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档案休闲功能适应公共文化和休闲的需要--档案休闲服务发展的社会调查与建议_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发挥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对档案馆开展档案休闲服务的社会调查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馆论文,社会调查论文,公众论文,需求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发挥档案馆的休闲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休闲需求,本人于2001年初在杭州市范围内对档案休闲服务的社会需求、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本次调查共印发了问卷400份,回收232份,回收率为57.5%。被调查者的职业包括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教师、科技人员、工人、私营业主和学生,学历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或专科、高中(含中专)、初中及以下等各个层次,上述人员中退休人员占了62名。由于调查结果在不同职业、学历、年龄以及在职和退休的被调查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故本文将所有被调查者作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析。

问卷对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私人档案的捐赠、出售和寄存以及档案馆服务时间的有关问题采用了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公众对档案馆性质的认识以及对档案馆工作的评价。

57%的被调查者知道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其它被调查者对此认识模糊,认为档案馆是政府机构的占22%,党的机构的占4%,企业的占3%,不知道的占14%;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91%)不了解《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的档案开放期限;56%的被调查者既没有见过档案馆的开放档案目录,也没有去过档案馆,更没有利用过档案,只有40%的被调查者查过档并利用过档案(30%同时还见过馆藏目录),4%的被调查者或在网上见过开放档案目录但没有利用过档案,或查过档未查到,或去档案馆交过档案;在查过档的被调查者中,52.6%认为查档手续太繁琐,47.4%认为合理,认为档案馆服务好的占25.0%,一般的占64.7%,差的占10.3%。

(二)档案休闲服务的社会需求。

对自己感兴趣的档案休闲活动,表示有时间会参加和将千方百计参加的被调查者分别占85.3%和4.3%,两者共计达89.6%,只有6.0%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间也不会参加,4.4%的被调查者未选。说明档案休闲服务的潜在社会需求比较大,这为档案馆开展档案休闲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类:1.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档案休闲活动,如参观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当地历史、当地各种成果或成就以及当地某一历史事件的展览,阅读表现当地特色文化事物的书籍,以及参加与当地历史和档案有关的谈话节目和知识竞赛等;2.与名人有关的档案休闲活动,如参观展示名人生平的展览、阅读讲述名人逸事的书籍和观看名人档案;3.自由阅览开放的档案资料,如在阅览室阅览自己喜欢的开放档案、利用开放档案进行自己喜欢的研究;4.欣赏性较强的档案休闲活动,如观看古老珍贵档案、友好往来礼品、网上多媒体档案专题展示、音像档案、档案图册以及阅读史志谱承和与档案有关的趣闻趣事;5.全面了解馆藏的档案休闲活动,如全面参观馆藏档案;6.为档案休闲活动提供交流机会的活动,如接受网上有关档案休闲活动的咨询并参与交流(见表1)。

表1 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一览

(四)公众对家谱、族谱研究以及建立家庭档案的兴趣。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明确表示没兴趣对家谱、族谱进行研究的被调查者只占28.4%,71.6%的被调查者表明有兴趣,但其中只有12.0%准备开始研究,54.2%认为没有时间,19.3%认为经济条件不允许,14.5%认为材料太散,有畏难情绪。对于建立家庭档案,也只有25.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没有兴趣,74.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兴趣,但其中准备开始建档的也仅占27.9%,51.2%认为没有时间,20.9%认为经济条件不允许。

(五)公众对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的态度。

由于私人档案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较之公务档案而言,其对公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尽管现在收集私人档案对近期的档案休闲服务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其对档案休闲服务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问卷调查了公众对包括家谱档案、出生档案、婚姻档案、医疗档案、私人日记、私人信函以及非公务荣誉证书在内的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的态度,在阐明档案所有者具有各种权利(如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的情况下,调查结果为:不愿意将其所拥有的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在档案馆的被调查者分别占45.7%、56.9%和41.4%,愿意捐赠、出售和寄存的私人档案种类及人类比例(见表2)。

表2 公众愿意捐赠、出售和寄存的私人档案种类及人数比例

在调查的进一步访谈中,发现公众不愿将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在档案馆的主要原因是怕暴露自己的隐私会给自己带来种种不利。

(六)公众对档案休闲服务是否收费和档案馆是否增加服务时间的看法。

占78.4%的被调查者认为档案馆开展档案休闲服务应该收费,但要合理,70.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学生应该免费。对于档案馆开放时间,除1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增加外,88.8%都认为应该增加服务时间,认为应该增加双休日时间、节日时间、晚上时间和中午时间的被调查者分别为75.7%、35.0%、30.1%和10.7%。

二、对档案馆开展档案休闲服务的建议。

(一)加深对档案馆性质的认识。

尽管从我国档案馆事业刚起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规定了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但至今为止,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此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如在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第二十一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中提到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就未将档案馆列入其中,在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得以补上;档案馆在公众服务的时间、态度和手续上仍然表现出“机关衙门作派”,故此公众对档案馆的服务总体评价不高,据本次调查,认为档案馆服务好的被调查者仅占25%;公众中尚有一部分人将档案馆当作政府机构、党的机构。上述情况说明,全社会都必须加深对档案馆性质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馆作为一个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各种功能,将满足公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包括文化休闲需求)纳入档案馆的工作范畴,并在馆址选择、建筑物设计、档案宣传、档案收集、利用服务和开放时间等方面得以具体体现。

(二)加强具有地方特色档案、名人档案和特种载体档案的收集。

从调查结果看,公众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名人档案和欣赏性较强的特种载体档案,如实物、音像档案等比较感兴趣。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档案馆馆藏中这类档案却相对缺乏。为了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对这类档案的收集,如浙江省2001年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全省要在继续加强重点档案收集的同时,将收集范围扩大到“六名”(即名镇、名村、名人、名园、名桥、名品)档案,并采取省、市、县三级档案馆联手行动,加强经费投入,省档案局给予适当资助的办法保证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私人档案的立法,将私人档案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被调查者不愿意将其所有的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在档案馆,这与我国私人档案管理尚未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有很大关系。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对私人档案虽作了一定的规定,但不够完备和成熟,应增加规范档案馆接收、管理和利用私人档案的行为;鼓励公众将其所有的私人档案捐赠、出售和寄存在档案馆;鼓励公众建立家庭档案等条款。笔者认为建立家庭档案能使公众私人档案得到科学的管理,从而使这部分国家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档案休闲方式。

(四)抓住公众心理,利用馆藏档案聚焦公众热点。

档案馆是一座历史的记忆库,许多历史事件或多或少总能在馆藏档案中寻找到痕迹,档案馆除了传统的配合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举办档案展览外,还应该抓住公众心理,想方设法利用馆藏档案聚集公众热点。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后,世界各地各类人等以各种形式纷纷加入关于泰坦尼克号相关事件和现象的讨论,出现了一阵“泰坦尼克”热。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立即将相关文献放在网页上,在其在线展厅中放置了泰坦尼克号中央大厅的照片、汇报该事件的电文、个别人获救时的照片等。一时写相关文章的利用者和凑热闹看一看的利用者蜂拥而至,造成了网络拥挤,这在网络速率居世界之首的美国并不多见(注:赵屹、陈晓晖、朱久兰:《美国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服务社会化——兼谈对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启示》,《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2期。)。再如杭州2000年恢复举办西湖博览会,开幕前该市曾为之进行了数月的强势宣传,市档案馆抓住了机遇,在吴山广场举办了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档案图片展,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抓住了公众心理,档案也能产生轰动效应。眼下杭州正在“创建文化名城”,并鼓励公众对之献计献策,档案馆可借此机会,采用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利用馆藏档案展现杭州传统文化之精髓,引导公众展开对杭州文化特色的讨论等等。

(五)营造一种有利于家谱、族谱研究的氛围,进一步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

据不少国家档案馆统计,在利用要求中,研究家谱、族谱的要求,其数量多达利用总数的75%~80%(注:姜之茂:《休闲日增与档案馆》,《中国档案》2000年第2期。)。我国各地特别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近几年修家谱、族谱也逐渐盛行。据本次问卷调查,公众对家谱、族谱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兴趣终将成为现实的行动。可以预测,我国家谱、族谱研究的热潮也行将到来。一些图书馆在家谱的收集、典藏和提供利用方面已有良好的基础,如上海图书馆现已收藏中国家谱原件1万多种9万多册,居海内外之首,并专门设有80平方米的家谱阅览室,配有缩微胶卷阅读机,可供借阅读卷1000余卷,阅览原件可预约。此外,该馆还定期分批陈列珍藏家谱以供参观;为寻宗溯祖作专题咨询;提供代查、代编、代复制服务。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已于不久前发出通知,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组织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等编撰《中国家谱总目》。

面对这种情况,档案馆是静而观之,还是积极参与?笔者认为,档案馆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如除了收集家谱、族谱档案外,档案馆还应该:1.广泛收集与家谱、族谱研究有关的档案,如出生、死亡、婚姻、户籍、税务、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移民开发、行政区划调整与更名等档案,并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开放上述档案;2.利用虚拟档案馆为公众快速查阅馆外的有关开放档案,如出入境人员登记、学生就业、服兵役等档案提供方便;3.通过组织有关的专家讲座、提供参考咨询、加强公众相互间交流等方式,营造一种家谱、族谱研究的氛围,使档案馆成为家谱、族谱研究的重要场所。

(六)将档案休闲服务纳入当地的文化休闲体系。

最近,文化旅游已在一些地方蓬勃兴起,如温州的“经济探秘游”、杭州的“百年老店游”都被当地旅行社看作是新的商机而倍受重视。档案馆如能与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百年老店以及当地的特色文化景点等联手,形成一个文化休闲体系,取其特色和精华示人,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次调查80.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将档案休闲服务纳入当地的文化休闲体系(只有9.5%认为不应该,10.3%认为不可能)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公众的这种心声。

标签:;  ;  ;  ;  

发挥档案休闲功能适应公共文化和休闲的需要--档案休闲服务发展的社会调查与建议_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