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论文_艾民

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论文_艾民

乌苏四棵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3019

摘要: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一直都是重要的消费品,经过预测得知,直到2050年,煤炭在消费结构中仍然可占到5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煤炭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的现状,剖析了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当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井下作业,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煤矿的安全现状被国家高度重视,将作业的安全系统不断提升,煤矿的事故发生率也在逐年下降。虽是如此,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要从根源上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进而维护生命安全和国家发展。

一、煤矿安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煤矿开采中,有95%都是地下作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成为施工作业中死亡率最高的一项,在一次作业中,一次性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可高达72%—89%;煤矿作业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中,瓦斯事故就占死亡人数的71%,事故形势严峻、损失极其惨重;煤矿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人数也多,在我国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十分大;煤矿作业中灾害事故频发,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声誉;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问题的集中暴露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性。

在我国煤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众多,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为方面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导致煤层的自然储存条件复杂多变。煤矿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极大,因此在开采之前需要抽放瓦斯;煤层的透气性极低,随着煤层地质条件的复杂、开采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非常容易导致煤岩体裂隙、瓦斯流动场的复杂多变。而原有的安全技术和理论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求,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煤与瓦斯突出,进而导致瓦斯事故。中国的煤矿大都是瓦斯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灾害性事故比例高达48%,发生次数为世界之最,每年可高达数百次,突出规模十分庞大,需要解决的难题日益增多。为了满足我国的能源供应,并不可能停产关闭来避免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只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能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安全技术,以确保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安全性。

长期以来,不论是就国家而言还是就人们而言,煤矿开采是一项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技术投入不高、装备水平差。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产业技术人员不仅缺乏基础的专业知识,而且实际操作技能比较落后,劳动效率极低。而我国煤矿开采中众多人员都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一旦发生危险,很容易导致惨重的损失,

甚至全矿的毁灭。而在先进国家的煤矿开采因为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作业人员少,而且通风流畅、巷道宽敞,因此发生煤矿危险时,易于撤离,造成的伤亡人数很少。据此来看,我国应该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尽量减少煤矿作业人员。

在当前的煤矿作业环境中,从业人员面临的环境十分差,劳动强度也很大,工作时间长,但是工资收入却十分低,进而导致人才的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工资在全国的各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由于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出现了“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短缺,愿意留在煤矿作业的一线人才少之又少”的现象。而对于广大的煤矿职工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煤矿产业却是高危行业,煤炭生产过程中有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应当有高素质人员才能从容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工资低于其他行业、作业环境恶劣、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等情况,煤矿招工很难招收到有文化素养的技术工人,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劳动者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都比较低,因此产生煤矿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煤矿的寿命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在煤矿探测初期,矿井的生产系统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深度的扩大,瓦斯涌出量很多,导致危险增大。原有的矿井生产系统难以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而企业也无法自筹资金来改善当前的生产系统。简言之,由于长期以来安全投放少、装备差等条件,煤矿的抗灾能力极低,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就是大事故。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不断重视和投入,矿井的安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安全设备达不到要求,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和重视,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

二、对煤矿安全应该采取的对策

尽管我国在当前条件下,面临的危险形式十分严峻,在重大事故产生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但是我国仍然具备抗击这些事故的能力。在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扭转煤矿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有以下几点:

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宣传、增加职工的培训工作,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将几次大的瓦斯事故制作成宣传片,分发到各大煤矿作业区,说明事故的原因,分析相关的责任和不足之处,使煤矿施工人员了解其工作范围内的危险源、安全规章,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对负责人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并逐渐落实上岗证制度,提高一线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对灾害预见性和发生事故时的应对处理能力。国家应该对煤矿产业的相关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实施奖学金制度,提高煤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施工环境。

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体系。虽然国家极其重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不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的水平,但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开采条件更复杂,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理论基础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煤矿开采的安全需要。因此,国家应该针对当前的开采条件,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和投入,为建立安全化的矿井生产系统奠定基础。对高危矿井应该加大投入,改造相关设备以改善安全生产的环境,提高生产系统的抗灾能力。

结论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煤为主的格局仍然不会改变。针对我国近几年来煤矿行业事故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充分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调动所有部门的共同参与,以推动我国煤矿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其仔.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5,(14):20-21

[2]赵建国.当前我国煤炭价格走势探析[J].中国煤炭, 2015,31(3):12- 13

[3]王显政.推动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5,(5):25-27

[4]肖保军.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思考[J].煤矿安全, 2015,36(7):52- 55

[5]罗新荣.环境安全与资源的机遇和挑战-煤层甲烷[J].中国矿业, 2014,8(3):20-24

论文作者:艾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论文_艾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