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小燕,赵静(通讯作者)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个体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于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需求的识别,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护理的要求,执行力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及实施的措施和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理差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措施;辅助生殖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71-01

辅助生殖包括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通过医疗手段使不孕不育患者实现怀孕[1]。目前社会,因就自然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的改变,不孕不育发生率不断升高,需采取医疗手段辅助受孕者越来越多[2],如何在辅助生殖技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提高依从性,降低周期取消率,我院进行了如下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 患者资料

不孕症主体患者大多年轻、身体健康,因不孕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而对辅助生殖治疗知识的缺失,对长期而复杂的流程,高额医疗费用及与期望不对等的成功率导致患者对助孕治疗的要求呈明显的个体化。患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呈现个体化,从而导致不同程度内分泌状态的紊乱,影响助孕成功率。

1.2 辅助生殖技术方面

辅助生殖技术比较复杂,因个体差异性,给于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同一患者在不同周期对药物反应性也不相同,治疗方案也会改变,这就需要在不同诊治阶段、不同治疗周期及时了解患者需求,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措施,增强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受孕率。

2.实施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辅助色还能给孩子技术的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附表。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 采取常规辅助生殖护理,包括观察患者临床资料、生命体征,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等。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实施个体化护理。

(1)从培训辅助生殖护理专科护士做起,提高护士实施个体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方案对护理的个体化要求的执行力和理解力。

(2)督促护士积极参加巴林特小组及其他心理学知识培训,促进护士对护患关系的思考和理解。

(3)设置周期责任护士,规定周期责任护士岗位要求、职责、考核标准和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患者数,护理满足进入辅助生殖周期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要求。

(4)1)心理护理 实施时间选择,按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分①准备接受IVF-ET助孕的心理护理。②进入IVF-ET助孕周期。③IVF-ET助孕促排卵阶段。④取卵、移植中的心理护理。⑤IVF-ET结束后随访的心理护理。2)心理护理实施方法 充分应用现代网络工具微信和QQ群,提高患者的“知”和“信”,促进患者有效的“行”以提高助孕技术的成功率。例如健康课堂、宣教手册、单项指引,给予个体化的相关信息支持,包括提供信息、给予建议等。

3.结论

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成功依赖于:(1)护士知晓个体化护理的必要性;(2)知晓个体化护理的目的;(3)护士实施个体化护理的能力;(4)提供护士知晓和实施个体化化疗需求的途径;(5)实施个体化需求的方法。

通过实施个体化护理,满足了患者个体化需求和精准医学对护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提高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减少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5).

[2]薛志红.优质护理服务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9B).

附表 患者一般状况比较

论文作者:陈小燕,赵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小燕,赵静(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