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工业工人

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工业工人

一、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1](2019)在《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工群体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四十年来,游走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为我国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媒介形象作为农民工现实生活的缩影,其嬗变历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见证了农民工群体的成长步伐。农民工媒介形象不仅作用于社会大众对农民工的认知,也影响了农民工的自我认知和奋斗历程。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综合性大报——《农民日报》,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农民日报》1980年创刊至2018年期间的农民工报道为样本,梳理和考察近三十九年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旨在揭示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嬗变过程中呈现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交代本研究的选题价值和意义,对“农民工”、“媒介形象”、“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传播”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总结了媒介形象、农民工形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农民日报》的发展与风格特色。阐述其创办与发展过程,以及办报定位。从立足“三农”政策,积极导向发展;聚焦“三农”需求,凸显问题意识;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线,开掘报道内容;贴近农民群众,彰显亲和力四个方面总结了《农民日报》的风格特色。第二章分析了《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工报道。首先介绍了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情况与具体类目建构,描述了编码与信度检测指标。再者,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体裁和报道倾向方面探讨了近39年里《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工报道情况。接着分析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农民工主体形象,具体分为身份形象、行为事迹、精神状态和生活处境四个层面,使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有了一个明晰的轮廓。第三章对《农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进行分析。首先,把1980年至2018年分为四个阶段,阐释不同阶段中突出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特征。然后从五个层面分析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具体包括从出走的“剩余劳力”到城乡的“建设者”、从徘徊的“边缘人”到融入的“新市民”、从无奈的“弃权人”到追求平等的“维权者”、从文化生活的“观望者”到积极的“参与者”、从生活的“被动者”到全面发展的“人”。第四章分析了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原因。把影响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因素扩展开来,从社会进步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主体意识强化农民工成长内动力、媒体传播实时更新农民工形象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第五章是对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进行思考。研究发现,近三十九年来《农民日报》展现出的农民工形象大致与农民工实际情况相符合,不仅呈现出不同背景中的农民工新面貌,而且在多元形象的建构、典型形象的塑造方面收获颇丰。但是也存在不足,人物身份比例稍显失衡,人物定位稍许刻板化标签化,报道深度有待挖掘,并且农民工话语权未得充分表达。基于以上思考与总结,笔者提出从基于事实,多角度全面报道;接近人物,深度立体化报道;把握现状,通达有效信息;明确主体,农民工话语权赋能入手改进农民工媒介形象。总之,农民工群体在新环境中有了新的生存发展变化。媒体应当注重农民工的形象传播,从而对社会认知、农民工自我认知和农民工现实行为产生良好的舆论影响。所以,本论文将新闻报道情况和报道中的人物表现结合分析农民工媒介形象,总结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改进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策略,使农民工媒介形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林承园[2](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提出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王秀萍[3](2019)在《《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其汉英翻译不仅能够传递政策信息,也是一种交互式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以《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汉英翻译的研究对象,探索公文类信息文本的翻译技巧,翻译出符合目的语的翻译文本。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对该文本进行了翻译。此类文本的翻译不应只追求直译,而应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即“动态对等”。即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运用相关翻译方法和策略,忠实通顺地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汉语的意义。期待此次翻译实践对于公文类文本的翻译具有参考价值。该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任务描述,主要包括文本来源、文本特点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审校工作;第三章是案例分析。通过例证分析,在词汇层面秉承准确严谨,避免歧义的原则,注重对于翻译难点的处理,例如:专有名词、四字词等的翻译;句法层面结合应用文英语的句法特点,翻译复杂的长句、无主句等;语篇层面可增加连词,运用重构的方法使译文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第四章为总结部分,对翻译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汤素娥[4](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李瑾,于文国[5](2018)在《改革时间 我们和我们的时代》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1月,北京的深冬。凛冽的西北风夹杂着纷飞的雪花,扑向灰蒙蒙的低矮楼群。破旧不堪的四合院里,炊烟伴随着煤饼燃烧的味道,弥漫在行人寥寥的陋巷。这一年的《人民日报》,继续接连不断地刊登着"抓纲治国"的报道。甚至在它刊登的北京电视台节目预告表里,依然不乏这样政治化的词汇。依照这份提前刊出的节目安排,1月21日18时35分,北京电视台—4个月后的5月1日,它才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新闻专辑《抓纲治国初见成效》。

王美玉,张锐璞[6](2018)在《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浙江案例》文中认为2002—2007年期间,浙江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尽快实现在浙江省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浙江民生建设的大局中,以"幸福浙江""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绿色浙江"构建了民生建设的总布局,探索出发掘内在潜力、共建小康社会的实践,促进了浙江民生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生建设理论。因此,回顾浙江这一阶段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是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基石。

吴凯波[7](2018)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要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实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第二、三产业发展。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农民逐渐通过“农民工”、“城镇农民工”、“城市市民”三个阶段融入城镇。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职业特点、生活环境、时代境遇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价值观既含有农民特有的乡土情怀,也带有城市市民精神文化的特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既关系着农民工群体能否顺利融入城市,获得个人及家庭发展的条件,也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因此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不容忽视,迫在眉睫。本文开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是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以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历史探究-现状原因分析-提出对策”为脉络,通过调查研究,在探讨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现状、特点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有效之策。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农民工的价值观现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对策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导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文章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以国家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探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及发展,进一步深刻分析农民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制度调整、城镇化建设提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具体而言,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四代农民工群体。城镇化起步阶段:农民工群体开始出现,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城镇化逐步推进阶段: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开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逐步开始“承认接受,鼓励流动”异地转移;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代农民工群体伴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开始了进入追求自身发展为基础的“以人为本,平等就业”共享服务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农民工开始进入“市民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者。第二章通过调查研究、个别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全方位、系统地研究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着重分析农民工价值观特点。根据调查数据,多维分析归纳农民工政治、经济、道德、文化、职业、生活价值观的现状,同时,根据调查数据对对农民工价值观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即价值主体的自觉性、价值目标的游离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价值认同的可塑性以及价值内容的矛盾性。第三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等维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工价值观的因素,为下一章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分别从保守性、现代性、先进性给农民工价值观带来了一定影响;形态多样的社会环境,是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情感和思想上的困惑,教育、生活等环境的变化分别导致了农民工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等;农民工个体能力素质的差异、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等都将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寻农民工价值观引导的主要方略。首先,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生价值观、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梳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农民工及青年的相关论述,总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镇化及农民工发展的新部署,明确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指导思想,为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其次,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和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目标要求。最后,从整体上提出了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性与科学性、传统型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五章集中探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施路径。具体而言,第一,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经济、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生活等层面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内容;第二,要依托政府、党群组织、社区或单位、家庭和村镇群众性自治组织为教育引导的主体;第三,创新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方法——灵活多样的理论教育法、因地制宜的实践锻炼法、多位一体的环境熏陶法、融入生活的“四自”激励法;第四,从发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扶持作用、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加强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融媒体建设,系统全面地建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效,这是本研究的落脚点与归宿。

吴书安[8](2013)在《建筑农民工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五市建筑农民工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南通、徐州五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在研究分析江苏省建筑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近年来执业与生活改进成就的基础上,从制度、政府、企业层面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吴书安,徐美银,闫志刚[9](2012)在《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成因和对产业的影响》文中提出根据江苏省的抽样调查数据,借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阐明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从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安全角度阐述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对建筑产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推进建筑工人产业化进程,提高建筑生产工业化水平。

宋葛龙[10](2012)在《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路径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发展差距,最难以破解的难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最复杂的经济改革是统筹城乡改革,最容易造成误解和引起争议的改革是户籍制度改革。本文的研究,聚焦于此。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解决中国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关键要靠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乃至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意义。然而,到底如何认识中国的户籍制度,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改革之路,不仅学术界、理论界存在不同认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本文试图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一般分析与典型分析、全面考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以及制度因素分析法等方法,以“懂改革、敢改革、会改革”的重庆市近两年来推进户籍制度及其配套改革为案例和重点考察对象,兼顾其他地区的实践,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路径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目标要求、实施步骤、配套措施、主客观条件、难点阻力作出回答。第1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部分。第2部分理论、文献综述与思考,阐述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并作出思考、寻求启迪。第3部分阐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演变及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证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改革定位,论证了户籍制度改革在统筹城乡改革中的关键性,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本身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第4部分主要是实证分析,即对重庆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案例作出分析。在全面总结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将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特征和经验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定位准确:把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二是决策科学审慎:将决策牢牢建立在周密的调查统计基础上;三是分类严谨适度:集中解决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四是转户坚持自愿:将权利交还农民;五是宽严有度、分层承接:科学设置户籍准入条件;六是权益保障一步到位:对转户居民实行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城镇“五大保障”一步到位;七是支撑有力: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八是成本可控: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筹措成本的机制。第5部分主要是理论分析和规范分析,即阐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回答了以下前沿性、关键性问题:一是如果不改户籍制度、不转户籍,农民工乃至农民能否获得应有的权益?二是户籍背后真的是福利吗?三是转户要不要用“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四是要不要让转户农民退地?五是如何建立土地退出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并发现土地价值?六是如何弥补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七是如何实现农民工转户后的就业、如何避免出现贫民窟现象?八是如何解决户籍改革后的边际效益递减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乃至今天,理论界、实践层和决策者都存在模糊认识。本文试图作出科学、理性、合法的回答。第6部分提出并论证了主要的改革设想和政策建议,包括:第一,明确地方政府在促进改革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地方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第二,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提法更加积极一些——由积极稳妥改为审慎加快;第三,科学设计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以解决农民工转户为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承接地和全国两个视角,提出了着力进行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的顶层制度设计。本文提出“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及相关改革试验的突破口”、“优先解决农民工户籍制度”、“中国城镇化战略可以更加审慎积极”、“三年内,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管理”、“再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等建言献策。

二、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民日报》的发展与风格特色
    第一节 《农民日报》的发展
        一、《农民日报》的创办与发展
        二、《农民日报》的办报定位
    第二节 《农民日报》的风格特色
        一、立足“三农”政策,积极导向发展
        二、聚焦“三农”需求,凸显问题意识
        三、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线,开掘报道内容
        四、贴近农民群众,彰显亲和力
第二章 《农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情况与类目建构
        一、样本的选择
        二、类目的建构
        三、编码与信度检测
    第二节 农民工报道分析
        一、报道数量:体现农民工报道的变化趋势
        二、报道版面:传达农民工报道的显着程度
        三、报道主题:聚焦农民工报道的关注视点
        四、报道篇幅:解读农民工报道的信息内容
        五、报道体裁:凸显农民工报道的传播特色
        六、报道倾向:探析农民工报道的情感倾向
    第三节 农民工报道呈现的农民工主体形象分析
        一、农民工的身份形象
        二、农民工的行为事迹
        三、农民工的精神状态
        四、农民工的生活处境
第三章 《农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分析
    第一节 1980 年-2018 年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阶段特征
        一、1980 年-1989 年:不被重视的“进城务工者”形象
        二、1990 年-1999 年:困中求进的“边缘人”形象
        三、2000 年-2009 年:多元化的“产业工人”形象
        四、2010 年-2018 年:融入城市的“新市民”形象
    第二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一、从出走的“剩余劳力”到城乡的“建设者”
        二、从徘徊的“边缘人”到融入的“新市民”
        三、从无奈的“弃权人”到追求平等的“维权者”
        四、从文化生活的“观望者”到积极的“参与者”
        五、从生活的“被动者”到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章 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进步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
        二、经济与科技水平的进步
        三、城乡快速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主体意识强化农民工成长内动力
        一、生产建设主动性的提高
        二、维权意识的提升
    第三节 媒体传播实时更新农民工形象
        一、报道机制的完善
        二、选题视角的转变
        三、传播平台的多样化
第五章 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之思考
    第一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的成功之处
        一、紧跟社会变化,呈现新面貌
        二、主题涉面广泛,建构多元形象
        三、背景资料丰富,塑造典型形象
    第二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的不足之处
        一、人物身份比例稍显失衡
        二、人物定位稍许刻板化标签化
        三、报道深度有待挖掘
        四、农民工话语权未得充分表达
    第三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改进策略
        一、基于事实,多角度全面报道
        二、接近人物,深度立体化报道
        三、把握现状,通达有效信息
        四、明确主体,农民工话语权赋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一、时空转化原理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小结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三、规划法的出台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Source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Task Significance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 4 Translation Summary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4.2 Problems to be Further Studied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ranslated Text
Appendix 2: Source Text
Appendix 3: Terminology Glossary
作者简历
Acknowledgements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改革时间 我们和我们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假如还有来生
做最好的工匠
为爱义无反顾
底层的清贫者
恪守初心之辈
跨世纪的迁徙
走向光明未来

(6)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浙江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在2002—2007年期间民生建设的总体布局
    (一) 战略目标:打造“幸福浙江”
    (二) 法治保证:强化“法治浙江”
    (三) 基本平台:建设“平安浙江”
    (四) 生态屏障:还原“绿色浙江”
二、浙江在2002~2007年期间民生建设的实践理念
    (一) 重民生:心系百姓, 情暖浙江
    (二) 知民生:务实民需, 求真民情
        1. 领导下访, 问需于民
        2. 求真调研, 了解民情
    (三) 促民生:发展经济, 打牢基础
    (四) 抓民生: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1. 聚焦重点领域———就业、社保、教育
        2. 关注重点群体———困难群众、未成年人、农民工
    (五) 调民生:统筹兼顾, 共享成果
三、浙江在2002—2007年期间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一) 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
    (二) 前瞻性与务实性相结合
    (三)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四、浙江在2002—2007年期间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影响
    (一) 在民生建设的宗旨方面,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放在最高位置
    (二) 在民生建设的大局观方面, 始终将大局意识、长远意识融会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
    (三) 在民生建设理论方面, 始终是由点到面, 由浅入深, 逐渐形成体系

(7)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由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五、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 城镇化与农民工
        (二) 价值、价值观与农民工价值观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一、农民工群体的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国家户籍就业等系列政策制度变革的必然产物
        (三)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四)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解决“三农”问题必然选择
    二、城镇化进程中不同阶段农民工群体
        (一) 城镇化起步过程中就地转移的初生代农民工群体
        (二) 城镇化逐步推进过程中异地转移的第一代农民工群体
        (三) 城镇化快速发展中追求平等的第二代农民工群体
        (四)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向往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三、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 农民工是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
        (二) 农民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 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价值观现状及其特点
    一、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一)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二) 问卷调查
        (三) 案例研究和个别访谈
    二、农民工价值观的基本现状
        (一) 关注度与参与度极为矛盾的政治价值观
        (二) 以摆脱贫困为基本目的的经济价值观
        (三) 既注重社会公德更关注个人利益的道德价值观
        (四) 既考虑社会和谐更关切个人发展的文化价值观
        (五) 老一辈“勤业”与新生代“精业”共存的职业价值观
        (六) 人生态度积极但功利化凸显的生活价值观
    三、农民工价值观的特点
        (一) 价值主体的自觉性
        (二) 价值目标的游离性
        (三) 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四) 价值认同的可塑性
        (五) 价值内容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调控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
        (一) 建设新型城镇化战略赋予了农民工崭新的价值内涵
        (二) 不断完善的户籍制度促进了农民工身份的社会认同
        (三) 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
        (一) 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改变了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二) 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农民工的生活方式
        (三) 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了农民工价值追求
    三、社会文化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影响了农民工价值观的更新
        (二) 流行文化的现代性丰富了农民工价值观的多重选择
        (三) 主流文化的先进性设定了农民工价值观的基本框架
    四、社会环境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
        (一) 教育环境的差距导致了农民工价值观的复杂性
        (二) 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农民工价值观的不稳定性
        (三) 工作环境的差异约束了农民工价值观的认同感
    五、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
        (一) 农民工能力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农民工价值观的特殊性
        (二) 农民工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农民工价值观的差异性
        (三) 农民工人际交往的多重性决定了农民工价值观的模糊性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总体方略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指导思想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前提
        (三)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目标
        (一) 教育引导的个体性目标
        (二) 教育引导的群体性目标
        (三) 教育引导的社会性目标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原则
        (一) 一元引领与多元共存相统一原则
        (二) 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三) 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原则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施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价值观教育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经济价值观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政治价值观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文化价值观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职业价值观
        (五)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道德价值观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工生活价值观
    二、构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主体
        (一) 政策教育引导主体——政府
        (二) 系统教育引导主体——党团组织
        (三) 日常教育引导主体社区或单位
        (四) 自我教育引导主体家庭和个人
    三、创新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方法
        (一) 坚持灵活多样的理论教育法
        (二) 坚持因地制宜的实践锻炼法
        (三) 坚持多维一体的环境熏陶法
        (四) 坚持融入生活的“四自”激励法
    四、完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保障体系
        (一) 发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扶持作用
        (二) 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 推进农民工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四) 营造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环境
        (五) 加强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融媒体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建筑农民工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五市建筑农民工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建筑农民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建筑用工短缺现象严重
    1.2 农民工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1.3 建筑农民工学历层次低, 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1.4 持证上岗率低
    1.5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1.6 劳动保险参保率低
2 江苏建筑农民工执业与生活改进成就
    2.1 收入逐年提高
    2.2 生活状况总体比较满意
    2.3 安全状况有较大改善
    2.4 工资拖欠已得到有效遏制
3对策与建议
    3.1 制度层面
        3.1.1 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3.1.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2 政府层面
        3.2.1 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3.2.2 大力拓展省外建筑劳务基地
        3.2.3 逐渐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3.2.4 强化对建筑劳务企业的扶持
    3.3 企业层面
        3.3.1 规范用工行为
        3.3.2 加大劳动安全保障、生活福利等投入
        3.3.3 加强现场管理

(9)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成因和对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劳动力老龄化概念
    1.1 人口老龄化
    1.2 劳动力老龄化
2 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
    2.1 江苏部分城市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
    2.2 全国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
        2.2.1 老年和青年劳动力比重变化分析
        2.2.2 平均年龄变化分析
    2.3 与其他行业比较分析
3 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形成原因
    3.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导致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的根本原因
    3.2 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导致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的重要原因
    3.3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是导致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的内在原因
4 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对建筑产业的影响
    4.1 老龄化对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4.2 老龄化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影响
5 解决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建议
    5.1 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2 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建筑行业
    5.3 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 培养年轻的技能型人才
        (1) 准确定位, 实施建筑产业工人培养工程。
        (2) 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 实施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工程。
    5.4 提高建筑生产工业化水平, 构建合理的建筑劳务用工进入与退出机制

(10)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路径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2.2.2 国内统筹城乡主要理论观点综述
第3章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改革
    3.1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略述
    3.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3.3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
    3.4 具有时代特征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
        3.4.1 成都市
        3.4.2 苏州市
        3.4.3 天津市(华明街)
    3.5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体制性问题
        3.5.1 二元人口管理体制与社会总体发展不相适应
        3.5.2 制约城乡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要求不相适应
        3.5.3 城乡差别的财政投入体制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5.4 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缺陷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3.5.5 城乡教育投入体制差异与国家长远发展不相适应
    3.6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改革定位
    3.7 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
        3.7.1 中国特色二元户籍制度及其形成
        3.7.2 具有时代特征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践
        3.7.3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工户籍
    3.8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第4章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以重庆为例
    4.1 在重庆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必要性
        4.1.1 重庆市城乡差距特征分析
        4.1.2 国家决定在重庆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4.2 重庆市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基本做法和总体进展
        4.2.1 促进“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起缩小区域差距的体制机制
        4.2.2 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初步构建起缩小贫富差距的体制机制
        4.2.3 推进土地等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形成缩小城乡差距的制度化安排
    4.3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4.3.1 定位准确:把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
        4.3.2 决策科学审慎:将决策牢牢建立在周密的调查统计基础上
        4.3.3 分类严谨适度:重点解决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转户问题
        4.3.4 坚持自愿原则:将权利交还给农民
        4.3.5 宽严有度、分级承接:科学设置户籍准入条件
        4.3.6 支撑有力:制定各项配套政策
        4.3.7 权益保障一步到位:对转户居民实行与原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
        4.3.8 成本可控: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分担与市场化筹措改革成本的机制
        4.3.9 效果:转户平稳有序
第5章 重庆模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5.1 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2 城乡户籍背后的福利差异实质上最主要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
    5.3 农民工转户不应当以“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为先决条件
    5.4 农民工转户进城后最终应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
    5.5 应当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并发现土地价值
    5.6 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
    5.7 解决农民工转户后的就业和住房问题非常重要
    5.8 分阶段推进、分区域承接是解决户籍改革后的边际效益递减问题的关键
    5.9 小结
第6章 促进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改革设想和政策建议
    6.1 明确地方政府在促进改革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不移地支持统筹城乡改革试验
    6.2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提法更加积极一些:由积极稳妥改为审慎加快
    6.3 科学设计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以农民工转户进城并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户籍制度改革乃至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6.4 着力进行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的顶层制度设计:从承接地的视角看
    6.5 着力进行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的顶层制度设计:从全局的视角看
        6.5.1 土地制度
        6.5.2 财税制度特别是税收制度
        6.5.3 加强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和部署:从根本上保障全国户籍制度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D]. 王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秀萍.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5]改革时间 我们和我们的时代[J]. 李瑾,于文国. 中国工人, 2018(12)
  • [6]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浙江案例[J]. 王美玉,张锐璞.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9)
  • [7]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D]. 吴凯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8]建筑农民工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五市建筑农民工的调查[J]. 吴书安. 建筑经济, 2013(02)
  • [9]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现状、成因和对产业的影响[J]. 吴书安,徐美银,闫志刚. 建筑经济, 2012(12)
  • [10]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路径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宋葛龙. 辽宁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凤凰涅盘:农民-农民工-工业工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