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五”快速增长到更具挑战性的“世纪之交”--“八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回顾*_企业经济论文

从快速增长的“八五”走向更富挑战的“世纪之交”——“八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八五论文,世纪之交论文,快速增长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我国顺利完成了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并提前5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1980后翻两番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当1996年制定和开始实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制高点上:我们不仅将渡过20世纪的最后5个年头, 跨过历史纪年上世纪之交的时点坐标;而且将经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变的“世纪之交”,即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刻,回顾已经走过的“八五”、展望更富挑战的未来,不仅可以记录下历史前进的轨迹,而且能够获得许多很有价值的启示。

一、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总体特征

1991~1995年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实现了持续和快速发展,工业的规模、结构和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到2000年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八五”时期工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坚持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保持了国内社会政策环境的稳定,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个经济主体积极性的同时,逐步改革和完善了宏观调控体系和职能,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的运行。

1.治理整顿任务的结束与“八五”计划的形成

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从当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实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到1991年,治理整顿的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一,社会总供求基本恢复平衡,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的幅度从1988年的18.5%回落到1990年的2.1%;第二,由于供求关系的改善, 市场商品供求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即工业消费品由长期的供给不足开始转向了买方市场,大多数消费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第三,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状况有所缓解,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比重有所提高,基础产业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第四,工业生产在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工业增长的结构与80年代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轻纺工业的增长速度;第五,在治理整顿期间,利用供求状况明显改善的有利时机,先后对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运输服务等基础产业的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价格形成机制也发生了重要变化,85%以上的消费品已由市场定价;第六,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国际收支状况显著改善。总之“七五”计划的全面完成和治理整顿目标的实现,为“八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1年4月,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提出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6.8%。当时提出这一增长目标,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于1981~1990年的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9%,1990年比1980 年增长了1.36倍,按照到2000年比198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要求, 1991~2000年平均每年递增5.4%即可实现上述目标, 因此“十年规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仍然能够提前到1999 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二是鉴于80年代末期出现了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局面,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三是由于基础产业的“瓶颈”障碍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基于这些因素,在制订“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提出了一个保持中速增长的发展目标。

2.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992年春节前后,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又一次精辟地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指出必须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力争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原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由6%调高到8~9%。

1992年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0.5%。在工业增长的构成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了低速徘徊的状况,比上年增长了12.5%,在全部新增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为49.5%;乡镇工业和其它类型的工业比上年增长了54%。工业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改善,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1991年增长18.1%,实现利税增长18.7%,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增长25.98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1.7%,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比上年下降8%。

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了37.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完成工作量比上年增长16.6%,建成投产和完成的更新改造项目超过8万个,新增固定资产2647.6亿元。 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煤炭开采、原油开采、发电装机容量、炼铁和炼钢、有色金属、水泥、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的生产能力都有大幅度增长。

1992年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迅速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1年增长22%,在世界上的位次由1991年第15位跃居第11位。利用外资的步伐大大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1.4倍。

3.加强宏观调控后工业增长速度的平稳回落

由于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顾客观条件的可能,大量铺新摊子,甚至圈占耕地建工业小区、发展房地产,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泡沫经济。199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过热现象和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二是非法集资严重;三是银行大量违章拆借资金,用于炒房地产和股票;四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跌,1993年6月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比年初下跌近50%。 由于各地区盲目兴办开发区、上新项目, 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1993年上半年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70.7%。在投资需求过旺的拉动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都大幅度上升,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4.7%,居民生活费价格全国平均上涨16.6%,35个大中城市超过20%。由于国内投资需求过旺,进口比上年增长29%,比出口增长高出21个百分点,贸易逆差达122亿美元。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为了保持社会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消除经济过热现象,抑制通货膨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决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首先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切实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在经济工作中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应盲目地攀比增长速度。中央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整顿金融秩序,坚决制止违章拆借资金和各种乱集资;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发行,加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规范有价证券发行和市场管理,整顿和清理开发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在加强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后,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平稳回落,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逐步降温,金融秩序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需要有一过程,1993年工业增长速度仍然达到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比上年增长50.6%,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13%。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稳定,1994~1995年,中央宏观经济调控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方针,并较好地把握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减少货币投放,在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和快速的增长,1994年和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0.2%。

1993~1995年,中央实行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过去多次进行的调整有显著区别,突出表现在:第一,这一次加强宏观调控,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通过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利率变动、价格机制、汇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从而探索和积累了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办法和经验。第二,这一次加强宏观调控,在力度上掌握得比较得当,因此,经济增长过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在抑制经济过热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并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第三,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顺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改革和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由于国有企业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和影响巨大,80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又相对滞后,进入90年代以后,在市场调节机制和调节范围逐步扩大、各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越来越严重地暴露出缺乏活力的弊端。1991年下半年,中央提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继续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机构设置、人员流动、产品销售、工资奖金、税后利润分配等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方向、方针、政策和实施步骤。

《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的任务。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其配套改革,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逐步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基础。此后,各地都展开了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探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比较,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则比较顺利。根据《决定》的精神,1994年国家对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计划投资体制、外汇外贸体制等宏观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将财政包干体制转变为分税制,理顺和规范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税制改革的重点是用增值税取代产品税作为流转税的主体,简并了税率,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能够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并运用金融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逐步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成立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的并轨,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了银行结汇、售汇制。外贸体制改革,对进口总额、出口收汇和进口用汇实行指导性计划,改进配额管理,降低了关税总水平。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管理体系。

5.“八五”时期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工业增长速度快,波动较小。 “八五”是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为稳定、波动最小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最快的1992年(14.2%)比增长最慢的1991年(9.3%)高4.9个百分点;工业增长最快的1992年(21.8%)比增长最慢的1991年(13.8%)高8.0个百分点。 而“七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年份(1987年11.6%)与最慢年份(1990年3.8%)相差7.8个百分点;工业增长最快的1988 年(15.3%)与最慢的1990年(3.4%)相差11.9个百分点。 与“七五”时期相比,“八五”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工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分别减少了3.0和3.9个百分点。

(2)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80 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供给的可能性制约着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生产规模及其供给能力的扩大以及市场供求机制的变化,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最初表现在工业消费品方面,90年代初出现了由于对工业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耐用消费品、纺织品以及日用轻工业品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积压,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其后对投资品需求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基础产业和机电工业的增长。在1992~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时,市场对投资品的需求旺盛,投资品生产部门任务饱满,产品价格上升,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良好。但1994~1995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下降,对投资品的需求相对缩小,因此,一些基础产业部门如煤炭、钢铁、原油、建材行业等也遇到了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不得不进行限产压库,调整结构,寻找市场。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工业的增长从主要由供给条件制约转向主要由市场需求制约。

(3)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80 年代中后期,计划与市场双重机制并存的局面逐步让位给市场机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调节机制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任务的指令性计划已基本取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的销售对象和销售方式,主要由企业根据对市场供求的判断自主决策,政府主管部门不再下达生产计划指标。二是工业品中,由市场定价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消费品中有90%以上产品由市场定价,生产资料的价格也逐步放开和并轨,80%以上的产品也由市场定价,或者实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浮动价格。三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值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技术进步。竞争使许多加工工业的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一批落后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4)乡镇企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1994年底,我国乡镇工业企业总数为698.6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69.7%; 从业人员6961.6万人,超过国有工业和城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总和;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32336.1亿元, 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2%;乡镇工业出口交货值3398亿元,占当年全国出口额的1/3。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吸收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5)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八五”期间,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迅速扩大。199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154.4亿美元,1995年上升到2808.5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9.5%,其中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620.9 亿美元, 上升到1995 年的1487.7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9.1%;在出口产品的构成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由1990年的462.1亿美元(占74%)上升到1995年1272.8 亿美元(占85.6%)。

(6)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发展的差距扩大。“八五”时期,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发展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95年与1990年相比,三大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部地区由62.73%上升到67.01%,中部地区由25.36 %下降到22.6%,西部地区由12.42%下降到10.39%。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由1991年的57%上升到1994年的63.35%, 中西部地区由43%下降到36.65%。在1991~1994年利用外资总额中, 东部地区占87.35%,中西部地区只占12.65%。工业对外贸进出口的依存度,东部地区为68.46%,中部地区为11.3%,西部地区为11.8%。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九五”时期,逐步缩小三大地区发展上的差距。

二、增长速度与总体规模

“八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实际完成12%,这一增长速度比“七五”时期高约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八五”时期为17.8%,比“七五”时期的9.2%高8.6个百分点。工业以明显高于其他部门的更快速度增长,是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向新的阶段发展。

从国际比较来看,90年代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都不理想,美、英、德等国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年份,日本经济也处于持续衰退时期,而中国经济则以年增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这表明,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发达国家经济景气度高度依赖的情况相比,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即能够在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环境中仍然保持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保持自我持续的“增长极”态势。实际上,不仅与不景气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与经济增长较快的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也更胜一筹。1991~1994年,印度、泰国、韩国的国内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7.8%和6.6%,而中国达到12.22%。

经过持续的高速增长和不断的建设,我国已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不少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年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煤、水泥、棉布、电视机等产量居世界第一,钢、发电量、化肥、化学纤维等居世界第二。

“八五”期间的工业稳定快速增长,不仅使我国的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突出地表现在“八五”计划最后一年的1995年,宏观经济状况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回顾“七五”时期最后一年的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跌到3.8%的低谷,工业增长率甚至更低, 仅为3.4 %。 而1995年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通货膨胀势力得到遏制,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从1994年的21.7%下降到1995年的14.8%。各类工业企业都实现了稳定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1994年增长14%,国有企业增长7.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5 %, 大中型企业增长10.2%,集体企业增长15.8%,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9%。从增长结构看,轻重工业均稳步增长,轻工业增长了16.7%,重工业增长了12%,轻工业快于重工业4.7 个百分点,也属正常。

工业经济运行环境比“八五”初期有较明显的改善。能源、原材料、机电、轻纺等产品产量大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和“八五”计划的要求;工业生产结构调整有所进展,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全面提高,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累计达95%,比上年提高了近1 个百分点。尤其是轻纺工业产品市场活跃,产销两旺。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都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九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三、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

“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从不断扩大国际经济交流到逐步实现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目前,我国的经济开放度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用外贸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来衡量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如果以此为标准,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199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5%,而美国仅为14%(1993年)。

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品的进出口额持续高速增长(见表1)。 目前,在三次产业中,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工业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步上升,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相对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商品出口已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转变为主要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同时,在进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65.2%、1990年的81.5%,提高到1994年的85.8%;初级产品的比重从1980年的34.8%、1990年的18.5%,下降到1994年的14.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中生产资料占很大的比重,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的输入所带动的。这表明,我国工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分工的程度正提高(见表2)。

表1 工业品进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199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154.4 1356.3 1665.3 1957.0 2367.3 2808.5

比上年增长(%)3.417.5

22.0

18.2

21.0

14.4

出口总额(亿美元) 620.9 718.4 849.4 917.4 1210.4 1487.7

比上年增长(%)

18.1

15.7

18.2

8.031.9

22.86

进口总额(亿美元) 533.5 637.9 805.9 1039.6 1156.9 1320.8

比上年增长(%)

-9.8

19.6

26.3

29.0

11.3

14.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海关。

表2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海关。

“八五”期间,也是我国利用外资最快时期。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16.55亿美元,是1979~1990年11年中引进外资总和189.82 亿美元的5.87倍。1991~1995年,外商在大陆的直接投资项目达223728项,其中工业项目占74%。“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0年为2.19%,1994年上升到12%;“三资”就业人数1990 年为200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4%,1995年为1600万人,占10.8%; “三资”企业产品出口额1990年占全国出口额的12.6%,1994年上升到28.7%,1995年1~10月达31%。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幅度提高, 工业生产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必然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日益被打破,国内市场终将变成国际市场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的国内市场正在向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其中我国工业品市场已成为各类市场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内市场。

综观中国经济全局,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在获得对外开放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正在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在这生死攸关的国际竞争中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国际竞争是不可回避的,一个国家的民族工业如果回避国际竞争、闭关自守,就永远无法实现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参加国际竞争是发展民族工业的必由之路。

我国工业参加国际竞争,起先主要是从国产工业品进入国外市场开始的。最初依靠的主要是在资源竞争上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即以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生产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工业品,通过对外贸易,打入国外市场。但是,近年来情况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首先,我国经济日益开放,使得国外的企业也可以利用我国要素市场上的廉价资源。其次,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实行经济开放,那里也会有廉价资源的供给,同我国形成竞争态势。第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要素(资源)价格不断上涨。

从90年代起,如何增强我国工业品的产销竞争力开始成为民族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课题。尽快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并使国产工业品在价格—性能比上接近和优于外国产品,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生产的一些家用电器在国内市场由劣势转变为优势,逐步占据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直至进入国外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业品的国际营销能力的增长远没有生产能力的增长快。许多工业品,尤其是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品,主要依赖于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很少有我国自己品牌的产品能在国外市场形成气候,因此,“名牌战略”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工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9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的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形成与我国民族工业之间的资本竞争态势。外国资本以收购、兼并、在与我国企业合资中获取控股地位等方式,将一些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外资(或外商控股的)企业。在有些过去完全是由我国民族工业占据国内市场的行业中,外国资本已形成很大的竞争优势,有的甚至已居主导地位。以资本实力上的竞争优势对我国民族工业展开攻势,争压市场份额,以至形成使其产品(包括由其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范围占领我国市场的态势,已成为一些外国大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所采取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竞争战略。我国民族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劣势正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这一问题正引起我国工业界越来越大的重视,提高国产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之一。

四、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工业组织结构得到调整,工业竞争性加强,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

交通通讯行业逐渐引入了竞争机制,在调整组织结构方面迈出步伐。铁道部以广州铁路局为核心组建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并对11个铁路局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民航系统形成了以国际、东方和南方三大航空集团为骨干的、多家航空公司竞争的新格局。通讯领域,中国联合通信公司的成立打破了邮电部门独家垄断,大大促进了通讯领域的竞争。

汽车行业形成了以一汽、东风、重汽、上汽、跃进等企业集团为骨干的竞争格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但全国汽车生产企业仍达751家, 其中130多家汽车总装厂。1995年全国汽车产量近150万辆,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全国产量却赶不上发达国家一家大汽车厂家的产量。全国80%的厂家产量不足1000辆,年产超过5万辆的厂家仅60家。 我国汽车行业分散的格局越来越抵挡不住来自外部的压力,改变汽车工业的分散状况,形成拳头,无疑是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原材料工业开始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例如钢铁行业国家抓了宝钢、武钢、鞍钢、首钢、攀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经过改造,这些集团生产能力大为增强,规模效益不断显现。但从总体上讲,钢铁部门的集中度是不够的。目前国有重点钢铁企业30家,地方骨干企业56家,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平均生产规模95万吨,其中钢产量在100 万吨以上的只有22家企业。

在“八五”期间,电子工业、纺织工业、家电行业和建筑业等部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规模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是,国内企业规模仍然偏小,组织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在“九五”期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

2.大型工业企业集团的成长,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日益突出

1995年以来,中央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要“搞好大的,放活小的”,要集中抓好行业的排头兵,抓符合产业政策、有相当经济规模的优势企业。通过抓住这些“头羊”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国家拟抓的1000户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数的0.33%。而资产达2800多亿元,占国有工业总额的48%,销售收入的46%,利税总额的71%。其中,工业企业878户,仅占全部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2.82%, 而资产总额占63%,产值占69.6%,销售收入占70%,利税占74%。这些企业和集团基本上是国家经济命脉和高科技的集中点。

国务院从1992年起重点抓了57户企业集团进行规范化试点,这些集团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其规模在各行业是最大的。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以来,一批集团及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范进行对外投资和管理,进一步推进了企业集团的规范化发展。依托这些大企业和集团,对一些相关的中小企业进行联合、兼并或承包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工业的规模经营。在国家组织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同时,一些地方也积极推动地方工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扶植了一批企业集团。

国家对试点企业集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制定了相关配套办法,规范了企业集团的登记、统计、财务、劳动工资等管理办法,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赋予自营进出口权、外事审批权、支持试点集团成立财务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统一解缴所得税等有力地扶持了试点集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条块”束缚,与国家有关部门保持直接的计划和经济联系,并为贯彻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奠定了组织基础。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的骨干力量。据调查,1995年,由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生产或提供的发电量约占全国的61%,电站设备产量约占全国的69%,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30%,航空客运周转量约占全国的53%,钢材产量约占全国的53%,计算机产量约占全国的17%,大中型拖拉机产量约占全国的24%。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了群体优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集团规模仍然偏小,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差距相当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和技术开发投入不足,集团化的科研开发不力;企业集团体制还不顺,还没有真正按照《公司法》的规范形成集团的产权纽带,企业的凝聚力不强;加之资产结构不合理、负担重,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优势还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五、多元经济格局与国有企业改革

1.我国工业多元经济格局在“八五”期间迅速形成

“八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在作为工业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非国有工业迅速成长,并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1994年工业总产值76909.5亿元中, 非国有工业占65.9%。在工业总产值增量24217.5亿元中,非国有企业占了85.6%。 1978~1994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9%,国有工业增长13.85%, 非国有工业增长28.2%。1995年,国有经济增速有所加快,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其中国有企业增长9.5%,集体增长15.8%, 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9%,国有企业增长仍相对较缓。但值得注意的是,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9.3%,这是各种企业中增长最高的。

非国有经济增长最快的是集体经济。1994年的全国集体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21.37倍。集体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2.3 %上升到1994年的40.9%。8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巨大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工业成为全国工业的重要生力军。乡镇企业总数由1978年的152.4万个增至1993年的2452.9万个, 增长16倍。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44690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30000多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38%左右。但也要看到,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适应农村市场需求和农业人口转移的需要发展起步的,受发展阶段和管理机制的制约,大多是粗放式的发展,产品质量和企业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资企业发展迅猛。1994年全国共建立三资企业19.8万家,外商实际的投资达1000多亿美元,总就业人数达1260万人。1995年外商投资实际累计约1400亿美元,其中“八五”期间达到100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的3倍以上。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我国大陆投资,境外大公司、大财团来我国投资和再投资项目明显增加。据统计,涉外经济增加值在全国GDP中约占1/3。1995年1~10 月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9%,其中进口占48.1%,出口占31%。涉外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的组成部分。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工业面临的市场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面对国外企业和进口产品的竞争,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已处于自下而上难以为继的状态。探索建立外资的引导和调节机制,增强国内工业的竞争力,推行国民待遇原则,应成为未来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2.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

国有企业改革在“八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1995年,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中央企业改革的工作重点抓了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8个中心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57户企业集团试点和3户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据统计, 中央和地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共2000多家。试点工作普遍取得成效。一是探索了公司制改建,扭转了公司化就是股份化、股份化就是股票上市的观念。二是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推进了企业改组。三是在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方面迈出新步伐。四是实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国家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普遍开展了市场联合和兼并工作,集团队伍得到了壮大。

应该看到,虽然经过了十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问题远没有解决,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不断暴露。总结起来,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三类,一是国有经济分布太分散,战线过长,既不利于国有经济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二是国有企业的机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无论是政企分开,还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目前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三是国有企业的特殊经营困难,主要是历史债务重、富余人员多和承担大量社会性的职能,在近期内要根本解决还不太现实。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现实中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不少。目前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还有40%左右。还应看到,我国经济生活中其它许多方面的问题,如投资体制改革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换问题,无不与国有企业的状况相关。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难题仍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六、1996年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1996年工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996年是“九五”计划第一年。整个“九五”期间全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计划增长8%。1996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计划定为8%,工业增加值增长11%。分析1996年工业增长的条件,首先要看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经济总量平衡状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因此,工业增长速度总的态势是稳中有降。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缓,增幅将在1995年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基础上继续回落,投资率由34.6%下降到32%,预计投资增长可带动工业总产值增长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 重工业增长速度将继续低于轻工业。1996年消费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城乡购买力进一步增强,预计1996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增长20%以上,可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8个百分点以上。外贸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使出口增长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预计不会比1995年差。由于大幅度降低关税,国内工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强。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初期,要注意防止出现攀比速度、争上项目的现象,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大起大落,引致新的通货膨胀。为此,1996年工业发展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要把立足点切实转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上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1996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工业发展立足于“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大幅度提高工业效益,走工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我们认为,1996年工业政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工业适度增长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二是推进工业集中与强化竞争机制的关系,三是保护国内工业优势与促进工业品国际循环的关系,四是在调整结构中的基础工业与支柱工业的关系。

2.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企业要把上质量、上品种、上技术水平、上经济规模、上效益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把工业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上来。要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少铺新摊子,少上新项目。要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企业的作用。特别要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和老工业基地,发挥其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调整改造,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带动产业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

(1)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国家要按照“增畅、限平、停滞 ”的原则,继续抓好限产、压库、促销工作。增产适销对路产品,限制或停止积压滞销产品的生产。要努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大工业品的市场销售,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不合理的产成品占用。

(2)推进技术创新,增大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 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技术创新、企业改造的过程,国家要运用信贷、财税等政策手段,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导向,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结构,要切实增强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企业化进程。要有重点地加快发展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工程化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国家要制定鼓励高技术向传统产业,向大中型企业的扩散,组织工业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组织集团化联合化的产品开发,培育国内统一并与国际联通的技术引进和交易市场。

大力振兴支柱产业应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通过“七五”和“八五”期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大为缓解。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还是要依靠带动经济成长的支柱工业。因此,国家工业政策的重点应适时调整,重点转向支柱产业上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是我国振兴国内工业的要求,也是与外商竞争我国国内市场的紧迫需要。

(3)抓住“关键的少数”,实施工业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调整。 历史正赋予我们难得的机遇,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是做好几个结合,即将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将工业组织调整与国有资产存量结构结合起来,将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与市场培育结合起来。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要针对规模经济要求高的机械、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电力等行业,推动形成最小有效规模。工业存量调整,重点应是充分发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作用,加快对现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提高现有企业的素质。为此,应大力培育产权要素市场,形成资产流动机制,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能与国外工业集团抗争、在国内能带动工业成长的“国家队”。

(4)抓好工业品出口,保护和发展优势民族工业。 要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优化外资结构。与此同时,要大力扶持国内有国际竞争潜力的工业品,总结我国工业的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增强这些优势,努力提高产品出口的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外贸企业要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贸易增长方式转换,建立和完善工业品国际销售网络。提倡企业联合对外,提高外贸经营的规模效益。

(5)切实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塑造工业增长的市场主体。1996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试点将进入攻坚阶段。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配套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重点、难点上取得突破。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同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以国有资本控制和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使重点企业迅速壮大。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要继续立足于综合治理。首先要实行分类治理,逐步改变国有企业行业分布过于分散的局面,把国有资产存量盘活。分类治理就是对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宏观调整,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同时通过放活中小企业增强市场的竞争度。其次是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即“三改一加强”),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同时要实事求是解决企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企业的债务负担、富余人员负担和社会职能负担等方面要尽可能从长计议,拿出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要为企业减员增效、增资减债创造外部条件。同时要把目光看得更远一些,要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布局和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把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与市场经营适当分离,强化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约束机制。

(6)实施国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进工业经济的集团化。 国家确立的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将大大推动工业企业集团的发展。“九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确立母公司产权经营地位,建立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国家要对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母公司授予国有资产的经营权,确认为国家直接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出资人的权力。要增强企业集团母公司在集团生产经营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要大力推进政企分开,规范政府对企业集团的管理。集团的母公司应统一对子公司的管理。政府管理部门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不应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都不得随意干预企业集团的法人财产权。行业管理部门一般要通过集团公司实施行业规划和管理,执行有关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和有关政策法规。国家要密切与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信息联系,提高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对国家计划和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参与程度。政府要加强对试点集团资产经营的审计、监督,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内容的考核、监督、奖惩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政府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一是有利于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投资政策;二是推进企业集团技术进步的政策;三是大力促进大型企业集团开发、联合或兼并;四是要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的金融支持力度;五是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统一大型企业集团的财税解缴渠道;六是大力推进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国际化经营,切实增强试点企业集团外贸经营功能和国际竞争能力;七是把国家任务、国家订货作为支持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正常生产经营和依托计划单列企业集团调控市场的重要方式。

注释:

* 本文系我国第一部《工业经济发展报告》的总论部分,全刊发表时有修改和删节。该书主编陈佳贵,本文执笔吕政,金碚,李量;1996年6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标签:;  ;  ;  ;  ;  ;  ;  ;  ;  ;  ;  ;  

从“八五”快速增长到更具挑战性的“世纪之交”--“八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回顾*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