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护理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与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5),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服务;运动功能;重症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头颅受到暴力所致的损伤,而重症颅脑损伤所受暴力较为严重,其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损伤早期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是改善患者的预后的关键[1]。肢体偏瘫是重症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偏瘫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服务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以SPSS19.0软件产生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4例,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42.3±6.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8分,平均(6.0±0.8)分。观察组中男28例,女26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43.0±6.0)岁,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8分,平均(6.0±0.7)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叮嘱患者清淡饮食,按时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内容如下:
(1)中药热敷护理:将川乌、草乌、川芎、威灵仙、伸筋草、续断、没药等具有活血化瘀、补气调经作用的中草药装入大小合适的布袋中,在混合黄酒和醋的液体中浸泡24h后,放入锅中蒸1min,热敷于患肢的颈部和腰部,1次/d。
(2)情志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语言疏导疏泻患者的情绪,情绪起伏较大者采用情志相胜法保持患者的情绪平和,如让情绪大悲者观看喜剧类节目,情绪激动者倾听抒情的音乐。
(3)饮食调节:根据患者的症型采用辨证饮食,热症体质者宜食用绿豆汤、莲子百合汤、芹菜粥等清热食物,有痰者宜食用冬瓜陈皮汤、萝卜羹等理气化痰食物,湿气重者可食用红豆薏仁粥、冬瓜虾仁汤等除湿、补气食物,体虚者可食用枸杞乳鸽汤、山药粥等补气补血食物。总体饮食原则坚持清淡、易消化。
(4)穴位按摩与功能锻炼护理:在伤后早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侧头部的印堂、下关、颊车穴位,上肢的肩髃、肩髎、极泉、曲池、合谷、内关、手三里穴位,下肢的环跳、风市、伏兔、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穴位按摩,每穴按压1min,1次/d,并指导患者练习关节的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2-30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一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变化。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以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该量表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为肢体功能障碍越小。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工具为统计学软件,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比较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提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凶险、病程变化快、病残死率较高,多数患者在伤后虽经积极的手术治疗,降低了死亡风险,但仍无法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偏瘫是重症颅脑损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2]。以往临床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的偏瘫患者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采取康复护理,虽一定程度可缓解肢体功能障碍,但是其效果较为缓慢,随着中医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康复技术的护理模式逐渐在临床应用,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两组在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提高,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可更好的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中医综合护理服务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理论为基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护的康复护理服务[3],将该护理模式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通过中药外敷达到通经活络、补血活血的目的,以情志护理使五脏之气得以调和,达到平和情志、舒缓情绪的目的,以饮食调节促进机体的恢复,以穴位按摩和功能锻炼促进经络气血的通畅,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由此可知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对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相较于常规护理有更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将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对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李淑君,孙翠.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815-819.
[2]谢强,王飞,张慧. 中西医综合措施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5(8):1991-1993.
[3]张中兰. 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9):1486-1487.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肢体论文; 重症论文; 术后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