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不容忽视_网络欺凌论文

网络欺凌,不容忽视_网络欺凌论文

网络欺凌,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容忽视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欺凌最大的受害群体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在网络中可以同时具备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双重身份。

未成年人中网络欺凌行为之所以需要被高度关注,首先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络世界的暴力已经开始部分取代校园暴力,成为一些孩子欺凌同伴的方法,这二者甚至有了融合的趋势——在网络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有可能从网络延伸到现实。被欺凌者很少向家长说这些问题,因为相对于自己受的这点委屈,他们大多不想失去使用电脑和浏览网页的机会,并且,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年龄段一般都在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孩子认为还将这些事情告诉家长很丢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容易让伤害逐渐隐藏沉淀,直至心理压力过大出现问题。

其次,监控网络欺凌行为非常困难。网络的虚拟让每个人的身份不明确,在孩子由于被欺凌而产生心理、生理问题后,无法追究施暴者的责任。

第三,未成年人有可能对网络欺凌行为产生错误认同。有一句话用来描述未成年人的网络中的行为很合适:“人不犯我,我可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种错误的认同加重了孩子的攻击心理和攻击行为,毕竟,这种折磨人的方式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比起面对面的赤膊而战来得更容易,传播得更广,报复心理更容易得到满足。

一、上网“惊”历

“吓得我把微博赶紧删了”

(A,高一学生)

说起这件事情,其实我一直没有什么恶意。起因是这样的,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为了赶进度,语速特别快,把一个曾经扮演过那个人的明星的名字脱口而出念到了课文里,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很明显啊,老师穿越了。我觉得老师说的这句话特别经典特别逗,下了课之后就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语无伦次地爆出了一句话:××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怎样。太搞笑了,哈哈!实在是膜拜老师的穿越能力了。”

我的微博没有什么粉丝,就是我自己瞎写点东西的地方,所以这条微博发了后我也没有在意。结果等到晚上回家一看,吓了我一大跳。可能是因为涉及了那个明星,别人搜索关键字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我这条微博,短短一个下午,这条微博被转发了二十多次,底下的评论有好多条。我拉开一看发表评论的好多都是那个明星的粉丝,评论有不少都是骂我们老师的,什么“你怎么有这么个傻缺老师啊”、“骂我们××的人不得好死”等等。

我当时很吃惊。我只是随便记录了一下而已,我们老师也只是无意中说出了这句话,怎么就遭到了这么多陌生人的攻击。我一下觉得挺不安的,因为毕竟是由于我的缘故才让老师蒙受不白之冤。我特别不平衡,就回复了其中的一条:“我们老师只是不小心口误了,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有骂人。”然后我就去写作业了。

随后的事情才让我觉得自己真是“很傻很天真”。因为要上学,平时不能上网,所以当我周末再次打开网页的时候,真是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先是我回复的那个人,回复我说“这么维护那个傻帽,你是他的学生,就是个小傻帽”。然后关注他/她(我甚至不知道那个人是男是女)的人,还有喜欢那个明星的人,都跟着他开始把矛头指向我了。我招谁惹谁了?!现在我不仅仅是愧疚,还特别生气。凭什么我就要被人说是傻子啊,我发这条微博只是为了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啊,这跟那些人有什么关系!

我越想越生气,特别想跟那些人对骂,想一一回复那些说错话的人,真是气得我脑袋都快炸了。不过正好当时有别的事情需要出去,我就没来得及回复。后来我特别庆幸当时有别的事情岔开了。

因为,等我再看的时候,可真是“惨不忍睹”了。这趋势实在是不好,我的粉丝数量也开始上升了,虽然很多都是“僵尸粉”(微博上的虚假粉丝,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用户)吧。没想到被关注居然是因为这个,悲哀望天啊。我看着那些人来势汹汹,那感觉不是愤怒了,有点胆战心惊的,结束这场战争的办法就是别留着那条微博了,那是祸根呐!我赶紧把那条微博连同底下的评论都删掉了。

啊,世界安静了,真好。

这件事情过去后,我长记性了,再也不在微博里出现啥敏感词了。我现在真想跟那位明星说,你还真是有一帮忠实粉丝啊,不过也拜托他们有点脑子好不好……至于那个笑话,唉,我估计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那些加我好友的人是谁?”

(B,初三学生)

初三的生活真是让人非常疲惫,而且没有什么娱乐,我们也就是平时课间拿手机上网看看,打开手机我首先看的就是我的人人网主页。

可能因为是实名制的缘故吧,我人人网的好友中基本上都是我的同学和其他认识的人。平时我就把自己的照片啊日记啊放在上面,有时把一些状态更新更新,分享点东西,也就是这些。因为平时我都不会加陌生人,所以我觉得这里还算安全。

最近让我挺奇怪的事情是这个。有一天我照例看主页,发现我的好友申请里一下多了十来个人,都是些没见过的名字和头像。照理来说我肯定都不会理的,不过我看到其中有几个跟我有“共同好友”(人人网里可以通过这个知道,这个人是跟我的某个朋友是好友),我一看那几个人我虽然不太熟,不过也都是同学,跟他们认识的人,可能是他们的好朋友吧。抱着这种想法,我就通过了那几个人的好友申请。他们就可以看到我的页面了。

不爽的事就因为我的这个一不小心开始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那几个同学平时总不登陆自己的主页,反正自从我加了那几个人后,我的站内信还有页面留言就没停过。站内信还好,只是我自己能看到,留言板我并没有设置隐私限制,只要看了我页面的人就都能看到他们的话。有一次我看到一条新留言说:“夜晚你孤独吗?记得跟我联系呀,我等你。”还有推广网站、瘦身产品的,他们总是一留言就留好多,总刷屏。更可气的是,由于我的主页原来都是给熟人看的,所以我的QQ号啊、邮箱啊都留在上面了,我打开QQ就总是有陌生的人加我,加了之后不是不说话,就是问我有没有特殊需求。需求个头啊!反正我就觉得自己有种被跟踪、被人很无礼对待的感觉。

我很不爽。觉得自己干净的小窝被人弄脏了。我甚至开始怀疑我那几个同学,他们都认识的是什么人啊,这种人也能加好友吗,还是他们对这些留言不在意,就让他们这么“肆虐”在自己的主页上?我特别后悔通过共同好友加上这些来路不明的人。

还好这个网站有“黑名单”的功能,在这几个人开始不干好事之后,我果断把他们拉黑了,之后还有不同的人加我好友,只要是我不认识的一律不理睬,跟我有共同好友的人我也一定得先看一眼他们的主页,确认一下才行,再也不犯这种糊涂了。

二、专家解读网络欺凌

陈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儿童与传媒、传播社会学。

★网络欺凌有哪些常见形式呢?

网络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可简单概括为以下九种:第一是恐吓;第二是网络上的谩骂;第三是骚扰,欺凌者通过手机、电邮或实时通讯工具等不断发出低俗的或令人厌烦的信息,对受害者实施有意的攻击;第四是诋毁,使受害者受到误解,人际关系恶化;第五是嘲讽;第六是揭私,比如把某人的隐私或一些令其尴尬的照片、短片或声音放上网供人浏览、下载;第七是排挤,利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受害者排斥在他们的社交圈子外;第八是伪装,即冒用某人的身份在网上散布一些不利于此人名声的言语,使其形象受损;第九是附和,这类人有很多,他们在网上附和其他人一起取笑受害者。

★有“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行为的青少年分别都有什么特点?

就目前相关研究发现,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往往具有以下一些共性:第一,从社会交往来看,他们在人际互动上与他人合作性普遍不高,不大愿意接受同伴的想法,很多人在现实交往中不太受同伴欢迎,转而在网络中进行宣泄;第二,从人格特质来看,他们较为外向,易冲动、愤怒,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很少站在受欺凌者的角度体会对方所受伤害,他们多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只是在开玩笑,有人甚至觉得很有趣。

被欺凌的孩子也有普遍特征:从社会交往来看,他们不易融入团体之中,有逃避社会化的倾向,易受排挤。从人格特质来看,这些孩子往往柔弱、缺乏活力、缺乏自信、总不快乐、内向害羞。此外,他们对于自我评价较低、朋友数目较少,也较不受朋友欢迎。从家庭环境来看他们更多来自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家庭。

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高发人群。一些相关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个事实。台湾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发现,国中生(相当于大陆的初中生)经历过网络欺凌的比例近七成。这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有很大关联,他们要证明自己,而且性格不稳定,攻击性比较强。

初步的研究已经发现,与男生相较,女生更容易身陷网络欺凌事件之中。网络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更多的是女孩,同时,女孩也较喜欢以网络方式对他人进行欺凌。男孩的网络欺凌常常反映出强烈地控制他人的欲望,女孩往往使用隐蔽的方法骚扰受害者。在现实生活中,男孩可以通过拳脚相加来展示自己的权力,女孩就更喜欢用隐蔽的方式来侵害他人,网络欺凌恰恰更容易满足女孩的这一需求。在网络欺凌中,男孩更多是谩骂恐吓,与现实生活中相似,女孩更多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对受害方进行排挤,将被欺凌者排斥在社交圈外。

★不容忽视的第三方:未成年旁观者。

作为网络欺凌第三方的旁观者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有个术语叫做涟漪效应,指的是在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对于事件的传播力量不容小觑。旁观者的力量在于,透过社会关系的传播力量,造成的巨大杀伤力。此外,有些旁观者会主动进入其中,倒向欺凌者,把事态进一步扩大,还有一些倒向被欺凌者,为其辩驳安慰。

在这其中,很多旁观者不支持被害者,反而是支持加害人。随着欺凌的时间拉长,有更多的旁观者甚至会加入这个行列,这是网络欺凌杀伤力剧增的重要原因。当然,为正义发声也是旁观者涉入网络欺凌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但这样的涉入也易引发连锁反应,如燎原之火愈演愈烈,甚而不可收拾。

网络欺凌乍一看来只涉及较小范围的孩子。但是网络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的第三方——旁观者。旁观者无疑是牵动网络欺凌会否持续或再扩大的重要关系人,他们会形成“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是指旁观者面对两种不同意见的时候,发现跟自己持同样意见的人是少数,而持相反意见的人是多数,那么他/她很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意见,因为害怕被打击,害怕被孤立,就会倒向人数多的一方,这样就使得支持一方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的人越来越少。这与从众、盲从社会心理导向有关。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由于辨识能力有限,容易作为旁观者不知不觉地介入到网络欺凌中。可以说,旁观者的涟漪效应导致了网络欺凌杀伤力呈几何级数剧增。

标签:;  ;  

网络欺凌,不容忽视_网络欺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