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平武汉藏结合部旅游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李天宁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如今,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个性化。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在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背景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拓展产业融合形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因此,产业融合是实现平武产业兴旺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平武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乡村振兴;汉藏结合;产业融合;产业发展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民族地区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也是难点区域。民族地区乡村较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贫困问题突出。但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尤为丰富,为以乡村为载体的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极大的优胜条件。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现状
我国的农旅融合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最初的“农家乐”形式发展成以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为主的模式。目前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较多,如对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农业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关文献中,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和类型界定、发展模式等方面。
(一)农旅融合概念和类型的界定。卢云亭等(1995)著作的《观光旅游》意味着我国旅游产业的研究开始向农业产业方面衍生。张永贵(1998)认为农业旅游狭义上主要指观光农业,广义上指农村旅游、观光农业等类型。陈琳(2006)认为农业旅游衍生出农业观光以及农家特色餐饮住宿等,及促进旅游业发展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王德刚(2013)根据两产业融合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三个层次,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的高度融合。
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义,可以解释为:在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层、企业的决策层以及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以期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的,一系列经营控制活动。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最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投资者最高利益的基础上,能够创新出更多新型的、价值的内容。其具体实施体现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以及不同地方的政策规定,在使企业的财产和资源更加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企业长期发展中的经济效益提升。
平武是“大九寨”精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位于平武北部的白马藏寨,是顺延着进入九寨沟、黄龙的公路呈直线型分布的藏寨。白马藏寨是进入九寨的必经之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具旅游开发优势。
三、平武基本概况
(一)农家乐模式。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乡村旅游专项基金用来支持建设乡村农家乐以及发展精品民宿,以此达到农家乐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越来越紧密.在学生学习高中生物学科中涉及的许多知识都是要利用其他学科来解释的.如:学习叶绿体知识点的时候,可能就会涉及到要用学习化学的方法去解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学习到分泌蛋白知识点的时候,可能就要涉及到用物理的方法去实现蛋白分泌的过程.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哲学讲述教学原理的知识点也是相对比较多的.在解决高中生物教学的同时还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不禁可以帮助同学们对知识进行快读有效的掌握,还可以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1)如何用面积为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摆出一个宽为3厘米,长为5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二)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郭焕成(2008)等将农旅融合分为七种模式,分别是:回归自然旅游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四、融合现状及问题
(二)旅游商品模式。旅游商品模式即对平武的生态农产品以及传统手工艺品进行深加工,使其变成价值更高的旅游产品。利用平武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农产品销售,以此延伸产业链,使农民增收。
平武地处四川省西北部,绵阳市的北部,东部紧邻青川县,南部紧靠北川,西部被松潘县半包围,北部接壤甘肃省,典型的汉藏结合部。平武是四川省非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占比最高的县,有汉族、羌族、白马藏族等20多个民族,其中独特而神秘的白马文化以及白马藏寨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产业融合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平武以历史、人文、民俗文化为基础,结合生态农业拓展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该地区农旅产业融合模式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农家乐模式、旅游商品模式及联营模式。
(三)联营模式。联营模式即成立水晶茶马古道旅游合作社,按照游玩在藏寨、吃住在水晶的模式发展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饮,以此留住游客。合作社内的社员共同经营、组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四)问题。目前平武在农旅融合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要问题是农旅融合形式过于单一。融合模式还是集中于乡村旅游模式。其次是农旅融合特色不足。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观光旅游,对于平武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再者是农旅融合具有局限性。平武虽在地理位置上有天然优势,也因为紧邻九寨沟等四川省内精品旅游区,不利于平武自身的旅游品牌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
如今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在此背景下乡村要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之重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便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延延伸产业链,提升发展力。从目前情况看,平武应不断促进当地产业融合,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融合模式发展,应利用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深化农旅融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另外,还要加大对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宣传工作,使农民可以更加了解灌区建设,增加农民对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保障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种融资模式并行。
参考文献 :
[1]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罗明义.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5]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3):12-19
作者简介: 李天宁(1991-),女,回族,宁夏中卫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 2019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硕士一般项目;项目编号: CX2019SP248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汉藏结合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