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研究

施雄飞[1]2011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文中认为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本文阐述了美育的内涵,国内外美育状况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中学化学教育中美育的价值,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及对苏教版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美、形式美、自然美、艺术美四个方面研究中学化学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内容,阐明了美育渗透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策略,并提出基本方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证明美育渗透是有效的。

梅新娅[2]2004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既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还包括美学教育,全人教育。 化学是人类在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化学美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化学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多样性、和谐统一性、简洁性、奇异性和创造性。本文论述了化学美的基本特征和形式,研究了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美育应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策略,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并从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设计了化学美的内容并进行了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检验实施美育的作用和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美育教学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全面发展。

严萍[3]2004年在《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主要依靠知识进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活力和渗透性,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直观能力,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相沟通,引导人由认识走向创造,起到以美启真的作用。因此美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潮流看,学科综合、交叉发展,文理相互渗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作为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教育,融于自然科学的教育之中,才能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蕴藏着很多的自然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将对化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借鉴哲学、教学论、课程论的有关思想和方法,进行宏观、整体的思考,旨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教育改革的手段、方向和目标,来阐述美学美育与自然学科相结合的必然性;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美学美育的研究进展,说明美育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第叁部分主要阐述了化学科学美的特征及科学美的表现形式。第四部分通过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如何加强教师的美学美育的培养,建立一个“以美育己”的教师队伍;第五部分对化学教学中的美育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以美育人”的教学模式;第六部分结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美育的实施要求,对化学美育过程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模式;第七部分针对化学教学的美育渗透,提出了几点建议。

孙海鹰[4]2006年在《初中化学的美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给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纵观近年来的中国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当代的主流,而美育如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也开始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绽放。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启开了时间的窗扉,追溯美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不难看出美育的思想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源远流长。美育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既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还包括美学教育,全人教育。化学是化学审美客体满足化学审美主体需要的一种价值属性,其本质是化学的环境与憧憬化学的人们的意向的融合。本文论述了化学美的基本特征。化学美,具有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抽象性,精确性和逻辑性,实践性。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本文通过研究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美育应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策略,探索美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方法,在课堂实践中检验实施美育的效用。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美育教学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得到全面的发展。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是中国教育理念的一个突破,它本身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注意把握好“度”,防止造成偏差。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时代需要,同时也是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沈文敏[5]2014年在《审美视野下中学化学实验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起,科学素养成为举世关注的新名词,当今科学教育突出的主题之一是“科学与人文”并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而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对学生左、右大脑的科学全方位综合的开发,可避免学科知识逻辑结构为界孤立认识事物和情境,因而科学美感的培养是理科教学工作一个有意义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研究以科学美和实验设计为研究基点,界定化学科学美的定义,提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和审美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功能、教学目标以及实验改进与创新策略都是审美性的体现或者投射。结合审美心理结构设计问卷调查江西省四所高中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到学生在实验审美感受中表现出积极的关注,但实验审美意识有所欠缺。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压迫和高考评价的指挥,审美经验呈现一致性,过于重视实验是否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审美心理倾向明显,但实施审美创造缺少支持。将实验设计作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基于美的多重属性对实验仪器进行分析,基于科学美基本范畴:和谐、奇异、简单和对称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解读。在案例一中对制碱实验的化学史进行融合,模拟工业生产设计成简单的实验操作装置。在案例二中将“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用正交试验进行条件的优化,得出结论为:在常温常压下,采用蒸发皿灰化、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滴加10滴3mol/L硫酸,属于实验的最优条件,利于形成实验审美感受和经验。案例叁对两个简单实验进行设计,体现科学美的奇异、对称范畴,强化化学实验的审美体验。

李玲[6]2014年在《中学生化学思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生化学思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本论文尝试回答中学生化学思维的概念界定与中学生如何进行化学思维的心理学模型建构这两个问题,它们分别是此领域系统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与核心问题。如何界定中学生化学思维?我们考察叁重表征;修正宏观表征的内涵,丰富微观表征的尺度,发展性提出化学语言,以此构成新叁重表征;这是中学生化学思维的内容。基于对化学科学、中学化学教学、化学学习本质的文献考察,立足心理学视角,我们提出化学实验、化学语言、可视化模型是中学生形成并发展化学思维的叁种外部工具。化学思维的核心形式是化学概念,基于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等形式的化学思维活动。整合对化学思维的以上考察,立足间接反映论思维观,我们提出中学生化学思维的概念界定。此为第3章内容。中学生化学思维如何进行?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化学思维以感知过滤、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叁部分完成信息的加工、表征。化学思维的结果是形成认识结构存储于长时记忆。考察心理学中关于知识表征的各方理论,述评国内外关于化学知识表征的当前研究,我们提出中学生长时记忆中物理空间、情感空间和认知空间构成的叁足鼎立式化学认识结构。化学思维活动是以长时记忆来影响感知过滤的信息筛选和工作记忆的信息加工,据此我们建构中学生化学思维模型。中学生化学学习是叁足鼎立式化学认识结构的推进、发展与深度交融,体现为叁个空间相互影响、相互参照、彼此交织、互补协调、协同发展、整体推进;如此,化学学习中的个体实现表象建构、知识增长、认知发展、情操熏陶、价值观初步形成等知情意的协调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初步形成。此为第4章内容。论文第5章检验了中学生化学思维模型中的几个问题。以教学、问卷、访谈、概念图绘制、中学生化学实验设计与操作等多种形式收集来自个体、小组、群体被试的文本、音频、视频信息。数据管理与部分资料分析借助于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理论建构中所提观点的合理性以及化学学习自身的复杂性。学科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中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是从化学知识建构到化学基本观念生成到化学素养达成的重要桥梁与必经途径。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化学思维发展绝不仅仅意味着学科知识的丰富,必然带来中学生知情意的全息变化。我们融个体的经验、情感和知识学习为一体,建构叁足鼎立式的多元统一心理表征体系,以此审视化学学习对中学生当前成长与未来发展的可能影响。

杨杰[7]2007年在《论我国近二十年化学美育研究的阶段性》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文献法分析了我国近二十年的化学美育研究,提出了化学美育研究可分为孕育和萌芽、开端和发展、理性和成熟叁个阶段。

玛威[8]2013年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展美育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化学美是科学美的组成部分,化学美的教育是化学审美观念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化学美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讨论科学美的发展与性质,在科学美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衡量化学美的标准,据此讨论化学美的组成并深入研究实验与审美的结合。其中,实验与审美的结合是化学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的特性,校本课程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研究化学美的教育。本课题在科学美性质基础上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中开展了化学美的教育:设计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美育目标,依据美育的目标选择相关实验,开发了化学实验美育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教学实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最终结论:化学美育在高中阶段相当必要,与实验结合进行美育是有效的。

段金招[9]2003年在《试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文中提出本文阐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了中学化学教学应尽快将美育渗透其中.

任奋兰[10]2006年在《一位研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路程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作为传载和创造文化的方式,其庚续性、绵延性,是任何一种文化行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在其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培养“研究型教师”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策略。但目前都是对研究型教师的共性进行研究,没有突出每位研究型教师的学科特色。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对清华附中特级化学教师闫梦醒进行个案研究,我认为他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四个特征,通过研究他的教学思想、成长因素以及他的成长路程,从而构建研究型化学教师特征的结构成分,根据特征提出培养研究型化学教师的建议。 闫梦醒老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种有论有史、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有化学实验,又有化学史故事,还有化学美感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教学。使学生在意志、理智、情感、体魄等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格、个性、特长健全发展;使教师敬业爱生、探美求真、厚德载物、人文日新的人格得以体现。 闫梦醒老师的成长路程:(1)立志做学者型教师;(2)读书积淀;(3)得到启发;(4)找到研究切入点;(5)目标明确,研究创新。 闫梦醒老师的成长因素:(1)良好的家庭影响;(2)清华附中的影响;(3)良好的人格因素,包括:不断开拓进去学习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善于吸纳,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正直做人,严谨做事;坚强的意志品质;冷静而又理性的人生态度。 本研究的启示: 1.研究型化学教师特征的结构模式(如图)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D]. 施雄飞. 苏州大学. 2011

[2]. 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研究[D]. 梅新娅.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 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 严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4]. 初中化学的美育功能研究[D]. 孙海鹰.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 审美视野下中学化学实验的设计研究[D]. 沈文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6]. 中学生化学思维研究[D]. 李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7]. 论我国近二十年化学美育研究的阶段性[J]. 杨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

[8].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展美育教学的研究[D]. 玛威. 苏州大学. 2013

[9]. 试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 段金招.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0]. 一位研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路程及其启示[D]. 任奋兰.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中学化学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