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的潮州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潮州论文,敢为天下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这样一个笑话:火星人落到地球上。东北人间他有没有户口;北京人问他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拿他做展览,卖门票;广州人问他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潮州人则立即请他吃饭,打听火星上有什么生意可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潮商的血液里充满了商业细胞,他们好像天生为商业而生——近百来年,在海外称“王”的潮商有10多位,如“化纤面料大王”陈经纬、“牛仔裤王”吴文宁、“金融大王”陈弼臣等;有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的张弼士;世界华人首富、泰国首富、新加坡的首寓均是潮商……在全球华人亿万富豪榜中,按籍贯潮州人的经济实力最强,有60人上榜,占富豪榜的1/6;因此,他们被称为最会赚钱的团体,被世人公认为“东方犹太人”。
他们为什么能屡屡创出商业神话?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潮州帮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成功,与潮州人特有的强悍性格和经商理念有很大关系。潮州地处广东的东部,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但从唐宋开始,朝廷从不赋予其贸易经营权,因此潮州人没有办法规规矩矩地做生意;作为货物集散中心的潮州人怎么办呢?为了生存,老百姓亦盗亦匪亦民,突破官军的封锁,大量从事不法的海上交易。因此,这里的民风特别强悍,同时人才辈出。
“与时俱进”的潮州帮
历史上的潮州商帮,是现在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区商人的总称,由于有着同样的民风民俗和语言环境,于是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潮商以海洋为通道,来往于中国沿海各省,远航至东南亚诸国。以海上贩运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尔后逐步拓展成为明清时期中国重要的商帮之一。以海为生的潮州人离不开船,潮州地区的船,船头都是红色的,时人将其称为洋船,意思是出洋的船。出洋谋生的中国人,坐着红头船来到异国他乡。在这一次次的商业机遇中不断创新,迅速发展,创造出一个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商界故事。
乾隆年间,清政府准许商民们前往泰国采购大米,潮州商人们借助这一机会,从南洋运回象牙、珠宝等奇珍异物,几年间便获利丰厚。1851年,香港被英国人占领,被宣布为自由港,潮州商人们又一次抓住了机遇,从南北货物的交易中获得蓬勃发展。当时在香港流传这样一句话“大米靠进口,进口靠潮商”。
同一时期,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后,大量鸦片进入中国。在这个时刻,帮助清政府清剿太平军的潮州帮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权——卖鸦片,这个特权就像以前淮商的专卖盐是一样的。为此,潮州帮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帮之
1906年,也就是光绪末年,清朝政府禁止贩卖鸦片。这道禁令,对潮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会不会像湖州商人一样,由于蚕丝突然失败,整个湖州帮垮台?或者像徽商,因为盐出了问题,导致整个徽州帮垮台?出人意料的是,潮州帮,这个民风强悍、人才辈出的商帮,弹性极大,商业思维转换超乎常规的迅捷——潮州帮不但没有垮台,反而将大量的鸦片资本进入现代工业,进入现代的银行业。
如1916年,潮商郑培之、郭子彬合资创办鸿裕纱厂,两年之后创办鸿章纺织染厂。1921年一个陈姓的鸦片商,以120万两,一艘铁甲舰的钱,创办了纬通纱厂,进行工业化的转换。纱厂是当时的IT互联网行业,是非常热门的行业。钱庄业在所有的商帮当中,只有晋商的票号以及宁波商人的钱庄是最有名的。当鸦片资本出现问题之后,他们进入钱庄业,从1912年到1926年的14年间,潮州人总共开了33个钱庄,等于33家银行,总资本额高达207万两。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1920年,柳杰士创办了通安祥,经营油类、化学原料、棉纺织品、纱布等热门行业;1938年陈惠荣设立陈万美行,做南北货、药材等。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由最原始最落后的鸦片资本积累一下进入到现代工业,除宁波商人能与之一较长短,其他商帮,无人能比。同时与宁波商人一样,潮商这个商帮,他们的多元化经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能够掌控香港命脉的基本是广东商人、潮商或者是宁波商人的原因所在。正是宁波帮与潮州帮这两个商帮,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商帮格局。
现代民族工业的先驱
对于海外的潮籍华人来说,潮州是三山一水环绕的古城,是优雅古朴的乡音,是梦里萦绕的亲人……在泰国曼谷,有一座非常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大厦——泰国潮州会馆。这座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会馆,是全体旅泰潮人心目中的最高组织,是他们与家乡联系的纽带。而在世界各国,这样的会馆有50多个。那么,作为著名的华侨之乡,潮州对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生活在海外的潮州人对家乡从来不曾忘记,早在1872年,南洋回来的潮商开始经营缫丝厂、酒厂等实业;1920年他们就开始从事保险业,当时上海有五家华商保险公司,潮商就占了3家;同时发行量最大创办时间最长的《良友杂志》,也是从海外回来的广东人所办的;现代化的零售业也是从他们开始的,如至今大家熟悉的先施百货,最早在香港创办,后来在广州、上海设立分公司。而且他们是首先建立世界全国联网分公司的公司。最了不起的是,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如永安、先施、大新、新新等百货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安、康年等人寿保险公司,这些大部分都是存在的,这在其他商帮是很难看到的。艰苦卓绝的潮州商人这种爱国的情,着实令人感动。
然而,在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中,最不能忘却一个人,就是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他,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1859年,18岁的张弼士因为家里闹饥荒,坐着猪崽船逃到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在一家米店做勤杂工。吃苦勤快的他,得到店主的独生女儿的青睐,非君不嫁。老丈人去世后,所有的家产自然都遗留给张弼士夫妇。勤劳能干的张弼士,拿出财产的一部分经营酒,开酒厂。他以酒而著名、以酒而发,最后搞了多元化经营,包括商业、垦殖业、采矿、金融、运输业、药行等,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最后的财产大概有八千万印尼盾(当时的印尼盾是很值钱的),号称“南洋首富”。
1891年,清政府官员盛宣怀在海外招商引资,邀请张弼士到烟台考察开矿、建铁路;然而张弼士是以酒起家的,对铁路、开矿、港口兴趣不大,在考察烟台的土壤水文情况后,认定烟台为葡萄生长的天然良园,于是,他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葡萄酒厂的建议。
其实,张弼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始于1871年的某一天,张弼士在雅加达出席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一位法国领事说: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联军到过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葡萄。驻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口感竟相当不错,以致他们产生战后留在烟台开办葡萄酿酒厂的想法,但后来,战事迅速平息他们就回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银元,开始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葡萄酿酒公司,主要酿造白兰地和葡萄酒。公司名称取“张裕”,厂址择为烟台。从此,掀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序幕。
真正让中国葡萄酒蜚声国际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张裕产品一举夺得四枚金质奖章,这是中国葡萄酒首次在国际大展上获得大奖。在出席庆祝宴会时,张弼士激动地发表演说:“只要发奋图强,后来居上,祖国的产品都要成为世界名牌1”
1916年,张弼士病逝,享年76岁。孙中山先生特派广东省省长朱庆岚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
在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张弼士先生的世界名牌梦想早已变成现实。2010年1月,法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将“全球葡萄酒顶级品牌30强”的至高荣誉授予张裕解百纳,使其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亚洲葡萄酒品牌。“One of the top wine brands in the world(世界顶级葡萄酒品牌之一)”,这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主席在赴烟台参观后,为张裕解百纳的题词,也是他给亚洲葡萄酒的唯一的赞誉。
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内在秘密
今天的香港商人很多都是潮州人,李嘉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所面临的人生顺逆印证了潮州商人所创造的奇迹。他不仅创造出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的创造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那么作为潮州帮的代表,李嘉诚到底有哪些经营谋略,在逆境中又是怎样规避风险的呢?
和记黄埔就是非常成功的多元化公司,总共七大行业,经营得很好;而国内企业的多元化为什么生存维艰呢?以李嘉诚为首的潮州帮,他们做多元化经营有一个内在的秘密。和记黄埔的七大行业,有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每个行业之间,现金流都是互补的。怎样的互补?就是行业之间你好我坏,我好你坏,互相抵消。曾有人做过调研,和记黄埔最坏时利润为负50%,最好时利润为200%。负50%等于利润跌了一半,公司怎么经营下去?利润200%,等于两倍的增长,但是也不要得意;如果管理者的精力、企业人力等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最后的结果就是倒闭,这也是我们内地众多企业垮台的原因。所以对一个公司来说,利润负50%是不行的,200%也是有危机的;可是当你把七大行业做一个简单的平均,竟然发现整个公司的利润波幅缩小了10倍,变成负5%到20%。也就是说,80%的机会公司是正成长的,但是再正也不超过20%,没有公司迅速做大的风险;有20%的机会它是负增长,但是再差也就是负5%。这样平均下来,就是一个不断稳定增长的公司。
这就是潮商多元化经营能够维持稳定而不垮台的秘密之一。同时,他们非常注重风险管理,规避风险。如李嘉诚及香港的四大天王,他们做房地产的负债比例是20%。他们为什么不借钱呢?因为他们找到了房地产经营的真正本质问题,风险控制比什么都好,而这恰恰是我们国内的企业不太在意的。
此外,是保守经营。像合记黄埔这么大的公司,在整个资产当中,现金流比例平均在5%到15%之间,他们为什么如此保守呢?因为保守经营是很多行业的本质问题,也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全球经济萧条的今天,也许,怎样做到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我们国内的诸多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新潮商面临新挑战
自古重商求利的商业传统,促使潮州人形成开放、进取的价值取向;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吃苦耐劳与西方文化中竞争、开拓精神结合起来,精明诚信并举,经过历史的沉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制,体现在历代潮商开放务实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中。骨子里流淌着企业家血液的潮州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迅速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出人头地。
黄光裕就曾是新潮商的一个杰出代表。从一个17岁闯北京的少年,到四次蝉联中国首富,有不少书在描绘这段历史。而他自己的反思,看上去却非常简单,只有“三敢”——“敢想、敢做、敢坚持”,敢于保有与现实不同的想法,敢于在模糊困顿中去尝试,在遇到重重困难时又敢于坚持。当被成功的鲜花和掌声淹没时,黄光裕看人看事的视野开始发生了变化,秉持“三敢”的他,丢掉了最初的敬畏,对商业规范、法制、道德的敬畏。挫折和失败打不倒的他,却倒在成功的脚下!
黄光裕的滑铁卢,不是个案。
“钻政策空子”“唯利是图”“剥削工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广东商人,常常面临这样的指责;“倒卖发票”“制售假烟”“生产盗版光盘”之风也一度在此盛行,许多老板受不了“快钱”的诱惑纷纷投身。
“潮州人经商的最大特点就是讲诚信守法,做事规范。企业要凭自己的头脑和力量来做,走捷径的结果常常就是翻船。”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说。
出生于广东汕头的刘绍喜自幼家贫,1987年以800元借款创办槐东家具厂,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以木业和房地产开发为龙头,集投资、文化等多元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总资产80多亿元,员工5000多人,属下拥有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20多家,控股二家上市公司。
刘绍喜在经营上守法,在行业里积极参与标准的制订,在对内管理上也设立严格的规定——亲戚朋友想进宜华工作,绝无“走后门”的可能。正是这种规范意识,使企业一直行进在正轨。
有学者认为,新粤商的“规范意识”可以从当地民俗的禁忌和礼仪中找到根源——潮汕地区民俗丰富,敬天地、畏鬼神,人际交往规矩繁复,喝一泡功夫茶的繁琐常让外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这些礼仪一旦进入商界,就成了对商业规范、法制、道德的尊重。在商海里敢打敢拼,在诱惑面前又能克制欲望、恪守规范,这平衡的艺术或许是刘绍喜们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重要原因。
编后语
潮州商人的足迹,依然离不开大海,大海的风浪,造就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而民俗的禁忌与礼仪沉淀成商业道德规范;同时以精细为精髓的潮州文化又培育了他们的精明与精打细算……也许正因为这种种融合,才是粤商继晋商、徽商衰落之后,还能继续发展并能进一步成长的原因。
今天的潮州已经形成了食品、陶瓷、服装、电子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格局。真切感觉到家乡变了的,还是生活在韩江两岸的潮州人,他们从每天都出出进进的大街小巷,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感受到一天天在变化的新潮州。
新世纪的潮州帮,将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新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