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世纪战略: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新世纪论文,强国论文,中国论文,大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下半叶,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历经艰难曲折,以巨大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奠定了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实现了从落后国家向工业大国的伟大跨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5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以年平均13.6%的速度高速增长,其中,1949 ~1978 年年均增长12.9%,1979~1998年年均增长15.9%。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3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8倍。199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26353亿元,居世界第4位。主要工业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等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棉布、 化纤等产量居世界第2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7 位(1998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3亿元)。 中国在成为工业生产大国的同时也正在越来越不可回避的面临国际竞争的强大挑战,历史没有给中国留下哪怕是十分短暂的喘息机会,只有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中国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真正的大国地位。
一、工业发展实现伟大的跨越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进行自力更生的工业建设,以高关税、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工业生产以供应国内市场为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特别是鼓励利用外资;以逐步降低关税和本币较大幅度贬值(以及实行双轨制汇率)等方式推进出口替代。到80年代末,完成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88.8%(参见表1)。 在这一阶段,市场经济以其强大的力量迅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领域中的经济短缺现象,填补一般产业“空白”和“短线”的历史任务均告完成。各传统产业都进入了成熟阶段,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
表1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单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结构 进口商品结构
年份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050.3 49.734.8
65.2
199025.6 74.418.5
81.5
199416.3 83.714.2
85.8
199514.4 85.618.5
81.5
199713.1 86.920.1
79.9
199811.2 88.816.4
83.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业化过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一阶段工业化战略的显著特点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趋向一体化,即国内市场开放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以不断降低关税(少数产业的有限保护)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价保持基本稳定)等方式,推进工业经济的国际化。这一阶段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为将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而奋斗。
表2中国工业化的阶段
50年代~70年代末 70年代末~90年代中
工业化战略封闭经济,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利用外资,
进口替代. 出口替代.
工业化的主要
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告别短缺经济,成为工
任务和成就建立较完整的工业经 业生产大国.
济体系.
市场条件 国内市场.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高估本币汇双轨制汇率,本币大幅
价.
度贬值.
关税政策 高关税壁垒.
保持关税壁垒,逐步降
低关税水平.
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 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
进出口商品结构 为主:进口商品以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也以
制成品为主.
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
工业制成品比重高于
出口工业制成品.
国内外资源配置处于 发挥国际经济比较优
国际资源配置
分隔状态. 势,依赖资源禀赋,获
取比较利益.
90年代中期以来
工业化战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
争,走向工业现代化.
工业化的主要
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为
任务和成就建设成为工业强国而奋
斗.
市场条件 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成
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汇率政策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价
保持基本稳定.
关税政策 低关税,少数产业的有限
关税保护.
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
进出口商品结构 为主;进口商品也以工业
制成品为主;出口工业制
成品比重高于进口工业
制成品.
在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
国际资源配置
上,更注重增强竞争优
势.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整理。
从对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简要回顾看到,当前,中国工业化正进入国际竞争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国内外资源配置处于分隔状态,中国工业制成品基本没有出口竞争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而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发展充分利用了国际经济的比较优势,即依靠廉价的人力、土地和原材料资源生产具有比较利益的工业制成品,参与国际交换。这一时期,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口商品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商品也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出口相比,进口商品的工业制成品比重高于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的比较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资源配置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特征表现为: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商品也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进出口相比,出口商品的工业制成品比重高于进口商品制成品比重,而且,机电产品超过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这表明,中国工业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依赖比较优势,而且必须越来越注重增强竞争优势(参见表2)。
二、中国工业化进入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完成了初步工业化过程,按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的人均GDP已达3000 美元左右,沿海较发达的地区实际上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可以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从一般的结构分析角度看(主要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产出量占GDP的比重),中国工业化已完成了数量扩展, 出现了成熟经济的各种现象。其主要标志是:一般的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工工艺广泛扩散;产量迅速增长并接近最大化均衡状态,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生产成本和价格降低,利润平均化并趋于下降;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加剧,产业集中化过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制约中国工业增长的因素已经从过去的供应能力不足历史性地转变为有效需求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产业发现增产已经不是好消息,而压缩产量反而成为改善产业状况的必要措施。例如,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纺织行业压缩纺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学等行业关闭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和污染严重、高耗能的小企业。因此,不少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减缓,有些工业产品出现负增长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全国能源需求量和生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1999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98年下降11.3%,原煤生产量下降16.4%(见表3)。
表31999年能源生产的负增长
产品
1998年产量 1999年产量 1999增长(%)
能源生产总量(亿吨标准煤) 12.411.0
-11.3
原煤(亿吨)
12.510.45 -16.4
原油(亿吨)1.6 1.6-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日报》2000年2月29日。
在大量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的严峻形势下,推进经济结构包括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成为中国经济包括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工业结构的调整要围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着重抓好四个环节:
第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生产。进一步关闭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厂小矿,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一些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第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并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更新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开发有生产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鼓励增产适销对路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
第三,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产业。同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四,推进行业改组,促进重点行业提高规模效益,优化布局。努力提高重大装备工业的基础材料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在继续发展运输、商贸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金融、旅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注:参见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光明日报》2000年3月17日。)
问题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中国很快将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民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上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的新情况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我们已经不可能以过去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寻求良性循环的新机制。现在,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例如,世界汽车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但各主要生产国都并不愿放弃市场,各国政府也调整政策,以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 世界各国的企业为了拓展增长空间主要采取三种策略:(1)增强自己的核心国际竞争力,实行差别化战略,力图以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2)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范围, 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3 )跳出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辟新的产业增长领域,形成所谓“新经济”格局。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企业、政府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令人困惑的是:过去可以说清楚哪些产业是“长线”,哪些产业是“短线”,短线产业通常盈利率较高,长线产业通常盈利率较低,产业调整的方向可以截长补短。现在却说不清楚了,因为,在现有的产业技术层面上,从市场供求状况看,大多数传统产业都成了“长线产业”。因此,不仅产业调整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也要变化。过去,产业调整的机制是:只要利润率高,企业(或地方政府)就会进行投资,即哪里可以赚钱,企业就往那里去。现在不同了,有些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现在还没有赚钱(甚至将来也不知道能不能赚钱),企业却对其大量投资。因为大家相信这些产业将来会有盈利,或者是投资者相信别人也相信这些产业将来会赚钱。这看起来是一种博弈行为,其实是产业调整机制的变化,因为资金实实在在地投入进去了,有预见性地(当然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风险性,例如美国铱星公司的破产就是一个例证)主动投入了预期可能增长的产业领域。虽然当前可能还难以准确地计算出投资的真实回报率,但大量进入的资金确实具有促进该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表明,人们对产业未来的预期(或预见)直接影响着产业调整的方向,而产业当前的盈利性以及产业价值创造链中各环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所谓“资本经营”、“风险资本”的作用增强了,传统式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变化了,产业调整和升级成为同技术创新线路及金融创新密切相关的过程。
作为中国工业发展历史性转折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以环境和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当前中国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七大突出问题:(1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2)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3)森林蓄积量急剧下降。(4)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5)自然灾害日益严重。(6)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酸雨面积急剧扩大。(7)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初级工业化过程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未来的工业发展必须更多地考虑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和社会成本,生活质量(包括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不仅仅是工业品产出量,成为衡量工业绩效的越来越重要的指标。
由于近20年来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和德黑兰。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 1998年,对全国322个城市的环境检测,其中有140个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43.5%。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按人力资本价值估计,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为240亿美元,占中国GDP的3.5%; 而按支付意愿价值估算, 目前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价值损失约540亿美元,约占1995年GDP的7.7%。 (注:胡鞍钢:《中国改革中所面临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8)、2000年(29)。)
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方面,政府制定了整治污染和恢复生态的规划;另一方面,未来的工业发展将受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有关政策的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业项目将被禁止。这对中国许多产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中国工业发展能否从破坏环境和生态的恶性状态中走出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是关系到中国能否真正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能否从工业生产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新世纪的强国之路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竞争力是强国的决定因素,从工业大国成为工业强国,实际上就是增强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就是必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以,在工业化的新阶段,产业竞争力成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产业组织问题,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工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必须在竞争过程中形成是基本的客观经济规律。目前,中国竞争力最差的产业大都是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产业,所以,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着力点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垄断,鼓励竞争。首先要鼓励企业间的国内竞争,然后开放市场,进行国际竞争,这是培育和增强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根本方向。
根据这一客观要求,必须鼓励各种类型企业发展。鼓励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大、中、小型各类企业共同发展、公平竞争。很显然,从中国企业结构的现实状况出发,为了发挥各类企业各自的优势,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过程,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结构,就必须优化国有企业的产业定位,优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配置,把目前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仍然过高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到更适当的程度,这也将是优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配置的必然结果。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有强大的企业才有强大的工业。中国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缺乏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此,许多工业品的全国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检测,目前,中国不少工业行业的整机、成品类产品的品种少,在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差距。例如,国产数控机床的整机可靠性一般为100~360小时,而国外同类产品可达到367~600小时;中国载重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万~6 万公里, 而国外先进水平为10万公里以上。所以,尽管中国工业品的产出量很大,价格较低,能够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价格—性能比都居于劣势。
从技术检测的结果看,目前,中国工业品质量较高的仍然是大型国有企业,其次为“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查了7485家企业的218类8905种产品,合格6973种, 全年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8.6%。其中:大、中、小型企业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1.9%、84.2%、70.6%;国有、“三资”、股份、集体、私营(含个体)企业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6.2%、86.0%、79.0%、73.0%、63.0%。(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 年全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通报》, 参见2000年2月11日《经济日报》。)国有企业由于改革尚未到位、 历史遗留的困难和负担重,其市场竞争力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但尽管如此,目前,国有工业企业的平均产品质量仍然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这并不表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是强大的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而是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工业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国有企业不过是“矮子里面的将军”、“小人国中的巨人”。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更快提高,中国才能真正走上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未来历程中,不仅面临着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任务,而且,突出地面临着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艰苦任务。西部开发和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也是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尤其重要的是,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2001~2005年)将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转折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东部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促进中西部地区更快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已经提上了最重要议事日程。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性重大战略任务,几代人将为之奋斗和献身,它是中国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华民族圆强国富民之梦的决定性步骤。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和中西部地区的更快发展是中华复兴的新长征,是使中国从工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的“战略决战”。
中央政府提出的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举措是:(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抓紧做好若干重大骨干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2 )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大长江、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的实施力度。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退耕还林还草。(3)根据当地的地理、 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换, 积极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5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注:胡鞍钢:《中国改革中所面临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8)、2000年(29)。)
尽管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看,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差异,社会生产力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逐级扩散、梯度推进,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但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东部地区当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20年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的高速度数量扩张,并通过一般技术的扩散和模仿来实现高速工业增长,加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供应,较快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过程面对短缺经济,大多数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可以依靠填补供不应求的缺口,获得增长空间。同时,东部地区的发展依靠沿海区位优势,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年,国内市场处于高保护状态,东部地区主要通过实行变通(优惠)政策实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幼稚产业的发展则处于被保护状态。总之,20年来东部地区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今后几十年中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别(参见表4)。 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许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必须探索适应新情况的新战略,归根到底是必须培育中西部地区经济自我发展的竞争力。
表4 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
80年代~90年代中期 90年代末~21世纪前
的东部地区
20年的中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方式高速数量扩张. 数量扩张受到限制.
农业经济高产增收,为工业化
产量增长,但产品品位
奠定基础. 低,效益差.
工业经济生产要素(自然资源) 资源开发成本上升,工业
低成本供应,加工能
结构单一(资源开发和资
力平推式扩张,推动
源初级加工型工业),比
工业高速增长. 较利益关系和贸易条件
恶化,工业竞争力不足.
需求空间面对短缺经济,产业
面对相对过剩经济,产业
发展依靠填补供不发展必须通过挤入饱和
应求缺口,获得增长
的市场,寻求生存的位置
空间. .
区位与交通 拥有沿海区位优势. 靠巨额的交通投资弥补
区位劣势,但交通成本上
升使产品竞争力受到影
响.
政策环境"顺市场调节"的优"逆市场调节"的区域政
惠政策,因势利导,
策,扭转偏向,"逆流而上
"顺流而下".".
对外开放态势国内市场保护,通过
国内市场开放,承受的国
变通(优惠)政策实际竞争压力增强,更多产
行开放,幼稚产业发
业的发展处于"暴露状态
展处于被保护状态. ".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整理。
为了培育地区经济的产业竞争力,中西部地区必须实现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转变:从资源开发导向转变为市场开拓导向,资源开发向深度加工发展,产业和产品结构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动趋势,才能有发展前途。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最终要通过市场实现来获得评价,这是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转换任务。实现这一战略转变要求中西部地区能够产生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以上分析表明:为了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再次历史跨越,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是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工业已相当成熟,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相当低下。这是两个突出的矛盾。如果仅有庞大的生产能力而严重缺乏竞争力,如果仅有东部地区的率先工业化而中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境地,则必然会使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中国目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这一问题。所以,必须通过产业重组和地区工业布局的调整,把庞大的生产能力组合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中国工业的发展才会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途。
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具有比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能否形成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是增强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以增强企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和规模,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中国新世纪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的世纪,中国工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工业将以世界市场为更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挑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促使民族产业全面进入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体系,在严酷的国际竞争中接受考验,在消费者选择中决定命运。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促使中国大大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十分复杂和深刻的影响。从总体上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实现比较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强的产业可以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竞争优势弱的产业将受到很大压力,而竞争优势强的产业则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无论是比较优势较强的产业还是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更不用说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处于较不利地位的产业),要保持和提高优势,都不能因循守旧,试图以传统的方式应对新的国际竞争挑战。在新的世纪,中国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伟大战略目标,技术、知识、管理、体制和观念的创新是根本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