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昕 莫夸耀 陈建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坦度螺酮配合电针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已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坦度螺酮进行治疗,失眠难以耐受时临时加用阿普唑仑0.4mg,实验组在使用坦度螺酮同时给予电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匹斯堡睡眠指数)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间对比发现,组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PSQ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坦度螺酮配合电针对治疗焦虑性失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特别是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焦虑性失眠;电针治疗;坦度螺酮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11-02
焦虑性失眠由于持续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而引起的失眠症状,患者除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及醒后难眠外,还伴有烦躁暴怒、头晕无力及心悸不安的症状[1],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其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以改善症状为主要目的之措施进行治疗,但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2-4]。坦度螺酮是一种选择性的5-HT 1A受体激动剂,研究证实,坦度螺酮是有效安全的抗焦虑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焦虑症[5],但针对坦度螺酮治疗焦虑症伴发的失眠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失眠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电针治疗后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病理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6]。我院在临床中运用电针配合坦度螺酮治疗失眠伴焦虑症 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100例,均为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遵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 ating Scale,HAMA )[7]评分≥l4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入选患者的失眠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药物或酒精过敏及依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继发于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的焦虑发作。其中男46例,女64例;年龄20~52岁,平均 33.5岁;病程0.5~12年,平均5.9年;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及入组时HAMA均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时间均4周,均给予坦度螺酮基础治疗,按说明书成人应用坦度螺酮片剂量10mg/tid,随病情变化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治疗剂量可增至15mg/tid。且两组剂量差异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对照组失眠难以耐受时,必要时临时加服阿普唑仑0.4mg。实验组:在对照组服药基础上同时给以配合电针治疗,用高频电针印堂、神庭,1次/天,每周5次,30min/次,连续4周总共20次。
2.疗效评定
2.1 失眠症疗效标准[8]
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在6小时以上,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2 量表评定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各评定一次。该量表总分为21分,睡眠指数总分>7分为有睡眠障碍,说明睡眠质量有问题,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症状的评定[7,9]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划分界为14分。
2.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x-±s)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都是低于各自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A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4.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焦虑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焦虑性失眠通常表现为患者失眠并伴有焦虑症状,可能由于患者的持续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而引起,精神与身体的疾病也是引起焦虑性失眠的重要因素[10]。焦虑性失眠患者体内多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等情况,多种临床治疗指南建议采用氯硝西泮、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抗焦虑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容易产生躯体依赖、焦虑反跳、困倦、停药复发等不良反应[11]。坦度螺酮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内5-HT 1A受体。动物实验显示,坦度螺酮与地西泮具有相当的抗焦虑作用。电针治疗失眠,是基于脉冲电流通过网状结构上行启动系统,使大脑皮质功能兴奋增强,恢复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陈丽仪[12]用高频电针印堂、神庭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对失眠的短期疗效进行临床验证,与传统针灸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本文显示,实验组经4周电针治疗联合坦度螺酮后,实验组PSQI 总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说明在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电针可明显改善焦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
【参考文献】
[1]黄镇顺,林丽华.失眠症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调查.中国民康医学,2011,1(5):45-46.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滕丽花,董碧蓉.失眠症的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243-244.
[4]邹明德.探索脑电a波生物反馈技术[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0,19:39-41.
[5]村崎光邦.坦度螺酮 基础临床[J].精神神经药理,1998,(1)。
[6]陆瑾,针刺治疗失眠症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J].上海电针杂志。2011,11:23-24.
[7]汤毓华.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增):43-4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6-187.
[9]朱志先,梁虹.现代心身疾病治疗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1,384.
[10] 刘万枫,薛冠华,王珊娟.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4(3):23-24.
[11]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96-697.
[12]陈丽仪.郭元琦.不寐证针灸治疗新思路[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21.
论文作者:陈晓昕,莫夸耀,陈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电针论文; 焦虑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