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感悟论文_杨咏梅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感悟论文_杨咏梅

(遂宁市安居第一高级中学 遂宁 629000)

【关键词】:朗读语段 开放潜能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

正文:群文阅读是指把一组文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阅读,寻找其异同。它一改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在相应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下,在精读引领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课内外材料的整合、比较和延伸,因而对学生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拓展都大有好处。 我根据初中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了一节群文整合课,包括课内文章《蜡烛》和《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课外的有田间的街头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教学片断一:生:我认为《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主题是“世界再也不能有战争和屠杀了”,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这是作者发自心底的呼喊,她不希望世界上的人民再遭受战争之苦。师:从古至今,从亚洲、欧洲到非洲、拉美,凡是血雨腥风的年代,凡是战火燃烧的地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是谁?脆弱的生命像草芥蝼蚁一般的又是谁?作者究竟在替谁呼喊?生: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生:对呀!大家齐读一下!(学生读,但语气平淡,教师范读。)师:请大家连读三遍,要能够震撼自己的心灵,要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呼声,让更多的人和我们站到一起,捍卫和平!(振臂高呼。)(学生再读,当即有风云突变之势。)师:作者直接把写作意图告诉了我们,不拐弯抹角,没有任何修饰。你还能在文中找出类似的部分吗?生:老师,我觉得文章结尾怪怪的,我们写作文一般要在结尾总结一下或呼应开头。生:就是,就是!师:你们是觉得这样的结尾不好了?生:也不是不好,就是太一般了,应该有几句豪言壮语什么的。师:你可真是个有心人!大家怎么看?(学生良久无语。)

师:中国画有一种技法叫白描,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鲁迅也说过“悲剧是把美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只字片言记载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最后一息的最最普通的心愿,他们的生命即将陨灭,他们的命运在一天之中就要被粗暴地改写,这最简练的笔墨所表达的心愿,哪怕连语句都不通,难道不足以展现一个惊心动魄的事实吗?老师每次读到这里,内心都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我认为在这里一切口号和修饰都是多余的!请大家小声朗读这一封封简短的信笺,只需要读――写给亲人的诀别信,要小声一点。

教学片断二:师:从大家的发言中可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讴歌一位母亲,她坚强、慈爱、有正义感。谁不希望有这样一位母亲呢?生:老师,这位老妇人到底是谁的母亲呢?(一向顽皮、成绩较差的一名男生提问。)师:是啊,到底是谁的母亲?哪位同学帮他回答?生:当然是南斯拉夫某位男子或女子的母亲。生:这位老人或许没有孩子。生:她把自己看成了那位红军战士的母亲。师:有道理。还可以看成谁的母亲呢?生:所有反抗纳粹侵略者的英勇的战士们的母亲。师:对呀!一位连照料自己都有困难的老太太,在命悬一线的战场,要冒死去掩埋一具别国战士的尸体,换成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能做得到吗?(学生摇头。)师:所以说,这为老妇人可不可以被看成所有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的母亲?以她的悲悯情怀,堪比人类之母似乎也不为过吧?也正因如此,作者西蒙诺夫有意描写了四处炮弹的落点。哪位同学找出来读一下?(一学生读。)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德国鬼子很笨吗?还是他们发慈悲了?生:德国炮兵大概没有发现这位老妇人吧,因为前面写道他们被苏联红军进攻的消息吓坏了,就胡乱放了几炮。师:嗯,有点道理。生:我觉得敌人发现了育乞西老人,他们的作战能力也不至于那么差,是不是这位老人奋不顾身地、艰难地埋葬苏联红军战士的举动真的使敌人有了良心发现?生:我看是因为这样一位身老体弱的老妇人完全没有作战能力。生:老师,作者反复这样写是否与写作意图有关?师:那你怎么想,继续说下去!生:我认为作者是在告诉读者: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全班鼓掌。教师追问:那么蜡烛又象征着什么呢?)生:爱与和平,还有正义。(全班再次鼓掌。)课堂生成的实质是通过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基础之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开放程度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越彻底,这种建构过程的回报也就越丰厚。

教学片断三:师:那去打仗的目的究竟只是杀敌吗?老师这里写了一首小诗,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生:《假如我们必须去打仗》,假如我们必须去打仗/羸弱的双肩/也要扛起钢枪/流尽最后一滴血/正义刻在心上/刀尖上行走/拥抱和平的曙光。师:老师修改:拿起武器,捍卫和平,大家同意吗?教师的示范引领也会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所启迪。

教学片断四:(学生小组探究,教师进组析疑、听学生表达、收集信息。)师:同学们,辛德勒和育乞西老人同样的仁慈、博爱,所不同的是辛德勒是佩戴着纳粹标识的德国人,理应效忠自己的元首,也足可以继续他的搪瓷生意或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可他既不吝财,也不惜命,宁可自己一无所有,也要尽可能多地拯救犹太人,最终使得这个种族没有从地球上消失。正如有些同学谈到的,这部影片所颂扬的正是一种超越了种族与国界的人性光辉!

课后反思:本节课从设计意图上指向明确――训练提炼主题的技能,培养向往和平、反对战争、仁慈博爱的世界观。授课过程中,技能训练环节做得不够彻底。学生能在整合四则材料主题的基础上,领会正义、和平、博爱的深刻内涵。

论文作者:杨咏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感悟论文_杨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