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5012519820625xxxx
摘要: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逐渐增长为电气设备的进一步完善与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保障建筑工程稳定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强化电气设计监管力度上,及时控制及转移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风险性,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机率,严格审核电气设计方案,推动建筑工程高效高质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存在问题;主要对策
引言
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入手,即在明确电气设施建设要求与具体结构基础上,对操作方法与设施运用方法进行调整。如,开展线路铺设作业前,应对施工使用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即确定材料长度、规格以及大小等满足需求。为避免采用直接焊接方式进行引线连接处理。如搭接长度是钢筋直径的6倍,则应采用圆钢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使用达到建筑用户使用预期,进而保证人们的高物质生活水平。
1建筑电气设计特征
就目前来看,建筑电气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建筑工程规模大,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建筑物的发展面向天空和地下方向。因此,建筑楼房的高度通常情况下都很高,且地下层数也在逐渐增多;②电气设备种类逐渐增多,占据整个工程设计的主要地。其中,建筑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电梯设备、生活泵及消防泵、制冷设备以及通风设备等,因此大规模建筑在电气设备总体运行期间用电量巨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尽量选用高效能设备,为确保关键系统的用电可靠性,关键系统应采用两个独立电源对电气设备进行供电。
2建筑电气设计主要问题
2.1消防线路敷设存在问题
在消防线路敷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相关技术标准的考虑,很容易导致建筑电气敷设不符合要求。例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对应急照明、广播、通信、消防等电气线路,必须要敷设于非燃烧体结构内部,并且要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在3cm以上。如果必须采用明敷的方式,则必须要确保线路的防火安全,可以利用金属管采取防水措施。
2.2与其他线路存在共同接地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内部安装接地系统,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不同系统之间出现接地的情况。例如,防雷接地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接地、电子机械自动防火接地等。如果没有将这些重复的接地系统进行区分,很容易造成故障隐患无法及时排查,所以,如果采取共同接地系统,必须要利用专用的接地干线,通过消防控制室地板将接地系统进行连接。
2.3设计安全存在问题
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缺乏安全考虑,很容易导致各种意外故障频繁发生,例如,水下灯具或者潜水泵电气系统出现漏电等故障时,如果无法及时的切断电源,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的设计单位为了能够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率,往往在工程竣工之后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导致许多安全隐患问题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造成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措施策略
3.1加大电气安装材料的审核力度
为使完成电气安装作业的质量达到预期,相关人员应从材料性能效果入手,即将采购与实际安装作业,作为优化控制工作重点。采购阶段,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控制人员应从市场环境口碑且信誉好的厂家进行购买。此外,还要在购买过程中,对材料说明书与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检查。在安装操作阶段,相关人员应对安装材料的性能质量进行复查。即将合格性与适用性作为衡量指标。与此同时,由于购买的安装材料无法全部投入使用,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因此,应将规避材料腐蚀与其他质量问题作为审核重点。如此,就可最大限度的规避不合格材料进入建筑电气安装作业现场,以对电气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稳定性影响。
3.2强化线路铺设质量
首先,开展线路铺设作业前,应对施工使用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即确定材料长度、规格以及大小等满足需求。其次,实际安装作业过程,为避免防火区存在间隙问题,应利用耐火材料对间隙进行封堵处理。最后,线路设计安装,还应规避导线管交叉问题出现,以使管线能够以顺通状态作用。
3.3防雷接地问题的处理
设计建设者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即使用性质与具体结构,来提高防雷措施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此外,为避免采用直接焊接方式进行引线连接处理。如搭接长度是钢筋直径的6倍,则应采用圆钢。在管理工作上,为提高避雷管线的运行可靠性,应对焊接位置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上报处理,以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重新焊接来达到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工作完成后,还要对焊接产生的残渣进行清除,以为后续的防锈处理工作提供便利。
3.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装操作控制,应从两个段点入手,提升安装作业人员的工作素养与综合技术水平。这里的两个段点是指,上岗与在职。上岗是指,在招聘电气安装工作人员过程,应着手选拔那些具备工作能力且能够达到实际操作标准的人员,否则,不能允许进入工作岗位。在职是指,对已经在岗的建筑电气安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新型设备安装操作的重点与市场环境的发展现状,以为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知识支撑。这样一来,建筑电气安装工作的开展,就能在材料性能质量过关、安装技术水平到位以及人员操作技能高效的情况下,提高所处结构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3.5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方案适用性
在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方案适用性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从认清建筑工程及建筑工程使用者的用电需求入手。由于建筑工程使用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的知识,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应选择的较为简洁的设计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种类及用途,选择不同的电气系统,并以此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所提出的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不仅如此,在制定建筑电气设计方案期间也应基于建筑使用者角度衡量,择优电气设备运行类型,充分发挥出建筑电气设计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现代建筑物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能够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整体质量,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确保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云.简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13):229+228.
[2]肖惠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6):243-244.
[3]孔嵩.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现代建筑电气,2013,4(09):1-4.
论文作者:胡敬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建筑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