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_文艺复兴论文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背景论文,文艺复兴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普遍传播于欧洲各国。它是欧洲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段历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此提出的要求是:“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这条要求简约而不简单。在学习中,学生背出、默出人文主义的含义并不难,难的是理解和认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熟悉那段历史等都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有很多,做好历史背景的教学是其中之一。历史背景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能给学生提供历史想象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理解的知识背景,就此而言,历史背景教学比历史过程教学更重要。本文就“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的教学说一些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在一次两个县区联合举行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比赛课题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参赛的六位青年教师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处理各异,但基本思路大体一致。摘录其中一个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观察下列图片(出示材料一),提取历史信息。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出中世纪的西欧,谁是至上的?

(材料一:教皇为国王加冕、教会焚烧书籍、教会处死“异端分子”,图略)

学生(一起):教会。

教师: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占据着主导地位。恩格斯曾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出示材料二),概括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

(材料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提倡禁欲主义,否定人生,否定现实,追求天堂的幸福,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的罪孽就只有求助于教会,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从罪恶中拯救出来,死后才能进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学生:提倡禁欲主义,否定人生,追求天堂的幸福,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教师:在中世纪,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提倡禁欲主义,人性被湮灭。总之,中世纪“神权至上”,这是一个“迷失自我”的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到了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出现了新的状况。我们来看一段材料(出示材料三),概括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学生:大瘟疫使天主教的威信受到严重打击。

教师:为什么大瘟疫会使天主教的威信受到严重打击?

学生:……(沉默,无法回答)

教师:我们刚才了解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点。基督教神学认为我们应该追逐天堂的幸福,应该不断地忏悔,而当时欧洲出现了大瘟疫,导致人们生与死不能确定,那么忏悔不能起到作用。这种生与死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感觉到与其忏悔,还不如活在现实、活在当下,天主教的威信由此遭到打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西欧还出现了什么状况呢?再看这段材料(出示材料四),概括西欧社会的变化。

(材料四:“……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学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资产阶级想要追求生活的幸福。

教师: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中世纪西欧,一方面基督教神学统治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想要追逐现实的幸福。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阐发他们自己的文化主张,由此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上述背景教学共用时9分钟。类似的教学设计不仅在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较为普遍,而且在笔者平时的调研听课中以及通过网络搜索到的一些教学课件中,也较为常见。

一眼望去,这样的教学设计紧扣教科书内容,条理清晰,有材料解读,有知识拓展,有师生对话,有背景小结,整个过程中规中矩,有板有眼,似乎没有多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然而,当这样一些问题加入思考后,这个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了。笔者在观察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有这样几个问题跃入脑海:学生在这段学习中出现了一次沉默说明了什么?三次个体回答、一次集体回答的内容几乎照搬材料或教科书上内容,这能反映什么?学生从这段学习中会不会真的只留下“新旧事物斗争,最后新事物胜出”这样简单、机械的理解?9分钟真的能让学生理解酝酿了两三百年才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背景吗?这个教学设计是否有较为充分的学术支撑?这样的教学反映了教师怎样的史学素养和教学理念?经过一番思考,撇去一些细枝末节,笔者以为上述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背景分析因素简单化,不利于学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理解

“中世纪基督教”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教师背景分析中反复使用的两个历史概念。由于没有认真区别“基督教”“基督教神权统治”等概念,也没有必要的知识铺垫,导致学生对中世纪基督教要么没感觉,要么就只有“坏”的感觉。“资本主义萌芽”是学生并不陌生的概念,但要让学生面对西欧或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脑子里能跳出一些历史图景,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估计也是不太可能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只有把自己沉浸在历史中,才能获得一些理解。如果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获得历史合理想象的依据,那么要让学生回到历史,生发出丰富而深刻的理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2)背景分析路径狭隘化,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简单机械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了四则材料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对“中世纪基督教”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分析都唯一指向了社会观念,即“神权至上”和“人性至上”,并进而提出“文艺复兴是‘神权至上’和‘人性至上’矛盾激化的产物”,由此形成了“社会状况—社会观念—冲突矛盾—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分析路径。这一路径忽视了中世纪基督教和资本主义萌芽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所产生的生动且有意义的联系,而更要紧的是新旧事物通过斗争推动新事物兴起发展的历史认识方式再次得到强化与灌输,新事物的力量被神话,旧事物则被彻底清算。历史演进本身是复杂的,用一种或几种规律去解释或推断纷繁复杂的历史,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种分析路径及其思维方式的悄然延续只会继续侵蚀学生原本活跃而多向的头脑。教学中学生的沉默和呆板的回答都只能说明学生的理解是简单而机械的。

当然,也许有老师会说前述的背景分析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不用想得、讲得太复杂,而且教学时间也不允许“细嚼慢咽”的教学。虽然简单的东西容易背、容易用来考试,但它却不容易用来理解历史和丰富心智,而学生宽容、理解品质的养成更是遥遥无期。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师而言,历史专业理解力不足,直接会影响我们解读课标和教科书内容的质量,并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质量。专业理解力不足一直以来是高中历史教师的瓶颈问题。看看我们身边的优秀历史教师,他们的教学艺术虽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具有强大的专业理解力。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一个历史现象的、一个历史问题入手来增进我们的专业理解力。

二、增进学生专业理解力的路径

我们常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史料的数量之巨,也常用“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来描述史学家对历史的看法,这就注定我们要对历史有专业理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对文艺复兴运动起源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宏大的历史问题来说,也是这样。了解历史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是增进专业理解力是重要路径之一。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1]在这从来没有停歇过的对话中,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情,更是指史学家们对过去的理解。后者就是我们所要了解的学术发展脉络中的主要内容,通过与史学家的对话来增进我们的专业理解力。

“文艺复兴”在今天国际上通用的是“Renaissance”一词,其中“Re”是“再”的意思,“nais”是“生”的意思,合起来便是“再生”之意。该词源自法文。19世纪中期,法国史学家米什莱在《法国史》中正式用该词来定义文艺复兴时期,随后不久,瑞士著名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发表史学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此后这个词便牢固地确立起来。在西方,它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不同于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文化艺术的新文化、新艺术;二是指继古典时代、中世纪之后的,又与中世纪相去甚远的新时代。

在西方,研究“文艺复兴”的学术发展大致经历了“14—17世纪”“17—19世纪”和“20世纪”三个时期[2]。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意大利文艺复兴亦被一些西方学者尊崇为“自己的文化之母”[3]2。因此“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在意大利兴起”在每个时期都有史学家认真思考。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佛罗伦萨史学家布鲁尼(1359—1444)在《佛罗伦萨人民史》中着重指出如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共和国的兴起导致的政治自由对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的巨大意义,他还极力歌颂了佛罗伦萨人,正因为他们的聪明才智,佛罗伦萨才能创造新文化、新艺术[4]8。

17、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理性主义思潮逐渐占据社会观念的主导地位,史学家们开始从广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中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著名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的研究,他认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是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他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化》中的第一、二篇就是阐发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篇的标题是“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该篇着重阐发13—15世纪意大利地区的政治社会状况。布克哈特认为:“在法兰西、西班牙和英格兰,封建制度因为非常有组织,所以在解体时,就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而在意大利此时则几乎已完全摆脱了封建制度。十四世纪的皇帝们,即使是在最得志的时候,人们也不再承认和尊敬他们是封建君主而只是把他们看作是既存诸势力的可能的领袖和支柱;同时,教皇政权及其傀儡与同盟,虽然有充分力量阻碍国家未来的统一,然而它本身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种统一。在这二者之间,有许多政治单位——共和国和专制君主国,……它们都只是依靠着它们的实力来维持自己的存在[3]2。”由此可见,意大利的不统一和城市共和国的兴起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第二篇的标题是“个人的发展”。该篇从抽象到具体地说明了个人在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中的作用。在其中一个“个人的完美化”的章节下,布克哈特毫不吝啬地赞颂了意大利的巨人们:“当这种对于最高的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坚强有力、丰富多彩并已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3]130 20世纪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认识。

第一,深入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西方史学家主要围绕佛罗伦萨的经济情况进行研究,由此进一步探讨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法国年鉴学派著名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从今天追溯以往,我们不能不承认,西方资本主义慢慢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生活艺术和精神状态,前者伴随着后者,后者又伴随着前者。”[5]

第二,关于文艺复兴与中世纪联系的研究也有了明显的成果。

文艺复兴从中世纪发展而来,它和中世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既不能用“中世纪是黑暗时代”这类话把中世纪置于与文艺复兴完全对立的境地,也不能模糊“神性”和“人性”之间的区别,否认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客观存在。正如意大利史学家欧金尼奥·加林所主张的,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之间,既非连续,也非断裂,中世纪没有失去同古典文化的联系,但到14世纪出现了“跳跃”。发源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的伟大繁荣,也只有在欧洲社会和市民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会发生[6]。

国内史学界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关系的认识也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史学家张椿年指出:“中世纪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封建社会的产生标志了社会进步。……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7]

布罗代尔的观点更是提醒我们要把基督教作为理解西方历史的文化背景。他说:“西方基督教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欧洲思想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理性主义思想,它虽然攻击基督教,但也发端于这一宗教。……因为要想反对某个人,就要停留在他的轨道上。一个欧洲人,即使他是无神论者,也仍是深深根植于基督教传统的一种道德伦理和心理行为的俘虏。”[8]

第三,以点带面的整体研究进一步加强。

欧金尼奥·加林在给英国史学家丹尼斯·哈伊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写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反对把文艺复兴的文化方面的情况同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情况割裂开来的倾向;与此相反,作者要把文明的历史事件、同人物、同‘真实’的形势紧密联系起来。”[9]4哈伊在《近二十五年来对文艺复兴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今天研究人文主义的学者们已感到不得不重视当时历史背景、政治形势和经济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这种统一的观点已产生出丰硕的成果。”[9]279这里的“统一”强调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整体联系的研究。国内史学界对此也有深入研究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史学家朱龙华提出了文艺复兴的“发展模式”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以意大利或者说以佛罗伦萨这种城市共和国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与英法模式略有不同,……城市的独立自主愈来愈甚,终于与封建体制断然隔离,发展为封建社会内部的一个表现新社会征候的核心,亦即旧体制‘面’上的一个新社会的‘点’。这种模式我们可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展模式,或简称之为文艺复兴模式。”[4]52这一模式不仅突出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作用,而且还通过和英法近代社会发展的比较,凸显意大利近代社会初始时期的发展特点。

以上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历史背景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的粗略回顾,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到不同时期史学家研究的方向及其基本观点,以及今天史学界对该问题的基本认识,增进我们对该问题的专业理解力,从而帮助我们合理解读教科书内容。

三、教科书内容解读及教学建议

专业理解力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我们解读教科书内容的力度。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9年11月第4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第一目“古典文化的‘再生’”共有323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出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期”,共75字。第二个层次叙述了从11世纪到14世纪欧洲社会的新变化,共216字,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西欧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变化,共80字;二是意大利经济发展和知识分子的主张与行动,共136字。第三个层次指出了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恢复人性开始的,共32字。

【解读一】明确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历史背景的分析对象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先驱,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时间是在14世纪。因此,“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在14世纪的意大利兴起”是背景分析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史学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合情合理,合学生学情,合历史之理。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对高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大都只留下些记忆的碎片了,因此要让学生先恢复一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记忆图像。我们可以选择先从运动兴起的现象入手。教科书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他们生活时期的跨度约一个世纪,从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正处于史学家讨论兴起背景的时间范围之内,所以这“三杰”的创作及其思想颇能表征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之意,合历史之理。从现象入手,在学生大致了解历史现象后,提出探寻背景的问题,符合历史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学情。

【解读二】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城市”因素

“城市”经济及其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文艺复兴运动。但并不是意大利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在佛罗伦萨这类城市共和国取得‘点’的突破,而意大利全国就‘面’而言则犹无大变。”[4]39这是其一。其二,不是所有经济发展的城市都能创造新文化。教科书没有提及城市政治因素的关键性作用。从历史事实来看,在当时的意大利,并不是只要城市经济繁荣,就能生发出人文主义的文学和艺术的。比如意大利北部港口城市热那亚在12、13世纪与威尼斯共执海外贸易的牛耳,但它始终处于贵族和豪商的寡头政权统治下,与13世纪由人民集团执政的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不可同日而语,文化上几乎是毫无建树。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优越的商业发达并不直接导致文艺复兴。这里就有政治、经济互动作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佛罗伦萨作为分析典例。选择这个城市的主要依据是史学界通常所认为的文艺复兴初始时期主要就是指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言。教科书上介绍的“三杰”中的但丁是佛罗伦萨人,薄伽丘和彼特拉克虽不是出生在佛罗伦萨,但他们生命的华章都和这座城市密切相关。

在经济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13世纪佛罗伦萨毛织作坊生产组织图》[4]74来了解佛罗伦萨的经济发展状况。这幅图反映了该城毛纺织业分工精细、质量管理严格的情况,体现了13世纪佛罗伦萨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水平。

在政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史学家乔凡尼·威兰尼在《年代记》中的一些记载来了解佛罗伦萨当时建立了立法团,制定了《正义法规》。在这部法律下,城市市民对佛罗伦萨进行治理。

通过这样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政治、“人”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从而使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前述的热那亚城市作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政治、经济、“人”三要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解读三】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督教”因素

中世纪的基督教神权统治压抑人性,激起了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的反抗,这当然是事实,但是如果把基督教置于与文艺复兴运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这首先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不尊重西方文化的。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指出:“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3]543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确猛烈抨击了基督教,但他们揭露的是基督教的堕落和腐朽,并不是要颠覆基督教,他们反而从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中吸取了知识和智慧的养分,崇扬人性。他们一方面批判宗教,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许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一点在教科书中是弱化的,甚至是隐身的。那么在教学中要不要让学生了解?笔者以为需要,而且是必须的。首先因为这一点是历史事实;其次这一点体现了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之根;最后对这一点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意识与包容品质的养成。当然,这一点的理解难度较大,不是学生一时能了然于胸的,故在教学时不宜投入过多,通过一些名家名段的解读,点到即可。更多的理解还有待学生以后成长道路上慢慢领悟。

此外,还可以搜集有关资料来说明中世纪为保留古典文化有过贡献。正如前所述,文艺复兴与中世纪不是“断裂”的关系。

总之,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和“神”不是你死我亡的决然对立的关系,而是谁处主导地位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文艺复兴之前,为信仰而生活,之后,则为生活而信仰。

【解读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所呈现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背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做如下表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世俗人生乐趣的追求和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统治下的禁欲主张矛盾激烈,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的知识分子为了反抗基督教文化,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于是,文艺复兴兴起。简而言之,文艺复兴是一部分人的社会追求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这一矛盾关系事实存在,从新旧事物的更替规律来看,这样的分析与叙述显然有合理之处。然而,教科书内容的叙述很容易导致教师的解读窄化,甚至会绝对化。正如前述的课堂教学片段一样,教师就把“神性”和“人性”置于决然对立的位置上,两者一斗争,就出现了新生事物。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容易让学生迅速接受,而且还会有应付考试的功效,但是这样的解读及其相应的教学设计,一是避开了历史的复杂性;二是用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维去推导西方的历史;三是无意中强化了“斗争”思维及其理念。当学生离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远,所获得历史的意义越来越弱的时候,社会的负担便会越来越重。

因此,在教学中,坚持“历史是合力的产物”原则,历史事实优先,条分缕析,厘清关系。如果依据前面三个方面的解读并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狭隘的。

理解历史,绝非易事。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常常缺乏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真切了解;最大的误区是我们常常用今天的和自己的眼光和认识,甚至抱着应试的唯一目的去衡量、评判过去,从而造成对历史的误解甚至歪曲。面对遥远而陌生的过去世界,我们须对前人与往事抱有“了解之同情”[10],方可达成真正的理解。历史学习终究是一场现在与过去之间的需要你我用心理解的对话。

编者手记:朱老师从对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切入,指出了一些教师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启示教师应从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入手来增进自身的专业理解力,提升教学设计品质。朱老师也就如何增进本课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解,解读教科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的观点和思路可供教师在教学中予以思考借鉴。

标签:;  ;  ;  ;  ;  ;  ;  ;  ;  ;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_文艺复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