面的应用 |
1.4.3 医药方面的应用 |
1.4.4 光学方面 |
1.4.5 紫外阻隔材料 |
1.4.6 异构体拆分 |
1.5 水滑石的研究现状 |
1.5.1 水滑石的实验研究现状 |
1.5.2 水滑石的理论研究进展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分子模拟简介 |
2.1.1 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2.1.2 Ab inirio计算方法 |
2.1.3 密度泛函理论 |
2.2 结晶学基础及XRD分析 |
2.2.1 结晶学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2.2.2 晶体 |
2.2.3 晶体的点阵结构 |
2.2.4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
2.2.5 空间群的表示方法 |
2.2.6 衍射理论 |
2.2.7 原子构成因素 |
2.2.8 衍射和布拉格方程 |
2.2.9 干涉作用 |
2.2.10 结构因素 |
2.2.11 洛伦兹和温度因子 |
2.2.12 实验因素 |
第三章 Mg/Al=3的水滑石层板结构及层间距的阴离子调控 |
3.1 计算模型及研究方法 |
3.1.1 计算模型 |
3.1.2 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g-Al-LDH层板的结构参数 |
3.2.2 Mg-Al-LDH层板在三维空间堆积结构的模拟 |
3.2.3 碳酸根插层水滑石的空问结构模拟及碳酸根对层间距的调控 |
3.3 小结 |
第四章 从簇到晶体水滑石层板堆积的理论研究 |
4.1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 |
4.1.1 计算模型 |
4.1.2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LDHs的几何结构参数 |
4.2.2 水滑石层板堆积和主客体作用模型 |
4.2.3 水滑石晶体两种晶体结构的晶胞构建及XRD模拟 |
4.3 小结 |
第五章 酸性媒介黄GG插层水滑石结构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制备及表征 |
5.1.1 实验药品 |
5.1.2 MY10插层LDHs的制备 |
5.1.3 样品表征 |
5.1.4 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MY10与其插层LDHs的晶体结构 |
5.2.2 MY10~(2-)和NO_3~-对主体层板影响的比较 |
5.2.3 插层结构模型及其相关计算 |
5.3 小结 |
第六章 酸性媒介黄GG插层水滑石的晶体结构理论研究 |
6.1 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 |
6.1.1 计算模型 |
6.1.2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MY10插层结构水滑石的结构特征 |
6.2.2 水滑石层板结构及层板堆积模型 |
6.2.3 MY10插层水滑石的主客体作用 |
6.2.4 MY10插层水滑石的晶体结构及PXRD模拟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四、Zn-Al-CO_3水滑石晶粒尺寸控制与光屏蔽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Ni基氧化物水热合成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D]. 于加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2]Fe基水滑石固体碱制备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D]. 李金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 [3]镁基水滑石紫外阻隔材料的制备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D]. 张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02)
- [4]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研究[D]. 薛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调控机理研究[D]. 彭尧.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进展[J]. 李凯涛,林彦军. 石油化工, 2016(11)
- [7]甲基橙水滑石插层结构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刘瑞芳.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8]酸性橙Ⅱ水滑石电子结构与光致变色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周迎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9]水热法制备棒状水滑石[J]. 黄智,廖其龙,王素娟. 精细化工, 2008(12)
- [10]镁铝水滑石晶体结构的理论构建与PXRD计算机模拟[D]. 刘亚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