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835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碎煤加压汽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含酚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不能及时进行回收,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酚类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做好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含有酚废水的危害性,然后对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工艺分析
碎煤加压气化是工业化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萃取技术,也是煤制天然气的主要工艺,但是在碎煤加压气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化学反应,很容易产生含有高浓度酚类物质的废水,需要采取一定的废水处理措施,否则很容易生产环境污染。当前,国家对酚回收工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也针对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企业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做好酚回收工艺,减少酚类物质污染。
1.含有酚废水的危害性
含酚的废水具有比较强的危害性,且水量庞大、来源广泛,如果不经过回收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当酚类化合物进入到人体内后,血液中的细胞浆可能会出现蛋白质反应,从而形成不溶性、全新的蛋白质,导致原本的细胞失去活性,出现病变现象,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和病变[1]。除此之外,含酚废水对农作物、水源等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且这种破坏时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对人类的正常生活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加重视含酚废水的回收和处理,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
碎煤加压气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含酚废水的处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酚回收工艺也逐渐被运用于含酚废水处理当中。一般情况下,当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超过1000mg/L的时候,就可以定义为高浓度含酚废水,在处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吸附法。所谓吸附法就是利用一些具有较强吸附性的物质分离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式。一般来说,吸附剂选择 多孔、性能比较强的物质,且大多数吸附剂饱和后,吸附的酚类化合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回收再利用。所以,当前运用于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中的吸附剂主要包括有机合成吸附剂、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炭等[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蒸汽脱酚法。所谓蒸汽脱酚法就是通过蒸汽与高浓度含酚废水接触,发生脱酚反应,从而将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挥发的一种酚回收方式。该方式具有环保、可操作性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少数酚类化合物比较稳定,蒸汽脱酚的效率大约在80%左右,效率相对比较低,且需要大量的蒸汽,成本较大[3]。3)碎煤加压气化。碎煤加压气化属于当前主流煤气类的含酚废水处理方式,能够将废水中的二氧化碳、酚类化合物等通过化工分离或者生物处理等方式,将其分离开来,达到加压气化的效果。具体操作方式为:第一步,将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闪蒸与降尘处理,取出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部分轻油与焦油。第二步,加热废水,使其处于脱酸塔上部地位,促进废水中的水蒸气和氨气上升到冷凝器的顶端,再通过冷凝处理,回收氨气,排除微量酸性气体。第三步,当液体完成脱酸并且温度下降到45℃左右的时候,将液体引入到转盘萃取塔中,完成逆流萃取,实现酚回收处理。4)液膜萃取。大多数煤气化废水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相关研究显示,利用水-油-水型乳状液膜体系能够将煤气化废水中的酚类物质萃取出来,实现酚回收。一般情况下,液膜萃取的原理主要为利用膜溶剂与膜试剂将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萃取出来,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合成酚钠等不溶于油膜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内水封闭组进行收集,起到酚回收效果。5)生物处理法。所谓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微生物的特性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一种方式。生物处理法主要原理是微生物对酚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将酚类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起到废水处理效果。生物处理法具有效果明显、设备要求低、气候要求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微生物的培养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将其运用于实际当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所以,在实际运用当中,企业大多选择生物滤池法、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法,且通过生物处理后,含酚废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安全性比较高。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浓度含酚废水危害性比较大,所以在这类废水的处理当中,需要做好酚回收利用,各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酚回收工艺,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结合工厂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工厂要求的酚回收工艺,实现酚回收利用,减少废水污染。
【参考文献】
[1]白佳. 浅谈碎煤加压气化酚回收工艺[J]. 化工管理, 2018,11(6):112-112.
[2]程彬伟. 研究碎煤加压气化酚氨回收技术[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 43(5):1-1.
[3]刘丰力, 陈飞. 以无烟煤为原料的碎煤加压固态排渣气化工艺流程创新及优化探讨[J]. 煤化工, 2018, 46(2):1-4.
论文作者:杨虎森 张艳彤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废水论文; 工艺论文; 高浓度论文; 水中论文; 类化合物论文; 废水处理论文; 物质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