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新创论文,国外论文,国际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06)05-0023-0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国际化现象日益普及,国际化企业已经不再仅仅是指那些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积极加入到国际化经营的行列。而且,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也不能用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来解释,特别是它们中的国际新创企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INV)。INV是近十年来才受到关注的企业国际化现象之一,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国内目前对INV的研究及相关成果的介绍还不多见,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INV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INV的相关概念,总结INV的主要特征,并评介关于INV的理论。
一、INV的概念
INV的概念是由McDougall和Oviatt于1994年提出的,他们将INV定义为从诞生开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的企业。他们希望通过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来创建解释INV的理论。根据INV所涉及的国家数量和从事的价值链活动,他们将INV分为出口或进口型(export/import start-up)、多国贸易型(mulinational trader)、地域集聚型(geographically focused start-up)和全球型(global start-up)四种。然后,他们对INV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指出INV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成立之初就实现了国际化经营,表现出资源的多国配置(McDougall和Oviatt,1994,1995,2000)。
与INV类似的一个概念是天生国际企业(born-global,BG)。这个概念是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于1993年在为澳大利亚制造业委员会撰写的调查报告中提出的。据麦肯锡公司1993年的报告,80%的澳大利亚新兴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澳大利亚所有新兴出口企业中有20%~25%是在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这种企业之所以被称为“BG”,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自己的市场,而仅把母国看作其国际运营的支撑基地。Rennie(1993)调查了澳大利亚310家高附加值制造业出口企业,发现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建立稳固的国内市场基础之前(几乎在成立之时)就成功地加入全球竞争,并且实现了快速成长。这种BG普遍存在于各种产业,甚至是衰退产业。BG凭借其灵活性、创新技术和新颖的产品设计在利基市场上构建了强劲的竞争力,并实现了卓越的绩效。[1] 他的研究被后续研究者大量引用。Cavusgil在1994年第一篇关于BG的学术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这一发现。他指出:“澳大利亚有一种新型出口企业,它们对全国的出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这类出口企业并非澳大利亚独有。”此外,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简称IE)也是一个相关的概念,不过研究内容不完全相同。
此前还有三个比较相近的概念,Hedlund和Kvernolan用“跳跃(leapfrogging)”这个词来描述企业跨越“经典”阶段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情形。他们认为,这类企业的战略核心就是寻找和开拓同类出口市场,积极推行国际化经营战略(Hedlund和Kverneland,1985)。后来,Young(1987)对这类企业是否仅存在于高科技行业这个问题进行了考察。Ganitsky则用“天生出口商(innate exporters)”来区别“后天出口商(adoptive exporters)”。顾名思义,“天生出口商”就是指那些从创立之日起就以国际化经营为取向的企业(Granitsky,1989)。Jolly等研究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案例,发现其中有一类企业是由多个国家的创始人共同创办的,采取瞄准国际利基市场的战略。他称这种企业为“高科技创业企业(high technology start-ups)”(Jolly等,1992)。
可见,目前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使用较多的名称是INV和BG。因此,下面笔者主要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综述如下。
二、INV特征研究
很多研究INV的文献是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总结,尤其是对这类企业共有的特征(即创立特征、战略特征和运营特征)进行了总结。以下对它们进行逐一介绍。
1.创立特征
INV从创立之时起就表现出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征。Oviatt和Mvdougall指出了INV和国内新企业在创立和成功方面的不同特征,并总结了六种决定全球创业或国际创业的关键驱动因素。他们发现成功的全球创业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全球视野;(2)具有庞大的国际业务网络;(3)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已经开发的国际市场;(4)具有独特的无形资产,产品与延伸服务紧密相关;(5)各部门在世界范围密切配合;(6)管理者具有国际经验。通过对12个案例的研究,他们发现第(1)、(2)和(6)这三个特征对于INV的创立尤为关键。他们还结合跨国公司、国际商务理论以及战略管理和创业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INV的理论框架和INV赖以存在的四个充要条件。这四个充要条件是:(1)国际化经营的组织形式;(2)与其他资源控制者建立研发合作关系;(3)有利的区位优势;(4)掌握独特资源(知识)。
Knight和Cavusgil(1996)在对传统国际化理论进行了述评以后,总结了近期出现的BG及其特征,并指出有更多的证据表明,BG在发达国家的大量涌现,以及天生国际化现象对传统国际化理论提出了挑战,BG在生产方式、地理区域、国外中间商利用、积极进取和全球化行为方面都比较相似。
2.战略特征
目前对INV战略特征的总结主要集中于其在文化、战略导向、策略方面的独特特征。关于INV的文化特征,Knight和Cavusgil(2004)特别强调了INV的创新文化,以及它们的知识和能力。INV的战略更加以国际市场为导向。Servais和Rasmussen(2000)综合了各种关于BG的主要特征的研究,在对丹麦144家高度出口导向的小型BG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这些企业的确构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种主要类型,不论是本地还是国际市场网络,对这些企业都很重要。从出口渠道来看,这些企业都高度依赖代理商或直销最终用户的方式。创立不久的BG其国际(欧洲)市场导向比老企业更加明显。[2] 关于INV的经营战略,Chetty和Campbell(2004)利用传统的国际化理论和BG理论对16个新西兰企业的国际化经历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BG的经营策略不同于传统的国际化企业,而且它们的国际化增长、动机和能力也不同于传统企业。Moen(2002)研究了BG和非BG出口企业在竞争优势、出口策略、全球导向、环境方面的区别,他根据335家挪威企业和70家法国企业(这些样本企业员工少于250人),并按照出口占销售的比例(全球与本国)和成立年代(新与老)将两组样本企业各分为全球新企业、本地新企业、全球老企业和本地老企业四种,最后分析发现相当多的新建企业都是BG,它们在建立后不久就大量开展国际业务。在国际导向、出口策略、竞争优势和市场条件方面,全球新企业与全球老企业特征相似,而本地新企业和本地老企业相似,比较结果还显示企业出口比例的高低似乎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已经决定。决策者的全球导向和市场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
3.运营特征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INV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方式,特别是其渠道选择和控制。在INV的结构和行为方面,Madsen等(2000)在对丹麦272家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在10~499人之间,其中47家为BG)与其他三类出口商(试验出口、传统出口、国际企业)进行了比较以后,发现BG的结构和行为(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它们选择的进入和营销活动控制方式)在专业化程度、利基导向、首选市场、国外市场进入模式和营销控制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出口商。典型的丹麦BG规模都很小,而且大多不是高科技企业。BG要比一般出口企业年轻,它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出口并进行广泛的国际经营活动,它们的国际化进程不同于传统的渐进模式。BG一般都瞄准规模很小的顾客群,它们的顾客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它们善于利用国外伙伴关系来建立销售和营销网络。[4] 针对INV在营销渠道上的特征,Mika等(2004)专门探讨了INV在国际化方面有效利用渠道和避免渠道风险的方式,以及适合它们的渠道。他们对国际化理论所提出的不同发展路径与相关渠道,以及企业家对渠道选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概述。他们在研究了芬兰和以色列的INV案例以后指出,INV在成立之初没有资源允许它们出错,因此它们必须比一般企业更善于通过有效地整合经销商、关系网络和互联网等资源来降低风险,寻找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合作伙伴是比互联网更重要的渠道。对它们来说,构建自己的资源会导致陷入传统的渐进式增长路径,这样做风险太大。Mika等认为,何时独立经营、营造市场影响力、避免和减少潜在冲突,是INV在国际渠道合作方面必须注意的问题。[5]
三、INV业绩研究
INV是一种日益普遍的新现象,研究者自然非常关心这类企业的业绩表现。INV与一般企业的业绩差别、影响其业绩的因素等问题都是这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按照国际化行为的先后顺序,目前关于INV业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化准备度、国际化时间和国际化程度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1.国际化准备和国际化应对能力对业绩的影响
INV的成功需要它在国际化之前有所准备,并在国际化进程中具备各种应对能力。国际化对企业有较高的要求,国际化准备度与INV的业绩具有正向关系。Knight实证研究了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创业导向、营销战略、运营策略和经营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利用创业导向、营销战略、运营策略及其与业绩关系作为理论支撑,根据268家随机抽取的高度全球化的制造企业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企业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全球化应对措施和国际化准备度与其业绩正相关,一般小企业受到全球化影响时会更关注技术获取,进入外国市场前的充分准备是面对全球化的重要运营管理策略(Knight,2000)。
国际化进程充满不确定因素,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包括战略定位、执行能力。这些能力的变化和调整对INV的业绩产生明显的影响。Mcdougall和Oviatt认为,成功的国际化意味着企业策略的变化。Bloodgood等认为技术竞争优势、聚焦利基的出口战略、IT的大量使用,以及资源条件准备等,都是国际化的必备要素。[6] Knight(1997)等曾提出过一个“客户关注—产品质量、营销能力、差异化战略—国际业绩”的结构化模型,并以丹麦和美国的32个公司案例和292份调查样本,来检验企业取得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对国外顾客的关注和营销能力是提高国际化业绩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和差异化战略也是重要的影响要素,特别对于美国公司更是如此。
2.国际化年限对业绩的影响
现有研究认为,国际化越早的企业其业绩往往就越好。Autio等(2000)发现开始国际化早、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其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他们运用纵向数据论证了企业初始国际化时间对后来国际化增长的影响,建立基于知识和学习的框架并验证了公司初始国际化时间、公司知识集聚、核心技术的可模仿性对日后国际化增长的影响。然后,他们提出假设检验了在企业国际销售增长方面进入年限的学习效应、知识集聚的放大效应和核心技术可模仿性的限制效应。他们的实证检验采用了芬兰59家快速增长的私营电子高科技企业五年的纵向数据。检验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初始国际化年限的中值是四年,样本中20%的企业在第一年就开始了国际化销售,这些企业的国际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开始国际化越早、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其增长速度就越快。[7] Aspelund和Moen(2001)也发现国际化年限不同的企业,其出口业绩明显不同。他们对挪威三种不同出口商(传统出口企业、灵活专业化出口企业和BG)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成立年限不同的中小出口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别。他们采用一个出口业绩评估模型,将213家挪威出口企业根据企业年龄分为三类(传统出口企业、灵活出口企业和BG),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以后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不同年龄企业的出口业绩,结果发现企业的出口行为和业绩在一定程度上由企业年龄决定。
从知识积累角度看,国际化越早,对知识积累越有利,从而对业绩帮助越大。Zahra等(2000)检验了国际扩张对新技术企业学习的影响以及这种学习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他们从知识和学习基础观出发,突出了新企业的国际扩张活动对其技术学习的影响以及国际扩张中的知识整合对技术学习的意义。他们对美国12个高科技行业321家INV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多元化和高控制度进入模式的确提高了企业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企业内部创造的新技术知识对其业绩(ROE和销售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除了能提高新技术企业的学习积极性以外,国际多元化和高控制度进入模式对新企业的业绩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8]
3.国际化程度对业绩的影响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国际化程度对INV的业绩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他们通过度量INV的国际化程度,建立了其与INV业绩关系的估计模型,并得出了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关系的结论。Bloodgood等(1996)检验了美国INV在IPO(首次发行股票)时期的国际化程度与后续业绩的关系。他们发现,企业国际化的早晚与把产品差异化作为竞争优势来源、董事会成员的工作经验、企业IPO时期的规模直接相关;把低成本、产品差异化或者创新作为竞争优势来源,IPO时的规模与IPO两年后的销售额增长率直接相关;IPO时的国际化水平与两年后的收益正相关。他们先考察了垄断优势理论和阶段理论对INV的解释力,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观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初始资源条件(管理层的国际化经验、创新度、公司规模)、IPO时期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后续业绩之间的假设关系。他们抽取了61家由风险资金支持的高发展潜力样本企业,对他们建立的假设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在1991年IPO时成立不到五年,但1993年评估的业绩支持了他们建立的假设关系。[6] 类似地,Mcdougall和Oviatt实证检验了INV的业绩与新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检验国际化程度变化(国际销售比例)与企业策略变化关系的框架,并且总结了这个检验框架对评价INV业绩的意义。他们选取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62家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新企业(36家国内新创企业和26家国际新创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国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即国际销售比例)与两年后的相对市场份额呈正相关,但国际销售比例和后续投资回报率(ROI)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McDougall和Oviatt,1996)。
四、INV理论研究
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显然已经不能解释INV现象,那么,什么理论可用来解释这种新现象呢?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导致INV的原因,并利用知识网络观和组织能力观,以及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解释INV现象。
1.INV成因研究
现有的研究认为,INV的出现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企业本身的资源、网络等因素引起的。Kight和Cavusgil对促成INV或BG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以下方面的因素促进了BG的出现:(1)利基市场;(2)流程技术的发展;(3)通讯技术的发展;(4)中小企业的固有优势(灵活性等);(5)国际化工具的易得性;(6)全球化网络的形成。Wickramasekera和Bamberry(2001)研究了澳大利亚白酒企业中的BG现象,分析了BG的产生原因以及BG对传统国际化阶段论和渐进论提出的挑战。他们对澳大利亚292家中小白酒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BG现象不但出现在高科技领域,而且也存在于澳大利亚的白酒行业;澳大利亚白酒企业的快速国际化得益于其管理经验、国际市场知识和海外联系(网络)和高水平的承诺。[9] Rasmussen等(2001)对BG创始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了BG创始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付诸行动和构建网络这两个相关方面构成了BG创始人的主要行为特征。他们通过对丹麦和澳大利亚BG创始人的访谈来搜集资料,并进行案例研究,希望通过个案分析和案例比较来总结BG创始人的背景和创业过程等方面的共同特点。结果,他们发现,国际化并不是BG创始人的创业战略目标,而是为创建此类公司所必需,因而不是高度国际化,而是其他因素支配着他们的创业决定。而且,构建网络对创立BG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重要。有些BG的创始人在没有任何网络的情况下依靠一个好的点子和经验也成功地创建了高度国际化的企业。[10]
2.知识和网络观
有些研究者发现,传统国际化理论无法解释INV现象。他们试图运用知识和网络观来进行解释。Mcdougall等对照五种国际商务理论对INV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原因分析。这五种理论就是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化阶段理论、寡头反应理论和内部化理论。这些理论都毫无例外地假设企业要在成立很久以后才会进行国际化,因此都无法解释INV的形成过程。Mcdougall等集中研究分析了至少10个国家24个INV案例,认为INV创始人是那些善于培育独特能力(网络、知识等)以及发现和利用跨国创业机会的个人。Autio和Sapienza(2000)运用国际化过程理论(PTI)和新企业国际化理论(NVIT)分析了英国17个行业230家技术密集型新企业,并且对这两种理论解释NVI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个理论应被看作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因为两者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NVIT更适合解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早期国际化模式,而PTI则比较适合解释国际化过程的更高阶段。Autio和Sapienza还强调指出了知识基础观解释技术密集型新企业国际化成长和发展模式的独特作用。
此外,Bell(1995)认为网络观可以较好地解释软件产业常见的非线性行为。他分析了阶段理论与高科技和服务型(计算机软件)小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相关性。他对芬兰、挪威及爱尔兰的一些小型软件企业(少于2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市场选择受到客户忠诚、产业目标和产业合作趋势的影响(传统理论提出的心理和地理距离则不受支持),它们往往通过进入新市场而不是在已有海外市场扩大投资来实现国际化。这一发现并不支持渐进国际化理论,但可以用网络观来解释。Coviello和Munro运用网络观考察了高科技新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通过网络关系来捕捉和利用国外市场机会。他们认为(1995),网络理论为新创企业国际发展模式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BG国际化的影响。他们认为,基于知识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可以解释BG现象。在他们看来,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他们还指出,有时一些不起眼的关系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G更倾向于根据市场需求来实施国际化战略,没有国际关系网络并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BG而言较难改变思维模式。[11] Niron等(2004)分析了以色列知识密集型成熟BG的国际化过程。他们根据国外市场复杂度、国际化增值活动和主要目标市场,建立了一个BG国际化的三维动态过程概念模型,并据此选择了53家符合以下条件的以色列企业作为样本:(1)三年内国际销售收入达到25%;(2)九年内国际销售收入超过75%的企业。最后,他们总结认为知识密集型BG的国际化过程是:先出口到心理距离近的国外市场,然后在这些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开发新市场,最后进行收购和兼并。[12]
3.组织能力观
这种观点的产生背景是交易成本理论和阶段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INV现象。Burgel和Murray[13] 利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高科技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直接出口或通过代理出口)的影响因素。他们将科技型新企业的两种主要国外市场进入决策(直接出口或通过代理出口)假设为公司因素、产品因素、目标国因素的函数,并将三种国际化理论(阶段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能力观)的主要因素引入假设,以英国246家进行国际经营的高技术新企业的398项出口决策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进入决策是在对可得资源和顾客需求支持进行权衡的结果,技术创新和国内市场的渠道经验是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当涉及那些引进的新技术或者面对大市场的产品时,企业倾向于采取通过代理出口的方式,在国内市场已经利用中间商的新企业也是如此。管理者具有国际经验或者产品需要根据客户进行多方面调整的企业会选择直接出口。根据这些结果,他们认为,组织能力观比交易成本和阶段模型理论更能解释高科技企业的进入模式决策。
4.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影响
现有研究认为,外部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产业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等,而内部管理的影响则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和创新管理等。Robert和Senturia(1996)试图从这个视角来总结新兴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模式、趋势和成功要素,构建了一个全球化整合模型,并将两个传统模型(即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和一般国际化过程模型)与一系列其他影响因素组合在一起,然后以美国麻省19个独立软件和计算机外围设备供应商作为样本进行了考察,得出了新兴高技术产业快速全球化模式(没有国际化生产)与传统扩张模型不一致的结论。根据基于Vernon和一般国际化过程模型的整合模型,他们认为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管理国际化过程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取得全球化的成功与高管将内部资源用于开发全球业务的积极性两者关系密切。[14] 另外,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高技术产品和企业的全球化。此外,Oviatt和Mcdougall(1994)构建了解释国际化创业加速的动态理论框架,并把政治、经济、产业条件,以及企业效应和管理团队也引入这个框架,并且认为技术快速变化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新小企业避开国际化的渐进阶段模式,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他们指出,与国外管理知识和经验相比,技术创新、国际规制、国外成长机会、新业务的出现、本国经济的规模和规制程度、产业条件以及企业效应(包括企业规模和战略、管理团队的作用)等在决定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广度和模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15]
五、小结
INV已经大量存在于很多国家的不同产业,我国也存在大量的INV。INV研究不仅对企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而且对政府等公共部门也将产生重要的启示。Bell和McNaughton[16] 就分析了(知识、服务密集型)BG的涌现对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公共政策所构成的挑战,提出了支持这类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他们通过建立小企业国际化折中模型,整合了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各种途径。传统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和行为与(知识/服务密集型或知识型)BG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动机、目标、扩张模式和步骤、分销方法和市场进入模式,以及国际化等方面。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出口促进组织只关注传统企业的需要,往往仅限于支持渐进式国际化过程。INV的大量涌现使这些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帮助INV取得成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学术界应该开展我国INV现象的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是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对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我国也已经把“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INV无疑将在我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的INV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