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金雀山画像砖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画像论文,山东临沂论文,金雀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8年3月,临沂金雀山南坦居委一同志在金雀山南坡清理宅基地时,发现1座古墓葬,随后报告我馆。我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经现场勘察,此墓为一座砖室墓,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 墓葬形制
墓葬南向,平面呈凸字形,通长3.88、宽1.82米。前为甬道,后为墓室。甬道略偏向东侧,长0.84、宽0.95米,甬道口用长方形砖平砌封闭。墓内分为前、后两室。前室长0.62、宽1.82米。后室为棺室,棺室比甬道和前室底部高出0.35米,长2.42、宽1.82米。墓壁及棺室前后用长方形砖以一顺一丁和三顺一丁法砌成,墓底均平铺斜形地砖。甬道、前室东西壁及棺室前壁,在下层顺砖上,有几组竖砖呈锯齿状侧立排列。由于墓葬早年被盗,券顶全部坍塌,墓壁现存高度0.94米(图一、二)。墓内葬具已朽烂,仅存零星锈蚀棺钉。尸骨无存,在棺室的西、北侧各放置瓷碗1件,还见有1件银钗和锈蚀的铁环。
图一 墓室残存情况
图二 墓葬平、剖面墓
图三 墓砖画像拓片(均为1/5)
1.青龙 2.白虎 3.朱雀 4.玄武 5.狮 6.莲花图案
墓砖除少量为红褐色外,多为青灰色。分长方形、刀形和楔形3种,长方形砖长32、宽16、厚6厘米;刀形砖长31、宽14.5、厚3.5~5.4厘米;楔形砖长32、宽10.5~16.5、厚6厘米。长方形砖用于砌筑墓壁和底部,刀形和楔形砖用于砌券。3种墓砖上均有画像、花纹和文字。
二 墓砖画像、花纹
砖上的画像或纹饰,多是在砖坯未干前用印模压印出来的,使画像或纹饰凸出在砖的平面或立侧面上,画像内容虽然较单一,但雕刻技法生动活泼,轮廓清晰,立体感强,画像及纹饰多有重复,均面向墓内,计12种。
青龙画像砖,嵌置在墓室东壁的第2层丁砖中。青龙昂头张口,牙齿外露,前身屈曲向下,左前肢向上内翻,右前肢作卧状,后肢直立。肩生双翼,肘生毛,腹有鳞甲,尾上翘(图三:1;四)。
白虎画像砖 嵌置在墓室东壁的第3层丁砖中。白虎回首,怒目而视,巨口箕张,似作咆哮状,背生翼,四肢距地,尾巴向上翘成S形(图三:2;五)。
朱雀画像砖 嵌置在墓室西壁的第2层丁砖中。朱雀口衔瑞草,展翅作飞翔状(图三:3;六)。
玄武画像砖 嵌置在墓室北壁的第3层丁砖中。一蛇盘绕在龟身之上,尾巴从龟的胯下穿过向上翘起。龟颈前探爬行(图三:4;七)。
狮子画像砖 嵌置在墓室西壁前室后后室间第2层丁砖中。狮子双耳直立,嘴微张,髯鬣飘拂,尾巴如帚,巨爪尖利(图三:5;八)。
马画像砖 嵌置在墓室西壁的第3层丁砖中。砖残。马体雄健,马头微低,双耳直立,缰辔俱全,拴于一株枯树上(图一○、一一、一三)。
人物画像砖 模印在长方形砖的竖立面上。整齐排列在墓室东、西、北壁的第3层丁砖中。人头戴冠,两臂两开,上衣下摆呈锐角,裙裳呈喇叭状,脚穿短靴,双脚尖朝同一方向(图一二:1)
花纹砖 嵌置在墓室北壁第2层竖砖及棺室前台竖砖中。花纹周圈饰3道凸纹,内饰相互对称的花瓣(图三:6;九)。
以上画像砖的花纹均模印在砖的平面上。
另一种花纹砖 花纹模印在刀形砖的薄横立面上。中间为波折纹,间点缀草叶纹和乳钉纹(图一四:3)。
莲花纹砖 模印在楔形砖的窄端立面上(图一二:2)。
五铢钱纹砖 花纹模印在楔形砖的窄端立面上(图一二:3)。
文字砖 长方形砖立面及楔形砖窄端立面上均模印一“张”字。“张”字写法略有不同,一种“弓”字下部为竖弯勾,一种“弓”字下部为撇勾。(图一五)。
另外,还有几块砖面上押捺的手印和刻画屋形图案,可能是工人在制坯时随意刻划和押印上去的(图一四:1、2;一七)。
三 出土器物
墓葬早年被盗,出土遗物仅见瓷碗2件,银钗1件,锈蚀的铁环4件及部分锈蚀的棺钉。
碗 2件。敞口,圆唇,斜腹,假圈足稍外撇,底内凹。口沿处饰一周凹弦纹,内施满釉,外施半釉,釉色大部分已脱落。碗心都有三叉支钉烧痕。一件灰白胎,青褐釉。口径13.5、高7.5、底径5.3厘米(图一六:2)。另一件为浅黄胎,青黄釉。口径10、高5.2、底径4.3厘米(图一六:1)。
银钗 1件。用圆银丝弯成两股。长16厘米。
铁环 4件。锈蚀严重,直径约11厘米。
关于画像砖墓的年代推断如下。
此墓的墓室平面为近似凸字形的砖室墓结构,墓壁的砌法以三顺一丁为主,砌墓壁用长方形砖,砌顶用轻薄的刀形砖和楔形砖,是东汉晚期常见的墓葬用砖。
画像砖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像,为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常见的题材,但其姿态和细部刻画,均显时代较晚的风格。上述画像均用小印模压印而成,画面突出,富于立体感。
墓内出土的两件瓷碗,胎体厚重,颗粒结构粗糙,有气孔和黑点,胎色灰白、浅黄,釉呈青黄色,制作粗糙。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墓的年代应为魏晋,也有可能更晚一些。
墓砖的侧立面上大部分压印有“张”字,我们推测了墓主人可能姓张。
参加此墓清理的主要者杨殿旭、霍启明、冯沂等人。
拓片:尹世娟 管恩洁
执笔:冯 沂 霍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