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属焊接雕塑艺术语言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雕塑论文,语言论文,金属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3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3)06-0035-03
金属焊接雕塑是当代最具现代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语言在于注重作品的直接创作过程,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审美内涵,它有力地拓展了雕塑创作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挥金属材料自身的质感特性自由地构思和制作,已成为现代雕塑进行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后,不断出现的现代艺术新的观念、新的材料、新的加工手段和新的工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古以来传统的雕塑表现模式。而具有时代精神的金属焊接作为现代雕塑的艺术语言变得直接、简练和自由。在现代金属焊接雕塑的创作活动中,雕塑家的现代文化感知力和自我表现力的增强,进一步促进创造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的发展和扩充,使艺术语言的词汇更加活跃,出新而多样。
一
我认为金属焊接雕塑的创作注重于艺术与材质的直接对话过程,是雕塑家才智、理念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的释放,使其成为既具金属材料质感魅力,又孕含着个性和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作品,其中材料的质感和焊接过程是构成作品形态的关键要素,对实现其艺术价值和意义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我的金属焊接雕塑“汉字系列”(图见封三)而言,正是自己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的一次创作实践,也是对现代艺术观念存在自我形式的表现,其中蕴含着作品的文化意义。
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不同艺术家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是不同的创作思想充分得以展示保证的前提。在我的雕塑作品中,追求作品的本土文化性是我的创作动机,金属焊接的方法只是一种表现的艺术手段。其中影响我艺术创作的主要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比如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和庄子的“尚大为美”的美学观念,它使艺术造型内部空间更为充实和律动,增强作品的内存力量。其次中国艺术还讲究“形神兼备”,“神”即出于“形”,形就应当随神态需要而进行取舍和变化,其中“传神”是占有主要地位。另外在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中,从自然形态特征出发,可以自由地夸张变形,大胆地概括形体,这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所强调的“以少胜多”,以简洁的造型体现丰富的内容的理论,就是“意取”,有些形体甚至有意识地“违背”自然形体结构进行塑造。[1]
为此,在我的“汉字系列”的创作中,以中国书法的字体为雕塑的演化基础,而与其意完全不同,取字体的造型,突出雕塑所需的三维整体造型,去掉那些多余的笔划,以加强雕塑空间的完整形态,使作品取得稳重、粗犷、和抽象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的艺术形式上,采用实体与空虚部分对比“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将形体概括成简单体块和条状分割,呈现宽与细、凹与凸的穿插造型,形成相互对比、相互错位,富于形态变化的节奏感,颇似中国画“计白当黑”的艺术效果,这一系列作品突出体现了将空间作为雕塑实体一部分,使文字脱离原有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具有一种纯形式的语言,体现了属于中国美学哲理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艺术符号。
二
在探索现代艺术语言过程中,研究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包括西方的哲学、文学和美学理论,如康德、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和萨特的哲学理论和美学思想。他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思想,高扬生命冲动的创造力,推崇能够让人直接体验生命冲动的开放社会,以直觉为认识真实和真理的唯一途径,以及现代艺术对生命的瞬间体验和制作过程的珍惜,对破坏重组物质时空以获取精神真实的兴趣。这些已成为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萨特表达现代人孤独、异化、悖理的情绪感觉,充分体现了现代艺术家对艺术主体独创性的强烈追求。
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在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直接影响下,它与以前传统写实主义的以体量和实体感作为表现形式的基本要素背道而驰,许多现代雕塑的表现方法完全超出了“雕”和“塑”的意义,尤其是现代金属焊接雕塑,只作为三度空间抽象的构成艺术品,不属于关于实体感的艺术,或雕去、或塑上,进而创作造型。而采用各种工业化的手段,直接地打造作品,以透空框架的形态去构画和界定空间,彻底地阐明了现代雕塑作为三度空间艺术的新理念,在于表现钢材在空间中的自由组合,而非多种程序塑造的实体造型。因此,现代金属焊接的雕塑作品是与现代建筑、工业化、机械化的综合渗透方面进行探索,在积极开发新方法和新材料去实现现代雕塑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艺术观念。他们艺术语言的特征类似单纯、厚重的原始文化,他们的表现手段更加直接和简化,最后发展到将机械、动力和光的因素组合引入雕塑的运动形态,创造了最具现代意义的雕塑作品。它反映了20世纪工业、科技观念向艺术的介入,导引出一种崭新的艺术价值规。在我的作品中,吸收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表现方式,根据汉字演化形成创作构思,直接把各种工业钢材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形态,通过现代化机械设备,产生变化多端的抽象造型。充分利用制作加工过程中的偶然性,随机性和过程性,使雕塑创作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发挥,增强金属焊接雕塑的表现力。
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研究和否定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从我个人创作的经历来看,随着时间和观念的变化,其艺术语言也在改变和发展。尤其近几年所创作的金属焊接的系列作品,它们与我以前作品的艺术语言截然不同,其语言更直接、随意和粗犷,也更具个性化。但我始终遵守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这三项创作原则。通过对现代艺术语言的探索和金属焊接雕塑的创作,我试图传达一种在厚重、粗犷的金属质感中隐喻的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碰撞所形成的艺术语言,并希望这种纯粹的个人意识能触及到观者的心智,得到共鸣。
三
当代西方雕塑家在新的艺术观念的引导下,追求各自的文化和艺术个性,并充分利用材料学、结构力学、金工技术和焊接技术的原理,发挥金属焊接雕塑的特有创造力。在他们的作品中,将雕塑的造型要素简化到最低限度。用立方体、几何形、圆柱体的型材和不锈钢材以及现成金属物品构成现代形态的、抽象的雕塑作品,使传统的艺术语言在他们的作品中失去了原有意义,运用工业化制造方法实现了现代雕塑新的艺术理念。
现代雕塑家史密斯是美国第一位创作金属焊接雕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纯朴、粗犷和简练,利用金属材质的特性形成变化多端的雕塑造型,使金属材料、金工技术成为诠释个人艺术观念的语言符号。他创作的《皇家之鸟》、《森林》等作品,采用电焊枪在空间中描画,用多种钢条焊接展开三度空间的构成,同时利用点、线、面的相互交错的穿插,编织成一种活泼的、富有生机的抽象形态,他的许多作品放弃实体,将锻造成形后的钢条构出空间的韵律,显示出强力的运动感。[2]
英国当代杰出雕塑家卡罗,他的金属焊接作品轻松活泼,简洁明快,是位最富独创性的现代金属焊接雕塑家。作品《正午》是他具有个性化艺术语言的代表作。该作品直接采用数块工字钢梁构成,作横置状态并涂上橘黄色的颜色,整件造型似如一张在室外阳光下的躺椅,简练而意味深长。卡罗认为现代雕塑并不一定是一个集中式的纪念物,它可以跨过一个敞开的空间。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力求把雕塑语言概括到最基本的抽象形态,直接利用工业钢材装配成巨大而强力的结构,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融为一体。[3]费罗是法国现代派艺术家,他的金属焊接系列作品更具个性化。其作品摒弃了传统雕塑的创作模式,采用一种更加直接,更抽象化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取得纯粹形式的自由化。费罗的作品都取名《无题》。但在这个“无情无义”的标题下,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他采用直接制作的表现方法,将不锈钢板切割成形态各异的块面,然后随意的、自由的组合,构成各自奇形怪状的造型。在创作中通过挤、敲、扭、切和焊,给作品注入生机,将冷冰冰的不锈钢板转化成孕含生命形态的艺术作品。
从现代金属焊接雕塑的艺术语言来看,它与传统雕塑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艺术与自我表现的主观性以及艺术家以我为主的能动性,以丰富的想象构建材料空间。力求作品造型简化到最基本的抽象形态,以现代工业化的理念构造单纯、简洁的几何造型,反映出一种工业化的非人格化的力量。在艺术形式上,利用电焊枪在空间中作画,以钢材制作空间构成。使传统艺术形式的体积,体量概念消失,转化为丰富、透空的空间和变化多端的深度三维结构。并以手动和机动改变了原有雕塑的“静止状态”,以色彩变化增强金属焊接雕塑的视觉感悟力。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采用直接加工过程实现三度空间的构成关系或以废品集合的方式重新组合新的造型,使金属雕塑的艺术表现方法变得直接了当、纯粹和自由。在制作中利用各种金属材料经过直接的敲打、挤压、扭曲、打磨、切割和焊接,随意地、自由地构建和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形态。彻底改变了传统制作多步骤的有序性,使作品更具自然性。
在现代雕塑发展史上,当代雕塑家所创造的金属焊接作品成功地完成了20世纪具有雕塑艺术革命意义的艺术创造,彻底地脱离艺术具象的传统创作模式和繁琐的制作过程,而走向现代化、抽象化、形式化、自由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尽管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名目繁多,风格各异,但都是通过金属材质和金工技艺使雕塑家的艺术观念成为手中的现实,成为诠释其艺术语言的符号。
收稿日期:200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