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服务业论文,制造业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服务化背景下,流通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制造业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过去单纯的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媒介转变成为上游生产商和下游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服务商。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将原本置于企业内部的服务活动外包,许多大型流通商凭借自身优势成为承接制造企业外包服务的重要主体[1],由此形成了两大产业基于产品和服务供求的广泛交换,产业间的相互依赖与互动关系日益加深。然而,我们注意到我国生产者服务体系尤其是现代流通服务业体系建设的滞后已经制约了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在经济增长方式亟须转型、产业竞争力亟待提高的中国,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拟以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动为观察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年份数据进行纵向的动态比较,以期为判定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联系的现状提供量化依据,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有效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对于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探讨,其思想源流最早可追溯到斯密关于市场与分工的论述。他指出分工的深化依赖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受限于流通规模,由此可见流通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力。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与交换看作生产方式中并列的范畴,认为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流通,商品生产是商品流通的基础,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的条件[2]。现有文献对于制造业和流通服务业互动关系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角度,一是基于渠道分析的制造商和分销商关系的微观视角;二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宏观视角。营销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围绕营销渠道中的权力与依赖、信任与承诺、合作与竞争,分析了分销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认为权力是依赖性的反映,渠道权力结构影响着渠道成员间的关系,因此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关系取决于他们之间的权力结构和权力的运用[3-4]。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蓬勃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普遍认为,制造企业将原来内部化服务活动外部化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5]。Karaomerlioglu & Carlsson、Guerrieri & Meliciani分别对美国和OECD六国的研究发现,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6-7]。借鉴国外的研究,我国学者运用中国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的模式、机理、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8-9],夏春玉、何清、周殿昆等则针对我国一度愈演愈烈的工商冲突进行了分析,指出基于零供双方“合作双赢”战略进行渠道整合,特别是构建渠道战略联盟是化解零供矛盾,促进流通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10-11][12]99[13]。
综观现有文献,针对我国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的文献不多,有限的研究也多限于静态分析,不能揭示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动情况。基于此,本文试图突破既有的静态分析框架,利用1987~2007年间五年的投入产出资料,从行业整体和细分部门两个层面对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动态比较研究,从而反映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各行业基于产品(服务)供求联系的产业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轨迹,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较为准确的量化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产业关联指标
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Leontief)创立的,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构建投入产出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反映产业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1.后向关联。后向关联是从投入角度考虑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影响,指该产业(作为下游产业部门)对那些向其供应产品作为其中间消耗的产业或部门(作为上游产业部门)的影响。后向关联指标包括直接后向关联指标和完全后向关联指标,由于完全消耗系数较直接消耗系数更能全面反映产业间的联系,本文用完全后向关联指标衡量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B是由全部完全消耗系数组成的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阵。
2.前向关联。前向关联是从产出角度来说明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影响,是某产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的影响。前向关联指标也包括直接前向关联指标和完全前向关联指标,本文用完全前向关联指标衡量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以此来反映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W是由完全分配系数构成的矩阵,H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I是单位阵。
3.感应度系数。任何一个产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波及效果,都会影响和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感应度系数表示如果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某产业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该部门提供给其他部门的中间使用越多,受到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越强,则该产业越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感应度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4.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的波及程度和影响能力,这种影响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与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的影响力水平,也就是说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很大,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大,因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数据与变量说明
迄今为止,我国官方发布的正式投入产出表共有5张,分别是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表,还有在此基础上编制的1990年、2000年以及2005年延长表。我国投入产出表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为了保证可比性,本文原则上采用各年42部门制作的投入产出表。由于各年的表中对行业划分有些细微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流通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政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做整体研究时流通服务业基本流量数据是这三个行业的归并。在细分部门的研究中,以功能的相似性为原则,本文将流通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简称为物流运输业,以L表示)以及批发零售贸易业(简称为批发零售业,以D表示)两大子行业,制造业的门类相对固定,根据行业划分标准,本文选取16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以M代表制造业,加以数字1-16分别来表示16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同时借鉴陈健、史修松[14]的做法,进一步将细分的制造行业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为消费品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三大类,具体制造业各行业代码及分类如表1所示。我国各年投入产出原始表来源于相应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本文中基本流量数据均按照当年价格计算。
(三)研究思路
由于逢2和7的年份我国都要进行投入产出调查,数据更为准确,因此我们采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五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资料来进行实证研究。总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思路展开。首先,通过各项指标的测算,分析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整体的产业关联特征;其次,将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别进行行业细分,将流通服务业分为物流运输业(L)和批发零售业(D),分别分析其与16个制造业子行业的产业关联特征。细分行业为我们区分不同行业特征提供了便利,而多年份投入产出分析的纵向比较则有利于我们把握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进的动态发展规律,以便把握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轨迹,预知未来发展变化的特点。
三、实证结果
(一)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特征:整体分析
1.后向关联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我国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各年的后向关联系数和前向关联系数见图1,各年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图2~3。
如图1所示,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均远远大于其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系数各年均维持在0.6以上,平均水平达到了0.7747;相比于后向关联系数,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较小,各年在0.2左右水平上波动,平均值仅为0.2146。从变动趋势来看,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7年达到了峰值0.9966;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前向关联则总体较平稳,除1992年略有上升之外,其余年份变化波动幅度不大。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后向拉动作用明显,即产业链中流通服务业作为下游产业对上游制造业产品的中间消耗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制造业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中间产品。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其本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在产品分销环节的附加服务增加产品价值并以此获得利润,因此流通业产出中的很大一部分事实上为制造业产品的产品成本所占据。我国流通业的行业利润率向来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相发生了供应商和流通商之间的冲突[12]90,导致产品成本提高,故而后向消耗系数升高。相比较而言,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前向消耗系数较小,表明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较弱,即流通服务业产出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是比较小的,1987年每生产10000元制造业产品所需的流通服务产出为1667元,2007年这一数据为2216元。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持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流通服务业服务水平低下,满足不了制造业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我国加工制造业产业链条短,对知识含量高的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不足也是导致流通服务业支撑作用较低的重要原因。
2.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横向看,各年中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其相应年份的流通服务业指标,表明相对于流通服务业而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都比较强,其发展更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由于较强的关联作用,其他产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也较大。这一结论符合当前我国以制造业为重,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产业发展现实,这也从反面证明现阶段我国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尚没有起到对国民经济的极大带动作用,流通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纵向看,制造业各年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且有上升的趋势,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制造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流通服务业各年的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各年呈现波动趋势,特别是从2002年的0.7007陡然下降到2007年的0.5609,说明我国现阶段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尚不明显,流通服务业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影响力指标方面,制造业各年的影响力系数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各年均稳定在1左右,平均影响力达到了0.9792,表明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各年在0.8水平以下波动,平均值为0.7399,对国民经济的辐射推动作用不及制造业。
(二)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特征:细分产业
1.后向关联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
(1)物流运输业与制造业。物流运输业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后向关联系数和前向关联系数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物流运输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依不同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其中,对石油加工工业(M6)的后向关联系数从1992年以后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0.3125,关联强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2)的后向关联系数也在1992~2007年间不断增长,从绝对数值上看仅次于石油加工业;再次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M11),其他行业各年间的后向关联系数均不大,且变动不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物流运输业对纺织业(M2)、木材加工业(M4)等消费品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普遍较小,而对于石油加工业(M6)、化学工业(M7)等资源加工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其次为资本品制造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此种行业分布特征,充分说明了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以石油加工为代表的资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研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提高物流运输业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交运设备等资本品制造业的高消耗,一方面表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和交通设备制造业对促进我国物流运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流通服务业这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所具有的需求拉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服务业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意义重大。
物流运输业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前向关联系数大体表现出相同的趋势,除了石油加工业(M6)呈现明显的波动外,其余各行业都在1992年以后有了大幅度增长,多数行业对物流运输服务的完全消耗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2002年,此后开始下降。从行业分布来看,石油加工业对物流服务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较大,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其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8);资本品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14)、消费品制造业中的纺织业(M2)、服装缝纫及羽绒制制品业(M3)对物流运输服务的前向关联系数比较小。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我国天然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从而资源的调配、流通需要大量的运输服务投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典型的资本品制造行业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对物流运输服务的较强依赖,这揭示出现阶段我国资本品制造业加工链条短,中间环节物流服务投入还很不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物流服务尚未形成与上游制造业的紧密联动。
(2)批发零售贸易业与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后向关联系数和前向关联系数如表3所示。
总体来说,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最终产出对制造业各行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表现为大多数行业在多数年份的后向关联系数在0.1以下。具体来看,1997年除纺织业(M2)以外,批发零售业对其余制造业行业表现出历年后向关联的峰值,化学工业(M7)为0.137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9)为0.0735、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M11)为0.0591、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M13)为0.0639,2002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2)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14)达到了峰值,分别为0.0744和0.0579。从行业分布上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对化学工业(M7)、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M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9)的消耗比较大,这三个行业五年的平均后向关联系数分别为0.1089、0.0633和0.0617,资本品制造业中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M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2)也对批发零售贸易业表现出相对较强的依赖。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产品并不经过批发零售贸易环节进入消费领域或者再生产领域,由此表现为制造业产品作为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的后向关联系数不大,这一方面揭示出我国生产资料尤其是资本品流通市场发展不健全,市场数量少、规模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品在进行营销活动中的自建渠道和自我营销的比重比较大,从而与批发零售环节连接不紧密。
完全前向关联系数显示,制造业对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消耗表现出随年份波动的特征。以1992年为分水岭,制造业各行业在1992年对批发零售服务的消耗均有了大幅度增长,其中最高的服装缝纫与羽绒制品业(M3)为0.3191,其次为纺织业(M2)0.2985,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M5)0.2953。此后,制造业各行业对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消耗表现出下降态势,特别是2007年,各行业数据到达五个年份中的最低值,绝大多数行业在0.1以下。这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内贸易不断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和贸易额大幅度增长,但是批发零售贸易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却在下降,或者说国内市场建设的速度还远远没有跟上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国民经济发展中流通业的瓶颈效应日益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对批发零售贸易服务的消耗比较大,特别是纺织业和服装缝纫与羽绒制品业在各年份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前向关联系数,表明这两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批发零售服务,体现出批发零售的生产性服务特征。此外,资本品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表现出对批发零售贸易的高依赖,表明我国居民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的消费日益旺盛,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2.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为了清晰地看出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借鉴胡晓鹏、李庆科[15]的做法,本文将感应度和影响力计算式分解为制造业、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三者之和,如此,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成为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物流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相互作用的感应力和影响力。计算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提供了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而言,各个时点上制造业各行业受到来自其他制造业行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大于受到来自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系数,这意味着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受到来自于其他制造行业产出变化的影响比受到流通服务业产出变化的影响大。其中,纺织业(M2)、化学工业(M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9)、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M11)受到其他制造业的影响的感应系数在五个年份上均大于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14)在2002年及以后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表明这些行业对其他制造业部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输出作用,在这些行业中除了纺织业是消费品制造业外,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都是资源加工工业,由此可以看出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此外,近年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工业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体现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逐年增大。最后,还可以看出制造业各行业分别受到来自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系数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征:以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为代表的消费品制造业受到来自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系数明显高于来自物流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表明消费品流通更多地受到下游市场环境的影响,而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则对物流运输业的反应更为敏感。现实经济中,资源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大多需要长途贩运、远距离运输才能实现交易,本文的实证结论对现实情况进行了佐证。
表5提供了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时点上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对其他制造业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力,表明制造业各行业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带来的对制造业其他部门的波及和拉动作用比对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波及拉动作用更大。其中,消费品中的纺织业(M2)、纺织服装缝纫及皮革羽绒制造业(M3),资本品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M10)、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M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M13)在绝大多数年份上对其他制造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表明现阶段我国资本品制造业处于工业体系当中的主导地位,对其他工业部门的拉动作用很大。2002年及以前年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对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对物流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而2007年这一指标发生了逆转,几乎所有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对物流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超过了同期对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力系数。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大,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物流。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利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个年份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相关指标,分析了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互动的特征并进行了动态比较。通过对两大产业整体以及细分行业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后向拉动作用强于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且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增强趋势,特别是拉动作用增速明显。各年份的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流通服务业,且多数时候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二,物流运输业对石油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并且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也表现出较大的消耗;前向关联系数显示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典型的资本品制造行业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对物流运输服务的较强依赖。
第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不明显,且近年来有走弱趋势;前向关联系数则显示,消费品制造业对批发零售贸易服务的消耗比较大,其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第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受到来自于其他制造行业产出变化的影响比受到流通服务业产出变化的影响大,制造业各行业对制造业其他部门的波及和拉动作用比对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波及拉动作用更大。消费品制造业主要受到来自批发零售业的影响,而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则对物流运输业的反应更为敏感。
(二)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促进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提升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服务和支撑能力以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流通服务业供给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组织优化增强生产性服务的功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具体来说,要以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快流通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歧视和行业垄断。其次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最后,加大开放力度,学习、借鉴、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流通服务业的整体产业素质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2.建设好生产资料流通市场,推进现代生产资料流通方式转变。一是要深化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开拓生产资料流通新渠道,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物流配送,加快重点生产资料流通方式的现代化步伐,尽快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与国际接轨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二是在抓好生产资料主业经营的基础上,切实推进营销组织形式改革,大力发展代理、配送和连锁经营等现代生产资料营销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3.大力发展物流业,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对接。首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加强我国内陆物流节点城市和主要沿海城市输运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既有项目进行整合和优化。其次,加强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的发展。最后,要鼓励我国制造业物流运作分立或物流业务整合外包,鼓励物流企业主动深度介入制造业企业并为其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关注了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基于产品(服务)供求联系的产业关联特征,而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产业关联是多维度的,除了市场供求,还存在形式多样的各种技术关联、组织关联,因此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多维度分析是我们后续的一个研究方向。此外,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在现实当中的具体结合路径和方式,以及内在耦合机制,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