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432721)
【关键词】 凝血四项;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37-02
常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活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血栓与止血的常用筛检实验,在临床上常用于术前准备,抗凝药物用量的观察,出血性的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评估,所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1][2]。因此,对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掌握和了解影响凝血试验相关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几个方面。
1.标本的采集
1.1患者应空腹。进餐后,血中的乳糜微粒等将对血凝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1.2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因为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会激活或干扰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酶原等成分。
1.3血样采集用的试管必须是塑料或硅化过的玻璃试管或真空带盖采血管以免激活凝血,如不加盖,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CO2)丢失,PH增高,从而凝血时间延长。
1.4采血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源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溶血可引起FⅦ激活,使PT缩短。
1.5抽血不顺利,血液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血浆中可见微小凝血块,也可产生误差。
1.6采血速度要适当,若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VII变性。因此,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
1.7止血带使用时间要短,过长可使局部血液浓缩,内皮细胞释放t-PA。引起纤溶活动增强。
1.8如一次采集多管样本,则用于凝血四顶的样本的采集位应为第二管或第三管较好。
1.9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防止溶血和产生气泡。
2.标本的储存和运送
2.1要及早分离血浆,最好在2h内分离测定,对于当前不能做的标本,可将血浆分离分装在带塞子的塑料管内,冷冻在-20℃的冰箱内,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逐渐融化,这样会有纤维蛋白遇冷沉淀蛋白析出,应放置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溶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标本需要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Ⅶ和因子Ⅺ,使PT、APTT结果缩短。必需低温的标本要在4℃以下运送,以防止因子Ⅴ和因子Ⅱ降解。
3.血液离心
血液离心是凝血试验标本处理的关键步骤,离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使标本成为乏血小板血浆,以便排除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试验的影响,有报道认为标本离心的相对离心力RCF≥2000g,离心时间不少于15min为宜。
4.试剂
4.1 抗凝剂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对结果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0.109mol/L的枸橼酸钠为止凝血试验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橼酸钠对Ⅴ、Ⅷ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测。而肝素可与AT-Ⅲ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且对Ⅴ因子保护性差。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的光电终点。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应按9:1的比例抗凝,因枸椽酸钠仅分布于血浆中而非在红细胞内,因此若病人的红细胞压积高于55%,则血浆内的抗凝剂浓度将升高,导至PT及APTT时间延长,所以应适当调整枸椽酸钠抗凝剂的量,当HCT>55%或<25%时,应按如下公式重新核算抗凝剂的用量,抗凝剂量(ml)=0.00185×全血量(ml)×[100-HCT(%)]。
4.2检测试剂
按照仪器的性能最好是选用仪器配套的试剂,进口仪器,选用进口配套试剂为宜,复溶的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复溶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保存在2℃~8℃;所有试剂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剂使用中要注意污染的问题,避免如试剂瓶盖错盖,用同一吸管或移液头造成试剂标本的交叉污染等。
5.仪器设备及操作
5.1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凝血仪要放在避光、透风的室内,并且要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开机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看是否有异常,做好每天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5.2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做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5.3做好室内质控,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6.药物与疾病因素
6.1 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抑制凝血酶,使凝固时间延长。
6.2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当血浆青霉素浓度达5000u/ml时PT、APTT明显延长,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时间延长。
6.3水合氯醛、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药物本身就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是有协同抗凝作用,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
6.4各种疾病导致溶血、黄疸脂血、红细胞含有磷脂,能缩短APTT的值。
6.5很多疾病的因素也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如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分析试验结果一定要结合患者病情。
6.6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实验有影响,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桔汁中的枸橼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等都有抗凝作用。
由此可见,影响凝血试验的因素很多,还需我们在工作中去摸索总结,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才能避免干扰,做出正确的结果和解释。
【参考文献】
[1] 康志荣.刘茂贤.邹爱民等血浆在不同条件下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陕西医学检验1997、12(2)-6-7 .
[2]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P88-94.
论文作者:黄明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凝血论文; 血浆论文; 因子论文; 试剂论文; 标本论文; 血小板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