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企业规模论文,产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R&D)活动一般以企业为主体, 无论是从经费来源还是从执行部门经费支出来看,企业的R&D经费都占绝大部分。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在主要发达国家从事R&D活动人员、R&D经费来源和支出构成中,企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0%~70%左右。1997年,在R&D经费来源构成中,日本企业所占的比重高达74.8%,美国、德国、瑞典、瑞士、比利时也都在60%以上;在R&D经费支出构成中,美国和瑞典企业均占到74%以上,日本为72.7%,瑞士为70.7%。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国际比较》,http://www.sts.org.cn/report_3/documents/9810.html。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企业R&D经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较低,但近年来提升的幅度较大,企业在R&D活动中的地位逐步上升。1998年,我国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7.2%,1999年迅速提高到50.9%,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由0.83%提高到0.95%;同期,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比重由44.8%提高到49.6%,占独立核算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由0.39%提高到0.48%(见表2)。 这说明,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加快,一大批国有科研机构逐步改制成独立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199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www.sts.org.cn/report_3/documents/0011.htm;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199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00 年11月20日,http://www.stats.org.Gov.Cn/gb/1999kjgbb3.ht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一般认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规模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究竟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等认为,拥有垄断力量的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创新性,更有可能提高产业技术,因为它们在维持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方面,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资本,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具有规模经济。维拉德也认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大量的证据表明,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表明,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R&D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注:参见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 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人~4000人的企业所占有。(注:参见严基河:《现代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然而,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的这种大企业优势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哈姆贝格和曼斯菲尔德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尽管技术进步是促进集中乃至形成垄断寡占的重要原因,但是垄断一旦形成,企业就会丧失技术进步的动力。而且,企业规模过大还会降低效率,不利于技术进步。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也能对技术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以及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其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大企业。谢勒还发现,美国大企业创新基本上与其规模成比例,而小企业则做出了超比例的重要创新。(注:Scherer,F.M.Innovation and Growth: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4.)
事实上,大企业和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具优势。大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集中,有能力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多领域、多项目、多阶段的研究,从而享受多领域复合的好处,并分散科研投资的风险;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渠道,收集和积累更广泛、更长久的信息资料;可以进行大规模的R&D投资,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研究开发的分摊成本。小企业则具有机制灵活、创新效率高、模仿能力强、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快等诸多优势。因此,企业规模对创新的影响将是非线性的,非常小的公司和非常大的公司比一般规模的公司更注重于研究与开发。(注:Bound,J.,C.Cummins,Z.Griliches,B.H.Hall and A.Jaffe,1984:"Who Does R&D and Who Patents? " in Zvi Griliches,ed.,R&D,Patents,and Productiv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1-54.)
美国学者塞维斯和日本学者今井等根据20世纪60年代的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之间呈二次倒“U” 型关系,即研究开发费用随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超过一定的临界点,研发费用的增加将减少,甚至下降。(注:转引自陈小洪、金钟义编者,《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202页。)但是,这种关系可能并不适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国家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IT技术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专业化的科技型小企业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十分活跃。因此,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规模之间大体呈现出一种“U”形关系, 即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强,而中等规模的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表3中可以看出,尽管美国企业R&D经费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但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却要高于大企业。1998年,美国企业R&D经费占国内净销售额的比重,最高的是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几乎是25000人以上大企业的2倍多,而介于500人~24999人之间的企业R&D密度最低。特别是5000人~9999人的企业,R&D经费占国内净销售额的比重仅有1.88%,在各种规模类型的企业中最低。
资料来源: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Division.of Science Resources Studies,Survey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8。转引自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dustry:1998,表A-2。http://www.nsf.gov/sbe/srs/nsf01305/htmstart.htm。
二、中国制造业集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关于市场集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尚存在较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市场集中是否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研究开发活动具有规模经济性,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而且高集中能够实现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市场集中将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高集中产业缺乏竞争的威胁,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因此,集中度较高将不利于技术创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活动在一个市场结构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中最集中。过多的竞争反而会挫伤创新的积极性,因为创新者并不能从创新中获得足够的报酬;而过于垄断则会导致自满自足和减少创新活动。(注:参见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这里,我着重采用中国制造业的数据来考察市场集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按照我国现行的产业分类法,除其他制造业外,制造业共有28个两位数大行业。为了反映这些大行业的集中状况,我按三种方法同时计算了这28个大行业的集中率。一是根据各个大行业的企业数据直接计算各行业前4位和前8位企业的市场集中率,即前4位或前8位企业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CR[,4]或CR[,8]);二是采用四位数小行业的实际集中率数据,计算各个大行业未加权的平均集中率(算术平均值);三是使用各个小行业的销售额进行加权,计算加权的平均集中率。第一种方法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方法,而第二、第三种方法则在国外比较流行。表4是根据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近60万个企业以及521个四位数小行业的原始数据计算分析的结果。
注:未加权集中率为算术平均值,加权集中率采用制造业小行业销售收入进行加权。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库光盘计算。
由于一个大行业一般跨越多个市场,企业数目众多,因而按照大行业的企业数据直接计算的集中度明显偏小,不能很好地反映该行业市场集中的实际状况,而且也不便于国际比较。因此,本文采用1995年按销售收入加权的CR[,4]平均值来对各制造业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CR[,4]加权平均值的大小,大体可把28个制造业大行业分为三类:一是低集中度行业。CR[,4]加权平均值小于15%,这类行业共有11个。二是中等集中度行业。CR[,4]加权平均值在15%及以上,但不到30%,这类行业同样有11个。三是较高集中度行业。CR[,4]加权平均值在30%及以上,这类行业共有6个。
为了考察市场集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我选择了1999年全部28个制造业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指标的选择上,着重考察能反映技术创新密度的8个指标(见表5)。所谓技术创新密度,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这里,技术创新经费是指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和其他技术活动经费支出(包括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总和。总体上看,这8个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 技术改造能力和引进消化能力。
注:CR[,4]采用按销售收入加权的平均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1)总体创新能力。 主要采用技术创新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所谓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是指企业用于各种科技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非基建投资)、开发新产品经费和技术开发机构经费等,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及转拨外单位支出。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高、中、低集中三个行业组别,这两个指标都具有较大差别,呈现出明显的“低低、中中、高高”的特征。这说明,从中国制造业大行业的情况看,较高集中行业的总体创新能力要高于中等集中行业,而中等集中行业又要高于低集中行业。
(2)新产品开发能力。 主要采用开发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前者反映了新产品开发投入的强度,后者则是新产品开发投入所产生的结果。总体上看,较高集中行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最强,中等集中行业其次,低集中行业最低。而且,较高集中产业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产出效果也要高于中等和低集中产业。1999年,我国制造业开发新产品经费投入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1:18.6,其中,较高集中产业为1:21.9,中等集中产业为1:16.9,低集中产业为1:14.0(见表6)。 三个组别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
资料来源:同表5。
(3)技术改造能力。 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从表6中可以看出, 低集中度产业的技术改造能力很弱,技改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有1.33%,分别只有中等和较高集中产业组别的57.8%和50.2%,由此可见,在低集中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动力不足。在中等和较高集中产业组别,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太大。较高集中产业技改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比中等集中产业高15.2%。
(4)引进消化能力。相比较而言, 较高集中产业更注重于引进国外技术,而中等集中产业更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以及购买国内现有的技术。然而,由于自我创新能力不足,无论是较高集中产业还是低集中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国外技术引进、轻国内技术购买。这一点可以从表6 中清楚地看出来。1999年,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之比高达9.7:1,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之比高达12.1:1, 其中较高集中产业这两个比重分别高达15.0:1和24.4:1。
利用1999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创新活动经费以及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CR[,4]和CR[,8]加权平均值之间,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见表7)。这说明,行业集中率越高,其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改造投入强度就越高,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就越大。相比之下,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与CR[,4]和CR[,8]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太显著,其显著性水平只有0.10。开发新产品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与CR[,4]和CR[,8]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虽然从产业分组来看,高集中度产业高于低集中度产业。
注:**表示在0.05的水平具有显著性,*表示在0.10 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双尾检验)。
资料来源:同表5。
由此可见,从中国制造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强度与行业集中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R2达到0.201。这说明,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行业集中率大约可以解释制造业创新强度差异的20%左右。然而,如果以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和行业集中率为轴线作散点图,则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强度的分布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如果再以制造业平均值为标准,大体可以把28个行业分成四个象限。其中,有近一半的行业分布在集中率和创新强度都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象限内。这说明,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行业的集中度和创新能力都十分低下。
三、对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现代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增长主要是依靠利用低成本优势特别是工资成本优势来推动的。充分利用这种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逐步提高。然而,相比较而言,目前中国的这种竞争优势还主要集中在依靠低成本维持的加工组装环节,而绝大多数企业在R&D、品牌、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和营销技术等方面,至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仍具有较大的差距。很明显,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时代,仅仅依靠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是难以长期维持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的。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制造企业要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通过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增长。
1.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有很大部分是依靠政府部门来推动的,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比重很低,科技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难以适应正席卷全球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浪潮的需要。为此,国家应采取得力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研究与开发,不断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以逐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应允许科技企业加速折旧,扩大财政贴息贷款的范围,提高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并在税收优惠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2.建立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结构。一方面,要通过企业并购、资产重组、战略联盟等市场化途径,推动大企业的规模增长,不断提高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获得了迅速增长,但研究与开发投入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许多企业都缺乏核心创新能力。加入WTO后, 随着国际竞争的国内化和国内竞争的国际化,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日益融合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科技创新将直接影响到其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发展一些专业化的小型科技企业,逐步引导“全能型”的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的专业化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很明显,当前中国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在于它的规模较小,而在于它的“小而全”和非专业化。因此,如何解决小企业的非专业化问题,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小企业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要逐步提高规模经济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产业组织结构十分分散。特别是在汽车、制药等规模效益显著的制造业行业,由于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许多企业都缺乏创新能力。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干预,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政策。当前,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逐步促使那些效益较高、有竞争力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使那些缺乏效益和竞争力的落后企业逐步淘汰出局,由此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为此,当前应采取三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要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那些缺乏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落后企业能够及时退出。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退出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培训,并在财政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三是各级政府要对那些面临较大困难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衰退产业的企业退出给予相应的财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