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符合质量上的要求,而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思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设计的现代流行趋势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应用,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帮助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实现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深远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使得规划设计的效果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建筑风格的要求,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既要做到继承传统,也要勇于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持续的散发光彩。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水平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现代化城市规划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中还存在比较单一的设计模式,不能对不同地域的特色进行体现,对地域性的文化不能很好的展现。实际情况时建筑规划设计风格缺少变化,相互重复的问题比较严重,以致于人们对现代城市的描述成为了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城市,建筑物缺乏人性化的规划,人们与城市建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感。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思想文化及情感上的传承,而我国建设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深厚的,比如现代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北京四合院,其中蕴含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都是历史给人们留下的的宝贵遗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周围环境日渐嘈杂,自然生态也遭到了破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1]。而传统文化中回归自然的理念与思想是非常深厚的,这对于现代社会居民产生着长远的影响,因此,人们对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能够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突出建筑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返璞归真等的理念,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展现,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忙碌之中能够感受到一份自然的宁静,舒缓压力,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阻碍
1、人们深层意识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很多的外国文化元素得到了借鉴应用,而在西方经济大力发展的影响之下,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变化,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现象比较严重,这必然导致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缺失,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行业这种思想上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效仿西方建筑建设的“小洋楼”、别墅区等非常普遍。而在现代城市化发展中,人们单方面的注重经济效益的增加,为了迎合人们这种崇洋的思想潮流,建筑企业与开发商就会更多的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增加西方文化元素,使得现代建筑缺乏传统文化特色。
2、建筑设计师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
在建筑设计师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更多的会考虑的是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流行趋势,会根据业主的实际需要去确定建筑规划方向[2]。在这种实际情况的影响下,城市中建筑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积淀正在慢慢的流失,设计者在建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形式、风格过于单一的现象,受到未接因素的影响,建筑规划设计中往往缺乏文化内涵,建筑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是在文化理念方面就显得过于单薄了,大部分的设计师也不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循环,使得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缺失愈加严重。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建筑规划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及创新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步骤,只有合理的完成了的建筑设计工作才能进行建筑施工,建筑设计的优劣与建筑物最终的建设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3]。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背景及思想理念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社会文化构成也更加的复杂,而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则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过程中,不应该存在跟风等的盲目应用现象,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应用需要以及周边的环境,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主题进行设计,同时还应该结合现代建筑美学的相关内容,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应用,比如杭州西湖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因为其位于西湖边,整体建筑大部分延伸至地下,与西湖的美景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很好的突出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而西湖雨丝幕帘则为人们呈现了烟雨朦胧的唯美诗意。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中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之中,而是应该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走出建筑规划设计仿古的误区,建筑设计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更深入全面的去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建筑美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与风俗习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创新,这样既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够突破原有的单一模式,实现建筑规划设计的不断创新发展。
2、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审美观念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对建筑规划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中,人们普遍喜欢使用大红、正红等颜色,这些颜色的应用包含着红火、吉祥等的寓意[4]。金黄色也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颜色,具有富贵吉祥的涵义。而在建筑的方位设计上,则比较注重对正方正圆、对称、成双成对等理念的践行,这也就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给出了一定的借鉴,实现现代简约时尚的建筑美学与传统建筑审美观念进行结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现代社会建筑工程的设计风格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建筑规划的内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建筑规划设计也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之下有了更广泛的风格拓展,为建筑规划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创新,改变了过去建筑风格单一的缺点,与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治宇.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 城市建筑,2013,(18):32+61.
[2]李明.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 江西建材,2014,(24):20. [2017-08-07].
[3]冯榕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 四川水泥,2015,(07):17. [2017-08-07].
[4]刘沅.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6,(10):52. [2017-08-07].
论文作者:蔡镇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论文; 思想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