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一例——“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等差数列论文,一例论文,教学模式论文,创新意识论文,自主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晋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公式教学应包含三部分:公式的发现、公式的证明和公式的应用.但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两部分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第三部分却弄得“脚踏实地”“反复操练”,这显然与“既要重结论,义要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其实,在数学公式教学中,所谓“重过程”就是要把当初数学家发现和证明数学公式的经历,通过教师创造性的设计,让学生类似的经历数学公式的发现和证明这一再创造的过程;“重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研究数学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创新意识.下面叙述的是按照“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研究课的全过程.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赐教.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被人们称为“数学王子”,因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他是历史上不多见的以“神童”著称的一位数学家.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高斯10岁的时候,有一天,老师为了让班里的孩子们有事干,便出了一道题,即
问题1 求1+2+3+…+100=?
然而老师刚把题写在黑板上一会,小高斯就求出了它的结果,你知道应如何计算吗?
学生1: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于是所求的和是(101×100)/2=5050.
学生2:设s=1+2+3+…+100,
①
则s=100+99+98+…+1,
②
①+②得,2S=101×100,
所以S=(101×100)/2=5050.
(此故事及学生1的算法早已为学生所熟知,这里重提此故事,主要是希望学生由此能提出更一般地问题,发现新的算法,如学生2的算法,已见等差数列前n项和推导方法—倒序相加法的雏形).
问题2 如图1,是一垛钢管,最下面一层放了102根,最上面一层放了3根,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少放一根.这垛钢管共放了多少根钢管?
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3: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易知,这垛钢管共100层,由图1联想到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用类似的方法去想.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图2每层均有3+102根,又知共100层,故共有(3+102)×100根.从而得这垛(图1中)钢管的根数为((3+102)×100)/2=5250.
学生4:我和学生3想的差不多,由图1联想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于是,图1中的钢管数为:((3+102)×100)/2=5250.
(众生羡慕不已,教师也为该生的创造性解法所折服,这个解法出乎意料!但该解法缺乏依据,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未否定)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由问题1及问题2,同学们能想到些什么问题吗?
学生5:由问题1想到能否求:从1一直加到n呢?即
问题3:求1+2+3+…+n=?(n∈N[,+]).
教师:学生5提出了一个较问题1更为一般的问题,谁能说说所谓求1+2+3+…+n=?(n∈N[,+]),是什么意思?即题中的“?”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表达式?
学生6:所谓求1+2+3+…+n=?(n∈N[,+]),就是要想办法消除左式中的“…”号,而将式子中的“?”用n表示出来.(这一环节不容忽视!这样才能弄清题意、弄清解题目标.)
教师:很好!谁能求出其结果?
学生7:仿问题1中学生2的解法,有
因为1+2+3+…+n=?
③
所以n+(n-1)+(n-2)+…+1=?
④
③+④得,(1+n)n=2?,所以?=(n(n+1))/2.
即1+2+3+…+n=(n(n+1))/2.
(※)
教师:上述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较方便的方法,大家给这种方法起个恰当的名称好吗?
(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叫“倒序相加法”.将起名字的任务交给学生,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能加深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准备.)
学生8:问题1和问题2都是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问题,最终都是首项与末项的和乘以项数再除以2,因此,我认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应为:
教师:这只是一个猜想,其正确性有待于证明
三、学生探索,证明猜想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数学归纳法,因此,虽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证明,但也算是一个好思路.)
学生10:要想确定S[,n],首先a[,1]和n是必需的,其次是d或a[,n]之一.即计算S[,n]的表达式中必有a[,1],n,d(或a[,n]).
四、数形结合,继续探索
教师:由上节课我们知道: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也可以写成a[,n]=dn+(a[,1]-d),且知,当d≠0时,它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因此,表示等差数列{a[,n]}的各点(n,a[,n])均在一次函数y=dx+(a[,1]-d)的图象上,是其图象上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的点.比如图3,试问你能借助图象给出公式的几何解释吗?
学生12:将图3画成图4所示的“楼梯状”(实线部分)图形,则等差数列{a[,n]}中的a[,1],a[,2],a[,3],…,a[,n]恰好依次为图4中各个实线小矩形的面积.因此,要求S[,n]=a[,1]+a[,2]+a[,3]+…+a[,n],相当于求图4中这些实线小矩形的面积之和.
受问题2解法的启发,只需再倒置上一个同
[(☆)式一出,下面立即炸了锅,有的自言自语,有的指着黑板相互交流,个别学生大声说不对吧?]
教师:同学们认为上述解法的问题在哪里?
学生14:(☆)式肯定错了,比如取n=2时,由(☆)式得,S[,2]=2a[,1]+(1/2)d,当d≠0时,与S[,2]=a[,1]+a[,2]=2a[,1]+d相矛盾.
教师:很好!用一个特例否定一个结论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15:(很激动的样子)我找到原因了!不应当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应当类比梯形的面积公式,因为上底长为1(个d),而不是0.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问题解决了,师生都松了一口气.但该解法缺乏依据,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仍未否定)
学生16:受问题2的启发,将图5旋转180°所得数阵拼到图5的数阵上得图6,可以看出图6每行有(n-1)个d,又共有n行,所以
五、裂项求和,锦上添花
教师:同学们在小学和初中时,曾经做过以下问题:
所以(n≥2).(以下略).
教师:棒极了!用裂项法求和就是将和式中的每一项都分解成两式之差,其关键是所分解成的两式之差,在求和的过程中能达到消项之目的.
六、课堂小结,观点提炼
教师:我们这节课主要发现和证明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共有两个公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学们能否说一说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用途吗?
学生:这两个公式共涉及a[,1],n,d,a[,n],S[,n]五个量,知道其中的任意3个,则可求另外的2个.
教师:在发现和推导公式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归纳——猜想,倒序相加法,构造法,裂项求和法,类比联想,数形结合,看成能力.
教师:同学们的体会都很深刻,课后同学们要注意落实今天的知识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另外,请进一步研究学生4和学生15的解法,看能否找到其理论依据?若没有理论依据,那么就不能算是数学意义上的正确解法.
七、课后思考
1.一堂课结束了,但学生研究数学的工作仍在继续,大多数学生不仅仿问题1学生1的解法,分n是奇、偶数求出了1+2+3+…+n,有些学生还给出了求1+2+3+…+n的数形结合法、数阵法和裂项法,而且有几位学生将S[,n]变形为
,进而发现:(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d≠0),数对(n,S[,n])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些孤立的点;(2)S[,n]/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d≠0),数对(n,S[,n]/n)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些孤立的点.个别学生甚至提出这样的命题: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原来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所没有出现过的,这是实施“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指导课堂教学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能所在,我们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2.本节课一改过去七八分钟推导公式,然后就是一题接一题的做课堂练习的“快节奏”课堂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公式的探索发现和推导方法的探索上.一是它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本节课推导等差数列求和的思路、方法可迁移到其它数列的求和问题中去,其潜在价值不容忽视;三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和相互启发,促进了每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断扩大.
3.从表面上看本节课学生仅仅获得了公式,但学生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归纳一猜想,而发现了公式,训练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倒序相加法、裂项法、数形结合(包括数阵法)等多种方法在推导公式中的运用,不仅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熏陶都有较大的作用.
4.反思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我们也发现了种种遗憾.如学生4及学生15的解法均缺乏根据,但教师赞赏学生这种善于通过类比联想而发现的创造性解法,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进行否定,而是让学生课下思考,是否妥当?需要研究.又如数形结合方法,裂项法等,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若是能由学生主动提出就更好了.为此急需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不只会做学“答”,还会做学“问”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数学不需要哗众取宠的“新潮”;数学也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对待每一节课,甚至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小到每一个问题.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数学究竟搞的是什么;我们必须注意于数学家所用的工作方式,并围绕它,而不是围绕着数学家工作的结果来组织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使学生感到是在“玩”中学习数学、数学是“玩”出来的(并不是不要刻苦努力),并最终达到“数学好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