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 要】目的:评价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共选择我院收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6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就诊的60例设为实验组,配合护患沟通,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一方面,护理前,组间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另一方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可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患沟通;高血压;作用
近年来,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促使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降低依从性,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消极情绪,增加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不同方式护理,比较护理效果,旨在评价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共选择我院收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60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3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最小34岁,最大70岁,平均(45.1±5.89)岁,病程1-15年,平均(6.3±0.17)年。实验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32岁,最大69岁,平均(46.4±5.32)岁,病程1-12年,平均(6.5±0.32)年。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础资料,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第一,用药指导,护士向患者说明治疗药物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引起患者重视,叮嘱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随意增减药物,也不可擅自停药。第二,健康教育,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如诱发因素、主要表现、治疗方法及危害等,引导患者全面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第三,运动干预,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适当参与体育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跳广播体操、游泳等,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控制病情。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护患沟通,具体如下:(1)语言类沟通:沟通前,护士全面掌握患者基础资料,如心理状态、家庭状况、既往病史、个人爱好、文化学习及生活习惯等,以此为依据,选择沟通方式。其中,介绍病情时,护士需用规范性语言,说明疾病概念、病情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告知治疗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状况,做好治疗的心理准备。治疗期间,对于心理障碍或疾病患者,护士需及时沟通,用语言安慰支持患者,缓解其负面情绪,如焦虑、不安、抑郁等。语言沟通过程中,还可借助暗示性语言,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病情的好转,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非语言类沟通:主要指肢体语言,护理过程中,护士面带微笑,通过抚触、握手、倾听等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患者倾诉负面情绪及临床病症上,护士耐心倾听,自己身位应不高于患者,避免患者仰视,保持与患者平等关系。护理中,时刻保持微笑,切勿出现紧张、慌张现象,以免患者误会,引发护理事故。另外,沟通时,平视患者,目光柔和,患者叙述时,接触患者目光,禁止将目光放置在其他位置,以免患者产生被忽视感。(3)护患沟通原则:护患沟通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而且需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将病人作为主体及中心,进行相互沟通,具体操作中,积极倾听病人的需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普及疾病诊治与护理行为的常识,促使病人对护理及治疗工作有着更为宽容的理解态度,只有病人从内心接受护理,临床护理方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加速恢复。第二,尊重每一位病人,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等,选择恰当的称呼,与对方交流,使对方产生被尊重的心理,病人感受到护士的亲切态度,尽可能配合护理行为。第三,对待护理工作,保持稳定的情绪,日常生活中,护士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在工作中,切勿带入负面情绪,对待病人需保持平稳的情绪,和蔼亲切,时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与抑郁自评量表(SDS)[2],评价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越重。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满意度,实行百分制,60-100分表示满意,0-59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2)检查,()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价
评价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护理前,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分析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分】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58例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51例满意,9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5%(51/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8.179,P=0.004)。
3讨论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3]。高血压发病与多方面因素均有关,如年龄、遗传、精神状态、环境、药物及生活习惯等,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类。临床上,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4]。近年来,临床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构成要素,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其中,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大因素。护患沟通,指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的交流[5]。恰当的护患沟通,不仅可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可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事件,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理念,满足不同患者的合理需求,拉近护患距离,获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依从性,确保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配合护患沟通,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护患沟通中,需强调语言沟通,因为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桥梁,以尊重患者为前提,提供微笑服务,合理配合非语言沟通,抓住沟通时机,充分抓住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病情等,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率,达到沟通的目的。
综上,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窦红伟.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4):106-107.
[2]李素平.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0):59-60.
[3]赵珊.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1):291-292.
[4]刘燕,张嘉熙. 研究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252-253.
[5]邹迪.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意义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8):200-201.
论文作者:肖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士论文; 评分论文; 语言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