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工业品论文

我国工业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工业品论文

中国工业品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品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与问题

经过几十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中国工业经济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市场态势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早在90年代初,中国工业消费品就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的苗头。近年来大多数工业生产资料也开始供应过剩,建国以来一直呈现“瓶颈”状态的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相继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局面,致使企业产销率下降,库存商品和工业生产设备闲置率上升。在纺织、轻工、家电、钢铁、汽车、房地产等支柱产业中,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乡镇级以上工业企业库存商品价值13276亿元,再加上商业库存, 总价值达3万亿元以上。此外,中国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 统计表明,到1995年底,我国棉纺锭4190万锭,利用率为77%;炼钢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690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只有56.2%; 汽车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28万辆,利用率只有44.3 %; 电冰箱的生产能力超过1821万台,利用率为50.4%;空调器生产能力203万台,利用率只有33.5%。最近据有关部门对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调查反映, 实际利用率在60%以下的有28种,占35%。

中国工业品出现买方市场,是一种“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改革滞后、生产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根子在于重复建设造成的结构性矛盾。多年以来,我国对于工业投入采取了高积累、粗放经营政策。这种以单纯扩大生产能力为特征的盲目投资直接导致了供给扭曲、工业品不适销对路。此外,中国工业生产布局不合理,区域性工业结构严重趋同。各地为发展经济大搞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使无效供给不断增加。一些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业品不能得到及时淘汰;一些早已供求均衡或接近均衡的产品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工业品大量积压并出现过剩。另外,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了解或掌握不清,对市场变化还很不适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也是形成买方市场的原因。今天的市场需求与以往相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少企业不是采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销定产”,而是继续沿袭过去“以产定销”做法。它们仍按照过去的套路来组织生产、开展经营,按过去的模式来开发产品,进而导致工业品长期供过于求。

有效需求不足也是造成近年来工业品买方市场形成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破产企业增加,下岗职工大量出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减慢,即期消费需求的实现受到抑制。同时,投资需求受到了市场容量的约束,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大幅回落,需求增长已大大落后于工业品供给的增长速度,致使工业品积压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买方市场成为必然。

现行的消费环境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抑制和削弱了市场需求。在农村市场中尤其明显。比如,一些农村不顾中央三令五申,乱收费、不合理摊派现象比较突出,减少了农民收入。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农民将收入进行储蓄或把资金用于修建房屋,而不是用于及时消费。农村的消费成本过高,也限制了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比如,电价一提再提,使农民不堪重负,一些地区农民宁愿点煤油灯而不愿使用电灯,更甭提使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此外,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商品流通相关服务体系消费环境等都比较差,一些农村电力供应不足,不少地区还经常拉闸限电,不利于工业品向农村的推广、也不利于削弱城市工业品过剩的压力,这无疑对工业品买方市场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对策

1.调整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倒逼着企业主动地对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尽快进行调整。为保证我国经济增长、保证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只有不断调节工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才能解决工业品供求失衡的问题,促使工业品供求总量与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均衡。我们要以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为切入点,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换代,国家要优先在机械电子、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和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中,选择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成本、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光明的产品进行重点调整,使之带动产品结构合理化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要以技术创新为制高点,促进工业结构、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技术改造、投融资体制改造,多快好省地缩短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时间;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运用,使技术改造真正地用于提高产品档次、降低成本上。

2.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经济增长。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先导”特征的产业。在“九五”计划期间,“三金”工程、信息网、家用多媒体电脑的实施和普及,对电子信息产品有巨大的需求。据预测,到2000年,中国电子产品总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到2010年,将超过6万亿元。此外,中国目前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50%~60%。所以,我们要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的投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突出重点、积极扶植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改变电子行业分散发展的格局,使之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住房改革,加快城镇民用住房建设。住宅业的培育可带动钢铁、水泥、机械等50多个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使原材料工业走出谷底、加快启动。我们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把搞活住宅产业作为稳定和带动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培育发展住房市场,使其成为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目前来看,主要是要拿出配套的改革措施,鼓励居民购买住宅。为此,要尽快加大改革步伐,变福利分房为货币化有偿分房;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租金,扩大开展消费信贷、鼓励个人开展购房贷款业务;此外,还要进一步降低房价,控制住宅开发利润,努力促进住房流通。

3.适应需求变动,切实增加有效供给。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变化很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已从基础的吃、穿、用类转向以居住条件改善、通讯和交通便利为主要内容的住、行类消费,对社会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善产销衔接,适应消费结构变化,调整供给结构。目前要继续做好工业品限产压库促销工作,尽快解决过剩工业品的货币回笼问题。努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努力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我认为,目前工商企业要根据城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提出的高要求,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名优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发展特色化经营,制定消费引导策略,将工业品的经营重点转为面向广大工薪阶层,大力促进城市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可考虑有步骤地推进个人分期付款、担保贷款、租赁等消费信贷政策业务,为扩大轿车、家用多媒体电脑等高价值工业品消费开路。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把原来属于国家体育事业范畴如体育、教育等逐步推向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服务业,从多方面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4.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中国经济今后要保持8%的高经济增长率,在出口需求减少、国内消费需求暂无热点的情况下,适当扩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投资需求,将成为现阶段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事实证明,基础设施投资的60%会转化成为实物形态的生产性消费,40%最终转化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消费基金。这无疑会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有利于启动市场,刺激企业扩大再生产,达到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于政府支出的扩大,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主要是通过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大力开展公共物品投资来启动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历史上早有成功的先例。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及60、70年代不少新兴工业化国家运用公共工程投资政策,在启动市场、复兴经济等方面成效比较明显,它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鉴于我国基础建设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政府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加就业机会,尽量扩大内需。而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大中城市,可考虑实施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等公共开支计划,实现需求扩张、带动市场投资、振兴经济。在农村加强基础公共物品建设主要是通过兴修水利等来适当地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必将加速和扩大投资需求,带动对工业品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5.积极开发农村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我国有9亿农民, 占全国12亿人口的72%;农村社会消费和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43%;目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80年代中期的城镇居民大体相当,但农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却大大低于8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巨大的市场的潜力尚待开发。随着中国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对目前城镇基本饱和的工业品需求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随着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对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工业消费品和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农业车等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一方面生产企业要重视农业机械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合理确定价格,加强售后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功能简单、价格便宜、结实耐用的工业消费品,尤其是家电产品。

6.切实改善消费环境。鉴于农村消费环境差,压抑和影响了消费的实现。今后要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可以考虑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商业网点。还要鼓励和发展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激励工商企业开展“工业品下乡”等活动,不断满足农民要求。切实加快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通过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花功夫清理农村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减轻农民负担;此外,按照“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原则,从多方面筹集资金解决供电、交通、电视差转、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积极解决耐用消费品以及农机具售后维修等配套工作,为农民购买和使用工业品提供良好的条件。

标签:;  ;  ;  ;  ;  ;  ;  ;  

我国工业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工业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