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热现象的透视和反思——基于半月谈“我心中的城市精神”网络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论文,城市论文,透视论文,现象论文,半月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13)03-0049-06
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其市民行为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规章制度、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城市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导向,是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灵魂。[1](P2)据统计,截至目前,除港澳台外,全国四个直辖市全都有了城市精神表述语;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除拉萨外,其他城市都已经开展了提炼城市精神的活动;不少中小城市甚至个别城镇也掀起了大大小小的类似的活动。全国掀起了一场“城市精神”热。
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值高还是执行力弱?
2011年11月2日,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表述语的“北京精神”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公布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效仿。针对各地提炼城市精神热情高涨的状况,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半月谈网专门做过一项网络调查,以“我心中的城市精神”为题,面向全体网民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11月14日至2012年11月14日。[2]其中,对“你认为当前城市发展竞争力最应该靠什么提升”这一问题,选择“营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质”的网民高达63%。可见,民众对于城市精神的期盼还是很高的。为什么网民对“营造城市精神”这一选项的支持率如此之高?这项调查中的另一问题或许能给我们提供部分答案。调查显示,对“过度商业化”“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政策执行不到位”“社会公徳缺失、助人为乐氛围不浓”“人口过度膨胀”等“城市发展中容易出现的消解城市精神的因素”的感受,网民选择最多的是“比较严重”,选择“不存在”的均在5%以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全国各地出现的“城市精神”热现象与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因素”有关。
城市是物态家园,更是精神家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大城市硬实力明显增强,但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环境恶化、个性丧失、市民归属感下降以及人际关系疏远和冷漠等城市病。换句话说,城市的发展面临的不仅仅是环境卫生、楼宇绿化、道路交通等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资金引进、技术创新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问题,还包括城市的人文精神、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情感需求等“软环境”改善的问题。如果一个城市只注重其硬件建设,而忽略了自身的精神品格塑造,结果必将造成硬实力“一手强”而软实力“一手弱”,这样的城市不可能持续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必然产生对人文氛围、精神生活和价值认同的诉求。近年来出现的提炼和培育城市精神的活动,正是对以往城市发展和建设路径的反思。从这一意义上讲,征集、提炼城市精神活动的出现,表明城市发展观的转变,昭示着城市文明的进步与升级。
提炼和培育城市精神是各地加快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在特定时期,甚至出现了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的现象,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等,这与城市化的要求背道而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真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名义下,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而且,伴随着“圈地运动”,城市化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西方,从工业革命开始,城市化的进程经过了20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之快、时间之短、规模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大型推土机和搅拌机发出的轰鸣声中,人们发现,我国的城市缺乏特色、没有个性,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喷泉广场、一样的城市雕塑、一样的建筑风格、一样的布局规划、一样的产业结构、一样的功能定位、一样的发展模式和目标。曾经千姿百态的院落、胡同、街巷、牌坊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城市应有的灵气、底蕴、根脉和本土特质也随之消失殆尽。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人们向往一座城市,不在于它的大小和高楼的多少,而很大程度上在于这座城市的独特个性。各地出现的征集、提炼、培育城市精神的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活动,充分展示城市的人文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公布了城市精神的表述语。然而,据半月谈网络问卷的调查,对“您认为所在城市是否具备个性化的城市精神”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存在,已经提炼出来”的仅有19%。显然,尽管许多城市已经进行了征集、提炼城市精神的活动,但活动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有27%的网民认为本城市“不存在”个性化的城市精神,有48%的网民认为“某种程度存在,但未经提炼”。可见,一方面,各地对“营造城市精神”的需求确实很高,但另一方面,各地公布的城市精神表述语却与群众的期盼差距甚远。
二、共性和个性的权衡:模仿从众或是追求真我?
调查显示,各地提炼出的城市精神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如“创新”“开放”“包容”“和谐”等词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深圳、成都、合肥、郑州、苏州、济南、泉州、晋城、宁波、安阳、昆山等十几个城市的城市精神表述语中都出现了“创新”一词;在天津、南京、杭州、郑州、洛阳、合肥、南昌、晋城、宁波、昆山、唐山等城市精神表述语中都包含了“开放”一词,出现频率也高达十次以上。另外,“包容”“和谐”“爱国”“诚信”也在很多城市精神表述语中多次出现。这些词语“出镜率”如此之高,一方面表达了各地追求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吸引外资和人才的宣言及承诺,表明各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美好愿望和诉求,同时也只有真正做到了“开放”“包容”“创新”“和谐”“爱国”“诚信”,城市才能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词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关联度很高,各地偏爱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各地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和决心。
然而,各地城市精神表述语的雷同也折射出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现状。半月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对您所知的一些城市提炼出的城市精神,您的感受是?”这一问题,截至调查结束,只有13%的调查者认为“很切合实际”、7%的调查者认为“很给力”,而认为“相互雷同”“陈词滥调”“抽象空洞”的分别占到了16%、14%、19%。可见,网民对于已经提炼、公布的城市精神不是很满意,原因就在于提炼出的城市精神个性不足、缺乏新意、不具有针对性。
正如上文所说,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趋同遭人诟病,这种现象内在地呼唤各地通过提炼和培育城市精神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可是,各地提炼出的城市精神却又如此相似和雷同,这显然与征集、提炼、培育城市精神的初衷相悖。为什么本应彰显城市个性和特点的城市精神却又落入了“雷同”的窠臼?这恰恰说明了“千城一面”以及城市精神的空虚、文化的匮乏、定位的模糊。不难想象,在建筑风格、布局规划、发展模式都趋同和城市精神文化空虚、匮乏的情况下,要想单纯通过提炼城市精神这种短期、运动式的行为彰显城市个性是很难做到的。“开放”“包容”“创新”“和谐”“爱国”“诚信”等词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与时下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一致。但是,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发展水平、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毕竟不同,这就决定了城市精神不能简单复制,也不能赶时髦撵形势,面目相似、缺乏亮点的城市精神必定令人产生审美疲劳。要想打好“城市精神”这张牌,仍需深挖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考察城市的地域特点,了解城市的社会生活习俗,进而提炼出具有城市特质的城市精神。
三、官方与民间的博弈:领导意志还是市民共识?
从开始酝酿、征集、提炼到评选再到最后决定直至正式公布“城市精神”,一般都需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1)酝酿部署。政府部门(一般是各地宣传部)组织,进行专题部署,对征集、提炼城市精神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然后制订活动方案。(2)征集主题词。通过多种方式来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语,包括成立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渠道面向社会发出信息,广泛征集。(3)初步筛选。将征集到的主题词进行初步筛选,一般是成立专家评审组,通过组织专题讨论筛选出几组词语,然后向社会公示,市民通过多种方式投票或另行推出新的主题词。(4)政府敲定。政府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和市民推选的情况综合考虑后决定。(5)官方公布。通过当地的官方电视台和报纸正式向市民公布。经过这样几个步骤后提炼出的城市精神应该可以得到市民的认同,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市民的共识。但是,半月谈的在线调查显示,只有8%的网民认为已经提炼出的城市精神“很精辟”,而“与百姓有隔膜”的城市精神却高达2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在征集、评选城市精神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市民、专家、新闻媒介都是参与的主体,其中,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城市精神表述语的征集和提炼本身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要想使最后提炼出的城市精神表述语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并能够被绝大多数人自觉践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城市精神只有被广大市民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凝聚为市民的共识,融入市民的生活,才能产生出城市精神所应该产生的正能量。而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市民的共识,必须充分调动起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市民的聪明才智。半月谈的网络调查结果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在对“您认为哪个群体对城市精神的产生影响最大”这一选择题的回答中,选择“市民”的高达55%,选择“政府”的为28%,而选择“专家”“媒体”的分别为2%、13%。但是,在不少城市,本应是市民发挥决定性影响的征集、评选活动变成了自上而下的活动:政府领导在发言、讲话中“通风报信”,智囊团召开论证会、讨论会,个别专家发发问卷、做做调研,宣传部、研究室、精神文明办等部门发起组织相关会议部署下去,各职能部门表表态、做做宣传,新闻媒体相应地进行宣传报道走走过场,最后领导拍拍脑袋作出决定,而生于斯长于斯、真正了解市情的普通市民却成了只是看看热闹的“旁观者”。表面上经过精心部署、多层设计、多方参与、群众票决的活动,但实际过程却大相径庭,最终结果也只能令人大跌眼镜。这样出炉的城市精神怎么可能得到市民的认同?
相反,产生于城市论坛、聊天工具、贴吧等网络空间里的城市精神倒是受到热捧。比如,有网民把西安的城市精神归纳为“一碗胡辣汤、老陕吼秦腔、油泼辣子夹锅盔、羊肉泡馍就糖蒜”,把兰州的城市精神总结为“黄河、牛肉面和《读者》”,把济南的城市精神戏说为“大明湖、夏雨荷、羊肉串、吃么”,把天津的城市精神提炼为“精卫填海、煎饼果子”……这种“娱乐版的城市精神”,反映的大都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折射出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地理特色以及历史和风土人情。虽为娱乐,带有调侃的成分,但确实是普通百姓对各自城市的真实理解和认识。与官方发布的城市精神相比,这种“娱乐版的城市精神”视角独特、认同度更高。当然,这种话语体系显然不符合官方发布的正式表述语的特点。但是,这种方式产生出来的表述语却能广为传播并能在群众中产生共鸣。从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呢?
四、政治和文化的较量:政治冲动抑或文化驱动?
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城市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如城市建筑、文化设施、人文景观、广场道路等,也包括以城市法律规章、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典礼仪式等为载体的制度文化,还包括价值观念、基本信念、道德风尚、信仰体系、思想意识等精神文化。正如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所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3](P18)而且,精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渗透于城市文化的诸多形式之中,是城市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巴黎被认为是“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文化之都、服饰之都”,原因不仅是它有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旧书市场、街头艺人、潮流服装、香榭丽舍大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有形的东西向人们传达出的文化气息。
提炼、培育城市精神,就是要把城市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历史传统、生态环境、城市标志、市民行为等等中的文化要素提取出来,进而形成个性化的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助推城市的发展。世界城市纽约提倡“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伦敦高扬“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永不屈服的坚强精神”,这些富有个性和感召力的城市精神确实能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在国内,早在1995年,湖南长沙市就确立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世纪之初,上海抓住申办世博会的契机,在社会各界掀起研究、讨论城市精神的热潮,最终形成了“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十七大以来,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向各界传达了文化兴国、精神导向、价值引领的信号。以提炼和培育城市精神为抓手,把文化建设与本地特点联系起来,通过提炼城市精神,使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本城市文化、本地群众的心理情感挂钩,使文化建设“接地气”并落地生根,这是一种创新思路,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关照,是文化自觉和自强的表现。
很多城市借此提炼出了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比如,以“春城”著称的昆明把“春融万物”作为城市名片,恰当地把昆明的气候特色和昆明人热情好客、活力四射的美好意蕴结合起来;重庆的“登高涉远、负重向前”既直观地展示了重庆山水之城的地域特色,又反映了重庆人长期在大山大江之间求生存所磨砺出的精气神;等等。通过提炼和培育城市精神,这些城市的形象更鲜明、特色更突出、目标更明确、功能定位更准确,对城市的发展规划、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引和规范作用。
但是,“城市精神”热的出现也反映出一些城市的文化浮躁和功利心理,盲目的模仿跟风就是典型表现。“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评选活动开始之后,国内不少城市群起效仿,短时间内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据统计,仅2011年一年之内,就有几十个省市提炼出了区域精神、城市精神。在地方,一个省提炼出区域精神或省会城市提炼出城市精神,省内其他中小城市便蜂拥而起,大肆炒作,借机捞取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完全不顾本城市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定位和特点。可想而知,在这样“急躁”“功利”背景下出炉的城市精神要么是有名无实的、空洞的标语口号,要么是大同小异、似是而非的“复制品”。
城市具有辐射性,特别是国际化的大城市、首都、省会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都很大,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学习先进经验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发展成像伦敦、巴黎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发展成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再美好的设想和展望,如果不建立在对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脉络和现实资源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城市精神的产生需要人文资源和软环境,需要在城市的自我发展和文化驱动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需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政绩冲动和功利驱使下的盲目模仿跟风恰恰是文化激进、文化浮躁的行为,只能制造文化泡沫。“虚热”很快过去,城市的预期发展目标不仅不能达到,反而会因此受到扰乱甚至阻滞。
五、提炼和践行的取舍:运动突击还是循序渐进?
2010-2012年,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征集、评选、培育城市精神的活动可谓是热热闹闹、沸沸扬扬、轰轰烈烈,无论是各地政府、专家学者,还是官方报刊、电视新闻,甚至不少网络论坛,大家都在为征集、评选活动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最近“城市精神”热没了动静。原因在哪里?半月谈“我心中的城市精神”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您认为对于已经提炼的城市精神,相关城市的领导干部是否在扎实推行”这一问题的回答,34%的网友认为“在推进,但进展不大”,44%的网友认为“基本属于作秀”,而认为“是,进展很大”的只占10%。可见,多数网民认为城市精神没有被扎实推进。
城市精神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官方发布”只是培育城市精神的第一步,后续的培育和践行才是更为重要的。从根本上说,城市精神属于文化范畴,培育、践行城市精神,必须遵循文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无论是英文的culture,还是汉语中的“以文化人”“人文化育”,都需要从“文”入手,长期“化育”,最终落实到“人”上来。从“文”来讲,半月谈网络问卷中提到的“大力发掘、保护、传承地方文化”“在发展中彰显城市文化个性”“鼓励市民做‘文化达人’进行文化创造”“使地标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个性相协调”“保留具有记忆功能的老城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市民主题文化活动”“在城市发展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多种形式促进全社会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等,都是培育城市精神、“以文立市”“以文兴市”“以文强市”的很好的方式。
“化育”,需循序渐进。城市精神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评了之”,也不是大张旗鼓地张贴标语、高调地宣传空洞的口号,而是应该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去积极地培育和践行。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使城市精神“从云端飘落大地”,才能真正被市民接受从而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行为导向。而且,城市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只有结合具体的实践、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民的认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提高,城市精神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如果没有后续的、对城市精神的主动打造、自觉培育、积极践行,那么,城市精神不可避免地成为政府的一场“跟风”“作秀”行为,不仅费时费力、劳民伤财,还会引起各地民众的反感和唾骂。
发展“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上来。在被问到“在践行城市精神中,是否需要多方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时,高达92%的网民认为“是,非常需要”。显然,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是践行城市精神的最好方法。所以,如何将城市精神的内在要求,全面融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真正为市民所感知、认同、接受,并内化为市民的文明素养、外化为市民的具体行动,是城市精神发布之后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注释:
①熊月之,周武.海纳百川:上海城市精神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②本文参考了半月谈“我心中的城市精神”问卷调查(http://poll.banyuetan.org/zxdc.aspx?id=262)的数据,在此表示感谢。
③[法]潘什梅尔.法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标签:半月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