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通信工程也随之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且发挥出巨大作用。现如今,人们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加,对通信工程的要求也日益严苛起来,而有线传输技术恰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对满足人们通信要求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所以说,应重视对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本文以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分析为出发点,详述了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方式。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应用;改进
引言
传输技术被划分为无线与有线这两种传输技术,其中无线传输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波实现传输的,在传输过程中,也不需进行布线,最为关键的是,借助无线传输技术,对信息的转化是极为有利的,但由于对接收器的要求很高,所以还未能得以广泛运用。反观有线传输这一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更为有效,其不但利于对人们通信需求的满足,还能够使传播变得更为及时、准确,因而值得在实践中对其加以应用。在此情况下,应注重对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方式进行探析,从而使该项技术的应用质量能够得以保障。
1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1.1同轴电缆传输技术的应用
同轴电缆出现较早,在通信工程的最初发展阶段,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同轴的铜管与铜网来包裹铜线而形成的同轴电缆,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中基带同轴电缆只用于数字传输。总结同轴电缆的应用效果不难发现,这种有线传输形式的带宽范围较大,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轴电缆通过降低外来信号的干扰,能够让自身的频带宽度得到相应提升。但同轴电缆的安装与维修都较为困难,在安装过程中,要求总线的两端必须装有能够与之匹配的终端电阻。加之同轴电缆的价格偏高,导致这种有线传输技术逐渐被通信工程所淘汰。
1.2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光纤传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前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光纤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类型,其中,多模光纤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通信传输效率,相比于普通的有线传输方式,光纤的损耗率更低,约为0.2dB/km,且中继光放大器的间距可超过100km;光纤的原材料是SiO2,其具备极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抗腐蚀能力与较高的绝缘性。在实际应用中,光纤有线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网、跨海网络等通信工程当中,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在多种有线传输技术当中,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潜力更大,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SDH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相比于一般光纤技术,这种技术更加严密,应用更加灵活,网络传输与处理功能、运行能力与网络维护效果更好,极大弥补了传统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不足。
1.3双绞线电缆传输技术的应用
双绞线电缆属于一种介质材料,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仅100m,外层由金属材料包裹,有利于减少辐射,提高信息传输安全性,另外,双绞线还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但若采用屏蔽双绞线,不仅价格高,且安装也较为困难,必须使用特定的连接器,而非屏蔽双绞线仅适合综合布线系统。
2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策略
2.1加大传输距离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传输质量与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信工程的传输距离不断增大,而有线传输技术若要在通信工程中获得更为长久的应用与发展,就需要相应加大自身的传输距离,以更好地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高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技术创新
以光纤技术为例,在SDH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之后,得到了一种DXC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为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与转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另外,使用DXC技术,能够通过光纤数字技术传输网络中的软件管理、业务监控、组网配线,来实现通信工程的全面革新,有利于光纤业务分级处理与动态监控,由此提升通信传输质量。还有一种为密集波复用技术,简称为DWDM技术,这种技术的容量更大,组网灵活性与安全性更加显著,可对工程中的现存资产进行有效维护。在新的发展时期,为更好满足通信工程的建设需求,DWDM技术的改进趋向于两个方向,其一,用于DWDM系统长途传输骨干网,实现大容量、长距离的通信传输;其二,用于DWDM系统本地骨干传输网,实现大容量、短距离、多业务接口、低成本、多速率的通信传输。在DWDM技术的应用,可增大光纤的传输容量,达到原有容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进一步促进IP业务呈指数型增长。
2.3优化设备
从设备方面考虑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实际网络规划与商务谈判等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中设备优化的难点,在于设备搬迁与替换与网络结构的调整,相关过程应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就当前的相关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水平来看,MSTP设备虽具有一定的优选处理能力,但相较于SDH光传输网设备,还有一定差距。
(2)优化厂家设备环境。厂家设备环境对设备的应用效果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依据优化网层面的分布特点,对厂家设备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在实际优化过程中,还应慎重考虑电源、机房、光纤等条件,在工程准备阶段就协调好各方的意见,对比多个厂家的设备之后,制订最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优化厂家设备环境的过程中,电路割接方案的数量应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才能保证最终的网络方案,可实现完善与稳定调整目标。
2.4线路优化
在通信工程中,无论是电缆还是光纤,都是连接传输设备的物理介质,是保证通信传输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线路优化这一环节。以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为例,若在中心局房未能清晰划分管辖区域的情况下进行线路布置,应以当前设备构成为依据,由核心层来承担调度电路与两局间电路,构成物理传输通路,保证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当各局的业务趋于平衡之后,应及时对设备区域进行中远期的规划划分,这种规划方式能够让运营商自主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从而保证通信工程中的线路运行状态达到最佳。对线路的优化,应以网络组成为主要依据,在中心局机房清晰划分管辖区域的情况下,在综合考量经济与工程因素后,进行设备搬迁调整,以实现合理划分,为本地的SDH传输网络结构的稳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假设通信工程中的各光缆环路均为STM-16环路,此时设备的可控能力应处于较高水平,若要进一步优化线路,可重点关注传输网络的结构与设备的生产性能,通过各项评估指标对其高效性进行比较分析,实现网络结构调整与设备搬迁替换的最优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对促进传输网络的技术水平提升,能够起到显著作用。通过相关分析,从传输距离、技术创新、设备等的角度出发,挖掘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思路,能够在传输网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下,为通信工程的稳定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广大通信用户,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振文.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实施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4,6(11):225+222.
[2]何泽清.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5):3483-3484..
论文作者:赵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通信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光纤论文; 设备论文; 同轴电缆论文; 通信论文; 双绞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