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目的论的复活_目的论论文

目的论自然哲学之复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论文,哲学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有三种思想至今仍决定着现代科学发展的道路:一是原子论,二是坚信“数学和谐构成宇宙奥秘之核心”的毕达哥拉斯主义,三是目的论。我们曾在别处对毕达哥拉斯主义作过深入分析(参看[1]),本文所要强调的是第三种重要传统,即目的论的自然哲学。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系统科学的兴起,长期被埋没的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或有机体论的自然观又在新的条件下复活了。现代生物学家和以控制论为先导的系统科学家惊奇地发现,经过重新解释的目的论,仍是理解自然(包括自然客体与人工客体)奥秘的极有启发力的研究纲领。于是,目的论问题成了生物学哲学以及系统科学哲学的中心议题。我认为,它也应当成为自然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下一系列论题的分析来把握目的论研究纲领的精华:

1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与程序目的性论题

1.1 内在目的论论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是具有内在目的的,它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合目的性的,并且只是通过自然本身的结构与机制来实现的。“钓鱼”就是目的论的一个话标本:它在眼睛前伸出若干根须并分披两边,其末端呈圆形,正好充当钓饵。([2],P445)如果问鱼为什么长根须条?合理的回答是有了这种构造就便于钓小鱼。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与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需要假定一个超自然的存在——主宰宇宙的万能的上帝。自然的合目的性并非出于神的意志,而是可以根据自然(包括动物)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机制,通过纯技术的方式来实现的。无意图也可能有目的,例如燕子做窝、蜘蛛结网、植物长叶子(为了结果实)、根往下生长(为了吸收营养)既出于自然也有目的([3],P64)。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都是模仿自然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些合理思想已为现代仿生学者和控制论所充分发挥。

1.2 程序目的性论题 现代生物学家德尔伯吕克和E·迈尔都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程序目的性思想是他的目的论中可以提炼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成分。迈尔将“程序目的性”界定为按某种程序、某种信息密码而运行的动态过程。程序目的性这个词就意味着目标指向。一切程序目的性过程的特点在于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由某个程序指导(相当于亚氏的“形式因”,即造型因素),二是这类过程取决于由该程序所预定的某个终点、目标(相当于亚氏的“目的因”)的存在。([4],P45-46)

亚里士多德动物学的最重要的实例是,雄性精液提供的“形式因”(造型因素),包含了胚胎各个部分的设计蓝图,并控制着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而DNA遗传程序正是起到了亚氏“形式因”的作用。([5],P45)因此,德尔伯吕克和迈尔都认为,“形式因”(eidos)实质上就是程序目的性原则,相当于遗传程序。([6],§3.1)

1.3 与此相关的是亚氏的“程序自动化”与自动机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预定程序指导下,由潜在变现实的过程应当是一种自动执行过程。他不止一次地将受精之后的胚胎发育的程序自动化过程与古希腊的一种“自动机器”(玩具)的程序自动化进行类比。胚胎按“形式因”的设计蓝图挨次生长出比如心、肺、肝、眼等等器官,正象“自动机器”一样,索线人牵动许多杆杠中的第一个,由A带动B,B带动C…,从而整个机构就活动起来,玩具人就会按节拍跳舞。([7],P248,P416)

2 神学目的论论题(我们的参照系)

2.1 从历史渊源看,自然神学导源于斯多葛学派,而斯多葛学派又导源于柏拉图 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把宇宙看作由上帝这样一个超一流的几何学家和工程师所设计创造出来的。地球是被设计出来的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特别是为了人类利益的),这一观点为斯多葛学派所发展。自然神学的最重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他的《神学大全》根据宇宙的高度和谐与秩序(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位全智全能之神指引一切自然事物达到各自的目的)论证了上帝的存在。

2.2 自然神学论题 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与自然神论(deism)虽然都认同神学目的论观点,然而具体意见分歧不小。自然神论派的代表是牛顿那样的物理学家,他们信奉一个非人格化的规律之神,他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上帝为维持宇宙的和谐与秩序这一目的而设置的运动规律,自然神学派的代表则大都是博物学家,他们信奉天启之神,他们认定,一切生物结构奇妙的适应性及其活动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完美无缺性正是造物主设计的目的性的无可置疑的证据。因此,18世纪至19世纪初自然神学家的典型口号是:研究自然界(特别是生物自然界)的绝对和谐和多样性就是认识上帝的捷径!

2.3 格式塔转换论题(即自然神学与进化论论断之间的可转译性)。科学哲学家们已经用得滚瓜烂熟的命题:“观察渗透理论”、“证据受污染”、“范式转换”等等论点,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进化论与自然神学是完全对立的互相竞争的研究纲领,为什么自然神学能从大自然搜集到那么多的生动的“观察证据”去支持自己的理论呢?问题在于“证据受污染了”。正如费耶阿本德所指出,“事实”不是独立的,关于观察的事实陈述往往暗含某种假设(如关于适应现象的陈述可能暗含造物主有目的设计假说),根据这样的事实陈述或证据去反驳一种理论(如进化论),就是根据未经检验的隐蔽假设去反驳这个理论。这就是所谓“证据受污染”。一当人们将观察问题的概念模式转换过来,全部观察证据也就会颠倒过来去支持原先所反对的理论。

正因为如此,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实际上大大得益于它的对手自然神学所积累的资料。自然神学家的问题是:造物主的目的和智慧是怎样通过生物间彼此适应以及与环境的适应的高明技巧而表现出来的。虔诚的自然神学家对生物巧妙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所做的精细观察和忠实记录,真可谓劳苦功高。于是,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当博物学家头脑中发生“格式塔转换”,也就是在解释中将“上帝有目的的设计”换成“自然选择”,就可以把关于生物有机体的绝大多数“自然神学文献”几乎只字不易地转变成“进化生物学文献”。换句话说,自然神学家绘声绘色描述的目的性现象就为进化提供了一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6],P120,P422)所以我们可把它称作“自然神学与进化论可转译论题”。

2.4 目的论中的活力论论题 活力论者断言,生命过程中的明显的目的性现象是无法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加以说明的,因而只能归因于神秘的活力、灵魂、生命力之类的东西。在生物学史上最有名的活力论者是杜里舒(Driesch),他的最重要论据是海胆胚胎的早期发育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个体发育具有明显的目标取向和等结果性。无论用一个完整的卵,或半个卵还是两个卵合并的卵作原料,最终结果相等:都是一个完整的海胆个体。于是杜里舒断言,这个生命过程的目的性只能归因于超自然的活力。

正象庸俗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声誉的主要败坏者一样,活力论是合理的目的论声誉的主要败坏者。活力论也是神学目的论在科学家队伍中的代理人和可靠的同盟军,因为他们同样相信目的性过程是同超自然力量相关联的。

近代科学是机械论的一统天下,并具有明显的反目的论性质。占主导地位的近代科学家在反对神秘的超自然的活力论时,连同一切合理形式的目的论也统统一起抛弃掉了。弗兰克(L.Frank)等人在1948年的一次控制论会议上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

有目的行为的概念和目的论(在控制论产生之前)早已同一种神秘、自完 善或寻求目的能力或最终原因相联系,它们通常有超人或超自然的起源。( 近代科学家以为)要更好地研究事件,科学思维必须放弃对目的的信仰和这 些目的论行为的概念,而采用一种严格机械论和确定性的自然观。([8],P13)

3 控制论的目的论论题:“一切目的论性质的行为都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

3.1 历史渊源 这种观念起源于军事上的自动控制研究。在二次大战期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与别格罗工程师合作,研究高射炮自动瞄准问题。他们仔细分析了飞行员与高射炮手的目的性行为,并力图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机械模拟,以实现自动跟踪。结果发现负反馈是自动调节过程的关键,并且在与神经生理学罗森勃吕斯商讨的过程中,进一步达到一种共识:自动机器的负反馈调节与生命系统的神经控制过程,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都是目的论性质的,并且从功能效果上看没有多大差别。(其历史过程详见[9],P43-50)这就是他们三人的合作论文《行为、目的与目的论》(1943)之由来,该论文为控制论奠定了思想基础。维纳的专著《控制论》(1949)则作了更系统的总结。

3.2 性质 这里所讲的目的论无非是指控制论用负反馈解释目的行为(即自动调节过程)的基本理论观点。控制论的目的论是完全排除了超自然力量的干预的(既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活力与灵魂),它是用纯粹科学的方式来说明目的性过程的,即或者用自然本身(如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来说明,或者用人造的技术系统的物质性的作用机制来说明。这样看来,控制论的目的论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的合理思想,另一方面也继承了机械论认为宇宙是有规则地运转的的合理思想,可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两者的综合。当然它既排除了神学目的论,又排除了活力论那种庸俗的目的论。

凭借控制论的力量,合理的目的论又在现代科学中复活了,并表现为对机械论的一种超越。弗兰克等人是这样说的:

目的论机制的概念总是在试图脱离那些现在已经不够用的老的机械论的表述方法,试图为自动调节过程、自定向系统和生物、自引导的个人的研究提供 新的、更有用的概念和更有效的方法。([8],P14)

3.3 目的论系统的控制论分类 从控制论观点看,目的论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有两种:(1)自稳系统、功能系统模型;(2)目的行为模型。自稳系统模型也称作控温图式,空调器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实例。房间的温度是通过空调器来保持的,恒温器与致冷或加热空气的装置相连,通过负反馈的自动调节过程,室温保持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例如25℃)附近,在许可的范围内变动。这种目的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存在优先的目标状态加上负反馈机制。另一种是目的行为模型,也称作鱼雷图式,这是海军所熟悉的一种目的论系统。鱼雷装上马达推进器和由声源(或热源)引导的装置。鱼雷瞄准靶船(敌舰)的大致方向,当接收到发自靶船引擎的声波(或热)时,操纵机制就将鱼雷指向声波。由于采用负反馈调节,无论靶船怎么改向,从原则上说鱼雷还是不断指向它的。这种目的论系统的特征是存在目标实体(但不是目标状态)加上负反馈机制。

以上两类控制论模型还可以推广,它们不仅可以应用于人工客体,也可以应用于自然客体。按照生物学哲学家D.Hull的看法,生物体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自稳态(发展中的自稳态)的一个实例。在发展的自稳态中,特定的基因型在各式各样环境中产生大致相同的表现型。即使每一特定的稳态常因环境变化和由于基因库内出现新基因而破坏,然而种群仍能保持准稳态即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称作遗传的自稳定作用。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自稳态的目的论系统不仅可以从静态推广到动态情况,而且可以从单一目标状态推广到通过严格规定的途径达到一系列优先的目标状态。这就是所谓自稳流的目的论系统,它具有更大的解释力。([10],§4.3)

4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题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中最大胆也是最新颖的学说。它涉及进化演变的内在机制,特别涉及这种调节控制机制何以能说明生物界外表上的和谐与适应现象。它试图提供一种自然解释——用生物自然界本身的作用机制来取代自然神学的超自然说明,这种自然机制很独特,能为进化演变导向。

4.1 含义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自然选择简要地界定为“保留有利变异,淘汰有害变异”的过程。详细点说,选择只不过是这样一件事实:在一对双亲所产生的无数后代中只有极少数个体存活下来并能繁殖,因为这些个体恰巧具有一连串性状有利于在其生存期间应付各种环境压力。自然选择实际上是两步过程:第一步是在每个世代中产生变异,即产生遗传上有差异的个体;第二步选择,是对第一步产生的变异进行挑选,决定这些个体是否存活与生殖是否成功。自然选择学说用不同于牛顿模式的纯物质过程,也就是以机遇(不定异变)为背景的最优化过程来代替造物主。无怪乎有人说,“自然选择学说废黜了上帝”!([4],P177)

4.2 性质 自然选择学说究竟是反目的论的还是支持目的论?这个问题无论在达尔文的反对者和拥护者中都争论不休。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如何理解目的论,把什么样的观点称作目的论。毫无疑问,达尔文的学说具有明显的否定神学目的论的性质,因为它是按自然本身的原因来说明自然的。可是,“选择”一词仍然成了达尔文同时代科学家接受这一学说的主要心理障碍。“选择”难道不意味着有某种有远见的目的论过程的存在?难道不意味着有某种进行选择的主体的存在?自然本身能有目的性吗?能代替上帝作为选择主体的地位吗?达尔文是否在理论上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呢?其实,我们只要采取控制论的目的论观点,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认为,自然选择的说明实质上就是对生物进化和合目的性现象的一种不用控制论术语的朴素控制论解释,因为自然选择机制的本质就在于反馈调节和最优化控制过程。因此,纯粹机械论与纯粹目的论的对立,可以按控制论模式加以调解。一方面,自然选择是自然本身的纯物质性的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但它不同于牛顿的严格决定论模式,因为其中机遇与因果是联合起作用的;另一方面,尽管它排除了超自然力量的干扰,却仍然是合目的性过程,因为它有自引导的、自动调节的功能,最终能使生物物种适应环境。当然这不是简单控温图式中有明确的单一目标状态的目的论系统,而是动态多目标的稳态流系统,其终极目标不是事先可以精确预言的。

5 康德的自组织思想与自然目的论论题

在自组织理论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惊奇地发现,大哲学家康德原来是自组织思想的一位先知。康德把目的性原理看作一种能为反思判断力所用的、研究自然事物的启发式原理,这对系统科学家也是很有价值的。

5.1 康德的自组织论题 康德认为,自组织的自然事物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它的各部分既是由于其它部分的作用而存在,又是为了其它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二是其各部分一起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而且按照这些规定,一个产物才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并且是自组织的物,而作为这样的物,才称为一个自然目的。”([11],P21-22)他举例说,钟表是有组织的却不是自组织的系统,因为它的部分不能自产生、自繁殖、自修复,而要依赖于外在的钟表匠。假若联想冯·诺意曼的“自再生机”思想,可见康德的想法多有启发性。

5.2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论题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1790)就是专门探讨目的论问题的,自组织论题只是目的论的一个推论。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别重视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他把两类判断力区别对待:“规定的判断力”所遵循的原理就是知性的原理(相当于形式逻辑层次的规律与经验科学中起作用的因果原理),它把自然界规定为一个机械的因果系统;“反思的判断力”则更关注单纯的机械因果性所无法把握的(但若假定有机整体性与目的性则变得容易把握)那类特殊事物。康德假定“自然的合目的性”,这样就将把自然界无限多样的个别事物以目的性为联系线索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把握,他认为这是主体观察自然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康德时代机械论的影响仍然是强大的,系统科学远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无法从科学上直接找出自然合目的性的客观依据。康德的天才在于他能猜测到,自然的客观内在合目的性原理尽管还不能断定为“构成性”原理,却是一条富有启发力的反思原理。康德认为,在解释一般的物理事物或者象有机体和自然整体那样的特殊事物时,机械因果原理与目的论原理的功能各有所长并且是相互补充的。如果把机械因果性限定于知性范围内,而把目的性限定于反思原理的范围内,则两者之间的二律背反就可以克服。

6 贝塔朗菲的动态开放的目的论系统论题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同样也批评近代科学不该把目的性、自寻目标性简单地排除在科学之外。相反,他认为,目的性问题正是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然而控制论是有局限性的,它并非有关目的性的唯一合理解释模式。

6.1 贝塔朗菲提出,为了模拟目的性行为至少可以有三种理论模型

(1)等结果性模型(即动态开放系统模型)。所谓等结果性,就是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以不同的方式达到有共同特征的最终目标状态的趋势。杜里舒关于海胆胚胎的实验是等结果性的最直接的证据,贝塔朗菲毫不犹豫地清洗了杜里舒实验的活力论解释,借助于范式转换,轻而易举地把它转译成一般系统论的科学说明。等结果性是目的性的一种形式,其基础是达到准稳定状态的开放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

(2)控制论的反馈模型(它仍可以占一席之地)。系统通过自动平衡保持有特征的目标状态(即相当于前述的控温图式),或者自动寻求目标客体(即相当于鱼雷图式),其基础是在这些目的论系统内存在一种循环因果链或反馈机制,一旦系统出现偏离目标(状态或客体)的倾向,输出端的信息就会及时回输到输入端,以便校正。

(3)用于适应行为的模型(适应仍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这是控制论的另一位奠基人艾什比在《大脑设计》中所提出的。艾什比把思维与学习看作一种行为结构。首先从数学上把握某类行为的机制(用微分方程刻划目的性系统行为的连续变化,用阶跃函数刻划其状态跳变),接着考虑用哪些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效应来实现这些机制。艾什比用独特、简明而深刻的新方法推进了维纳的工作(一举扫除了他所遇到的困难)。艾什比所独创的“超稳定性”现已成为控制论又一基础概念,并为理解生物自适应的目的性行为提供新的方法论工具。([12],第七章)

6.2

贝塔朗菲把等结果性模型看作一般系统论的特征模型 作为生物学家,他对生命系统的两大基本特征——等结果性与准稳态的开放系统有深刻的体验。他看到,维纳的控制论“试图说明,反馈性质的机制是机器、生物、社会系统的目的论或有目的行为的基础,([8],P36)功不可没,但对刻划系统的动态开放性和有机整体性是不够用的。整个说来,他认为开放系统模型是与反馈控制模型互补的,各适用于不同的方面。更一般地,一般系统论与控制论也是互补的。他明确表示,对此“要用某些新的综合来辩证地解决。”([8],P112)

如果说,控制论的目的观的最根本特点是将目的性行为解释为负反馈的必然结果;与此相比较,一般系统论的目的观则在于将目的性行为(尤其是等结果性)解释为准稳态的开放系统的一种性质(这样就能克服等结果性似乎违背物理定律的详谬)。总之,按照一般系统论的目的观,目的性问题仍可以在自然科学范围内,然而是在比控制论的反馈模式更为宽松开放的概念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同时又与神秘主义的活力论划清界线)。

7 系统科学其它分支对目的论论题的新扩展

限于篇幅,下面仅举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事例:

7.1 普里高津把他所研究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系统称作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属于我们所要讨论的目的论系统的一种类型。

我们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控制论与耗散结构论两者对目的性结构与行为在理解上的差异:(1)控制论重点考虑以目标状态(或目标客体)与负反馈机制为轴心的目的论系统,因此它的最大特色是将目的性行为解释为“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与此相对,耗散结构则是一种新型的目的性结构,它的自行产生与维持主要依赖非线性正反馈机制。正是由于正反馈,才可能使那与未来新结构同型的涨落(作为“种子”),通过一个狂潮式的过程,迅速得到放大。(2)一般控制论所追求的目标状态相当于“平衡态”的稳态,一旦出现对目的性的偏离,负反馈机制就会把它拖回来。与此相对,耗散结构之所以能形成,其先决条件就是让开放系统偏离平衡态,失去稳定性,而且是远远地离开平衡态,越过线性区,进入非线性区,这样才有可能生成新型的目的性结构。因此,耗散结构以“远离平衡态”为特征。(3)在一般控制论系统中涨落是破坏有序的消极因素,但负反馈机制能消解它。与此相对,涨落对耗散结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积极的能动的促进因素,“涨落导致有序”。(4)控制论原以封闭系统为重点对象,而耗散结构论则以开放系统为基点。总之,耗散结构论探讨了新型的目的性系统的生成、稳定和演化的自动机制,展示了目的性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拓了新的视野。

7.2 “序参量=目的性之妖”论题 哈肯所创导的协同学是另一种自组织理论,它是研究自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规律的科学。协同学的核心概念是序参量,这是决定系统宏观秩序的量。如果拿产生负熵(有序)的“麦克斯韦妖”以及表征严格决定论的“拉普拉斯妖”作类比,序参量就可以称作哈肯的目的性之妖。因为哈肯本人在描述产生激光的自组织过程时说,无数“原子小人”步调一致的行动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精灵”(无形的指挥官)在起作用,这就是序参量。

哈肯对自组织系统的目的性作了很好的概括。他说:“所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好象是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起来的”。([13],P403)又说:“这些子系统以很有规律的方式合作着。这种合作方式通常好象是有目的的。甚至在无生命的世界也是如此。”([14],P229)

序参量在自组织系统起支配结构模式的作用。子系统之间的高度步调一致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存在序参量这种能对自动调节、自我控制起主导作用的内在的目的性力量。协同学认为,当自组织系统处于不稳定点时,系统内部矛盾全面展开并有所激化,与各种子系统的局部耦合关系和运动特性相联系的模式和参量异常活跃,各种参量的涨落此起彼伏,它们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与组织的胚芽,为了建立自己的模式并争夺对全局的支配权,它们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与对抗,时而“又联合又斗争”,最后才选拔出最适应的优化模式(一个或少数几个),通过非线性正反馈放大成为主导模式(序参量)对系统起支配作用,其它多数不稳定模式都被淘汰。自组织理论的这种动力学机制可以看作达尔文的竞争选择机制的合理推广,无怪乎哈肯称之为“广义的达尔文主义”。

7.3 黑格尔“理性的狡计”论题的协同学解释 说起序参量所起的“目的性之妖”的作用,使人不能不联想起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黑格尔在《逻辑学》和《历史哲学》中都讲过,理性好象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为了使自己作为目的实现于客观事物之中,却佯装不作任何干预,让各个要素或每个人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各行其是,互相冲突,互相抵消,其结果是它利用了他们彼此间的斗争达到了它自己的目的。([15],P394;[16],P72)实际上,这正是对序参量如何引导自组织系统实现目的性过程所作的最生动形象的描述。

7.4 钱学森的“目的点与目的环”论题 根据解释学的观点,读者通过和作者本文的“对话”与理解,可以发掘出原作者自己未必看出的包含在本文中的更深刻含义。协同学的研究为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目的性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工具,这从钱学森对哈肯协同学思想的独到的分析可以看出。钱学森说过:“哈肯的贡献在于具体地解释上述相空间的‘目的点’或‘目的环’(又称‘不动点’及‘极限环’)是怎样出现的。他的理论阐明,所谓目的,就是在给定的环境中,系统只有在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是稳定的,离开了就不稳定,系统自己要拖到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能罢休,这就是系统的自组织。”可见,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就是系统自动走向目的点或目的环,实现有序达到稳定的过程。

7.5 “混沌吸引子”是特殊的目的性结构论题 混沌理论发展起来之后,“目的点与目的环”论题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在协同学中所用的目的点、目的环和目的环面,统称“平常吸引子”。以上这三个概念可说是对自组织系统演化的目的性趋势的既直观又精确的刻划。

为什么取名为“吸引子”?先得从相空间说起。相空间是刻划物理系统状态的抽象空间,每一状态对应于相空间中的一个点,状态的连续变化用相空间中点的轨迹来表示。如果系统有能量耗散,则在相空间中的点的轨迹表现为逐步收缩,拉向中心,因此取名为“吸引子”。混沌吸引子又称奇怪吸引子或随机吸引子,因为它包含随机因素,其行为要比协同学中的平常吸引子奇怪得多。所有吸引子的共性是耗散运动的轨道最终要收缩、“吸引”到相空间的有限区域(吸引子)以内。说穿了,任何吸引子所要刻划的正是系统演化的目的性趋势,而混沌吸引子特别要刻划混沌系统演化的目的性趋势。虽说总的趋势还是收缩,但这种有序结构的中介环节却表现得更为曲折奇异。具体地说,混沌吸引子的个性在于,运动轨道虽从整体看来是稳定的,但从局部看来却是不稳定的,要沿某些方向指数分离。为在有限的几何对象上实现指数分离,就不得不无穷次地折迭起来,结果便在相空间图中构造出一个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

洛仑兹吸引子是混沌吸引子的第一个实例。1960年,气象学家洛仑兹在计算机数值实验中发现了严格确定性方程因初始条件的微小误差所引起的完全的不规则性(即混沌),过后又发现混沌背后的内在有序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相空间中的“混沌吸引子”这种特殊的目的性结构。

洛仑兹之后,混沌研究者的行动纲领是在一切现象领域的随机行为和不规则性背后寻找“奇怪吸引子”,也就是寻找混沌背后的稳定的目的性结构。混沌研究由于在极端不规则现象的背后发现了精细的目的性机制,因此不能不引起目的论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

8 综合论题

总起来说,我是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的继承者,相信大自然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合目的的,该目的通过自然内部机制是可以实现的,当然我只是站在现代科学的高度来重新肯定亚里士多德。我也是康德自然目的论的继承者,不过我认为目的论不仅是反思判断力的启发性原理,而且也是自然界本身的客观的内在的“构造性原理”。我主张将维纳的范式(即控制论意义下的目的论)加以扩展变为更普遍的系统科学的新目的论范式。借助于“格式塔转换”与语言转译手段,我甚至愿意与现代的自然神学家进行对话。我承认:

我曾亲眼目睹,在张家界有上帝造的巨型盆景;我曾亲眼目睹,在大理石上有上帝画的中国画;我相信,上帝是超一流的科学美学家!我相信,上帝是超一流的自组织理论家!不过这位“上帝”不是别人,他正是大自然自己。

标签:;  ;  ;  ;  ;  ;  ;  ;  ;  

自然哲学目的论的复活_目的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