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差异的动态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差异论文,动态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行业内企业绩效差异现象。比如,2002年前6个月,全美所有航空公司的亏损总额高达5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布什政府提供了150亿美元特殊拨款之后的运营结果。然而,在航空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一个小公司“捷蓝空运”在2002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已近5亿美元,净利润超过0.4亿美元,超过了“老大”西南航空公司,名列全美第一。在全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小公司捷蓝空运为什么能够盈利?
行业内企业绩效差异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利润差异是否存在。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间经济利润差异意味着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均衡,因而是偶然和短期的,长期各企业的盈利应当趋同。但是,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行业中存在着持续的企业间盈利差异现象。二是企业当前的高盈利水平和今后的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即企业的高盈利能力是否能维持。针对现实中的持续成功企业这一现象,一种看法认为,企业当前获得成功有利于企业继续获得超过一般水平的利润;另外一种看法却强调不确定性的影响,认为持续成功企业的存在是偶然的、极个别现象。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企业仅仅被抽象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企业间的绩效差异起源于外部市场结构(BAIN Joe S,1951;Hunt,1972;Porter,1979),市场的进入和企业模仿将导致租金的耗散,使得企业经济利润趋向于零。这实质是以梅森-贝恩范式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
大量研究表明,在相近的行业环境或市场环境下,企业绩效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企业资源学派(核心能力学派、企业知识学派等)提出,企业的超额利润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是来自于企业特有的资源要素,即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或竞争优势是内生于企业的。但是,资源学派对企业的研究是“事后的”、“静态的”,忽视了内生竞争优势的起源问题,以及竞争优势的持续和成长问题。Nelson & Winter(1982)等人以不确定性为出发点,指出企业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在已有程序基础上的搜寻和选择的过程,企业组织在搜寻和选择行为的交互影响下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间的差异内生于企业内部资源特点,其后的企业成长是一种受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的演化过程,企业间的差异是一种持续性的现象。
二、企业差异的内生性起源
1.不确定性和管理者选择
盈利能力或者行业吸引力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进入市场之初存在绩效差异。特别是在行业发展早期,盈利预期极为不确定,这种随机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而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实际的决策者并非采取理性的行动。西蒙(1957)把人类的认知结构引入企业组织行为分析,提出有限理性假设,并用该假设解释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西蒙,1961)。相对于复杂的客观环境,人类的认知和计算能力是有限度的,完全确定的最优化决策即使是可能的,也将面临高昂的成本约束。西蒙把他的有限理性称为“主观理性”,而把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理性称为客观理性。客观理性及其最优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性假设,在现实决策中不可能遵循这一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决策的依据是人类的某种心理倾向或性格特征(悲观或乐观,风险偏好或风险厌恶),这种高管人员的决策往往带有认知偏差或者是一种情绪化行为。对于高管人员来说,个人成功往往是和其业绩联系起来的,因此高管人员的声誉是一种抵押品;在这种情况下,高管人员追求和企业的目标并不一致,产生个人财富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冲突。另外一种普遍情况是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原则难以改变(认知的沉没成本),比如习惯等因素,因此即使有更好的战略选择可以选取,企业决策者也许不会选择这种战略。
2.企业的内部资源异质性
企业的内部资源具有异质性,企业是一束异质性资源的集合。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内部物质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及其质量,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知识拥有量;二者共同创造每个企业特有的“主观”生产机会。巴尼指出,企业超额租金的来源在于对资源价值的不对称预期(asymmetrical expectation)。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企业比其竞争对手更深刻地了解其运用的资源价值,而非简单地出于运气拥有了有价值的资源。前者情况代表企业拥有不易模仿的企业隐性知识,而后者则代表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将使该资源产生的租金逐渐耗散,最终趋于消失。企业能够预见并把握各种生产机会的能力,源于企业内产生的各种经验和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稀缺性,是企业成长和生存最重要的因素:这种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形成企业的独特个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且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由此形成了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是企业间差异演化的基础,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可以加大企业资源的差别程度,企业内资源差异的积累又为组织学习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定位。
因此,在不确定性前提下,企业的能力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Winter,1998)。企业天然存在着初始经验的差异,这些经验经历将随着企业的发展烙印到企业中去形成企业的个性,影响行业内企业差异现象的演化。例如,Noda & Bower(1996)的研究指出,企业在新领域的首次成功将促使企业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反之,不成功的经历将导致企业投资战略的转移。
产业组织学派认为,企业在进入行业时面临的特殊性市场环境,造成了企业初始经验的差异,将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不同视为企业间差异的起源(比如波特的研究)。但是,即使企业面临相同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环境,往往仍会选择不同的行动顺序或者不同的战略途径,蕴藏在组织内部的因素是造成企业初始经验不同的重要原因,企业差异具有其内生性起源。
三、模仿与阻隔机制
如果持竞争优势外生论,那么企业差异现象是短暂的。因为存在着企业间的模仿行为且企业间的模仿无成本,一个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将会受到其他企业的仿效,从而经济利润最终会趋向于零,企业绩效差异不存在。实际上,关于模仿无成本的假设过于生硬,在企业的模仿过程中存在着阻隔机制。理查德·R·纳尔逊(1982)指出:“组织上的差异,尤其是造就创新和从创新中获益的能力上的差异,而不是对具体技术控制上的差异,才是形成企业间持久、不易模仿差异的源泉”。因此,阻隔机制是内生于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妨碍对手获取模仿性租金的一种力量,驱动了企业间差异现象。阻隔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资源的缺乏弹性
(1)关键性的资源往往难以识别。和企业其他有形资源相比,企业的关键资源更为复杂。尽管确认企业在哪些方面(结果)比竞争对手做得好是可能的,但要识别为什么做得好(原因)、竞争对手可能会如何复制通常是不可能的,因此可称之为“因果模糊”。“因果模糊”暗含了一些企业可以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状态。
(2)关键资源的相互关联性。企业的关键资源,是由组织中不同的因素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因为这些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常常是独有的,而且很可能和不同个人的心理、情绪等密切相关。因此,通常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
(3)关键资源形成的历史依存性。企业的关键资源不仅难以识别和相互关联,而且是具有历史的依赖性(路径的依赖性),即关键资源是在企业过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
(4)不可还原性投资。关键资源一般为隐性,不具有可交易性,这构成了形成关键资源的投资不可还原性。这种不可还原性投资使得模仿难以进行,使得有些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的超额利润,产生了企业间的差异。事实上不可还原性投资也可称为“资产专用性”(威廉姆森),即资产以某种方式用于特定的目的、地区、顾客或组织环境。这些能力是稀缺的和独具特色的。相反,可还原性的投资产生的租金将逐步耗散,趋向于零。
因此,企业关键性资源的供给往往缺乏弹性,客观地阻碍了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模仿,产生了企业的超额利润和企业间的绩效差异。
2.组织惯性
组织惯性是一种沿袭着以往的行为模式的组织趋势,一旦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组织内的动力将产生差异力量,加大企业差异程度。Holbrook(2000)等调查了半导体产业四个早期领先的企业发展过程指出,当外部行业条件演化时,一些企业因组织难以调整从而没有适应新的外部变化,这是产业内早期领先企业失败的原因。
(1)企业形成的例行规则(routine)是组织中技能、技巧的集合,是企业有效率地组织运用资源的结果,这种规则体现了对资源的重复性运用。因此,组织的例行规则可能难以改变或者修正。
(2)认知的沉没成本使得企业出于一种习惯而不情愿选择其他。成功的高层管理者可能继续行使以往成功的、被强化了的行为模式,包括使个人获得提拔、威望、利益的模式,放弃已经习惯的行为模式可能是很困难的。因此即使在完全信息下,企业也不能或不情愿去模仿其他企业。
(3)经营者的声誉是建立在项目成功基础上的,因此个人通常表现为风险规避。在不确定环境压力下即使有更好的机会,或者更高的期望价值,个人的理性行为是采取风险较小的项目更容易获得成功。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偏离了企业的目标,是非理性的行为。
总之,企业因为这些原因将更倾向于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而非向他人(比如竞争对手)经验学习,更加剧了企业的特征化(异质性)。
四、企业成长的反馈作用机制
企业的搜寻和学习的作用,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反馈机制(Arthur,1990;1evinthal,1995)。这种反馈力量产生于企业的演化过程中,是一种驱动企业间差异的力量,形成了组织的搜寻—选择—差异的互动。作为互动的结果,企业的发展过程存在差异。企业成长中的反馈有以下三种形式。
1.经济反馈
这种反馈形式源于企业中的规模收益递增。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绩效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而进一步增长。比如,获得产品及服务上的领导优势,可以更快速地开发新产品,享有time-to-market快速进入市场等;或者可以快速回应客户需求,有效地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或者具有业务操作优势,具有快速、大量地生产及流程控管能力等等。企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获得行业内优势地位,限制其竞争者在该领域的发展和投资,加剧了企业间差异现象。
2.组织反馈
组织反馈存在于企业组织层级之间,特别是高层管理和中层管理者之间,用于鉴别管理者声誉和能力。组织中的最高层的领导者往往缺乏对有关客户、技术、竞争对手等的知识,这种专门信息经常是由中层管理者所拥有,因而高层领导人员不能正确地评价投资方案(Jensen and Meckling 1992)。为了解决权威信息(知识)的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困境,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以前的业绩记录和经理人声誉等事后评价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管理下级管理人员。经理人在某一商业领域的早期成功经历将有利于该经理人的晋升和获得组织内的决策权或者控制权等,加强了资源向这些人手中进行集中的趋势,使得企业具有人格化的趋势。
3.认知反馈
认知过程反馈产生于经理人员对企业投资机会的认知之中。企业过去的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决策经历,将进一步加强企业现有决策的模式和风格(Ginsburg & Baum,1994),因此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个认知反馈的过程,使企业决策者对同一投资方案产生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判断。此外,认知反馈也作用在企业的学习过程中,企业总是有选择地从外部获取、吸收和利用竞争对手的经验和知识,而这种选择是以个体认知为依据的。这种认知差异的不断累积,将导致企业战略取向的不同,最终造成相同行业中的企业绩效的差异。
五、企业内生差异的动态演进
企业内生性差异的演化过程由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见图1)。一是企业原始要素禀赋之间存在差异。二是组织中的反馈力量发生作用,加强企业间差异的程度和趋势,使得企业锁定于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成长周期。三是企业间的模仿产生的趋同力量,企业间的模仿行为使得企业绩效趋同,但是模仿受到阻隔机制的制约。这个框架说明了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企业在某一行业中的发展轨迹和行业中企业差异的演化过程,企业B和企业A的差异程度是行业中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是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图1 行业内企业差异的演化
六、案例分析:微电子晶圆代工(Foundry)产业
1.行业内企业绩效差异
在微电子产业分工模式的发展中,一开始是含有一些外包加工(Outsourcing)、贴牌生产在其中。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推动、技术工艺的进步与成熟,促使分工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由原来IDM形成了当今的Foundry-Fabless模式。Foundry模式又称芯片代工模式,接受客户的设计订单,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生产,赚取加工费用。台湾成功塑造了半导体产业中的Foundry模式,TSMC(台积电)和UMC(联华电子)是全球最大的两个Foundry公司,此外还有新加坡的Chartered公司。在全球,2000年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占有41%。目前不少的Foundry公司还在不断地加入,同时不少传统的芯片供应商开始出售自己的生产线或将生产线转化为Foundry模式。行业内,Foundry模式(代工模式)的竞争激烈,领头企业(台积电等)所占的优势地位难以动摇,一般企业赚取正常利润,体现出“大者恒大”的局面。
2.特点分析
(1)研发投资的不确定性。目前,微电子产业的创新速度是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每3年提高一倍,信息技术专利每年新增超过30万项,科研资料的有效寿命平均只有5年,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具有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已经成为世界微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微电子产业的外延广泛,不但涉及制造业,而且衍生到服务业,其产品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技术创新的空间大大扩展。
(2)领导者与组织的风格。台积电的领导人张忠谋创立了全世界第一座晶圆代工厂,创造了微电子产业新的产业竞赛规则,十多年来的台积电模式(代工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引起国内外的争相仿效。在经营过程中,张忠谋提出“经营马拉松”的概念,着重战略与长远的布局。另一个行业领先企业联电的灵魂人物曹兴诚个性鲜明,被同业们以“聪明”、“硬气”、“剽悍”来形容其作风,被张忠谋称为“具有想象力的人”。联电的战略风格积极进取,通过一连串的购并计划,运用杠杆迅速扩张达到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有人称曹兴诚为台湾半导体的先锋。两者相比,张忠谋领导的台积电是老成稳重的“少林寺”;曹兴诚领导的联电便是豪情万丈的“梁山泊”。
(3)关键资源的弱弹性。2001年台湾企业R&D50强的前5名都是半导体厂商,这5家公司研发支出的加总金额超过新台币358亿,几乎占这项排名50强研发支出总和790亿的一半。当年台积电的研发支出就突破新台币100亿,高昂的研发资金投入,需要承担很高的投资风险。此外,在资金规模上,把生产能力发展到台积电那样的规模是个巨大的挑战。以色列的Tower Semiconductor公司创办初期即投入2500万~7500万美元,并从以色列政府得到了4亿美元的拨款,单独一家代加工公司不可能有大量现金投入基础设施和IP设施。在韩国,资金是其代加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韩国亚南公司很想不断扩展,但资金却必须从世界资本市场上筹集,微电子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及生产能力扩大都需要很大的固定资本。
(4)有效的技术积累。原创性的技术开发能够取得突破,是建立在长期持续的知识资本和技术积累基础上的。企业整体知识资本积累的高水平是企业研发创新的有效保证。如IBM的研究中心可以预见性地研究5年左右的技术发展趋势;Intel研究院储备有3~5年的技术项目;Philips把5年后应用的各种新型光源都在实验室中实现了技术储备。台湾半导体协会所订定的“技术演进蓝图”已到达了2015年,台积电目前在90纳米的制程上,已领先“技术演进蓝图”整整两年。在这些影响产业甚巨的公司里,每一项研究,都有可能影响产业变化。这种企业的技术积累,一方面影响了微电子产业技术发展的取向;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间的技术壁垒。
(5)企业成长的正反馈效应。在微电子产业竞争中,研发投资等知识资本的支出起到强烈的催化作用,企业成长呈现出“马太效应”,公司淘汰竞赛越来越快。在成功的企业,知识资本等投资随着企业规模增加,反过来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维持企业领先的优势。
台积电的“研发支出”和“研发结果”已经进入“正向循环”:从技术领先到获利领先,再反过来将获利投资在技术上,这种正向循环成为近年来台积电的成长动力。例如,台积电2001年在0.18微米下的高毛利率的产品,占产品线产量的45%。
此外,仅仅有大笔的研发支出还是不足够,华邦电子在网络IC上曾经是最领先的厂商,研发的资源也最多,但后来在市场上仍被竞争者超越,因此有效的市场策略和知识管理也相当重要。台积电可以在同一座晶圆厂,为几十个客户做几百种产品。当外界还是以“0.13”一概而论时,台积电产品已经可以做到相当的多元化(低电压、低耗电、高功率等等),注重研发和市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学习,顺利地实现了从0.18线程向0.13的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