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组教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影响论文_汪岩

浅谈分组教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影响论文_汪岩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摘要:早在十九世纪末由于西方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班级授课制已不能满足学生良莠不齐的水平,进而引进了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一个演化,凭借自身在学级与学科进行细化的优势,在教育界从开始引进到现在都有着不可撼动的作用。在清末民初时期,我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教育是救国救民的唯一途径,进而效仿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本文从分组教学的起源与进入,分组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阐述其在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都有其价值及影响。

关键词:分组教学;教学模式;近代中国

一.分组教学的起源与进入

分组教学法,其内涵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团组,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应的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各个阶层的子女受教育均等的思想浪潮涌入学校,大量的残疾儿童和少年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之间相应出现智力程度、学习成绩、适应能力以及残疾儿童接受能力等“良莠不齐”的明显差距。资产阶级的现代教育派认为,学校的这种形式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提出要么按照智力程度、要么按照学习成绩,或按照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期,这种分组教学形式又受到了各方面的尖锐批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样的分组不民主,造成“低能儿童”被歧视,因而孩子的心理受到打击,产生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在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西方国家意识到自己的科学技术落后,产生了加速培养人才的紧迫感,又恢复对能力和程度分组教学的重视。西方的教育界认为,分组教学后,教师面对的不是程度不一,能力不同的学生,而是程度和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群体,这样一来,他们的教学就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1】

清末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们在寻找挽救国家的道路上首先选择了对教育进行振兴。最早在我国学校中出现的教育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个教育制度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普及教育和教育效率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学校中,学龄儿童普遍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国民教育本着普及每个国人的教育的原则,西方广为盛行的分组教学法就受到了国人的青睐。有意识的将学生的学法作为关注的首位,以儿童本位取代教师权威。

我国教育的近代化,经历了直接学习欧美到间接通过日本学习欧美又到直接学习欧美的过程。我国近代教育家俞子夷在他的相关分组教学法的回忆录中谈到:“日本有一所特别的学校,不受全国统一规章的约束,独自试行一种新教育法。学校所试行者多数效法美国流行之新法。天民著作中之“分组”及“动的”等概念,可能与此有些关系。”在其中谈到的分组教学法虽然来自于日本学校,但其理论还是源于美国。这种教学法的导入主要是通过当时盛行的纸媒传播进而引向学校实践的。其中谈分组教学最多的是《教育杂志》,1914年期,编辑朱元善写了四篇相关文章,《分组教授实际》(1914年第6卷第11期)、《分组式动的教育法》(1916年第8卷第1期)、《分组式算数练习问题》(1918年第10卷第2期)、《分组式动的教育法之实际》(1918年第10卷第9期)。其中分别揭示了分组教学、动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的技术手段。通过这些刊物的介绍和传播,分组教学法传到我国,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使用。

二.分组教学的发展

分组教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学级内的能力分组和学科能力分组两个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学级内的能力分组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强烈刺激之下,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等国家的迅猛发展,多半与教育的普及是分不开的。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新学制”中强调,“兹以原定蒙养学堂课程,实即外国小学堂课程,因即并入初等小学,改为五年毕业。此项学堂,国家不收学费,以示国民教育国家任为义务之本意。”【2】1912年9月,教育部规定“小学校四年毕业,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得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3】但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的场景下并没有过多地精力放在办学上面,导致最终的收效甚微。近现代新教育推行过程中虽遇到种种障碍,但拓展教育对象确实事实,大批的学龄儿童涌入学校,不过学习程度不一,学习能力各异的问题又成为当时清政府面临的新阻碍。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儿童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而相对家庭条件差的儿童则基础薄弱,学习起来较为吃力。由此产生了将学生分为“优等生”、“普通生”、“劣等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劣等生因无法跟进整体进度而辍学,留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以及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因此将学生按学习程度、学习能力予以分类,这也可被看做是分组教学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来看,主要是重在对于学习程度低、学习能力差的“劣质儿童”采取补救性的措施。依据学生学年末的成绩对其进行分组。【4】

(二)学科能力分组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教育界掀起了科学教育思潮,一方面是促使科学的教育化,另一方面是教育的科学化。民国初期的分组教学法改革主要是采用了“成绩分组”的模式,对儿童进行区别对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教学活动的次数,而且明显偏向于以照顾后进生为主。教育界的相关学者对这样的分组教学法在一时间产生了非议。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是面向全部学生的,不能顾此失彼。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上,相对固定的分组编制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满足各类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差异,进而打破分组教学在学级内的能力分组形式,细化为学科内的能力分组。这样修改的好处,首先兼顾了所有学生,施以适当的教育。其次是打破学年编制以及学期考核制度,采取阶段性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浅谈影响

自从引进了西方的班级授课制以来,这种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在清末民初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在推进国民教育思想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无法照顾到个体差异,常常牺牲了个人兴趣及特长而满足整体进度与要求。在组织教学中,过分强调内容的程序化,时间的固定化,导致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无论对其有无兴趣,都要被动的接受课堂上的知识。当分组教学法出现后,虽然也会想班级授课制那样整齐划一的进行教学任务,但同时会注意到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调整教学组织及编制方法,是教学活动富有弹性与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从事学习。之后相继出现的道尔顿制、蒙台梭利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其本质都是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潜能提高为宗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教书”转变为“育人”,这一理论也成为近代教学法教材编写的主导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洪成, 张媛媛. 分组教学法在近代中国的导入、实践及评价[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4):128-150.

[2]张之洞,荣庆,张百熙等.学务纲要[R].中国:光绪时期,1903.

[3]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学校系统令[R].中国:中华民国,1912.

[4]张茂聪. 谈分组教学的起源和发展[J]. 现代特殊教育, 1994(1):43-43.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论文作者:汪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浅谈分组教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影响论文_汪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