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_大学论文

多学科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_大学论文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多学科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2)01-0010-08

近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应用性研究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的各个部门培养专门人才,它必须同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等系统交流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受社会各有关系统制约并为之提供服务,以便在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中获得社会的支持并增强自身的活力,发挥自身的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是由各种专业组成的,每种专业都是一门或宽或窄、或单一或综合的学科,并且联系着其他有关学科,它必须同各门学科交流信息,获得各门学科最新进展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以便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视野,并且通过科学研究,促使学科的发展。总之,无论从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的外部关系上,或从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各门学科的内部关系上,都有必要从不同的学科观点,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来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无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结构的研究,都涉及诸多学科,需要诸多学科的支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掌握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既要横看,看到它的逶迤壮观,又要侧看,看到它的千仞雄姿;既要入山探宝,洞悉其奥秘,又要走出山外,遥望它的全貌。但是,不论横看、侧看、山中、山外,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不同的学科观点考察高等教育,都有其局限性。如果以为某一学科的观点是惟一的,以偏概全,就会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引出错误的结论。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因此,每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仅是社会系统中的特定因素或部分。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在研究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某些问题可以而且必须着重就一门适当的学科观点进行深入探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但不要忘记同其他学科观点的联系。只有把多门学科观点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比较分析,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这一准备工作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各门学科研究成果的积累,更在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一门学科的建设,既要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完整的理论体系,还要逐渐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据我所知,开创这种研究方法的是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ck)。他于1984年出版了《高等教育的观点:八个学科的比较观念》(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Eight Disci-plinary and Comparative Views)一书。在该书中文版序中,他特别强调这本书的方法论意义:“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高等教育部门。”王承绪教授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角度,在“译者序”中也称:“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有关比较高等教育方法论的专著,为比较高等教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子。”确实如此,但还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进一步说,这是一本高等教育方法论的专著,为从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书出版之后,由于“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新的突破”,在欧美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由王承绪教授主持翻译的中文版于1988年出版之后,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也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其一,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反映几个发达国家的传统理念与知识经验,对大学生数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这个高等教育大国,并不在该书的视野中。其二,这本书成书较早,未能反映近20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新的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21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其三,八个学科(有的只是领域)虽然都与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都很重要,但有些同样重要并且更密切的学科“被遗漏”了,如心理学的观点、哲学的观点、系统科学的观点等。因此,我在组织编写《新编高等教育学》之后,就同一群青年学者讨论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经验,编写一本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专著——《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作为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准备工作。下面,简介各篇的突出点,并借此抒发主编者的管见。

历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本书将历史学的观点,作为多学科的第一个观点提出来,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思想、目标、体制、模式以及课程、方法、手段,等等,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并都随着历史或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历史的观点,最能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与规律。

在论述历史学的观点中,作者集中于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其一,阐述“高等教育”这个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教育系统的一个层次;其二,讨论高等教育历史与高等教育理论的关系,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借鉴。如果说,前者所论述的是涉及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则后者所讨论的实质上是高等教育史的价值问题。

作者首先提出,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概念,而高等教育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教育的永恒性在于它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成长因素和作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与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自有人生,便有教育”。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在于它既未与人类社会同始,也不会在人类社会中无穷地延续下去,它只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逐渐分化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种种特征——功能、理念、组织形式,等等。而作为“高等教育”这一统一的概念的出现,更是这一层次的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存在与发展了很久之后,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被人们所普遍采纳。也就是说,它是特指近现代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学后教育形式,还有介于高等与中等之间的各种教育形式和课程内容,“高等教育”已经很难概括属于或接近于这一层次的种种教育形式。因此,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已缺乏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人们曾企图用“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这些名称来代替“高等教育”,也由于某些介于高等与中等层次之间的教育形式与课程内容的出现,以及“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网络教育”的出现而含糊不清。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企图为“高等教育”下定义而始终难以作出科学的界定的症结所在。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层次的统一的概念,可能分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而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名称(概念)。也可能为另一概括性更高的概念所代替。如果统一的高等教育层次不存在,“高等教育”这个概念也就可能随之消失;也可能只作为更高的概念之下的一个子概念,正如“大学”这个概念一样,现在只是“高等教育”之下的子概念,特指作为传承与研究高深学问的教育形式。

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也更有利于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的规律。“高等教育”这个概念可能变化甚至消失,但历史是有连续性与继承性的,研究高等教育或其衍变的某种教育形式的理论,必须研究高等教育历史,才能掌握其规律。也就是“论从史出”。理论来源于实践,教育理论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教育实践:其一是前人的实践(高等教育史);其二是他国的实践(比较高等教育);其三是当前的与自己的实践。教育史就是前人丰富的实践纪录。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必须“鉴古知今”;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古为今用”,这就是高等教育史的价值所在。

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

哲学是传统教育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之一,以哲学的观点研究、阐释教育基本理论,仍是最基本的途径。

从哲学上研究教育,一般是直接指向教育的本质观,探讨教育基本规律,然后研究与哲学密切相关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教学过程的原理,那是要写成一本教育哲学专著的。作者没有这样做,而是从人们对于大学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的“大学理念”切入,通过对大学观念的辨析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与规律。之所以这样选择,基于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功能、规律,是各门有关学科的共同任务。必须从各门学科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才能较全面理解高等教育丰富的本质内涵,认清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变化,掌握和运用高等教育的规律。哲学上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不能以哲学的观点包揽一切学科的观点,否则就只要从哲学的原理进行演绎推理就行了,那样将导致对高等教育本质、功能、规律认识的简单化。

其二,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时代、社会、个体诸多方面的因素。从“理念”切入,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追求。

其三,当前大学正面临着“理念危机”——大学理想的黯淡、大学观念的落后、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形象的扭曲、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目标的混乱。这些正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拯救,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重新审视、梳理、明晰、匡正,确立符合时代精神与需要的“大学理念”。

众所周知,经典的大学理念是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时所概括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育与研究统一的思想原则。这些理念,有其历史的与现实的价值,在各国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大学理念由自发向自觉转变,从朦胧到清晰的显著标志。它符合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大学合理存在并绵延千载的认识基础。其合理的精髓,对今天大学保持其精神与形象,进行变革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价值。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学职能的扩展,尤其是大学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日益受到外部关系规律的制约,社会也日益要求大学为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19世纪以前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所总结的经典大学理念,已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与高等教育关系的新进展,也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追求。因此,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世纪之交,人们不断地提出许多新兴的大学理念。既有反映大学内部发展逻辑的,如“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个性化与人本化”等等,更多的是反映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新理念。其中谈得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兴国育才”、“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特色与国际化”,等等。对这些新兴大学理念的产生、嬗变、特点、内容及其对大学教育实践的意义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哲学观点的范围,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哲学的观点,只能是把“大学理念”作为整体概念来探析。这样做,既有利于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又不致包揽各门学科的研究。

心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因此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另一理论支柱。这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已是一种常识,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却往往被忽视。教育改革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心理冲突与心理适应的过程。而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人们往往只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教育的外部关系的适应,而忽视社会心理的制约作用;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成果,应该落实到教育质量即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上,而素质教育,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因此,研究高等教育活动或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和青年心理学,应当是不可代替的重要学科。这就是为什么伯顿·克拉克在综述八个学科观点之后,不无遗憾地说:“还有什么遗漏呢?我们没有考虑高等教育的社会心理学,这个观点集中研究个人的特征,促进对学生特性的广泛研究。”当我们深入到高等教育微观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时,更加认识到不能让克拉克的遗憾也成为我们的遗憾。

作者在这篇不长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论文中,着重抓住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与心理适应;其二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作者认为,相对于制约高等教育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社会心理的作用是潜在而持久的。社会心理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起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如果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有比较良好的心理背景,改革的措施与现有的社会心理意识和价值标准比较一致,改革就可能得到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相反,如果缺乏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与传统的价值取向不一致或相抵触,社会心理就会成为一种顽固的阻力,延缓改革的进程,或使改革偏离预定的目标。如果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缺乏社会心理基础,与传统的价值取向不一致,那就必须首先考虑能否营造有利的社会心理基础或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有可能,就得先做转变思想的工作;不可能或一时不可能,则应当取消或延缓这种改革政策的实施。

如何解决心理冲突问题,首先要探讨形成心理冲突的原因,进而消除或缓解心理冲突,促使心理适应。心理冲突的原因主要有:认识的局限性、社会心理定势、利益权衡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等。促进心理适应要从激发改革动机和培养与提高改革的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进行。

作者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质量的最终标准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无论是提高大学生的智力,还是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应当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之,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提高。

文化学的观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可以概括为两种关系和两种作用:既是外部关系,又是内部关系;既起直接作用,又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的视野考察高等教育,才能较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

就外部关系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虽不像经济那样起决定性作用,也不像政治那样起强制性作用,它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是潜在的、直接的。而经济、政治的制约作用往往是以文化为中介。

就内部关系说,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适应、批判—选择、创造文化的人类社会活动。传承文化、适应文化,是一切教育的共有功能;批判—选择,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功能,普通教育的选择则是在高等教育选择的基础上再选择;创造文化,一般说,是只有高等教育才具有的特殊功能。

作者首先考察了中国和西方关于“文化”和"Culture"的辞源,认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表明人的进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广义的教育过程。文化与教育的“共生同源”,既表明了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也表明了文化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作者在论述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上,除了阐述传承与适应的一般功能之外,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特殊的文化功能:批判—选择与创造的功能;在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上,深入分析文化作用的潜在性与中介性等深层次的机制;在讨论文化变迁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上,着重论述文化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的必然性,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说”所派生的“从属理论”。同时,联系当前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论述“文化整合”和“科学教育人文化”,“文化交融”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等理念。这些研究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和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科学学的观点: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

近代高等学校区别于古代大学,是以科学(自然科学)进入大学课程为发端的。在此之前,大学坚持中世纪的传统,只传授人文、神学、法学以及医学等非生产性知识,排斥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但从18世纪自然科学闯进大学课堂之后,不但取得与人文学科同等的教育地位,而且以其显著的功利性更快地占据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变革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没有近现代科学就没有近现代高等教育。从科学学的观点考察近现代高等教育演变,才能掌握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

为什么科学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取得辉煌的地位?作者首先论述科学的建制化与高等教育的近代化的关系。所谓科学的建制化,是指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也即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由接纳科学、推崇科学到让科学在大学殿堂上占据主导的地位。

科学的发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滋长了以追求近期经济利益为主的“功利主义”思想膨胀,由此而产生的“科学主义”,使大学弱化甚至消失了它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的学者、教授,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呼吁要加强“人文主义”以抗衡“科学主义”。但“功利”与“科学”都是不可抗拒的,重视人文精神不应视为“人文主义”的复归。大学在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同时,所应提倡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当在人才培养与科学创新上,在高新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上,更为完善、美妙。

作者在探讨科学建制化与高等教育近代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内在机制之后,着重讨论大学科学活动的类型、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最后提出新科技革命及其延伸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和高等教育的变革对策。作者认为,新科技革命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科专业的分化发展趋势同职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次是知识和信息剧增与教育时效性、成效性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在“科学主义”思想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文化的重构与整合。针对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相应的对策一是要重构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的综合程度;二是要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三是要实现科学的人文化,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重构现代高新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关系和价值观念体系。

经济学的观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向多维的非均衡互动关系

在制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外部诸因素中,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基本的、决定性的。而经济的发展,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与支点,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还将主导经济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多维的非均衡互动关系。从经济学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可以使我们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有关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基本观点:

1.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是伴随着经济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进步而逐步深化的。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和高等学校职能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人们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的深化。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深化的集中表现,而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角度到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则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认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双向多维的非均衡互动关系。

2.高等教育的结构、规模与效益问题,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宏观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是决定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基础性因素。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化和规模的适度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时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总体上讲,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效能取决于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程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首先应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模相适应,然而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规模,又决定了高等教育结构和规模具有先导性。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规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说明,必须把结构调整和规模调控、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故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地方化一方面要求高等教育主动为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求重新调适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从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高等教育地方化具有双面效应,因而在高等教育地方化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扬其长而避其短。

4.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直接制约着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极大地影响高等学校的经济效益和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行政控制模式或称国家主导型模式,它曾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暴露出种种不足。这些不足只有通过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科学化和投资行为规范化来逐步加以克服。除此之外,高等学校专业结构与规模、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资源使用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是制约高等学校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系统中同社会关系最为直接的一个教育层次。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到高等教育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耦合。作者只选择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的关系考察高等教育,这是社会学与高等教育学密切联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作者从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双向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机会,不同层次的家庭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后者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促使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文章特别阐述了高等教育在社会纵向和横向流动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一个过去中国高等教育学很少研究的问题。文章聚焦于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和职业与学历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上,这是两个当前我国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人们可以用社会学的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因此,这篇文章实际上要达到的是两个目的:其一,通过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说明社会学观点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意义;其二,用社会学的观点解释职业与学历、高等教育机会等现实问题。

政治学的观点:高等学校的二元权力结构及其运行

权力的研究,虽不限于政治学的观点,如法律学、管理学也要在各自视角中研究权力问题,但政治学对权力的研究特别关注。在本书中,政治学的观点、管理学的观点,都选择权力问题作为考察高等教育的聚集点。

高等学校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机构,作为社会组织机构来说,任何组织机构都有其组织目标、结构、规范,都有一定的内部或外部的行政事务,在其运转中,都要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作为学术性机构,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等学术性活动,为达到学术目的、完成学术任务,必须赋予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充分的学术权力。因此,在高等学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存在都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任何权力的行使,都有一定的范围与限度,学术权力只适宜于处理学术性事务,协调校内外的学术性活动,对于有关的非学术事务可以提出建议而不应直接行使权力;行政权力应当限于处理行政事务,过分行使行政权力以干预学术活动,处理学术事务,势必导致高等学校丧失其学术活力,窒息其学术生机。所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都有其局限性。

二元权力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其本身就必然导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冲突。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日见重要,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日益增加,高等学校规模日见扩大,内部组织机构日益庞杂,同社会的关系也日益复杂,这种冲突就更为频繁。学术权力要求处理大学事务都要依据学术标准,而行政权力所强调的是法规制度;学术权力要求学术自由、学术民主,而行政权力要求效率和约束。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并非都是消极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得宜,不但能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而自我约束机制是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必要条件。

作者认为,重构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模式的基本点应该是,改变过分依靠行政权力进行决策管理的现象,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决策、审议、咨询、执行、监督、保证的运行体系,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互补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管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问题

权力问题,是政治学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管理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两个不同的学科观点来研究同一对象,更能说明多学科研究的意义。本篇是围绕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结构展开研究的。

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功能在于调整和规范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校内院、系、所、室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等。它区别于社会上的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学术性权力,以繁荣学术事业,促进学术进步为宗旨。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主要由宏观的高等教育行政权力和微观的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组成。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和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结构两个层次。

作者认为,高等教育行政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学术性事业的权力。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先后实行过三种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结构:中央分权模式、地方分权模式和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现行的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是政府部门经济所有制和部门行政体制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模式已经显示出行政权威无序、分权限度无序和行政职能无序等弊端,并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功能“三弱一强”的问题。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统筹协调,政府集中宏观管理和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新模式。改革的战略可以选择:(1)适当集中与下放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2)中央部门与省级政府共同管理部委所属院校;(3)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等。

高等学校管理权力是一种处理高校内部学术事务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高等学校管理的权力主体有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校外人士,等等。不过,各类人员所执掌的权力不但有大小之分,而且有性质之别。就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现实情况,教师权力和行政权力本是两种起主要作用的权力,但行政权力长期主导管理权力结构。在这种权力结构下,教师权力薄弱,不利于高等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中下层权力过小,不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的办学积极性。改革的战略可以是:(1)培植教师集体权力,健全教师参与管理机制;(2)扩大中下层管理权力,调动广大教职员的办学积极性;(3)审慎试验董事会体制,合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系统科学的观点:作为社会学术系统的高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者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对这一子系统的性质与功能、结构与结构矩阵、社会支持与制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高等教育是从事社会高级智力活动的有机组织体系,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系统的特殊性质就是鲜明的学术性。首先,它以成熟的学术性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其次,它的办学主体是具有学术修养的学者集体;第三,它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是传播和探究人类高深学问,即从事学术活动。系统的性质决定系统的功能。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发展了多种社会功能,历史地看,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是其原生功能,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都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其派生功能。

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复杂而多样,既有表层结构,如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形式结构等,又有深层结构即科类结构。表层结构反映高等教育系统的体表特征与状况,深层结构则反映高等教育系统的核质。透过其表层结构看深层结构,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一系列纵横交错的结构矩阵,比如科类—层次结构矩阵、科类—布局结构矩阵和科类—形式结构矩阵等。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换关系。通过社会交换,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向社会输出功能成果,包括人才、科技成果和智力服务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从社会获得必需的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也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施加必要的限制,以规范高等教育系统的活动与活动方式。社会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支持和制约一般通过比较稳定的组织机制实现。这些组织机制主要包括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等。当然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等非组织因素也对高等教育系统具有重要的支持与制约作用。直接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熏陶;而间接的影响则是通过上述机制而间接地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

比较教育学的观点:比较分析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的运用

如果说,从不同的学科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就包括用不同的学科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那么,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比较教育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就更加突出方法的意义及其运用。比较教育之所以作为一门学科,就标志着它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以资相互借鉴,增进相互理解,并探索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与不同的特点。比较教育学家划分这门学科的发展阶段,往往以比较分析方法的进步作为分期的标准。如认为早期是描述性比较,其后是因素分析比较,现代则更重视多种方法(历史法、因素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并用,并且从比较分析孤立的教育现象到比较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作者对比较分析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提出了应当特别重视的几方面的问题。除第一和第二方面阐释比较教育的概念和比较教育与发展教育的关系之外,第三到第六方面,都是比较分析方法在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如可比性、定量与定性、分类与比较单元的选择以及资料的可靠性等。文章以大量的经验材料说明正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第二方面所讨论的问题是全文的重心。作者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它的主线是研究教育、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把教育制度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上研究。比较教育和发展教育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正因如此,在重视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结果的同时,更要重视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而这正是当前比较教育学容易忽视的重要任务。

比较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说,稍迟于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形成,中外均如此。但广义的比较高等教育,则是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同时开始的。研究高等教育,离不开国际比较。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前人的、他国的与自己的教育实践基础上的。他国的教育实践经验就是通过比较教育获得的。因此,比较教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之一。就实际说,一国的教育模式,多是从国外引进而后加工成为自己的模式。有的又把加工了的模式再输出到其他国家。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先后从英国和德国引进,而后创造出自己的模式,再输出到许多国家去;日本的教育模式,最先是从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引进的,其后又按照美国模式进行改造(现在还在继续改造中),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日本模式;东南亚国家,大多模仿英国(也有模仿荷兰、西班牙的),其后又受美国的影响;至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清末学日并通过学日而学欧,民国学美,解放后学苏,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向美国倾斜,现在正在致力于融合各国所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因此,正确地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借鉴而不是照搬国外经验,对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重要。

(本文节选自作者《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总论”。)

标签:;  ;  ;  ;  ;  ;  ;  ;  ;  ;  ;  ;  ;  ;  

多学科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