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进程论文,体制创新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2]03-0013-04
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 ”)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 阶段。”这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处历史阶段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应当 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要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一个特定的视角, 即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研究新世纪我国政治体制创新的问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政治体制创新
(一)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小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 概念。从历史渊源来说,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由孔门后学所 著的《礼记·礼运》中得到了系统阐述。到了近代,康有为用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古代儒 家小康社会思想进行有积极意义的改造,宣传他的社会变革思想。康有为在《大同书》 中说:“据乱之后,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后,进以大同。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 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新 发展。与历史上的小康思想相比,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社会主义的时代 内涵,他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
根据邓小平的论述,从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说,小康社会的起点是我国年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小康社会的上限是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 美元,人均四千美元,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进入小康社会,我国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 平,从总量上说居于世界前列;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 就是较强的国家。这个阶段大约需要30至50年时间。在小康社会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将逐步完善并 定型。这个阶段的结束,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就将进入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即“中等 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上述思想,并根据我国 进入21世纪后的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那么,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这是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创新”课题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1.小康社会的内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小康社会”则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具有一系列“新质”的特定发展阶段。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比 较高级的阶段。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根据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可以把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 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 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得到充 分发挥;(4)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 分权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5)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 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3.各项制度的定型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将逐步完善 并定型。这个阶段的结束,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即中等 发达的或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阶段。
4.小康社会历史进程自身的阶段性。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可 大致分为三个小的阶段,也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在21世纪的新的“三步走”,即: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 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也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 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根据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去努力 探寻适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即建立起基本功能科学设定、权力结构合理 构建、运行机制有效运转的具体政治模式。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政治体制创新
自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后,日益引起了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20世纪9 0年代以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形成的专著主要有:《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邹农俭等 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中国小康社会论》(殷理田等著,人民出版社, 1996年)、《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吕书正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等。 应当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是富有启迪意义的 。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小康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康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方 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到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而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提出“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 重要论断时,显然是同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相联系的 ,是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密切相关、与“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为出发点 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 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论述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不仅 有必要继续研究小康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问题,而且更有必要研究小康社会的政治发 展问题。
那么,在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体制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 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 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必须积极 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而制度创新则是这“三大创新”的关键;在 “制度创新”中,政治体制的创新又是制度创新的关键。这是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 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而“不 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 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0页。);同时,在我国目前 已经加入了WTO的今天,在加速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的创新又成为能否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制度创新的体制目标,应当是逐步建立起能够促 进生产力较快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和现代科技文化体制;其效 率目标,应当是使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逐步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公平 目标,应当是使制度规范的变革具有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幸福、体现人的平等和促 进人的发展的价值功能。而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关键,是通过政治体制的创新,建立起现 代民主政治体制,从而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文化体制的建设。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
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温饱走向小康 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温饱社会的政府管理;二是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 小康社会的政府管理;三是中等发达社会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中等发达社会的政府管 理。
根据中国现代化发展不同阶段的情况,应当采取不同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阶段,我国政府管理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应当根据管理环境的变化相 应转变政府职能并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 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政府履行公 共职能提供公共财政保障。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府管理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随着人们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人 们将进一步追求发展、享受和接受服务等各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 务紧密相关。例如,政府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更宽松的发展政策和“软”环 境;人们需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应转到为社会创造平等的创业环境、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上来 。
其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微观经济中市场主体的活力将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必然要求政府减少直接的 行政干预,减少经济管理,减少前置式审批。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职能将由提供具体 的行政指导向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转变。
其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一方面,随着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政府的职能 和管理方式必须与WTO的基本规则相吻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人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将会逐步增强,由 此,人民群众对政府必须“依法”、“透明”、“合理”、“高效”地履行政府职能的 要求将会愈来愈强烈。因此,应将政府行为进一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并向“政务公开 ”、“程序行政”转变。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应是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集中提 供科技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发展等公共物品,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府(这里主要指中央政府)必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大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是保障社会治安,从事公共设施、公用事 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二是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三是 稳定宏观经济;四是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五是健全法制,保障民主; 六是协调和处理国内各地区间的关系和矛盾。总之,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它应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社会各种利益矛盾的调节者,同时也应是社会公平、正 义原则的体现者和捍卫者。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国的政权建设和行政管 理体制,必须实现从“无所不管、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全能政府,向“提供公共物 品、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政府转变。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要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在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就曾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 有秩序地进行”。“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我们讲中央权威,宏观 控制,深化综合改革,都是在这样的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 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7、278页。)这 就是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逐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提高中央政府 的宏观调控能力。而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要逐步提高中 央政府的财政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 高,也为政府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宏观调控奠定了财政基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和 企业的财产权利,提供全国性的必须由中央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也就是由中央 财政为市场经济提供基础的全国性的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全国 铁路建设、重大的全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地方不能完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 的建设。此外,政府还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一方面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救济 ,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发展 高科技,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社会公共需要。
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公共财政体系。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要 发挥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 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使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拥有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基础。政府的宏 观管理职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走向小康 社会的宏观管理的核心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财税政策是国家 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国家应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 手段,来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兼顾地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政治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1.总体思路: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 出的“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我国政治体制创新 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治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为此,应着重研究 三个层次的问题:(1)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人民民主的关系;(2)怎样发展党内民主;(3 )怎样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同时,在坚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 人民民主的发展”在总体思路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总结“村民 自治”的经验,通过加强和拓展社会基层民主建设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治体制创新的核心问题:理顺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系统的关 系。研究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实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下述要求: “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 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 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党委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加强对人大 、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党组以及担任领导职 务的党员干部,在依法进行职责范围的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 委的决定。”这就需要着力研究在新形势下怎样在体制上、机制上调整和理顺执政党各 级委员会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政权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机制调整研究。这个问题 是前一个问题研究的继续。即:一旦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系统的关系理顺之后,就需要进 一步从横向上研究国家政权系统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机关的关系及其体制创新;从 纵向上研究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以及上下各对口机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及其体制创新 。这就涉及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政权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机制调整问题。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基层政权各自的基本功能、权力结构 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一个民主政体中,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全民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整体 (共同)利益,地方政府代表的是全国人民整体(共同)利益之下的地方人民的局部利益。 一个国家的规模越大,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矛盾就越多。所以,世界上的 大国一般都采用联邦制,以减少中央政府的职责,从而相应减少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我 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与其他大国实行联邦制不同,我国 实行的是单一制。单一制的特点之一,是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中央政府的 权力较大,地方政府的权力较小。而权力与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中央政府的权力较大, 就意味着它对人民所负的责任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政府 不断向地方政府放权,但同时也伴随着不断向地方政府收权。其结果,是中央和地方政 府的职权关系陷于“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的循环之中。而中央集权过 多会使地方政府难以发挥作用,放权不当又会滋长地方分散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因此 ,在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比之其他国家更为重要,并成为一个长期以来一 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它的 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基层政权的基本功能是有明显差异的;由此决定了它们之间在权 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差异。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总原则应当是:“事关全 局”的权力属于中央,“因地制宜”的权力属于地方和基层。就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 模式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作不同的考虑:
第一,就经济关系而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模式应当采取“市场关系为主、行政 关系为辅”的模式。计划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通过行政权力连接起来的,“命 令”是上级的习惯行为,“服从”是下级的行为取向。在市场体制下,市场机制、交换 规则、互利原则成为处理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主导原则,它带有普遍意义,在政府 与政府之间同样产生主导作用,行政隶属关系所形成的服从、领导、指挥原则就成为次 要行为原则。过去以行政关系形成的主导行为规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将转向以 物质利益关系形成的行为规则为主导,使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即财政收支比例 、财政返回、投资补贴等物质利益互利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它将成为政府与政府之间 关系的主要纽带,也就成为政府对政府进行调控的主导方法。当今世界,实行市场经济 体制的国家(无论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国家)的通行作法是:中央政府控制主要财政收支 (一般在60%以上),并对地方实行财政补贴(一般在25%以上)。这种调控方法已成为主要 的调控方法。
第二,就政治关系而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模式应采取以“条”的集权为主、“ 块”上的自治为辅的模式。在市场体制下,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市场主体行为 的驱利性十分明显,这种行为可能造成结构性重复与浪费、非营利行为的丧失(不提供 公共服务)等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的混乱。因此,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然采取宏观调控行为。为了既确保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又不压抑地方的积极性, 中央应采取某些事权(如全国性事务的决策权、主要财政收支权、主要人事任免权等)的 集权制,同时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实行地方事务由地方自行管理的“自治”体制。
中央政府为了“条”上的垂直纵向指挥的灵便,应当在“条”的“长度”即管理层次 上进行合理设计。一般而言,“条”的长度越长指挥就越不灵便,因此中央设置的管理 层次一般为2—3层。由于中央垂直的“条”的层次已确定,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与层次同 级的横向的区域管理机构的政府层次,即2—3级地方政府。同时,在中央所设的地方政 府的建制中,地方政府自主性、自治性和平等性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也是发展市场经济 的必然、地方政府自利性的必然。因为市场体制要求市场主体自主、自立,进行公平竞 争,这一行为法则对政府及政府与政府之间同样产生规则性影响;而且,在存在自利性 的政府与政府之间进行竞争,也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减少政府“寻租”行为,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总之,中央通过“条”的权力的集中,达到中央的集权;通过“块”的自治,调动地 方的积极性。中央的集权,是为了全国性的利益;地方的自治,是为了发挥各地方和基 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每一个部分都具有生机和活力,由这些部分构成的整体才能 生气勃勃。此外,在对地方政权建设的研究中,还要注意考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 差别、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差别。
研究上述问题的目的,是要探寻我国国家政权的各个层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的新的条件下基本功能科学设定、权力结构合理构建、运行机制有效运转的具体模式。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推进政治体制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1.不同领域内的模型选择。中央改革的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客观上不允许采 用一种方式进行几项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领导、有步骤 地逐项推开,因而应采用“强制-动员型”。这样才有利于政治稳定,也就是确保已有 改革成果不至于因此得而复失。在经济领域中,要坚持“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实现“两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从国有企业和经济 命脉产业抓起,因而应采用“强制-自主型”。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 定,有利于“上下同心”,迅速变革。在文化领域,要坚持“二为”方向(为社会主义 服务,为人民服务)、“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采用“诱致-自主型”, 政府在文化建设中只起监管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宽松的文化氛围。而且,在不同领 域的不同方面也应有所区别。
2.模型“成本-收益”评估。在改革攻坚阶段,各种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推进体制创新 与维护稳定的成本投入异常增大,这就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评估。在模型的“成本- 收益”评估时,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强调短期成本巨大而要求“激进”,一是强 调长期收益会递增而忽视短期成本。总之,中国不能进行激进式改革,否则“乱则生变 ”;同时也不能因为顾虑影响稳定而使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迟滞”,使已经积 累的矛盾持久化,造成“总成本”的增加,否则“迟则生变”。而必须以“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实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策略,注意各项改革的配套推进。
3.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我国,“制度轴心”是由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其对物质 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驾驭和支配,使得党能够在制度资源的开发上占据优势地 位,并成为保持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核心。全国各族人民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也就成为党 作为“初级行动团体”的先决条件,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执政党要不断通过自我更新和自 身建设,尽可能地避免失误,确保决策的正确,以保持社会发展的有序。一是要依法活 动,即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不以领导人及 其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二是要从严治党。依据党章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严格监督,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要始终不渝地反对腐败,使腐败分子在党内无藏身之地。
4.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处于“非制度安排”的核心,是统一全民的思想武 器,直接影响到对模型的选择与实施。在中国这样一个信念伦理被置于首要地位的国家 里,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已远非仅仅是起到改变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成功的意 识形态将是政治稳定和制度创新的“粘合剂”。它会焕发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活力,减少 改革阻力,平和公众心态,节约创新费用,增强政治认同感。一是要注重继承和借鉴。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应注意从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经验教 训中吸取有益成份为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创新服务。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各种已有和现有 的制度,继承其行之有效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要大胆开拓,革除陈弊,使制度更具 活力而趋于完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已经加入WTO,我们更应该大胆吸收和 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包括政治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为政治体制创新服务。 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 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7页。)
5.提供保障机制。无论政治体制创新还是政治稳定,都是不断制度化的过程,这就需 要在实施中有可靠的保障机制作为后盾。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应当高度 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如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滞后,将不利于政治体制创新和政 治稳定。能否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这三者之间的关 系,是中国改革能否成功、也是政治体制创新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