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理论论文,全民健身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应该是以现代“预防医学”为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技术。这个方法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就是以“流行病学”为代表的基础理论。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预防医学;整体医学;健康流行学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它的工作中心严格有别于“竞技运动”的工作中心。“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两个方面。正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不同,两者间的基础理论也才完全不同。竞技运动的基础理论是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为代表的学科知识体系,它的目标服务于如何认识并解决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极大提高的问题;而“全民健身计划”则与此不同,它的对象不是高级运动员,而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及其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健康”为标志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理论,必然不同于以“成绩提高”为标志的“竞技运动”的基础理论。
1 “预防医学”及“流行病学”梗概
既然“全民健身计划”的中心是全民族的身体健康,那么,与民族健康有关的卫生学的基础理论便必然与这一计划的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
医学是人类对付疾病、维护健康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的总称。一般来说,现代医学由三大部分所组成,即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我们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打交道的机会要少一些,但又比基础医学多一些。应该指出的是,在整个医学的总体结构中,预防医学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人类的疾病结构、卫生条件、死因变化、营养基础、保健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有直接的关系。由于预防医学的比例不断的扩大、作用的加强和队伍的充实,体育在其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大。可以说,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体育在发达国家中的日显突出,就是因为预防医学对它的积极利用。
医学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人类的医学对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往的医学主要是应付时常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传统的医学对象就是“疾病”。以往的疾病主要是因传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疾病”,正因为这样,“流行病学”在人们的概念中至今还是对付诸如霍乱、疟疾、肺结核、肝炎等可怕疾病的专门医学技术与方法。然而,这一概念是不完全正确的。今天的流行病学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染性流行病学”了,而是在传染病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方法。这些新内容和新方法就是为了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逐步蔓延和扩大而引进、扩充和发展的。非传染性疾病,大多数是一些病因不明的疾病,它的发生与人类的寿命延长、营养提高、环境恶化、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紧张、社会关系复杂等情况有关。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又将之称为“文明疾病”或“社会性疾病”。越是在发达的国家,这种现象就越是格外地明显, 比例也越是大。 日本,1950年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为36%,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为64%;到1974年传染性疾病下降为6%,而非传染性疾病上升为94%。我国,1950 年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为74%,非传染性疾病为26%;到1983年,传染性疾病下降为23%,而非传染性疾病上升为77%。由此可见,预防、控制和消灭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医学的最主要任务。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背景情况下,医学和体育越来越走在了一起。
2 中国的健康背景与预防医学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基础较薄,科学和文化相对落后。但它却拥有着另一种特殊的状况,即最多的人口中却有着较高的人均期望寿命,基础较薄的国家中却有着比较合理有效的卫生制度,落后的科学、文化中却产生着世界上某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同样,在医学和卫生预防方面也是非常的不平衡。
中国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比例的情况。这说明我国人民的病因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医学预防的成功、药物制造的有效和必要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80年代中期,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十大疾病构成比例顺位,城市是1.心脏疾病;2.脑血管病;3.恶性肿瘤;4.呼吸系病;5.消化系病;6.外伤疾病;7.肺结核病;8.中毒;9.泌尿系病;10.传染疾病。农村是1.心脏疾病;2.脑血管病;3.恶性肿瘤;4.呼吸系病;5.消化系病;6.中毒;7.肺结核病;8.外伤;9.传染疾病;10.新生儿病。
一个不发达国家却在卫生和保健方面取得了接近发达国家的成就,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发展中国家的某种奇迹。更重要的是,在死因方面(即导致死亡的原因)甚至出现了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美国几乎一致的情况。如中国80年代与美国70年代的死因构成情况,中国生活方式占44%;生理因素占27%;环境因素占18%;卫生制度占11%。美国生活方式占50%;环境因素占21%;生理因素占19%;卫生制度占10%。
中国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水平上出现了与发达国家非常接近的健康与疾病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采取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保健预防措施。事实上,中国的卫生部门和保健系统早已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的措施,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开始了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进步中的健康问题还将日趋突出。劳动力人口老龄化、脑力劳动比例扩大化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进一步蔓延,都将给中国人的保健工作提出极高的要求,都会对预防措施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
3 “整体医学”与“三级预防”
由于现代医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象”变化,从而不得不迫使人类的医学研究在理论上产生新的革命。这场革命就是由原来的只重视“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发展。在这个新的医学模式中,疾病不再是唯一的医学对象,健康与疾病共同成为医学的对象,并越来越以健康为主要方面。与之相应,预防措施也在发生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全盘变革。这种变革就是由原来较为单一的没有太大差异的预防,开始向有差别并作严格分工的预防发展。于是,“三级预防”的概念终于提出并得到响应和实施。
50年代初,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美国的Hilleloe和Larimore提出了预防的二级结构的思想。60年代,由于医学发展的极端迅速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哈佛大学的Kaplan又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疾病者进行积极防治和治疗,阻止病情恶化,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三级预防,是指对病人尤其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减少后遗症,千方百计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
从三个预防的结构看,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一种。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和不正确。
4 体育运动属于“一级预防”
既然现代医学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结构性的革命,既然体育与医学的关系越来越大,那么,我们就应该关心并解答体育与医学尤其是体育与预防医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又一次要涉及到对体育的本质或功能的基本理解。我们认为,体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文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益处,正是为了获得这种益处,人类才集以社会的生活形式并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但正是这样,文明又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和弊端,它严重地压制了人类的自由天性,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亿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生物机制,从而使人类发生了极大的不适应状况。人类的当代疾病就是由此而引起的。比如精神的过度紧张、脑力劳动的强大、体力活动的日趋减少、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等等,都是引起当代疾病的罪魁祸首。体育运动是唯一的一种与这种生活格局相对抗的文化方式。人类只有在体育的方式中,才能再一次地恢复原来的“动物天性”,才能获得新的“自由自在”,才能最有效的抵抗各种“异化”,才能消除文明力量对自己的“离心背叛”。体育的积极意义和重要的保健作用几乎都是在这个“反抗文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只不过我们以往的体育研究没有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予以必要的阐述而已。
“文明”总是一种“双刃剑”的角色。它既能杀死别人,又能杀死自己。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又给我们带来严重的人生烦恼。今天的非传染性疾病就是文明负效应的产物。没有经历文明洗礼的国家或民族固然是一种悲剧,但也恰恰从中躲避了文明的污染。比如,流行病学家的调查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在原始环境的非洲某人种以及新几内亚的高原居民,到老年血压也不高,年轻人和老人之间没有差别。但当这些人参军,生活环境发生改善之后,血压也就升高。看来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精神刺激增大,饮食也发生质的变化,这对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而体育能较好地消除人们的高血压等现代疾病,不正是由于体育可以有效地使生活方式严重改变的人们,可以在快快活活的运动中回归到了未入文明之前的那种原始状态?通过体育,人们可以在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的质量;可以在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心理学上克服紧张、焦躁和不安;可以在社会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哲学上做到真正的“返朴归真”,克服“异化”。……这就是体育的一级预防的意义和价值。
这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是重要的“一级预防”。体育被现代医学一步步地包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就是因为现代医学离不开体育的这种一级预防。
5 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为什么一定说“流行病学”应该是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工作中的基础理论?这与这一学科的工作原理有直接的关系。
医学中只有“流行病学”是专门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和预防对象的。在医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临床医学是以患者个体为研究对象的,而基础医学又是以患者的病理而且是细胞水平上的病理进行研究的,他们都与人群没有关系。只有流行病学是专门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何病”在“何人群”中发生,如何发生,如何分布的。任何一种疾病只有在流行病的研究下,才能找到病因的起源,最后才能确定引起疾病的因果关系,才能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背景性资料分析和原则上的预防措施或治疗对策等。
过去预防传染性疾病时,流行病是这样工作的,现在在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中也是这样工作的。只是当代流行病学比以往的研究工作要复杂得多。过去只研究“病毒”、“细菌”等传染疾病的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而今却除此之外还要对外伤事故、自杀倾向、交通事故、心理障碍、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予以监视和监测。
总之,流行病学是以人群中的疾病分布为“研究分子”,而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分母”,确立了这种明确的分子(疾病)和分母(人群),流行病的研究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任务。 用一种医学公式表示就是D/D+H。在这个公式中,分子D 代表所要在人群中捕获的疾病(即disease的缩写),分母中的D+H就是人群中的有病的人和健康的人,其中, H是“健康(health)的缩写。
体育运动的服务对象基本是人群,而不是个体。尤其是作为政府和专门机构的“全民健身计划”更是如此。因此,巡查人群中有什么样的疾病情况,有多少健康的人,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原因和背景,这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训练和理论的指导,“全民健身计划”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最起码难以做到“有的放矢”。这也是为什么本文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建设的理由所在。
6 “全民健身计划”与“健康流行学”
应该看到,体育尽管与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医学的对象和医学的目的毕竟是以人类的疾病和疾病的康复为主,而体育则不是这样,它是以人类的健康和如何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为根本归宿。正是这种不同,才又决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在借鉴医学的预防措施和理论方法的同时,还应该有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应该在体育保健活动中真正创造出“健康流行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与医学的流行病学紧密配合,共同促进人类和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
既然“全民健身计划”的对象和实施目标是全中国人民的健康,那么,探索民族或特殊人口中的健康构成和健康原因,便必然是第一位的实践问题。为此,从体育的角度发展出医学界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完成的“健康流行学”,便是一件极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事情。
按照日本流行病学家重松逸造的意见来说:“健康流行学”就是寻找健康原因的一门学问,它在方法上与传统的“流行病学”完全一样。只是前者以健康为研究对象,而后者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实施起来要比流行病学更为困难一些而已。困难之处在于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不好确立。而我国流行病学专家则更进一步指出:“健康与疾病一样,也有传播、蔓延和流行的表现,也有人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这些状态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正是根据这些客观规律来增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延长平均寿命的”。
“健康流行学”的原理是这样的:构成人群的基本成员的健康程度是不同的,既有健康水平差的人,也有健康水准高的人,还有既不健康又不生病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充分发挥体育的保健作用,就必须了解人群中的健康分布和形成这种健康状况的原因。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前提,才能有效地解决以后一系列的诸如体育处方、保健措施、运动量安排等具体而严格的问题。有了这种基本的理论,我们就可以用下列公式表述“健康流行学”的思路:H/H+D。
“健康流行学”是体育运动尤其是服务于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学科的建立对于医学上的“流行病学”是一种巨大的补充。有了这样的补充和发展,医学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便都会有新的溶合,使治疗疾病和提高健康的工作,都能更好按照自己的原理和方法得以顺利完成。到这时,“流行病学”和“健康流行学”又会有一种新的组合和渗透。用公式表示就是:(D/H+D)+(H /H+D)=1
既然“全民健身计划”的工作中心在于社会的健康和民族的体质,那么,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的基本要素。“健康”的概念非常难以界定。以往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将之作了如下发展:“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每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达到安宁的状态”。而后美国的R ·杜博(R·Dubos)又提出一种更新的健康定义:“人们最切望的健康未必是身体的活力和洋溢着健康感的状态,也不是长寿,而是指一种最适于达到各人给自己所订的目标的状态”。由这三个“健康”的定义演变来看,不难发现,每一个新定义都总是更加强调人类“健康”中的“心理”和“社会”的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作用,就不能将体育过分地理解成一种范围狭小的“生物学体育”或专门治病的体育。体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
在“流行病学”的理论指导下,如何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开出科学而有效的“运动处方”呢?或者说,在安排一种重要的健康计划时,应该考虑哪些健康指标呢?一般认为,据目前的“健康流行学”的研究,如下指标是非常重要:(1)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没有疾病;(2)长寿;(3)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有充沛的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4)良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功能;(5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极好的适应能力。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考虑特殊人群中的健康原因或健康要素中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收稿日期:199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