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多元化社会和新媒体的合力冲击使我国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淡薄、爱国意识薄弱、爱国行为欠缺理性。为此,我们应从丰富教育内容体系、把握爱国主义时代性、培养理性精神、创新教育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五个方面来加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引言
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能否具有理性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行为实践直接关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鉴于此,本文将在把握爱国主义现实境遇和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当前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助益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1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现实境遇
1.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强烈冲击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给我国带来了在吸引外资和扩大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和机遇,但同时也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全球化首先从经济上突破了国家的地理界线,资本奔走于各地到处开疆辟土,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时空距离正在不断地缩小并将日益融合形成“地球村”的理念淡化了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其次,为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国际性组织和区域性集团打破了民族界线。再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文化必然会受到强势经济背后的强势文化的侵蚀,而民族文化正是民族独立性的重要保证,也是维系爱国情感的重要力量。
1.2多元化社会严重削弱爱国主义
第一,多样文化形态弱化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感。其一,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吃着肯德基、喝着可乐、用着互联网、看着美国大片,在西方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缺乏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于国家近现代的苦难历程也无法感同身受,严重地削弱了爱国主义意识。其二,西方文化以强势经济为依托大力宣传和美化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会造成弱势民族丧失信心,产生文化自卑感。第二,多元社会思潮引发信仰危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几年比较活跃、大学生关注度较高且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否定国家干预,其实质是推行并扩张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建立资本主义的全球新秩序。
1.3新媒体时代挑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及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大学生影响更为巨大。新媒体以其多样的功能和魅力吸引着充满好奇心又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它的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高度共享性,使得大学生可以迅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他们的视野,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又为大学生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
2.1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受到冲击
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在构建和完善阶段,思想和情感也在形成的过程中,导致思想认知水平有限,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新形式下,信息的传播不仅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内容也是十分庞杂,使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受到冲击。
2.2政治信仰迷茫,爱国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意识有所偏差,他们宣称自己只爱国但是并不了解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爱国和爱共产党之间的统一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爱国行为盲动,欠缺理性精神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理解力、判断力的偏差,大学生们在爱国行为的表达上比较偏激。他们认为爱国就是要支持国货、完全抵制外国货,而吃外国食物、穿戴外国衣物、使用外国产品、开外国品牌车子都是不爱国的行为。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军人上战场保卫祖国、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谈判、体育健儿获取奖牌为国争光等才是爱国的表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爱国无用武之地。当侵犯到我国国家利益的重大事情发生时,年轻的大学生们在处理问题时很容易冲动,采取激进的行为方式来发泄和表达情绪。
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3.1适应时代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在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来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扎实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能力及信息素养。首先,通过学校培训及自我学习的途径,教师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诸如利用 QQ、微博、微信等交互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爱国行为动态,并同步指导学生的行为,拉近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其次,积极参加各类提升信息素养的教学比赛和相关活动,诸如微课、信息化大赛、精品在线共享课程建设等,通过这类活动,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最后,也要注重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正面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
3.2强化“两个统一”,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性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主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社会主义是爱国的必然归宿。爱国的价值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要依靠社会主义才以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爱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爱社会主义是爱国的具体内容和远大目标,爱国主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获得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在这种意义上,创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强化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性。
3.3培养理性精神,注重爱国行为的实践养成
第一,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爱国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对国家积极认同和支持的深厚感情,是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及尊严的行为。第二,培育大学生开放、包容、自信的良好心态以及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气度,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培养大学生在道德框架内以负责任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在法治轨道上文明、有序、合理、合法地践行爱国行为。第四,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将爱国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中。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社区、进入农村进行广泛的调查和调研,安排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座谈和访谈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的各种有利资源。
3.4强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坚定信念、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教育,更重要的要看青年学生是否把这种爱国之情内记于心外化于行,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发挥自身主导力的同时,还要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思想,实行适当适宜的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2] [埃及]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无身份世界中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M].朱威烈,王有勇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齐伟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爱国论文; 大学生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民族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