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_地理论文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_地理论文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地理论文,我国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08)04-0036-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中学地理教育理念的革新,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化,中学地理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实用化、实践化、智慧化、创新化,这些趋势是对传统地理教育的批判与继承,是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地理教育的实用化趋势

地理学的理论大多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真正建立在地理学科理论之上的具有地理特色的理论,为数很少,导致地理学理论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用价值不高,也影响了中学地理教育的实用性[1]。特别是,传统的地理教育主要是定性地描述讲解理论知识,构建理论体系,忽视其实用性,过多的地理专业术语,过多的地理原理分析,理论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数学概念、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地理科学研究中,电子技术、同位素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朝着系统、准确、客观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分析能力,大大增强了地理科学的应用能力,地理科学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也使中学地理教育与社会生产呈现相结合的趋势,地理教育与现代生产所需的科学技术原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实用化。

我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如,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等都离不开对地理知识的正确应用;关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战争冲突、全球变暖、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发展问题等更是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可见,地理科学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使得中学地理教育实用价值日渐突出,出现了实用化的趋势[2]。中学地理教育的实用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中学地理教育追求的第一目标是教会学生利用地理圈层生存。地理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学生要学会处理地理圈层之间、地理圈层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中学地理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运用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加以解释,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第二,中学地理教育要紧密联系世界、中国、本地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现状、资源赋存状况,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将地理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地协调发展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达到具有理性的地理行为,形成关爱人类和地球环境的行为准则。

二、地理教育的实践化趋势

在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出现实用化的同时,中学地理教育出现了实践化的趋势。初中生已经开始不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社会实践[3]。因此,地理教育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开放程度,构建实践化的地理教学模式,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地理教育功能的转变——面向社会建设,面向环境教育,面向全球意识[4]。我国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室外教学和实践活动较少,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而且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限制了学生探索自然和接触社会的积极性。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应该让他们真正投身到自然界和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去,在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中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所以,中学地理教育的实践化也是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学地理教育的实践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或实际操作中展开活动,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地理生存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造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地理实践学习方式和社会地理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实现课本与现实的结合,学习地理的地点无所不在,学习地理的内容包罗万象。第二,中学地理教育要求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增长才干,逐步提高学生的野外活动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意识用地理视角去观察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有关的地理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或进行实地考察。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地理资源可供开掘,学生学习地理才有兴趣,才能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地理教育的智慧化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使中学地理教育出现智慧化的趋势。传统的中学地理教育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地理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日益更新的当代,方法和能力、态度和观念和知识同等重要。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中学地理教育智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学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总汇,在网络中有用的地理信息和无用的地理信息并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审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的思维会被垃圾信息窒息。更重要的是,要将地理信息转化为真正的地理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地理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地理信息的主人,都能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地理信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学生可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教师授课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组织来自现实生活的大量素材,增加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因素,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的场所,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5]。第二,中学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网络学习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地理网络学习,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与教师探讨问题,形成多方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学生可以用网络收集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关注地理时事,参与到网页制作之中,模拟宏观或微观的地理现象。网络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把生活和生产中的地理现象进行实验模拟,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网络教学的内容、方式、教材等都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地理学习,促进地理教育的发展。第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GIS为中心的“3S”(GIS、RS、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理课程注入了活力,革新了中学地理教育的手段。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增加对“3S”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加速中学地理教育的实用化。

四、地理教育的创新化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学地理教育创新化成为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创新化教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创新化教育,必须理清新的地理知识内涵。新的地理知识内涵区分为:地理事实的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科学理论、地理技巧与地理能力和深埋于社会和人头脑中的地理知识,也包括地理知识的创新和人的智力创造的地理知识产权。这里所说的创新是地理知识在运用层面上的重组,是地理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意,是思维活动在地理价值判断中的升华。可见,新的地理知识观是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素质在内的大统一,包括创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知识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知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科学技术一样都是生产力。地理知识的创新化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新特点。第二,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及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观点和地理学科能力,使地理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科学的地理技巧和地理创造方法,并为他们提供发挥地理创造才能的实践条件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勇气、创造精神和志气,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开拓未开垦的地理蛮荒,为今后的地理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逐步学会地理知识创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进行自主学习是中学地理创新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最具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地理学习中,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动手,获取知识,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地理的主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活动教会学生思考,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和创新的过程。第四,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是中学地理创新化教育所必需的。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学习中强调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个体与个体、与自然及与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要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地理问题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进行交流性学习。在师生互为主人的学习环境中师生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扮演的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地理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员”和“合作者”[6]。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地理态度和方法,以及地理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以便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地理活动。

注释:

[1]范小杉、李传永:《百年反思:论地理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探索》,2004年第6期。

[2]刘春玲、王松梅:《21世纪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与展望》,《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3]张新锋:《初中学生对地理教育看法的调查与分析——以苏州五中为例》,《铁道师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张二勋、张同勋:《21世纪中学地理教育发展分析》,《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5]赵建军:《当前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李功爱:《新世纪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新思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月专论。

标签:;  ;  ;  ;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