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中学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育是一个世纪性难题。在中国,一谈语文教育,大家就头痛。圈外的人不满,圈内的人无奈。一会是“少慢差费”,一会又“误尽苍生”;时而推出一批“模式”,时而搬来一套“理念”;有人拷问为什么语文新课改的航船已经扬帆起航,而对语文教育的批判仍然“涛声依旧”?有人则义正词严、洋洋洒洒地披露“教师不作为”“学生乱作为”的课堂乱象,揭示“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究竟是什么原因把个语文教育折腾得死去活来?到底我国语文教育需要处于何种应然状态?今后语文教育应当何去何从?语文教育,路在何方?
一、语文教育也要坚持科学发展
中国的语文学科教育从1904年独立设科算起,已经109年。以1949年为界,前45年姑且不论,后64年是不是有点“风雨如磐”呢?除了少不更事者以外,每一个稍有一点历练的人,应当说都是感同身受的。早在20年前,我们在《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一文中提出过“从我国百年历史来看,语文教育目的常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晴雨表”[1]的说法。现在看来,岂止如此,我国的语文学科教育始终受到政治运动、社会变革、长官意志、个人功利等等因素的左右。始终受制于人,听命于人,从来就没有专心致志地做过多少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国的语文教育几十年来没有能够很好地按照自身的科学规律生存、改革与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科学与和谐发展。哪一天语文教育真正能够走自己的路,严格按照客观规律生存与发展,中国的语文学科教育就有可能走出反复折腾的怪圈。
至于究竟怎样才能坚持并践行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并且取得理想的成效,这是需要学界同仁齐心协力,联手攻关,勇于探索,持久奋战的。我们认为,语文教育既需要科学的学术批判,也需要合理的效果期待,更需要和谐的发展环境。“必须反复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在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内外环境中有序而有效地改革与发展,日臻理想的境界。”[2]23-28
二、语文教育必须依靠辩证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前行的重要思想武器,语文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缺失的恰恰就是辩证思维。
20世纪中期,一提思想教育,就是“政治挂帅”;后来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就“把语文课上成纯语言文字课”;到了拨乱反正批判“少慢差费”,狠抓“双基教学”,加强基础训练,就大搞“题海战术”;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大批判,张扬“人文性”,就把“工具性”批得体无完肤;21世纪初期,自上而下推行语文新课改,大搞“自主、合作、探究”,就出现“教师不作为”“学生乱作为”的“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不好属于辩证思维吧。属于什么思维好呢?是不是可以叫做“偏狭思维”。把对象看得很绝对,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其实,很多时空,不止“一分为二”,有“一分为三”、“一分为四”,还有“一分为多”。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有革命、反革命,还有既不革命也不反革命的中间分子;在五彩缤纷、斑驳陆离的色彩世界,有白色,有黑色,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语文教育是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生命体,其间蕴含了对对范畴,存在着种种关系,反映出重重矛盾,诸如师与生、教与学、文与道、语与文、知与能、讲与练、内与外、多与少之类,简直不胜枚举。“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往往受制于种种关系,胶着在重重矛盾,处理好这些关系,化解好这些矛盾,也就有可能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效益。”[2]前言3
我们过去那些不成功的做法,是不是因为“非此即彼”的思维,招致“顾此失彼”的后果呢?绝对化、一刀切、随风倒总是“偏狭思维”的常规演绎。我们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上的当、吃的亏不算少了,语文教育也难于幸免。因此,语文教育呼唤哲学的思考、辩证的思维,需要兼容并蓄,需要中庸之道,这就是和合哲学。按照主流的说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语文教育需要弘扬优良传统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是从哪里来的呢?既不是人们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传承过来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母语教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当然,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不是现代新学制意义上的语文学科教育,实施的是一种集文史哲经于一体的“大语文教育”,推行的是一种熔经史子集为一炉的“泛语文教材”。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实质上大抵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学校语文教育史。这种古代语文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人文性,是一种渗透着人本关怀、洋溢着文化意蕴的典型的人文教育。正如申小龙先生《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一文所指出的,传统语文研究以人的感受去拥抱汉语精神,运用辩证的两端来具象化,用简单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语感和体验,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整体上把握语言特征。它对于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有很大特殊性的注重功能、注重内容、注重韵律、注重意会,以神统形的汉语来说,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长处[3]。
优良传统应当继承与弘扬。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更不能盲目“舶来”,端着自己的金饭碗去向别人讨饭吃。继承与弘扬语文教育优良传统,首先就得认真研究、深入发掘传统语文教育的丰富宝藏,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实在不够。至于虚心吸纳成功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尤需多下工夫。
最近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修订,突出了写字教学,这为继承与弘扬语文教育优良传统迈开了可喜的步伐。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国粹,写字教学就是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0多年之前,我国的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得出过这样的科学结论:写字,特别是软笔(毛笔)书写,通过人体光电作用,不仅有效地开发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智慧,而且尤其是能够极大地陶冶人的心灵,整体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多少年来,久违的写字教学终于回归课堂,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愿有更多的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得到回归与弘扬。
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既有老的,也有新的。老的乃古代语文教育所积淀,新的为语文学科教育所开创。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特别在近64年,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产生的成功经验,经过长期的过滤提纯与雕琢打磨,也已凝炼为优良传统,比如,“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本是语文教学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已由科学有效的教学规范升华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优良传统。此类传统,颇有针对性,更具本土性,弥足珍贵,尤需继承与弘扬。
四、语文教育应当凸显本土特色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文字(文学)的教育,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这是一种特指,一般指的就是母语教育,亦即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因此,在整个中国国境之内,我们所说的语文教育,一般就是指以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汉语一为代表的汉语文教育。汉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然应当依据汉语言的实际,体现汉语言的特点。
“本土特色”既反映在民族特色、国家特色上,也体现在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特色上,都是不应当照抄照搬一刀切的。比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以及当下的李镇西等等,他们成就斐然,饮誉中外,其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应当也是可以学习仿效的,但教学模式、课堂教案、教学方法乃至于一招一式是不大可能照抄照搬的,弄得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正所谓“似我者生,是我者死”。《语文教学通讯》曾发过一篇卷首语,主张“远离模式”,说得颇有道理。现在人们似乎特别钟爱教学模式,据说有的“教学模式”,居然硬性规定一堂课教师只准讲15分钟甚至9分钟,这是多么可爱的机械与呆板,如此神鬼莫测的大千世界、此种风云变幻的鲜活课堂,怎能如此硬生生地切一刀呢!
诚然,教学需要模式,这是必需的。因为模式是程式与规范的体现,正如古话所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是,我们需要一定的模式,却决不可以模式化。说到底,还是要讲求“本根本土”的“本土特色”[4]。
五、语文教育务必落实双基教学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既是语文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又是语文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对于这个问题,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64年来,学界同仁争得不亦乐乎,吵得面红耳赤。争来吵去,最后达成共识:语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说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语文。
“理解”和“运用”,区区4个字,一字值千金。“理解”是吸收,包括聆听和阅读;“运用”即表达,包括述说和写作。这里涵盖了听、说、读、写4种语文技能,我们通常称之为“能力”。这4种语文能力从何而来呢?——习得。“习者,数飞也。”(《说文解字》)学习、练习之谓也。习得,习得,习而得之,也就是通过以语文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语文技能训练为平台,长期学习和训练,一以贯之,长久养成。所以我们认为,能力是通过长期的教育与训练养成的。语文知识,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语文教学八字宪法”之说,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现在看来,这种概括并不过时,语文教学的知识构成无非也就是这样一些:从单个语文教学的文本来看,主要包括字、词、句、篇;而从整体语文知识的结构来看,主要也就是语、修、逻、文。当然,多少年来,表述偶有出入,归纳时有创新,然而最基本的,大概至少也应当包含这样几种吧。由是观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主要突出抓好13个字,即语文知识8个字: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技能4个字:听说读写;另外还有1个特别重要的字:思,也就是反映了思考与思索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是指导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技能训练的统帅。思维若缺位,则一切皆归零。
说到底,语文教学的常规工作乃至于工作重心就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双基教学”。凭着这个双基教学,我国的语文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新人,使他们获得了借以小则安身立命、大则建功立业的语文素养,促进了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可是,到了上个世纪末,突然刮起一阵风,贬损知识,批判训练,乃至造成语文教学的凌空蹈虚,语文课就不像语文课了。姑且不谈此类做法是多么幼稚可笑、不可思议,是怎样背离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违背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就是比对流传的时髦话语也是令人费解的,语文新课标明明提出“三维目标”,头一维就是“知识与能力”,既然如此,不是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么?
现在看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必须学习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基础教育曾经提过的口号:“回到基础去”!现在有人提“本色”教育,有人倡导“真语文”,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实质大概都是一个:语文教育需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现在是重提双基教学,重视双基教学,落实双基教学的时候了!如果坐失良机,语文教育可能付出倍加沉重的代价。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周期漫长,成效缓隐,一年半载难于察觉,假若待到若干年后再来觉悟,再发一声“又付了高昂的学费”之类的喟叹,那就大大的“悔之晚矣”。也许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此类提醒亦非危言耸听吧!
六、语文教育呼唤打造优秀师资
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急切呼唤优师和名师!“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举世公认的至理名言是不必论证的。当务之急在于切实践行。“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此论现在看来并无错讹。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我国百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师素质的优劣高下直接决定着语文教育质量的成败得失。近几十年,我国语文教师队伍的情况可谓尽人皆知:遭受的冲击甚大,建设的起点不高,工作的负担过重,得到的培养太少,享受的待遇偏低,此等语文教师队伍,还要确保高水平的语文教育,确乎难以承受之重!为此,我们强烈呼吁,又好又快建设语文教师队伍,从重从快打造语文优师名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打造优秀语文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深固知识根底,强化教学能力,提升素养师德,优厚生活待遇,至于有些莫名其妙的理念、花里胡哨的技巧还是少搞一点为妙。
以上六句话,是为我国语文教育探寻出路所作的思考,可以大致构成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略,也可以称之为“语文教育出路六要素”。这里的六要素,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对于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坚持科学发展作指导思想,依靠辩证思维当理论基础,弘扬优良传统乃逻辑起点,凸显本土特色为基本原则,落实双基教学系工作重心,打造优秀师资是根本保证。“六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一目了然,“六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只要我们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脚踏实地而不是凌空蹈虚、埋头苦干而不是追名逐利、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地践行与落实这个基本方略,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就一定大有希望,语文教育的“世纪之问”就一定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语文教育,路在何方?语文教育,路在脚下!
标签: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